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稳”小议 维稳当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对当权者尤为如此,这里,请暂时允许笔者插科打诨一哈。 20多年前,曾在南加州的一个挺不错的汽车旅馆打暑期工,头衔为“前台经理”。二十余个房间中,住满了形形色色的社会底层小人物:妓女、毒贩子、游手好闲的瘪三,丢了饭碗又长期找不到工作的绝望人士、在汽车事故中仅受轻伤,却被律师授意装残废的无赖,等等。五花八门的,好似老年间的上海“七十二家房客”的味道。 一日上午,听到某妓在办公室外向姐妹们诉苦,大骂住在同一motel的白人小子言而无信。我好奇地听了几句,差点笑破了肚皮:这位颇有些姿色的姐姐,与那位颇为魁梧的白人青年以20 美元成交,不料事后,男方只掏出20美元价值的食品券 (Food Stamp)-- 要现精有的是,现金确是掏不出来一分了。 联想在美的30年,见到靠食品券为生的人群,在各个地方,比比皆是,不计其数。在超市,常可见到一大家子黑人把购货车装的满满当当,堆得小山似的,结帐时用食品券(现已改进为刷食品卡)付账,临走还要兑现一大把现金。很多人,年轻力壮的,明明可以找份工自食其力,偏偏就愿意呆在家里不劳而获。别以为他们仅得温饱而已:到手的现金要买烟酒,甚至购毒;现金不够时,把多余的食品券折价换成现金。这不是,上面说的白人壮小伙,不就连性生活都不放弃,都直接用食品券来“购买”了吗? 可以想象,这是一笔何等巨大的支出。反观之,如果不去供养这些好逸恶劳的懒人们,有些人会变成正常的劳动者,另有一大批人会饿肚子后铤而走险,构成社会安全的威胁;从最极端(也是在美国最不可能)的角度讲:穷则思变,绝望的人们去谋求社会变革,向现行制度进行挑战,也是顺理成章的。所以,优厚的社会福利,一方面造就、纵容了懒人,也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规模浩大的维稳工程。那些人坐在家里,看着电视,吹着空调,把用食品券买回来的东西大吃大嚼,弄得自己臃肿不堪。想让这种人群起来造反、革命,门儿也没有。 从美国目前的财政状况看,包括上述以食品券供养慵懒人群的社会福利,是过于奢侈了。从长远的角度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的模式。过去几十年来,美国这样做了,似乎是可行的,维稳的效果也很不错;可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剧,中等、落后国家与经济体的崛起,这种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变得日益明显。美国近来丢失掉70年来不曾变化的AAA主权债务评级,谁又能说与这种坐吃山空,寅食卯粮的模式完全无关呢? 当年从工厂老工人那里听来许多“怪话”,其中一句(粗俗的)是:阎王爷X小鬼儿,舒坦一会儿是一会儿。上面说的用食品券买春的白人壮小伙儿,无疑是舒坦了一小会儿,可是被他戏弄了的姐姐马上就到社会上去造他的舆论,他的“信用评级”马上就下调了不是。再想用同样手法,把买不起的奢侈搞到手,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