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儿谈心》这个系列写到第40篇,已经远远超出我当初的预料。不过既然已经走了这么远的路,绝没有放弃的道理,只好克服自己的惰性,继续走下去。 ‘真实’的谎言这个主题我一直想写,但是它太沉重了,我担心写不好会流于形式和说教,所以就一直拖了下来。直到这几天我又有所感触,干脆就趁热打铁,说说真实生活中的谎言。 最近这一个月老婆一直在指导女儿做Science Project,她们最后选定的项目是利用溶解度的不同来分离盐和沙子的混合物。学校要求每个项目至少要重复做3次以证明其可行性,否则不能参与评奖。女儿选的这个题目其实很好做,唯一麻烦之处是最后要把盐从水里蒸出来,既费时又费电。老婆指导女儿做了两次之后,就不想再做了,俩人动手开始写报告。 报告写出来,贴在专用的硬纸板上,看起来蛮专业的。女儿自言自语道:“我真希望能够获奖。” 我对她说:“其实获不获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够从中学到东西,明白其中的道理,比如说水为什么能把盐和沙子分开。” “雯雯当然知道为什么。”老婆接话说,然后转向女儿问道:“宝贝,这个项目你做了几遍?” “两遍。”女儿的回答倒是干净利落。 老婆想说什么,张了张嘴没说出来。我猜想她可能是想让女儿回答项目做了三遍,以后老师问起来也这样说,不然就无缘评奖了。可是,这不是明显地在引导孩子说谎么!见此情景,我对老婆说:“抽时间你再带孩子做一遍吧。”老婆点点头。 这样的情形我们以往也遇到过。女儿两岁时喜欢吃皮萨饼,我们常带她去吃自助。店里规定3岁以下的孩子免费,我们吃得很爽。女儿过了3岁生日之后,我和老婆在心里盘算着要不要仍旧告诉店家孩子2岁,反正他们也不查出生证,我们可以继续享受免费的晚餐。当我们再次去吃饭时,店员问孩子几岁了,我和老婆还没有说出口呢,女儿已经响亮地回答:3岁!那次我们虽然多付了一个人的饭钱,但是心里却少了一份内疚,尤其是少了在孩子面前说谎的负罪感。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身为父母,平时总是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但是在孩子面前不能够自律,经常是为了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直接引导或者间接暗示孩子说谎。在潜移默化中,孩子难免会养成说谎的习惯。我家的二丫头贝贝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贝贝在爷爷奶奶家生活了两年多,去年年底我们才把她从国内接回来。一家人终于团聚了,我和老婆非常高兴,但是渐渐地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小丫头爱撒谎,而且是当面撒谎。 有一次她自己趴在餐桌上吃点心。我过去看她时,地上撒了很多。我问她,是不是你弄到地上去的,她说不是。我又问了一遍,她仍旧说不是。没办法,我只好问她,如果不是你干的,那是谁干的?没想到小丫头说,姐姐干的。姐姐明明不在家,她如此明目张胆地嫁祸于人,我气不过,把她关禁闭。改造出来后,我警告她说,以后做错了事情要承认,不许再撒谎了! 还有一次妈妈教她学英文字母,问她会读了么,她说会了;妈妈让她读一遍,她又说不会。妈妈有些困惑,问她,你到底是会还是不会?她说会,但是再让她去读,她还是不会。妈妈有点急了,对她说,你不会读没有关系,但是问你的时候你要说不会;你要是撒谎,妈妈就要你罚站了。妈妈又问了她一遍会不会,小丫头方才低声说不会。 对于这个局面,她奶奶应当负主要的责任。贝贝在国内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呆在我妹妹家,和我妹妹的孩子结伴玩。贝贝做错事时,奶奶总是教她不要承认,承认了就会受罚。久而久之,她就养成了说谎话的习惯,因为这样可以逃脱惩罚。贝贝回到我们身边之后,我和老婆必须扭转她这种错误的想法,让她一点点地认识到,说谎比做错事问题更严重,做错事不一定受罚,但撒谎是一定要挨罚的。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任重道远。更重要的是,我们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