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回祖国, 归来泪沾襟。 举止穷酸者, 竟是出国人。 前不久我回国探亲,归来后感受颇多。十年不见,国内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最明显的不同应该说是城里的大马路‘下乡’了,路上跑的汽车更多了,汽车中的好车比例提高了。我在老家的县城里参加高中同学聚会时,惊奇地发现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有私家车了。我的同桌当年没能考上大学,现在却开着崭新的本田雅阁四处兜风,让我这个当年拼命‘背弃祖国’出洋留学的人羡慕不已。 汽车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以前不曾有过的麻烦。车震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它让很多人品尝到了不寻常的‘性’福,但是如果分寸把握不好的话,那性命就会伴随着‘性’福而去了。由车震导致车祸在全世界范围内并不少见,说到底只不过是一件平常的交通事故。如果按照平常的方式来处理,应当不会造成太坏的影响。不过,在中国很多平常的事情常常人为地搞得很复杂,动用关系,遮遮掩掩,结果是欲盖弥彰。近期在网上曝光的318车震事件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因为车震的男主角是中办主任令计划之子,事情的真相被人为地掩盖了,原因是真相可能会影响到令计划的声誉。好在网络的普及如同阳光一样照亮着社会上的阴暗角落,当车震的真相被挖出来之后它造成的影响比车震本身还要轰动。有人说‘令’为了掩盖车震的真相而向‘周’妥协;有人说‘周’利用‘令’来淡化‘薄’案;也有人说‘令’入常的打算会泡汤。。。这些说法不管是真是假,我想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都已经不是当事人所希望看到的。 其实,这种处理‘车震’的手法不仅仅是大城市里的高官们的把戏,就连基层的小官僚也广泛效仿。为扩大本文的覆盖面,这里我把‘车震’解释为汽车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震动,并加上引号,称它为广义车震。这种震动不仅影响到日渐壮大的有车一族,有时候还会涉及到无车者的利益。 下面讲的这件事是从我的远房大伯那儿听来的,他退休之前是一个乡镇上的党委书记,故事中的当事人是另一个乡镇的书记,姓刘,姑且称之刘书记。事发的那天晚上有位建筑承包商在县城郊区的饭店请刘书记喝酒,饭后一帮人醉醺醺地坐上建筑商的面包车回家。司机在倒车时不知是技术出了问题还是脑子出了问题,把一个在车后面玩耍的三岁小女孩轧死了。惨剧发生后,面包车没作片刻停留,堂而皇之地逃离了现场。死者的家长随即报了案,当地的警方立马开车去追。当追上肇事车时,刘书记已经被送回了家,开车的人是那位请吃饭的承包商,依旧酒气熏天。警察以醉驾的理由把承包商拘捕归案,他表示当时不知道孩子被轧死的事情。在警方的调停下他与受害人的家里达成谅解,一次性赔偿5万元平息事端。 不过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小女儿的家里人后来得知出事的时候开车的并不是建筑商,而是那位刘书记,因为有人亲眼看见刘书记从饭店出来之后坐上了驾驶席。于是他们不再满足于5万元的赔偿,而是用这笔钱请来律师,往县里市里告,声称一定要把真正的凶手挖出来。可以想象此时刘书记心里有多紧张,他的仕途搞不好自此就了结了,甚至于锒铛入狱都有可能。不过幸运的是刘书记是当地的一把手,当时坐在车里的镇上的干部没人敢指认他,建筑商为了长远考虑也会甘当替罪羊。更幸运的是警方追上肇事车子的时候,刘书记根本就没在车里。所以,最后调查处理的结果是建筑商因醉驾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被判入狱服刑3年。据说受害人的家里私下里还得到了30万元的赔款,当然前提是停止继续上诉。听说这笔钱镇上出了一部分,建筑商出了一部分,刘书记也支付了不小的比例。不过,只要仕途不受影响,一个地方上的一把手从哪儿‘借’点钱来还不是小意思。 我大伯讲述完这个故事的时候感慨小女孩的家人赚大了,一条小命换来30万啊!我想到的却是当地老百姓的苦难,这30万最终还不是要分摊到老百姓的头上?! 中国的老百姓历来是最没有地位的,所以他们经常梦想得到有地位人的帮助。我这次回国听到的别人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当初就不该出国,如果不出国,你现在怎么也是个处级干部了吧?说不定都当上局长了。我知道他们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是,你如果在北京当官,多少也能管点家里的事吧,我们找你办事不就容易多了。我十分理解这些想法,所以我只能是万分遗憾当初我‘背弃祖国’的行为。我们村里还出过一个79级的大学生,因为从事的是技术工作,毕业近30年了还没有混上一官半职。他妹夫买了辆大卡车,在老家跑运输。有次出车祸和别人发生了纠纷,赔了人家一大笔钱。后来念念不忘,逢人就会怪罪他一番:我大舅子要是有个一官半职,我们家也不会吃这么大亏了吧?! ‘车震’下的中国,有关系的靠关系,没关系的找关系,唯有找不到任何关系的平头老百姓永远都爽不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