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国,周日到北京,周一到周四开了整整四天的会议,周五离开,连续四天地开会,还带有公司的一些业务问题,所以每天都是安排得满满的。参加会议的人,国内方面的,多数都是自己以前同一个系统的,国外的参加者,大多数也都是以前同一个领域的,100多个人,不认识的,也没有自己身上指头那么多。正是因为如此,都不好意思逃会,从头到尾认真地听完了几乎所有的内容(并行的部分是楼上楼下地乱跑),其中感触最深的还是对国内科技工作者的一些看法。
一是外语的水平急需提高。国际交流,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双方要有一个共同的语言,这样才能交流和讨论,特别是讨论。就这次会议来看,主要的讨论都是那些来自外面的参会者,而中外之间的交流并不多,其中除了中方的主要参加者们有的逃会以外,更多的是语言问题。在中国的影响还没有达到让全世界人民都学汉语的时候,那么只能是中国人学好英语。我在酒桌上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国内朋友说,国内外语学习环境没有到位。这话如果是在30年说(例如我们上大学的那个时候),或许还有点道理,现在资讯这么发达,再这样说,好像有点强词夺理。科技会议上面的交流,对于语言的要求,不同于翻译,只要达到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就可以了,只要主要单词不错,词组之间的连接还算流畅,就可以了,并不是要求你说得像cnn的播音员那样,就像我们说中文还发音不准,zcs,zhchsh不分的呢。要达到基本能够表达的意思,只要平时注意一下,努力一点,就不难达到。况且,即使是为了阅读参考文献的需要,外语还是需要学习的嘛。
第二是科研中的行政味道太浓。这也是我在国内多年工作的一个切身体会,是中国强权政府的后果,也是中国人适应能力强的一个表现。正如各位经常看到的,在会议上面走上台面的都是那些名称后面带着什么长、什么主任之类的,没有任何行政职务的纯教授很少。这是没有办法的中国特色。在中国,在一切唯上的环境中,不当官,没有行政资源,也就没有科研资源(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当然也就无法很好地开展工作。不过科研的行政化会产生很多问题,一是假大空比较多,实在的比较少,这也在很多中国同行的报告中看出;二是表面、肤浅的内容比较多,精雕细刻的很少;三是宏观的多,微观的少。我一直以为,搞科研和写教科书不一样,最困难的地方就是要细节和精雕细刻。没有细节,科研是上不去的。
第三是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高。虽然这点中有着外语的因素,但是不应该全部是因为外语的原因,可能还有着其他更深层次的原意。我说几个极端的例子,一个是来自卡扎克斯坦的一位老兄,外语也不灵光,但是人家每次都抢话筒,每次都把讨论引向自己注意和熟悉的那么一点东西,不管台上发表的是什么内容,乐此不疲。最后,各位主持人只好无视他一直积极不停的举手。另一位是我们在国外的同胞,语言也是一般,但是积极发言、提问。到是国内的同志们,很少看到有提问的时候,想必要么大家都明白了,还是不屑地去弄明白?早知这样,干嘛消耗时间来参会呢?这么好的机会,被白白浪费了,很是替他们可惜。当然了,在现在的中国,如果明天看不到经济效益,还有谁会去积极呢?那一定是像我这样的傻子。
四天的会议,白天开会(经常是延期到晚上七八点,人家老外的积极性就比咱们高),晚上请人喝酒,一个星期不到,除去两次长途飞行的影响,体重还是涨了四五斤,看来还是中国的饭菜养人啊!
所以,即使是为了吃喝,也应该经常回中国去。就连我家两个孩子都早就惦记着要回国大快朵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