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文章評論 |
|
|
|
作者:庭榕 |
|
留言時間:2011-06-06 20:20:48 |
|
|
歡樂頌,你好。牛虻之所以反對基督教,一是出於個人的經歷,一是出於當時教皇國是意大利統一運動的絆腳石。牛虻的性格敏感,易走偏鋒,所以對他而言,宗教與革命無法兼容,兩者必取其一。無論取哪一種,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和他的背景,對他而言都是悲劇。 作者的這種安排更能把愛恨發揮到淋漓盡致,悲劇性的結果更能使人惋惜。 |
|
|
|
作者:歡樂頌 |
|
留言時間:2011-06-05 18:33:20 |
|
|
庭榕兄,謝謝。好音樂,好故事。依您之見,牛氓應該選擇繼續革命亦或是放棄革命選擇饒恕,我對此很困惑。 |
|
|
|
作者:庭榕 |
|
留言時間:2011-06-04 22:00:59 |
|
|
真的謝謝皇城根兒的精彩評論,本人一直很欣賞你的評論。 |
|
|
|
作者:皇城根兒 |
|
留言時間:2011-06-04 20:31:45 |
|
|
頂作者好文。
《牛氓》這部作品,無論是電影還是小說,都對讀者的成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連同《九三年》和《斯巴達克思》奠定了讀者對信仰和理想的認識基礎。另外,《牛氓》還讓讀者認識到,世上還有比男女之間更深厚的情感,那就是父子之情。儘管親身的感受是多年以後的事。
殉葬自己的愛子而讓世界充滿愛而不是恨,主教的所為不正是上帝的所為嘛。對作品傳出的理念讀者當時還太年輕 --- 只是主教不是神。他無法讓自己的愛子“復活”。令他痛苦的是他一生的信仰的神為什麼不能拯救他,讓他的靈魂從在他愛子的殉葬中復活。片中音樂所表達的也正是這樣一種絕望的掙扎和不解。
超級喜歡那句“無論我活着,還是我死去,我都是一隻快樂的飛來飛去的大蒼蠅。”, 也一直是讀者的座右銘。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