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後,也票一把“哥德巴” “一九七八年發表在《人民文學》第一期的轟動一時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至今仍被文學界和讀者常常提及和談論,三十年過去了,這篇報告文學的作者徐遲和主人公陳景潤皆已去世,他們曾經感動和激勵着一代人為“科學的春天”奮鬥,為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奮鬥。” --http://www.rmwxzz.com/rmwx/tx/200803/18384.html 當時還在窯頭搬磚的我,也不例外地對於科學的春天(特別是稍後教育的春天)深感振奮,但是對於哥德巴赫猜想的具體內容和陳景潤的研究,對於1+2,無可奈何地一頭霧水;三十多年後,仍然霧水一頭。 某日心血來潮,想用外行的角度和語言,把這個問題搞搞清楚:專業語言沒希望了,試着用老百姓的話來理解一下?我斷章取義地相中了這段話: “歐拉在回信中也提出另一等價版本,即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質數之和。今日常見的猜想陳述為歐拉的版本。”(百度百科) 徐遲的報告文學則說:“一七四二年,哥德巴赫發現,每一個大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素數的和。他對許多偶數進行了檢驗,都說明這是確實的。但是這需要給予證明。因為尚未經過證明,只能稱之為猜想。他自己卻不能夠證明它,就寫信請教那赫赫有名的大數學家歐拉,請他來幫忙作出證明。一直到死,歐拉也不能證明它。從此這成了一道難題,吸引了成千上萬數學家的注意。兩百多年來,多少數學家企圖給這個猜想作出證明,都沒有成功。” 據說,“每一個大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素數的和”就是陳景潤至死也沒搞掂的1+1。這句話,比較接近生活語言,我就盯上它了—想把一些概念搞搞清楚,掃掃盲。 我比較喜歡問“為什麼”,這裡就難免要問:一個隔三岔五的質數表,選其中的(特定)兩個,就能合成任何一個大偶數,憑什麼?這裡的話音兒,顯然不是想“證明”什麼,而是刨個根兒,怎麼會子事嘛? 一番閱讀加體會後,我快快寫了個(VB的)程序,試着把自己的理解寫進去(見下) 屏幕的右上角,是用戶(我)要輸入的一個偶數。我先選擇了18 (簡單點,便於理解;數目搞大了,容易頭疼。) 然後按“Draw Matrix”(畫出方陣)的鍵—先是在兩個list-boxes 加入(同樣)的兩行質數系列, 都小於自選的18(大於18,對當下無用。) 然後,從3開始,把能夠組合出來的“任選二”都組一遍,把這兩個質數之和,寫在方陣里。(不重複的組合—如圖中藍線所示--其實構成的是個三角形,所以把多餘的【鏡面】部分用紅線勾掉.) 程序然後計算出下面的(統計)數字:由3-17這6個(小於18的)質數,任選二個,共組合出了14個不同的偶數: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4. (其中缺了32,倒不是說人家哥德巴赫“猜”錯了,只不過我選的上限是個18,我只關心6至18這中間有木有缺失的偶數。只要程序邏輯無誤,6至18這7個連貫的偶數(6、8、10、12、14、16、18)就都在方陣中出現了。預計的偶數個數是7,任意選二組合出來的distinct偶數也是7—這就是我期待的信息:任選一個偶數N,由此確定出一個大於等於3並小於N的質數系列,從中任意選二組合出來的distinct偶數,必能涵蓋6至N(即選定的上限值)這中間的全部偶數(包含6與N)。 我注意到所期待的偶數有重複的現象—如10和16,因為能構成10和16的,不止一組質數。我心裡莫名其妙地輕鬆了一下:啊,如果任何一個偶數,只能由獨特的一組(二個)質數相加而成,那就過於完美了,現在明顯不是如此。 顯然,一旦一個偶數上限提出,剩下的就是完全被限定、註定了的(包括哪幾個偶數會在方陣中重複出現,重複幾次,都是華山一條道,毫無通融之餘地—除非你改變了質數的定義。) 對於我這樣的外行來說,那6到18中的諸個偶數,為什麼必然是兩個(小於18的)的質數之和,應該說是有了一個邏輯性的眉目了。您也許會說,這麼初級的東西,還拿出來講?對不起,對我來說,已經相當費力了。證明的事兒,還是留給別人吧。我能做的,就是把越來越大的偶數上限輸進去,看着那個(已經沒有疑問的)結果出來。對了,這個上限在於我這個潦草的程序還是有局限性的—太大了不行,會有Overflow的危險的。(下面是一個稍稍提高了的上限: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