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国内高考早已落下帷幕,各地语文卷的考题给人们带来的困惑却远远没有消失。其中最为给力的一束花絮出现在高考语文试题福建卷中,知名媒体人林天宏的文章《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被选为实用类阅读理解题。林天宏于第一时间在新浪微博上发表了他对试题标准答案的困惑:“友人来电,说今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用了我几年前的一篇稿子。好奇心起,找来试做了一下,对照标准答案,能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出题老师果然名不虚传,把作者本人都打败了,幸好我当年没落在你手上。” 后来林天宏进一步解释说问题主要出在第15题上,也就是此篇阅读理解的第3小题,题目是“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据作者透露,真实原因是:北方和南方相比雨水一直比较少,写文章的当天北京恰好在下雨,触动了作者的心弦,雨景自然而然地就进入了文章中去。换句话说,北京下不下雨并不影响文章的主旨,即便是艳阳高照,作者的心里对于被人们忘记的历史依然十分感慨。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标准答案(总共6分,分为3点):1.文章开头写雨中正阳门箭楼的修缮,引出朱启钤1915年就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北京市政工程建设;2.结尾的雨引出(朱启钤创办的)营造学社旧址的落寞和朱启钤故居成为大杂院的情况,照应文题,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感慨;3.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抚今追昔,深化主题。 由此可见,根据作者的本意,此3点标准答案无一正确,难怪作者本人会在微博上发出如此感慨。客观地讲,出题者不可能知道此文写成时的情景,列不出‘正确答案’无可厚非(第3点勉强成立),但是出题者并没有权利凭空想象作者的用意,更没有权利用所谓的胡思乱想作为标准答案来误导考生。 无独有偶。我在翻阅福建省的这套语文试卷时,第17题也让我十分困惑。题目中引用了某翻译家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文章,大意是从外国名的中文翻译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情感,比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为什么不译作‘霉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引文下面出了2道题,第2个问题是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价值7分,要求写150字。标准答案如下:国名的中文翻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1.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善良。中国人使用具有美好含义的译名,表达了对外国人民的祝福;2.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兼容思想。中国人带有自信心去欣赏并接受他国的优秀文化;3.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平等思想。在选用具有美好含义的字来翻译国名时,中国人民对大国和小国,强国和弱国,都一视同仁。 当我看到这条标准答案时,我算是被出题人的智慧彻底征服了。在此我做一个大胆推测,出这道题的是一个政治老师,而非语文老师。我虽不是一个翻译工作者,但是我知道严复所提出的语言翻译的3点基本要求:信达雅。在翻译外文时,不仅要做到准确流畅,还要实现用语典雅,也就是说具有美感,至少不让人看着恶心。如果我这样来回答这道高考题,恐怕是要得0分,搞不好要再复习一年明年重考,而且还要祷告明年不会落到这位‘政治家’的手里。 从高考语文卷出题之怪异,我不由得联想到另一个更加高深的领域:红学研究。看似两者毫无联系,其实非也,原因很简单,它们同属于阅读理解的范畴。 我爱读《红楼梦》,眼睛的余光自然波及到红学研究。前前后后读了10几本专著,感觉受益匪浅,大大加深了我对原著的理解。红学研究立足于还原历史的真相,解释人们对原书残缺部分的疑惑,功莫大焉。由于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学者们对同一问题会提出截然不同的解释和说法,这也属正常现象;但是凡事都有个限度,如果缺少凭证而进行过度大胆的猜想,以此提出匪夷所思的观点,就难免会像高考语文出题那样贻笑大方。 鉴于目前国内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红楼梦》的续写工作,我最近开始研读刘先生去年在央视《百家讲坛》上主讲的《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我虽说还没有读完全书,但是类似于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困惑在心头抑制不住地涌现出来,不由得在这儿一吐为快。 举例来说,贾迎春是采取何种手段死的?刘先生这样回答:上吊死的。他是这样推断的:“古本《红楼梦》第五回里,关于贾迎春那支曲中有一句说“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她死时魂魄是一种荡悠悠的状态。那么她应该是上吊死的。再看看前面的判词,说她是“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有的古本写成“黄梁”(后一字下面是“木”),有的写成“黄粱”(后一字下面是“米”)。字句上都说得通。大家现在所看到的红学所出的版本,采用的就是“黄粱一梦”的“黄粱”。但是我个人觉得“一载赴黄粱”,搁到迎春身上不太说得通,因为“黄粱梦”是会醒的,醒来可能会觉得荣华富贵也不过是那么回事儿,会变得虚无,可生命还在啊。迎春却不会是这么个结果。她是悲惨地死去了。我认为“一载赴黄梁”的写法才符合曹雪芹的原笔原意,“黄梁”就是“黄色的梁木”,“一载赴黄梁”就是迎春有一天实在无法再忍受了,她就到黄色的梁木上悬梁自尽,永不会醒来了。” 对于这样的论证我不敢苟同。只靠“她死时魂魄是一种荡悠悠的状态”这句话,就能够说“她应该是吊死的”么?如果真的有魂魄存在,我相信不管人是怎么死的,魂魄都会是荡悠悠的,它难道会象火箭一样冲上天么?!再说黄梁(粱),刘先生如何肯定它是指黄色的梁木?如果说是红梁,或者是黑梁白梁,我都会相信。我唯独不敢相信当时有人的家里敢大胆地使用黄梁,因为黄色是皇家专用的,孙绍祖家难道不怕背上谋反的罪名?! 迎春如何死的还只不过是个小问题,更大的问题在于刘先生一再强调《红楼梦》的政治性,或者说是政治斗争。例如: “秦可卿的原型。。。应该是“义忠亲王老千岁”原型,也就是康熙朝废太子,他的一个没有到宗人府去登记注册的女儿,藏匿在了曹家——书里化为了宁国府。” “就是说由于贾元春的告密,秦可卿的身份暴露。可是皇帝当时还喜欢贾元春,所以就放贾家一马,秦可卿必须死掉,但是可以不公开真实身份。。。” “(80回后)他会写到“义忠亲王老千岁”那一派,也就是“月”派,跟忠顺王为代表的“日”派之间激烈的“虎兕之争”。” “曹雪芹在后二十七回,他除了写到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一定要照应前面所写到的一些重要的政治性社会性的情节。政治性内容,就是跟义忠亲王老千岁有牵扯的这一派,和以忠顺王府为代表的另一派,他们之间的权力争夺,甚至直接涉及到皇帝的皇位。也就是在关于贾元春的判词里面提到的,叫作“虎兕相逢大梦归”。” “在曹雪芹的构思里面,贾珍他聚众赌博是一个掩护,实际上他是聚集政治上的一派势力在他家习射,是要准备实施一些武装行为,这个武装行为是针对他们的政敌的,实际上也是针对皇帝的,是弥天大罪。” “曹雪芹笔下的贾政,也是个复杂的艺术形象,而且曹雪芹通过他,在关于歌颂姽婳将军这个段落里,也就流露出了一种哀明之亡的情绪。” 。。。。 据我所知贾家的原型曹家被雍正抄家是因为经济问题(不是贪污,而是康熙下江南造成的财政赤字,所以康熙对曹家一直很宽容),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政治斗争的痕迹。曹雪芹写书时不敢,也没有必要描写政治斗争;脂砚斋和畸笏叟当初批书时也只是感叹不肖子孙败家,并没有丝毫透露贾(曹)家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再说曹家是包衣出身,靠着满清的兴起发家,清朝皇室是曹家的恩人,曹雪芹何来反清复明的念头? 所以,我很敬佩刘先生的想象力,但是凭空的推测只能用作高考语文试题,不能用来进行严肃的红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