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了给领导当秘书写材料的三大要素:“观点,数据和典型事例”。
今天我谈谈三大要素之一的“观点”。
观点是材料的中心思想,鲜明的观点是文章的灵魂,写文章如果没有观点,那就叫言之无物;文章有观点,但观点不明确也不好,观点不明确的文章面目苍白,象一碗白开水,喝不出味道来。
中国大陆的市级党政机关,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只起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国家的大政方针都是上级部门制定的,在市一级工作的党政领导,严格的说,是不可能有自己的观点的。
但秘书写材料,立场鲜明的新观点从那儿来呢?
观点从上级的文件中来,从人民日报社论、评论员文章中来,从CCTY的新闻联播中来。
当年我在机关大院的秘书中,只是个小字辈的新手,很多做秘书写材料的规则和诀窍都不懂,写的材料交上去之后,经常被领导退回来重写,初入行时很苦恼。
要使自己写的文章观点常新,就要从上级文件或官媒中寻找并照搬“新词、新提法”,这个道理,还是一位姓何的老秘书教给我的。
我们办公室对面是农委,农委有个老秘书姓何,当年也不过五十岁左右,但五十岁的何秘书背就已经佝偻了,头发也白了很多。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何秘书一年到头穿着一件藏青色的“的确卡”中山装,五个纽扣都扣着,连下巴底下的风纪扣都扣得好好的,夏天的时候,他的中山装里面衬着背心,冬天的时候,他的中山装里套着棉袄。何秘书伏案写材料累了的时候,总是在我们办公室与农委之间的小庭院里踱步,踱步时嘴里叼着一根烟,双手合抱着一个大玻璃杯子,杯子外面套着用胶丝织的网套——这是当年的时尚,有网套的杯子,装着刚泡好的滾茶,也可以不烫手。
秘书写材料要熬夜,熬夜犯困了,就抽烟喝浓茶,大院里十个秘书就有九个,不是老烟枪,就是老茶鬼。
领导们在后楼小会议室开会的时候,领导们的秘书就站在外面走廊里小声聊天,这时候的何秘书总是侃侃而谈,:
“你们注意到了没有,昨天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说……”
“你们看了昨天的新闻联播没有,总理讲话……”
何秘书的话题总能引起秘书们的高度关注,他无疑是机关大院秘书中的教父,经过教父多少次有意无意的指导,我终于明白:
给领导当秘书的人,要把材料写好,就必须认真钻研上级文件和官媒的政论文章,每当上级文件或官媒对某一事物提出新的观点,或者对某一事物的表述措辞发生变化时,秘书都应该在第一时间领会并摘录下来。
何秘书有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他一看见上级文件中出现的新观点或新措辞,就马上记录下来,然后在材料中使用,使自己的文章常写常新。
我也学何秘书,用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上级文件及党媒中的新提法,新措辞,写材料的时候就拿出来用,领导看了我材料中的新观点,就把我叫去他办公室问:“你这种提法妥当吗?”
我说“没问题啊,绝对没问题!”我知道领导这几天出差在外,还没有来得及看报纸,就翻出昨天的人民日报社论给领导看,领导看到人民日报社论上白纸黑字也是这样说的,心情立马由阴转晴,由疑惧转为高兴,他欣慰地甩给了我一根香烟,还表扬我业务上进步不小,政治上也成熟了很多。
实话实说,我没给领导当秘书时,最讨厌官媒的文章,但当了秘书之后,变得最喜欢读官媒的文章。当然。也不是一开始就喜欢,开始只是被动的读,不读不行,职业的需要,养家的需要,老婆要吃饭、孩子要上学的需要。后来读多了,慢慢的就真喜欢上了。
喜欢上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这习惯几十年也改不了。
我现在居住在美国纽约,电脑上网无障碍,家里还有电视,美国各大电视网的新闻频道,一天二十四小时滚动播报全世界发生的即时新闻,但我也还是要天天抽点时间看看CCTV或凤凰卫视,虽然明知道这些大陆官媒的很多报道都是马三立的相声──逗你玩,但还是喜欢看,这就是当年我给领导当秘书时落下的坏毛病。
我在美国看了大陆官媒的节目之后,我就知道了:
他们现在不说“消息”了,说“讯息”;
他们现在不说“实行”了,说“践行”。
如果我现在还在给领导当秘书,我写材料时就不会用“消息”和“实行”这两个词,而只会用“讯息”和“践行”这两个词。
我觉得在领导心目中:材料写得好不好,区别就在这里。
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