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最终没能熬到新年,他于去年12月31日凌晨过世了。老婆万里奔丧,带回来一颗悲伤的心,还有两封我早已忘却的家书。 办完丧事后的几天里,老婆呆在父亲的房间里整理老人家的遗物。我问她睹物思人,是不是倍感难过,她说当时并不怎么感到伤心,总觉得父亲只是出差去了几天,他很快就会回来的。 岳父并没有留下什么值钱的收藏,老婆在遗物中找到了她当年留学东瀛时送给父亲的随身听、打火机、手表、腰带、领带等小物品。这些礼物大都尚未开封,岳父认真仔细地保管着它们,仿佛是在爱惜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在父亲的笔记本里,老婆翻出来两封信,那还是三、四年前岳父刚生病的时候我们写给他的,没想到一直被他宝贝似地珍藏着。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信,随着那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写信时的情形一下子回到我的记忆中来。那是2009年初,岳父刚刚被诊断出癌症,需要入院治疗。为了安慰他,我和老婆写了第一封家书。 信中写道:惊闻爸爸身体不适需住院治疗,我们甚为牵挂。遗憾的是在您最为需要的时候,我们无法近前尽孝,只能祈求老天保佑爸爸身体尽快康复。想及每每我们面临困境的时候,爸妈总是为我们祈祷,保佑我们平安度过难关。虽然远在海外不能和您生活在一起,但是爸妈的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我们从来不会感到孤独无助。爸妈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现在该是我们回报的时候了。希望爸爸好好保重身体,千万不要担心医疗上的花费。 随信我们附上了一张支票,虽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是至少可以缓解燃眉之急。岳父收到信后不禁老泪纵横,感叹说闺女养了这么大,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回报。 岳父的反应让我们感到意外,也更加感到惭愧。这也让我们意识到自从长大之后我们也许太在意自己了,而忽略了这个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人。于是,我们决定以后多多关心一下留守在老家的年迈的父亲和母亲。 时隔一年,在岳父的73岁生日前夕,我们又写了一封家书。在信中除了祝福老人家生日快乐之外,我们主要介绍了自己在美国这边的生活情况。信只有短短的一页纸,让我现在读来自觉有些应付差事之感。当然随信附有贺礼,不过我想老人家更在意的并不会是那一点点钱。 后来岳父的病情逐渐加重,老婆每年都会抽时间回去看看他,我们也就没再写过家书。现如今斯人已去,挚爱难留,手中惟有薄薄的两纸家书告慰我们做子女的空洞洞的心灵。也许,当初我们应该更刻苦一点,多给亲人送点安慰,也多给自己留点纪念;但是,逝去的时间已经不能追。 与其坐着空后悔,不如把心中的关爱多送点给活着的人吧。现在科技发达了,横跨重洋的视频和电话已经简单得如同家常便饭。如果想给以后留点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提起笔来写封信是再简单不过的,也许老人们更想要的是这种传统的交流方式。 前几日在电话里母亲向我提起,父亲近两年耳朵越发不好使了,孩子们给家里打电话他都不愿意接听,既怕电话里听不清楚自己着急,也怕老是让我们重复说话太扫兴。不过,每次打完电话之后他都要向母亲追问我们的情况。没事的时候,他会翻出以前的家信,意犹未尽地读上几遍,然后满足地微笑了。 可是,我已经有近10年没有给家里写过信了,父亲收藏的恐怕还是我读大学时的那几封家书吧? 想到这里,我不禁额头冒汗。不管怎么说,今年春节前应该给父亲写封信问候一下,也好顺便更新一下太过时的家书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