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行(二)
狗屎GDP
老钱
07/10/2013
新加坡的全职太太,六六,在天天睡到自然醒,暇意得很的日子里,迎来了网络文学时代。初始啼声,就一蹿而红。文学天赋,一鸣冲天。在写出了《双面胶》,《王贵与安娜》等等众多的小说杰作后,又写出来《蜗居》,并拍成了电影。。。此后,有人问她,下一部是什么。她说,将会是关于医患关系。这就有了《心术》。尽管这个故事的人和事,都是围绕着脑外科手术的。应该是取义于“仁心仁术”吧。现实是,失去了“仁”,就只剩下了“心术”了。我在大陆陪老人住在养老院期间,赶上重播《心术》。就一集不拉地,加班加点地,都看完了。
在《心术》中,这个电影中的主角,主角霍思邈,脑外科医生,给护士,梅晓沪,说了一个关于GDP的笑话。一个经济学家向学生解释什么是GDP。他说,有两个生意人是朋友,又特喜欢抬杠。经常是一起散步,一路抬杠。
有一天,两人又较上劲来。千方百计要压倒对方。终于在路上见到一泡狗屎。两人不知怎么就又为这坨狗屎争执起来。老板A对老板B说,你能,就你能,如果你敢把这坨狗屎吃下去,我给你五千万。老板B反击说,真的?老板A说,说话算话。老板B真的就趴下去,把这坨狗屎吃下去了;老板A也真的说话算话,就给B写下来五千万元的支票。第二天,B就把这张支票兑了现。
但是两人都心里极其别扭。老板B尽管把狗屎吃下去了,也得到了五千万元,但是,心中实在是窝囊,吃屎啦,我又不是没钱。老板A也是同样窝囊,怎么这么轻易让B赢取了五千万元,五千万元哪。
两人过了几天又散步了,继续吵着走着,直到又看到了一坨狗屎。老板B立刻发难说,如果你敢把这坨狗屎吃下去,我也给你五千万。老板A一看可是翻盘的机会来了,强忍怒火,硬是也趴下去了,也把这坨狗屎也吃了下去。老板B也爽爽快快地,写了一张五千万元的支票还给了A。第二天,A也把这张支票兑了现。
然后,经济学家向学生们解释,A和B,都为国民经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让GDP增加了一个亿。
这是不是一个笑话?当然是笑话。可是,别以为这只是一个笑话!我立刻就找到了一个实例来证实。
南京市十余年前,建设了一条城西干道/高架路,疏解了糟糕的城市交通堵塞。
这本是一件很好的工程,大好事,为民造福。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市政工程,又创造了巨大的GDP。可是,为了迎接2014年的世界青奥会,后来的市领导,总觉得有什么不顺心的,不顺眼的。。。所以,决定坼掉城西干道,再重修成一条地下通道,“地下城西干道”。让地面交通在地下跑。原来的街面,在坼掉了高架桥路后,全部改建为绿化公园。多么美好,多么气派啊!
多么有童趣的一个“梦”啊!很果断轻松地决定了,多么有魄力的决策啊!并已经开始实现了。。。
弹指一挥间啊!
不过十来年,一个工程初创,重创,再创。就像我儿子小时候,搭LEGO/积木一样,说变就变。。。过去,毛老头子只知道,“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图画”。现在的徒子徒孙们,更神了。不管是白纸,黑纸,哪怕是一块抹布,照样“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而且是油画。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在地下通道还不存在的状况下,坼掉城西干道,给现有的交通,平添多少堵塞,不便啊。搬走一整条高架桥路,是一件多么艰巨而惊天动地的“伟业”啊!真是一件劳民伤财,闹得鸡飞狗跳的“壮举”。坼这个高架路,使得交通堵塞比建高架路前更加糟糕,噪声,灰尘,弄得老百姓灰头土脸,民声鼎沸,怨声载道。。。
当然,我们更应该“向前看”。好在,这几年,中国人造高架铁路,公路,用盾构打地下通道,穿山过江,已经是技术精湛,操作烂熟,世界第一。而且,资金是大大的有。待到全新的地下道修建好,地面变为美丽的公园后,南京市会更漂亮,更辉煌,更加现代化。交通会更加疏通便利。南京市会更加“人性化”,更加“河蟹”,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会更加高增。
2014年,国际青年奥运会举行时,各国青年朋友,中老年朋友,男朋友,女朋友们,来到南京时,会更加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赞不绝口,羡慕不已。。。
总之,老百姓应该更加幸福,更赞扬。 更不应该抱怨,“纵做鬼,都幸福”(见注)。
更重要的是,一个城市工程项目,也得到了GDP的三重的体现!
可是,这个三重的GDP中,有两个,就是道道地地的“狗屎GDP”!
外部世界,在一个重民意于泰山的社会里,是完全无法理解这样一个愚蠢,蛮憨,轻率的决策。更不能理解的是,做出每一次决定的官员都会因“决策英明,有魄力”和GDP的增长而升官发财(至于,会不会因为其他的事,而犯事,而被”双规“,那就是后话啦)。
现在,“与时俱进”了,也讲究“绿色GDP”了。绿色GDP的很核心的一个指标,就是单位GDP的能耗。南京市这个城西干道的建,坼,再建,可能每一步,都精心策划,仔细施工,能耗控制得很好。每一次,都可能是绝对地达到了“绿色GDP”,绝对的绿色GDP!
可是!
可是!!
可是,如果把这个狗屎GDP,把这个狗屎GDP的绿色能耗乘以3,还能绿吗???
注:王兆山,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杂志副主编,《山东文学》主编。四川汶川地震后,王兆山于2008年6月6日在齐鲁晚报A26版“青未了”副刊上发表《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钗头凤·川之吟》两首填词,引起网民批评和质疑。《江城子》,以地震遇难者的口吻发出如是感慨 —— “天灾难避死何诉,主席唤,总理呼,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 银鹰战车救雏犊,左军叔,右警姑,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由这首词所引 发的文学伦理反思,闹到了沸反盈天。 (2008年6月17日扬子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