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骚扰”到“信高潮”
--微信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说老实话,当初国内亲友向我推荐微信时,我是被动甚至抵触的。“不就是一款类似于电子邮件的应用软件吗?为什么我要跟风?”用得时间长了,才领略到它的简便、实惠。例如,国内有失散多年的亲属恢复了联系,一方兴奋地驾车去另一省份探望另一方,可是,路途较为遥远、复杂,见面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国内准备聚会的双方,加上在美东西两岸密切关注此事的第三、四方,被加入到同一个微信群中;驾车移动中的寻亲方,在长途跋涉中也分秒不断地和其他人保持着联络,得到寻路的指示,直至顺利到达目的地。
电子邮件能够完全取代微信此时的功能吗?答案是否定的。通过电话联系,能够和微信的便利一较高低吗?未必,因为微信群中的人数,据说已从过去的40人上升到100人。一个语音记录,可以被群内所有人分享,电话显然达不到这样的沟通效果。
微信用得多了,群中人开始拿微信之“信”字开起了玩笑。
懒得在微信群中发言的,被称为“信冷感”(或“信冷淡);对过多的微信信息不胜其扰的,称之为“信骚扰”;过于频繁使用微信:信生活过度;收不到期待的微信来言:信苦闷;过于兴奋于微信使用的:信功能紊乱/亢进或信机能失调;使用较高级微信软件功能的:炫耀信技巧;微信伙伴的选择:信伙伴和信取向;经常从微信得到欢乐或高亢情绪的:信快感或信高潮频发;微信软件出了麻烦,或使用者情绪不当:信病。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因为我们的师大英语77群,有人在北京,有的在香港,也有美东西两岸的,于是有了如下有关微信的顺口溜:
1) 春眠不觉晓,处处信骚扰。西岸方搞掂,北京上班了。(美东童鞋的角度)
2) 卧床发微信,蹲坑会故人。一紊天下乱,高潮始来频。(夜间如厕也发微信的人)
3) 一夜已因信失眠,课堂也为信分神。学生大眼瞪小眼,老师如何一失魂?(给人家讲课的老师,因为微信而走神。)
总之,微信正在潜移默化地渗透入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和每一时刻。一位喜爱哲学性思考的童鞋这样总结:
世人多迷“信”,危机自此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