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的药家鑫杀人案件随着一审的死刑判决暂时降下温来,关于这一案件的社会讨论肯定还会持续下去。这让我想起了29年前同样是发生在西安的张华救人事件,不禁感叹人类的历史多么充满讽刺意味。 1.道德与社会效益 1982年7月11日,24岁的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医学系二大队大三学员张华因救69岁的掏粪老农魏志德,献出了自己珍贵的生命。牺牲后,他被中央军委追记一等功,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就在张华被媒体戴上一个个闪光光环的同时,社会舆论围绕着24岁的年轻大学生为救69岁老农而死是否值得,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生命价值观争论。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年轻大学生为救年迈老农而牺牲,值不值? 持肯定意见的人视角主要停留在道德层面,认为张华救人牺牲是社会的一种高尚品质,值得人们去学习。而持反对意见的人视角偏向社会效益,他们不否认张华行为本身的高尚,但是认为以一个大学生换老农不值得,因为就社会价值而言,一个大学生一般来说能比一个老农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一命换一命对于社会来说是亏本投资,是“金子”换“石头”。 回顾历史,这场争论的展开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也就是说,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人道主义热潮为这场争论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根据。 那个时代是一个信仰逐渐流失的时代,以前坚定的信仰开始动摇,新的信仰还没有成形,在那么一个混乱的信仰背景下才会有那样的争论。从表面上看,讨论的是大学生救掏粪工值不值得的问题,实际上是个人生命价值的问题。在一个绝对宣扬集体主义的社会,争论就不可能发生。那场讨论注定不会有答案,它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讨论本身。正是在张华救老农是否值得的讨论中,个人价值的观念才被人们重新审视和思考,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每个个体都是有价值的,而不仅仅是集体中的一颗螺丝钉。 在个人价值逐渐被看重的今天,发生的药家鑫杀人案件又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思考呢?媒体上的争论大多是围绕着药家鑫该不该杀展开。认为不该杀的理由有几条,从根本上来看还是社会效益的问题:一个表现很‘优秀’的大学生不管是如何残忍地剥夺别人的生命,他的社会效益要高于农民,他偿命于社会来说是亏本的。与此相对,认为药家鑫该杀的理由也很充分:一个道德水准严重缺失的人留在这个世界上又有何益! 其实,对于这个社会来说,杀不杀药家鑫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不管杀还是不杀损失都已经造成了;眼下最重要的是反省我们的价值观:是道德重要还是社会价值重要?道德和社会价值理应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当它们发生冲突时,我们是舍弃道德,还是舍弃社会价值?这一选择非常关键,因为它影响并决定着社会是否健康发展。 从近期新闻报道上来看,国内食品卫生安全成了大问题。有些生产厂家和商人为了牟取暴利,竟然抛弃基本的道德底线,置大众的健康与安全不顾,生产销售含毒食品,令人愤慨。如果从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来看,他们比药家鑫要严重万倍,所以说,更该杀的是他们! 2.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 1982年11月2日,也就是张华救人事件发生3个多月后,江林和王宗仁在《人民日报》联合署名发表了一篇题为《当代大学生的榜样——记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张华》的长篇通讯。文中作者这样写着: “他(张华)曾对杨晓军等同学多次说过:“我们不仅要在外表上像个大学生,更重要的是在心灵上、道德上、知识上都是个大学生。”张华没有空喊口号,3年的大学生活,他就是用这个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 “他在下到粪池的一刹那,也许并没有想到是在做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就像他在农场劳动时,拦住惊牛救了一位女青年;就像他过去在公共汽车上掏出手绢,给一位呕吐的老大娘擦嘴;就像他在暑假里跳进洪水中抢救人民群众的财产……” 由此可见,张华是一个‘三好’大学生,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20多年过去了,现在大学生的社会价值明显降低了,从昔日的国家包分配到今天的就业难就可见一斑。 其实,时间带走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的含金量,还有他们的道德水准。当年张华在跳下粪坑时,肯定不会想到20多年后会有大学生拿着刀子去捅一个奄奄一息的弱女子。 这不能怪药家鑫,说到底他也是一个受害者;要怪只能怪我们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知识教育的弊端现在看来越来越明显,它不仅不能培育出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还创造出一大批为人民币服务的大学生。如果素质教育不及时取代单纯的知识教育,历史将会目睹到更多的知识沦落为凶器。 救救药家鑫们,救救孩子! 参考文章: 教育纪事:张华救人引发生命价值追问 http://www.edu.cn/jg60nxgbd_8385/20090921/t20090921_408545.shtml 80年代大学生张华救老农牺牲精神影响一代人 http://www.chinahaoren.cn/?action-viewnews-itemid-8403 从张华救人到药家鑫杀人 http://www.mmvip.net/article/meinv/2011-04-15/23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