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庭榕的博客  
闲来坐坐  
https://blog.creaders.net/u/2378/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庭榕
注册日期: 2009-05-05
访问总量: 209,18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未经授权 谢绝转载
原创文章 版权所有
谢谢光临
最新发布
· 告别百年孤独
· 卡夫卡随想
· 画之殇 - 走近Frida和Diego
· 说说火爆网络的《听说》和《新闻
· 《万历十五年》与中国时局
·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的音乐随感
· 那些年 老男孩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赏心乐事(6)】
·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的音乐随感
· 神秘的狂喜 — “走火入魔”之
【赏心乐事(5)】
· 革命者的爱恨纠结 — 电影《牛
· 在纽约看瓦格纳的歌剧《女武神》
· 永远的花花公子 — 论唐璜及其音
· 永远的花花公子 — 论唐璜及其音
【赏心乐事(4)】
· 永远的花花公子 — 论唐璜及其音
· 墨西哥笑脸娃娃的新春祝福
· 婚姻让他望而却步 — 勃拉姆斯
· 婚姻让他望而却步 — 勃拉姆斯
【赏心乐事(3)】
· 如果人到中年,你会喜欢勃拉姆斯
· 末日经之世俗变脸
· 也谈谈朗朗
· 是无厘头还是高深莫测 — 透视约
【赏心乐事(2)】
· 足球赛场的经典音乐
· 声无哀乐 和声感人 —嵇康的音乐
· 俄狄浦斯王–斯特拉文斯基–新古
· 生命之不能承受—纪念舒曼诞生20
【赏心乐事(1)】
· 演绎酒神之舞- 千秋真一 PK 小克
· 最后四首歌 — 诗乐合一的佳作
· 跨越彩虹-贝多芬的感恩颂歌
· 自我流亡的音乐— 肖斯塔科维奇-
【抒怀心得(3)】
· 告别百年孤独
· 卡夫卡随想
· 说说火爆网络的《听说》和《新闻
· 那些年 老男孩
· 日剧《仁医》引发的思考
· 死之坚强
· 别对我说谎(20101128)— 伟大
【抒怀心得(2)】
· 真实和谎言 — 尼采与瓦格纳的
· 真实和谎言 — 尼采与瓦格纳的
· 说说小“周立波”张冯喜
· 牢狱里的力阻狂轮
【抒怀心得(1)】
· 从纳粹党歌看《宗教大法官》
· 从摔碎到重建信心—C.S. 路易斯
· 是人还是鬼-周立波和张洁的离婚
· 我们的世界是真实的吗
【马太系列(下)】
· 财主约瑟仗义葬人子 祭司兵丁封
· 客西马尼求天父 自不量力解经意
· 彼得贪生不认主 耶稣忍辱为哪般
【马太系列(中)】
· 彼拉多糊涂定判词 好彼得勇猛削
· 大祭司惊魂审讯夜 众百姓大闹衙
· 耶稣受难十字架 上天降灾以色列
【马太系列(上)】
· 贪婪犹大卖恩师 三十大洋惹血案
· 马太受难曲是怎样被忽悠成的?—
· 闲侃“马太受难曲”- 马太系列 (
【圣乐系列】
· 天国的声音 — B小调弥撒(巴赫
· 万王之王 — 亨德尔绝境挥写《弥
· Misa Criolla - 阿根廷民谣与弥
· 音乐宣告信仰 --弥撒曲中的信经
· 人性化的耶稣和激愤的民众- 听巴
【马勒世界(2)】
· 怒放的凋零 — 有感马勒的第六交
· 弃绝尘世 — 马勒的一首艺术歌曲
· 天人合一听马勒第三交响乐(下)
【马勒世界(1)】
· 天人合一听马勒第三交响乐(上)
· 童谣与失恋编织的荒诞葬礼—马勒
· 由死入生-从马勒的第五想起
· 在墨西哥听马勒“复活”交响曲
【天下评论(2)】
· 《万历十五年》与中国时局
· 明朝的安南之战和越南的反华传统
· “未来帝”网络预测闹剧的始末
· 哥本哈根的通天塔
【天下评论(1)】
· 谏问国庆60阅兵
· 翻云覆雨何其快:墨西哥“绑架”
· 是非曲直何时了-分析中墨外交纠
· 事实驳斥墨西哥政府对中国的谬论
【音乐与历史】
· Shema Yisreal 和华沙幸存者
· 世界格局的大转变— 1453年之君
· 世界格局的大转变— 1453年之君
· 乘着金色翅膀的思想
【中国摇滚】
· 再见 乌托邦 — 中国摇滚乐的沉
· 摇滚诗人汪峰
· 听许巍的歌有感
【诗画杂感】
· 画之殇 - 走近Frida和Diego
· 天使恶魔 迷乱人生 — 意大利一
· 复苏美洲大陆的梦幻与命运—智利
· 若幻若失-Peter Doig 的画
· 迷失的孤独—读帕斯(OCTAVIO PA
· 夜雨对床 兄弟之情
存档目录
04/01/2014 - 04/30/2014
12/01/2013 - 12/31/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2/01/2012 - 02/29/2012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04/01/2010 - 04/30/2010
03/01/2010 - 03/31/2010
02/01/2010 - 02/28/2010
01/01/2010 - 01/31/2010
12/01/2009 - 12/31/2009
10/01/2009 - 10/31/2009
08/01/2009 - 08/31/2009
06/01/2009 - 06/30/2009
05/01/2009 - 05/31/2009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天人合一听马勒第三交响乐(上)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大命题,《周易·乾卦·文言》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吉凶”《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到了汉朝独尊儒术,董仲舒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天人合一对中国古代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比如修身养性安国治家,比如卜卦看天象等等。即使在看病吃药上,也渗透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因为中医理论同样烙上了天人合一的印记,《黄帝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简而论之,古人通过观察天地自然之象而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

但有趣的是对这个人人皆知的命题的理解,历来却是众说纷纭,见解迥异。“天”指的是什么,是大自然,道家的“道”,儒家的“王道”,还是有独立意志的神?“人”又指的是什么,是人类,人的命运,还是人的社会政治活动?“合一”究竟是何含义?是感应,相通,和谐,还是合而为一?

近日听了场马勒第三交响乐的音乐会,忽然觉醒这首音乐作品不也反映了天人合一吗,只是我在这里所理解的天人合一是个体体验的神秘主义,即我性(人)与神性(天)的融合。

且让我们来看一下马勒第三的原委。

1895年夏,马勒在壮丽巍峨的盐产区——史坦因巴赫度过。这年的二月他最疼爱的弟弟自杀身亡,又加上创作第二交响乐的耗尽心力和繁重的指挥,这些使得他的阿尔卑斯山脉之旅尤为重要,自然的美景不但脱去了马勒身上的沉重负荷,也激发了他的才思如涌,创作出融自然,人,宗教于一炉的第三交响乐。

马勒最初为第三交响乐拟定的提纲是:1. 夏日大步来临。2. 草地上的花儿告诉我。3. 林中的动物告诉我。4. 夜告诉我(关于人世)。5. 晨钟告诉我(关于天使)。6. 爱告诉我(在一切之上,永恒大爱交织成一片光网,有如太阳的万道光芒都聚集于一点)

马勒一向对标题音乐情有独钟,他的第一交响乐原本就以交响诗的形式出现,而在第二交响乐中他也为各个乐章写了详细的文字说明。只是随着音乐创作的深入与扩展,文字的解说愈发显得苍白,所以他决定抛弃文字化的标题,不愿束缚人的想象思维,完全让音乐来作表白。但马勒最初的提纲无疑仍是聆听者的指引捷径。

通过标题我们可以看出,马勒先从描写自然开始,进而到人,再及天使和天即上帝,最后一章的爱正是表达上帝之爱,“神就是爱”。这样的层次极像易经的“天地人”三才之说,人的灵境随之逐步上扬,最后直达上天——终极之上帝,使人的精神在自然的蕴化中彻悟而与神合而为一。

 

由于本作品气象宏伟,演奏时间极长,所以只能节选重要片断扼要介绍。

“(此曲)格局之大,整个世界都映在其中——小我不过是天地造化吹弄之器…… 在我的交响曲中整个自然界都发而为声。”毫无疑问第一乐章是马勒所有音乐中描写自然的扛鼎之作,正是它俨然开启了大自然的造化之门,而直通最后乐章的终极之门。对于理解整部作品的含义,不能不听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在不喜欢马勒的人听来,简直就是冗长乏味,忍无可忍,它的时间令人诧异得长达近三十五分钟,是马勒所有音乐中最长的乐章。

此乐章起始以八支圆号强有力奏出第一主题(125),夏天的号角已吹响,这一主题预示以后胜利欢欣般的进行曲。紧接圆号奏出第二主题(151),伴随鼓声进入第三主题(241),刻画牧神潘(Pan)从懒睡到最后苏醒的过程,我觉得此处的音乐宛若葬礼,尤其是穿插其中的小号的嘶叫,在马勒其它交响乐的葬礼乐章中似曾相识。往后该主题将与胜利进行曲形成对比纠结在一起。518处的音乐很神似得展现牧神似醒非醒的慵懒伸臂之态。

音乐的理解可以是天马行空,这也正是马勒放弃标题的苦衷,比如对第三主题也可理解为夏天“黑云压城城欲摧,大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之感。抑或对音乐的理解只求到岸捨筏,得意忘言之境,而不必一味找寻音乐所呈现的具体对象。

http://history4planet.com/PAN.jpg 

然后是单簧管演奏第四主题(011),小提琴承接它逐渐进入呈示部结尾。该主题颇有夏花雨后绚美,带露如珠,蝶飞鸟鸣的景态。到了发展部,先展现第二主题(110),依次出现第三主题,其中的长号演奏尤为精彩,仿佛冬日的残雪寒风依然徘徊大地。忽然跳出第四花鸟主题(400),但与第三压抑主题重合,表示逆境中生机已复苏而趋旺盛。425出现进行曲风格的节奏,455时不时传出鸟鸣声,604处小号声如军号般响亮,鼓声阵阵,进行曲愈来愈热烈欢快,夏天的步伐不可抗拒地迎面走来,653是一片声色变化万端的旖旎风光,710铜钹大响,逐渐步入辉煌,825竖琴带领全乐队进入“极目楚天舒”的境界,在一阵铜管与打击乐的震耳欲聋后,850处曲风一转,步入冬日残雪的主题。

 

经过短暂的冬天休眠之后,133小提琴的花鸟主题再次拉开复苏的序幕,205小鸟声再次响起,小提琴与圆号的合奏肯定了万物的欣欣向荣,在大提琴的隆隆脚步声后,410胜利进行曲渐渐清晰起来,524敲响小鼓,夏天就是“在万物的滋长中大步向前的征服者”,紧接的简直就是一场战役,军号鼓声连成一片,辉煌的高潮来临,也如同酒神狂欢的火把点亮黑暗冰冷的大地。(另外我认为岳飞的《满江红》也蛮贴近这部进行曲,“怒发冲冠……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鼓声结束后,第一乐章进入再现部,003圆号奏出第一主题,以后依次出现各个主题,值得注意的是在330处音乐导向最后乐章,特别在422大提琴奏出一个感人的慢板动机,在最后的乐章中将发展为最关键的音乐因素,这是马勒喜爱和擅长的作曲手法。这也预示第一乐章的大千世界直接与上帝相通。随后再现进行曲直至结束,铜管亮灿闪爆,打击乐震天轰响,炯炯热力让人对夏天的来临再无疑异。

 

马勒后来写道:“(我的第三交响乐)以不仁的天地自然为始,攀升到上帝至爱之境。”要知马勒在令人瞠目的描写夏日的第一乐章后,如何升华至上帝之爱,如何使人与神在至爱中相融相合,从而达到天人合一,请看下篇。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