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童年看电影的最初记忆,还是与前文提到的北京“红星电影院”有关。 很小的年纪(5嵗以前吧),住在小胡同(死胡同)尽头処的一个大姐姐喜欢我们兄妹几个,常带着我们玩;那天她跟母亲讲好,带我去“红星”看“三毛流浪记”。大姐姐人长得漂亮,待我们又亲切,我们都叫她“湘姐姐”。那天,独自被 湘姐姐带去看电影,我得意极了,仿佛天之骄子一般。记得“三毛流浪记”是部好看的(黑白)动画片,我看得目不转楮。湘姐姐似乎并不在意电影,还跑出去几次,好像去等什麽人。後来,一个陌生的男子加入了我们。我只顾看“三毛”,没有对那个男子加以特别的注意,隐隐地还是觉得3人同看电影,似乎没有2人(湘姐姐带我1个人)来得爽些。後来大些了,才发现应该是那个男子觉得不爽才对,充当“电灯泡”的是我而不是他呀。至於那场电影爲什麽要配备“电灯泡”在侧,已无从考据,也许是湘姐姐初次拍拖,表示一定的距离吧。 “红星”和马路斜对面不远处的“大华”是那个年月东城最热门的电影院了。虽然“蟾宫”,“明星”和“东四工人俱乐部”离家更近些,縂觉得没有在米市大街上的那两家高级。老片名记得的, 有“山中魔鬼变石头”(阴森森的片名!),“巴格达窃贼” (最初只聼别人讲,以爲是“8个大窃贼”), “风筝”(中法合拍?)等等。还记得《柳堡的故事》和《五朵金花》—其中的插曲,和後来的《刘三姐》一样,唱遍京城,也许还唱红整个中国吧。後来,有一部有关美国U-2高空侦察机被击落的动画讽刺片,小学生看着都觉得挺逗的,美术设计好像是漫画家华君武。动画片记得的,还包括《神笔马良》、《黄金梦》,《金羚羊》,《骄傲的将军》和《大闹天宫》等。 到了後来,我们看的慢慢不再限於儿童电影了。《林海雪原》,《甲午风云》等,印象中是国产片中的佳作。小学高年级时,同年级的一位叫“小燕”的女生,被挑去参与《小兵张嘎》的拍摄。这好像是头一次有身边的人,成了银幕上的形象。 另外,印象颇深的就是我们胡同对面的首都剧场。它是人艺的所在地,通常是演话剧的(如《茶馆》),偶尔也举办音乐会。而放映电影,可能属於它的“副业”了。别处的电影票价(成人)1毛,它收2毛,因爲夏天它是放冷气的。60年代吹冷气看电影,平民也能享受的,京城知道的只此一家,牛气得很。在此看过一部进口片《最後一步》。剧情简单∶从一部直升机坠毁开始倒敍,爸爸和儿子出外潜水探险,爸爸被鲨鱼咬伤,只好靠爸爸口述指令,由完全没有飞行经验的儿子来驾驶直升机回航。着陆的关键时刻,爸爸可能昏迷不醒了,悲剧发生,令人扼腕。那年头(60年代),一家人每人花2毛看这样一场简单的电影,挺心疼的。只好拿盛夏中难得的空调享受,来求得一下心理上的平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