鲁迅、周作人兄弟与“中国的保尔 柯察金” --一封旧信引起的回忆 北京,新街口。 一条不起眼的胡同:八道湾。 1919年,鲁迅先生花了3000大洋,在八道湾11号,购了一套宅子。他自己在此居住了4年。 世界著名的短篇《阿Q正传》就是在这里问世的。 眼前是一封旧家信。收信人是父亲。发信人用了一个简陋的印章:北京新街口八道湾十一周宅。 邮票是一九五三年标价为400元的“保卫世界和平”和平鸽邮票。信笺上署名为周启明—那是周作人的别名。 研究中国近代文学史的人,谈到周树人、周作人兄弟失和,总要提及这套宅子。哥哥如何在居住4年后而忿忿离去,弟弟、弟媳的一家人如何在此一直居住下去。 读过一些追忆八道湾胡同的文章,包括父亲写的一、两篇,都提到此胡同在当地(而非近代文学史上)的籍籍无名。若前去探究,向路人打听这条胡同,即便离得很近了,多半的人还是会说“不知道。”由此看来,鲁迅先生当年的这项房地产投资,不是看到了这个二环以里的宅院的(现今)每平米的升值潜力,而是喜欢他的幽静和Privacy。 父亲是于工作关系而来京的第一年(1953)便因工作关系前去拜访“知堂老人(周作人)”的。 在题为《八道湾之忆》的短文中,父亲这样写道: “八道湾十一号是一所很大的房子,庭院树木扶疏,似有苍老之感。周作人住前院,会客室光线较暗,但从陈设看,学者气氛还是很浓的。他的夫人羽太信子不常见客。这不禁使我想起许寿裳的回忆录,说鲁迅和他的二弟本来感情很好,同住在这里的三四年间,起初十分融洽。可是从《鲁迅日记》和《鲁迅书简》看,鲁迅后来一提到八道湾,就有些愤愤然。兄弟交恶,好像与她颇有些关系。” “这里的主人,当时已近七十高龄,话讲得很慢,语调也较低沉,还带着绍兴口音。” 知堂老人生于1885年1月,在1953年下半年父亲首次拜访他,他应是接近69周岁。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他与鲁迅在提倡白话文上发挥的独特作用,到他在中国民俗学上的特殊地位,再到抗日战争中“附逆”的污点,直至60年代中去世前默默译著的耕耘,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