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Stinger 的博客  
“我唯一懂得的一件事是,我其实什么也不懂” - [苏格拉底]  
https://blog.creaders.net/u/5697/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第三篇范例认识论–悟性认识(2nd edited) 2013-01-05 13:40:28

第三篇 范例认识论 悟性认识(草稿)         

第五节 关于知识

第六节 认识论的三个阶段

A“反思” - 人类心智成熟的必经之路

B知识及分类

            C知识的积累与创造

            E知识的两个来源

第七节 理性     

第八节 理性的局限

第九节 悟性认识           

A 过程逻辑       

B 发现逻辑

                1 认知与自由       

C语言,思维与悟性的关系                    

第十节 绝对观念

            ……

=====================================================

 

第三篇 范例认识论悟性认识(草稿)

 

求知是人的本性。中国的俗语说,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又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们将人生比作植物的生长周期,又比作动物的生命过程,都无外乎想说明,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其他物体无异。这些看法,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区别,人有思维。思维是人独有的功能,宇宙中其他任何万事万物均不具有。

 

思维依附与大脑。其他动物也有大脑,有些还相当发达,人用常用“狡猾”一词,来形容这些动物。但没有一种动物的大脑可以产生出人所拥有的思维。人的思维发达到这样的顶点 - 它已经不受周围环境的“限制”,即,没有人“想不到”的事物。这句陈述本身就是永远对的,是一个“永真”的命题。因为如果真存在着人类“想象不到”的事物,那么,人类就“已经想象到”了 - 人类的语言依附与大脑中的思维,而人类的思维永远先于语言,进而否定了语言的假的命题判断。

 

人们常常感觉到自己的思维,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区别。这是因为人们常常混淆自己个人的思维功能,与人类整体的思维功能。当说到思维的“无限”,“绝对”等性质,这些特性来源与人类的思维作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甚至包括宇宙中一切拥有“思维功能”的事物,他们甚至可以不称作“人类”。思维的功能与宇宙永存 - 因为“思维”,是自然宇宙本身“无限”,“绝对”的特性,在一个受时间,空间等物理条件下限制的个体,发展到了“恢复宇宙自然本身”面貌的高度。达到这种程度的发展,只能是物体发展的顶点,因为一个完整的“循环周期”发展已经完成了。自然界经过无数次的努力,经历了无数次中途夭折,在无数的星球生成上寻找机会,地球 - 就是自然宇宙完成这个发展周期的一个物理场所。

 

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思维,是“宇宙自身面貌”在自己身上的呈现,这个个人就会“拼命”的应用思维的“无限”,“绝对”本质,尽可能地“挖掘”和了解自己周围的一切,也就是“求知”(如同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认为的,教育就是自学与启发蒙昧的观点,中国孔子的“温故知新”一说)。因为他/她知道,思维的探索能力,是局限于一个“物理”的条件之下,即,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自己不久会死的。更不用说自己的思维功能和认识,会受到如英国培根所提到的“四种洞穴狭隘”的局限。

 

知道了这些,回过头来再看看,如果一个人仅仅为了物质的利益而劳役终身,仅仅用自己的头脑思维去研究如何“挣钱”,没有认识到自由的头脑中的思维与自然宇宙的“本质关系”,即,“上帝”赋予自己大脑思维功能的“根本目的”, 除了满足衣食温饱以外无尽的物质欲望追求,那真是浪费了自己最“宝贵资源”,思维功能,这使得自己的一生真是与草木鱼虫无异。自己的一生,也许也是“上帝”在无限次努力中,力图呈现自己本来面貌时,无意夭折的一回吧。

 

第五节 关于知识

 

我们更相信熟悉的东西。相信,我这里指得是信仰。人,更相信自己熟悉的东西。如果说一个人没有信仰,或说这个人只知道钱,这个人多半会大声反驳。但很少有人想到是否自己这个信仰对不对?是不是真理?我们多数情况下所相信的东西,就是我们熟悉的东西。这种习惯的危险在于:“熟知并非真知(黑格尔)”。

 

比如,我们生长在父母教育下,生长在中国,生长在共产党统治下,经历过毛泽东时代,我们多半会“自然”地相信父母说的话,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相信共产党的宣传,相信毛泽东的形象。这个过程是一个生物成长中的自然过程,就像你的年龄会一天天增长一样。这个过程,是一种“动物”本能,因为人也是动物的一种。

 

然而,人,终究不同与其他动物。人有一个思维,会应用文字语言。人懂得如何运用语言来建立概念,并通过概念,建立人类文明的大厦。正是通过文字语言的应用,人学会了不只是依赖自己的“动物本能(animal instinct)”来指挥自己的行为,而是懂了反思,懂了理性地研究自己历史和自然遗留下来的习惯,对其重新作出判断。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没有检验过的生活,不值得继续”的意思。如果用直白的大实话讲,我认为就是,“如果我长大以后,没有用理性来重新考查我的生活的一切内容(包括信仰),我一定生活的如同猪一样:一切听其自然。我们不应该象猪一样生活,因为我们是人”。

 

重新考察,当然不是凭空来的。考察需要知识。考察自己的父母,需要知道其他人的父母来比较。考察中国文化,需要懂得其他文化来鉴别。考察共产党,需要用其他国家的执政党来衡量。评价毛泽东,需要知道有关毛泽东的尽可能多的事实,来重新评价他。如果被重新评价者,总是企图阻止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如封锁资料,压制不同意见,只允许听一面之词,等等。这些手段本身就说明,被评价者心里有鬼的标志出现了,我们可以最少打一个很大的问号,问问自己反思的行为受到阻碍是为什么?这就是一个重新认识的开始。

 

重新考察,也不仅仅是资料缺乏的问题。有些情况下,是我们缺乏足够的知识来加以辨别,如对文化的问题。这时,可以用一种自己在超市买鞋子的办法。我们很少人知道耐克运动鞋比其他公司产的运动鞋,好在什么地方,但穿一回就知道了。所以“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个日常智慧总是对的。也就是说,比较其功能。西方文化是个大题目,不经过一定的努力和时间,很难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但比较大的文化成就总是可以的。中国文化的最辉煌成就是什么?西方文化的最辉煌成就是什么?想一想,看一看,自己身边的生活中的一切,是中国文化的影响大,还是西方的文化影响大?这样起码可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作一个基本的判断了。

 

重新判断,是思考的结果。如果有人阻止你的思考,给思考制造困难,这就标志警告的红灯已经亮了:赶快从中逃避 - 如果没有多余时间细想的话。

 

哲学上的认识论,是研究我们的知识是如何得到的,而哲学本身就是知识。哲学一词来源与于希腊,本意为“爱智慧”。这个定义的缺陷是,将哲学研究目标的定义,带进了“价值”的先入判断。历史上,自称为哲学家的无智慧者,屡见不鲜,由此带来世人嘲笑哲学这一本身严肃的学科。

 

我认为哲学的方法不但是“反思”,而且更重要的是“返思”。其实,哲学就是“返思”。“返思”,不是“反思”,没有“节外生枝”,“故作叛逆”的意义。“返思”,是回想,是反复思考,是解决一切疑问的努力,是“否定之否定”,是思维在成熟基础上 - 高级认知阶段(理性和灵悟阶段) - 得到的认识结论。

 

“怀疑”,是思维的理性活动的第一“直觉”,但仅有“怀疑”,还够不上“哲学”。哲学必须是“有根据”的思维活动,所以哲学的“返思”才是“智慧”的基础。无论运用哲学思考过的结论是“肯定”还是“否定”,这种结论毕竟经过了思维的拷问,有了哲学理性的基础。

 

哲学史上的“怀疑主义”,是表面,直感,不需要根据理由,而从一个类似宗教教义出发的信念,所以“怀疑主义”是浅浮的思维标签。

 

经过哲学“返思”的认知,如果是“肯定”,它是来源于“否定之否定” - 由此区别与思维认知感性,或心理上直觉,的简单“肯定”。如果它的结论是“否定”,此结论也和“怀疑主义”的否定有本质不同 - 前者是复杂,成熟,理性和灵悟认知,一句话,“有根据”的否定;而前者不过是空泛,苍白的教条而已。

 

“返思”,的直接联系是“复杂性” - 在东西方的文化中意义也不同。英语中的

sophistication",在西方文化中,如美国,是正面的意义;而在中国文化中,是

贬义。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知识界对中国文化,常有“fall short of intellectual

sophistication" 的抱怨,而中国的知识分子往往不知所云。另一方面,美国的人

人需要的tax code的复杂程度是如此广泛,移民到美国的中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两

方面的原因都有,此是另一话题。

 

第六节 认识论的三个阶段

 

人的认知过程,传统的哲学认识论认为是两个阶段,感性和理性。范例的认识论,认为将整体认知过程概括起来可以看成三个时期:感性阶段,理性阶段和悟性阶段。

 

感性阶段是最基本的认知开始。人主要通过身体和五官感觉外部世界。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外界与内心是截然分开的,内心空虚,外界牢固存在。人的认知完全是由内向外,单向发展。

 

理性认知是认知的中间阶段。在基于感性阶段上,人建立了内心的世界。在这种建立的过程中,人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的知识大厦,不仅是完全从来自外界的感觉中得到,还有来源于内心的逻辑,规则等,超出经验的“构架”,如时间,空间的概念等。人的内心世界的知识,是外界世界的“镜像双胞胎”。人这个阶段的认知,是“双向”发展的过程:既向外界寻找知识来源,又向内挖掘内心,筛选合适的规则来整理外界的知识原料。经验的知识和超验的知识,无论来自内心或外界那方面,在此阶段得到了统一。

 

人类认知的最后阶段,是悟性阶段。悟性认知,来源于理性认知,又高于理性认知。悟性认知的特点是,它不再依赖理性认知在内心建立的知识大厦,更无须处理感性认知所依赖的外界知识的原材料,而是利用心灵产生出特有的图像,直接进行判断,用心灵直觉,不是感性直官,直接抓住事物的本质,来认识真理。在悟性阶段,外界与内心不再是两个分开的世界,也不是一对类似的世界,而是一个完整唯一的世界本身。

 

举例来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诗人的悟性思维。通过诗,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画面,而不是语言,更没有逻辑与规则。但这幅心灵想象的画面,无可置疑,直接揭示了诗人的爱憎立场,份外鲜明,又入木三分。艺术家,诗人,美术创作者,多采用悟性思维的方法来表达自己,揭示世界。

 

悟性思维的认知对象,在哲学上,是“无限”;在艺术上,是“美”;在道德上,是“善”;在宗教中,是“爱”。人类认知只有到了悟性阶段,才是进入了人类认知能力的顶峰。唯有在此悟性阶段,人类才使自己变得,胸襟博大,心地慈悲,人格高尚:人类渺小,短促的生命,才于大自然的无涯宇宙永恒的本质,融为一体,而得到自己思维与灵魂的永生。

 

A“反思” - 人类心智成熟的必经之路

 

“反思”方法的必要性,随着婴儿在“哇哇”声中坠地,一个生命开始了。添丁延香火,在中国,是喜庆的日子。但怎样教养好孩子,却非易事。我们既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言,师之惰”的教子训戒,更有“至圣先师”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的教诲。从我们的“圣人”如此重视检讨自己的言行,足见如何教好孩子成长确属不易。

 

如果我们仔细想一下上面提到的教育方法,我们必须承认“圣人”毕竟有高明之处。为什么呢?三字经上讲的教育,包括“昔孟母,择邻处”,多是一种从“外界”对孩子的影响。而孔子的教育方法,已经强调“自省”。既个人需要反省自己,让道德规范“返回自身”,检查个人的行为是否有违背“礼”的规矩。无独有偶,孔子这种自我反省的方法,在圣经里也有记载。

 

圣经中的主人公,亚当和夏娃,因为蛇的诱惑吃了上帝伊甸园中树上的苹果,然后在反省中看到了自己的身体。随即产生了“羞耻”感,不‘服’不啻为人。我们的“圣人”毕竟是圣人。孔子的反省,或叫“反思”,已经在关注人的“行为”,而不止是像圣经中的主人公那样,仅依赖外表所见。

 

由此可见,人的认识的“感性”阶段 - 不论是从外部或关注行为,都是树立认知过程中“对错”和“荣辱”的阶段,是人成长初期价值观的确立时期。人到了中年后,理性趋于成熟,进入了“理性”认知阶段。人们将自己的日常经验和知识,进行了逻辑和数学的加工处理,因此产生了科学。理性不仅限于对此类的经验和知识的外部的观察总结和处理,还进行了新的探索。

 

以十七世纪英国洛克为代表的哲学家,开始用“反思”这一方法,重新“向内审视”自己的内心。这一次,审视的对象,不是找寻任何“经验”的内容,而是提炼取得知识的“方法”,既,人类是通过何种渠道获取经验,知识和科学的。洛克将自我审视的“探照灯”,向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基石“内心”扫去, 看到了我们内心在接受知识之前,确实是一块“白板”的发现(从而也证实了“感性”认知阶段的“单向通道”状态,的确存在)

 

今天,人类已经进入原子时代近一百年了,人类有充分的理由,在自身上找到新的,认识史上的突破口。反思认识的方法,通过“对反思进行反思”,终于在“悟性”认知的这一最高阶段,展现了自己最强的威力:它发现了人与宇宙大自然的绝对,无限性的同一;它使人类开始醒悟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它给人类自身找到了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它达到了,“自然宇宙 - - 思维精神”的“三位一体” 的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督教中的“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构架,在“悟性”认知阶段得到了证实和再现。

 

人在固有的“生物年龄”和发现的标志身心成熟的“心理年龄”后,又发现了自己具有一“认知年龄”。黑格尔断定的,一个人的认知经历,一个民族的认知历史,整个人类的认知路程,具有一致性,的明言预示了 - 一个从懂得好坏荣辱的感性认知的个人,到一个善于理性思维的民族,最终汇入在宇宙大自然中找到自身价值的整个人类 - 逐渐走向自己的“认知年龄”的成熟阶段。

 

小从每一个人,大至每个民族,都聚集在人类的旗帜下,都面临如何测定自己的“认知年龄”问题。对中国圣人“吾日三省吾身”的教诲,我们必须加上:“吾生必省吾心”的“悟性认知方法”,方为一圆满人生。

 

B知识及分类

 

知识与真理

 

真理,知识与科学,既想联系有也区别。科学,一般指从伽利略小球落体测量开始运用数学为标志自然科学的产生。真理和知识的关系,更加密切。所以需要稍加区别。

 

“真”是什么?真,是指的是一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

 

具体来说,几何学家,证明自己画出图形是三角型,就是求“真”。物理学家,指

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就是求“真”。一个某宗教信仰的教徒,指出“爱”比

“恨”,能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幸福和欢乐;一个母亲给孩子不断的爱,使得孩子长

大后,懂得善待他人和社会;一个艺术家用自己的创作,向观众显示生活的“美”,

引起观众心灵的共鸣 - 这一切,都是在求“真”。但这些社会成员,还基本为生存

而追求,还是为了维持自己肉体的生存,而尽自己的责任:一句话,他们的求真的

努力,尽管比一块石头在自然中的存在,所体现的宇宙的绝对无限性的真理,高出

一级,但本质上,还是“被动”的。

 

知道了“真”,什么是“真理”呢?仅仅是“真”是不够的,“真理”的另一内容,

是“理”,总括起来,称为“真理”。这就是说,无限“真”的“集合”,还要经

过大脑的整理,才能将无数的“真”,上升为“真理”。“真理”,是唯一的,是

THE TRUTH”。

 

真理,只有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只能通过人的思维,只有通过人的大脑,向“内”

审视内心,通过揭示和醒悟,才能获得。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客观与主观,

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个结果导致客观与主观的界限,不再存在。在此,客观与主观

融为一体。

 

真理,首先是在大自然的宇宙中“被动地“存在着。只有人的思维活动,“主动”

地挖掘,人才能获取真理的果实。人能这样作,而其他事物不行。这是因为,人,

作为一生物体,不仅超越了,物理-化学-生理-社会的逐个阶段的发展。人,已经进

入了“精神思维”的阶段。因此,人,进入了思维所仅有的“天马行空”的发展时

代:思维的无限性,绝对性,无可企及性。它的至高无上,全揽全能的本质 - 使得

思维精神,在自然的宇宙中没有任何一其他的事物可以与之相比 。思维精神已经发

展到宇宙事物发展的顶点:至真,至高,至上,至尊,至美 - 它是宇宙无限性的自

我揭示,是作为个体有限生命的人,与绝对的宇宙大自然本质,活跃和主动相连接,

唯一“桥梁”。

 

只有通过这一桥梁,人,对自己追求无限,绝对,至高无上的心灵,才能得到满足。

这就证实了康德,黑哥耳,一切现象都有其本质的猜想,这也许是“精神现象学”

的作者,在三百年前动笔时始料不及的。

 

有了对真理的定义,在我认为可以对知识,科学和真理的区别,作如下分类,

 

知识 - 经验的系统总结

科学 - 数学应用于公理系统

真理 - 知识+科学+人类追求永恒世界的理想

 

知识是科学的必要条件;科学是真理的必要条件;当且仅当,真理的定义是完全得到满足是,既,真理面对的内容既是必要又是充分的条件时,我们才可以称其为“真理”。

 

举例来说,如果我的外甥女不好好吃饭,我说,大灰狼要吃不好好吃饭的孩子,她害怕了,才乖乖地吃饭。我可以说,我已经有了一个怎样叫孩子吃饭的知识。把这种类似的方法用于人群,形成系统,宗教就可产生了。科学的例子太多,就不用说了。我对真理的定义,包含了三个部分。我只说说最后的部分。

 

在多年前上大学的时候,可能是用脑太多的原因,有时候,我发觉自己拿着书,其实在发愣,并没有思考书上的问题,脑子其实是在走神,思维不知是溜到哪里去了。有一次,我抓住了这个“溜号”的时刻, 我问自己,我的思维到底是集中到哪件事上?这时候,一个问题在我的头脑中升起了:我为什么能集中自己的思想到一件事上(书本上的话),而置周围万千的事物于不顾,根本忘掉了它们的存在!我的大脑是痴呆的吗?难道我全能的思维,不是时时刻刻都在“心覆万物”吗?

 

从此,我一集中注意力想问题,我就立刻意识到自己思维的“单一”状态,为我自己思维的“钻进去”,被“埋”在一件事中,感到恐惧。换句话说,我一集中注意力,我就不能集中注意力 - 我深深地陷入了康德哲学的“二律背反”(“自相矛盾”或“悖论”)。我查了不少医书,认为自己得了思维的“强迫症”,情绪很长时期非常低落 - 只到有一天我突然想明白了这个问题,从此万事大吉!

 

我的结论是,思维之所以能集中于任何一个单个事物,因为人的思维,精神,或大脑,已经发展到了是一具有“无限能力”的阶段。这一阶段,它已经和它的“造物主”,合为一体了,达到了物质发展的顶峰:“绝对世界”。所以,只有无限的绝对的东西,才可能对准任意一个相对的,有限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人就是神,或谦虚一点,人具有“神性”。有了这个基础,科学,可以自豪地声称,它可以攻克每一个具体的困难,因为一切具体的问题在无限绝对的思维,精神面前,都是“小菜一碟”。

 

 

 

 

C知识的积累与创造

 

中国文化中有“道”的概念。在讨论“道”时,如何“悟”出真理;是否“创造需要上帝”?这些问题令我想起了多年前,讨论“爱因思坦是如何发现相对论”的题目。

 

爱因思坦很明确地说了,创造性的新观点的提出,从传统知识到中一步,没有逻辑的道路可走 - 这与“科学和上帝”一文的思想一样。我的看法是,可以将此理解为“还没有发现逻辑的道路”,因为无人证出,如果走这一步使用逻辑方法,必然会失败。

 

不过换一个角度讲,如果“创新”是一逻辑过程,则迟早可以让机器来完成。很显然,机器是有限的事物,而创新是无限的事物。机器显然不能克服自身的有限性。从逻辑上讲,只有无限事物才能MATCH无限事物。所以,这个创新的能力,只有留给人的思维来解决,因为“只有思维具有无限绝对的本质”。这就是“创新不可能是逻辑过程”的哲学证明。

 

那么,思维的无限绝对性质,是如何导致“创新”出现的呢?我们应该如何努力呢?我的主张(私货?嘿嘿),人必须充分走完认知的三个阶段:感性认知,理性认知,悟性认知。悟性认知,是产生形象思维(老万的“图像认识”)的时刻。其特点是突然性,迅速性,升华特点,所谓“来的快去的快,倏忽既逝”,你抓不住它,它就跑了,不知猴年马月“君再来”。很多写作和搞研究的人都有这种经历。

 

功夫,所以只有下在理性认知阶段。爱笛生不是说“1分灵感,99分汗水”吗?在理解思考的基础上,“悟性思维”自然会产生“灵感”,类似爱因思坦的“突发奇想”。努力理想思考,“悟性”就会像喷泉一样爆发,因为“上帝只钟情流尽汗水的人”。

 

E论人类思维内容的“不可测”性质

 

在我称之为人类思维的功能,具有“无限和绝对本质”时,我给出的证明是这样的:如果我们思维的功能是有限的,我们一定会感受到它的有限性。也就是说,我们在想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大脑“进行思想或考虑”以外的功能告诉我们(如意志,感受等等),存在的一些事物是这些功能的对象,但我们却不可能“想”到它们。这些不能被想到,而被大脑或身体用其他方法预感的事物,成了我们思维功能的“极限”-可望而不可及。

 

只有有这些事物的存在,我们才可以说,人类思维的功能是有限的,既,人类思维的功能碰到了自己的极限。首先,在人类的经验中,我们没有曾被以某种形式“感知过”,却对思维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物的记录。更重要的是,思维本身,如果不对以大脑和身体的其他方式感知的事物,进行考虑,我们就不可能得到“感知”本身。因为,“感性”认知,是思维的认识功能的一种形式(初级形式)。人的一切感知,都是由思维的认知功能控制的 - 除非有人能用“脚指”进行感知后的思维。所以,根据定义,思维不可能遇到除了感知以外的极限。结论,所以人类的思维功能具有绝对无限的本质。

 

我以前说过,思维的这种本质,是科学可以解决一切具体问题的基础。既是,科学可以对准任意的人类物质需要,而在采取有限的步骤之内内完成这一使命。如果将这种情况反过来,既,如果人类需要知道,什么是大脑思维在某一时间内的对象,比如用某个题目来“测量”大脑思维的内容,以求取得一确切的答案,这却是不可能的。这也就是人类思维内容的“不可测”性质。

 

达到这个结论的理由其实很简单。既然大脑思维的本质具有无限的功能,思维本身当然可以选择任意的目标,也就是变换不同的内容。我们知道,内容本身是无限多样的,这正好与思维的无限绝对本质相符。

 

中国的古代哲学家和圣人们通过“祸”与“福”互相转化的道理,总结了“两极相通(EXTREMES meet)”的道理。我曾比喻过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大圆环”,我们的思维认识总是在“朝前”或“朝后”走。在这个园环的某个点上,是“两极”的“接壤处”。一个极点,是物理学中量子力学的对象。哥本哈根学派对微观粒子得出的“测不准原理(the Uncertainty principle)”,揭示了自然宇宙在此阶段的真理。

 

不难想象,在这个“大圆环”上这一点的“背面”,是自然宇宙发展到能体现其自身的无限绝对本质的高级阶段,人类的大脑思维的天下。而根据“两极相通”的道理,思维无限绝对本质是不是也应该有一“测不准原理”呢?逻辑上讲,是应该如此。那么,什么是思维无限绝对本质的“测不准原理”呢?通过我以上的讨论,“测不准原理”在思维的领域变为“不可测”的性质,这就是思维的“不可测”原理:你一旦问我是否在思考A,我立即告诉你我思考的是“非A”。由于思维的这种“狡猾”,思维本身已经由最初发展阶段微粒子时期的“测不准”,变为自然宇宙最高发展阶段思维功能的“不可测”了。在这个基础上,所以范例哲学产生了“思不定”定理(参见范例的本体论部分)。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E知识的两个来源

 

在人类的认识史上,知识,如同真理一样,只有两条可靠的来源:1)公理的道路;2)归纳逻辑的道路。公理的道路,推而广之,可以看成哲学上的“本体论”的道路;而归纳逻辑的道路,可以看成“认识论”点道路。

 

公理系统的典型例子,是欧几理德的几何学,既从已知,毫无疑问的合理假设出发,辅助与公设等其他支持,揭示出公理前提中蕴含的定理。选择公理和公设,是非逻辑过程,只有证明过程是逻辑过程。

 

归纳逻辑有多种,其实质是“亲身体验”。比较简单的例子如“一切人都是吃东西,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也吃东西”。归纳逻辑的问题在于它的得出其前提很困难。如上例中,怎某证明“一切人都是吃东西”呢?我们不可能观察所有的人,历史上和现代人,所以只能靠部分观测,部分猜测,来达到以上前提“一切人都是吃东西”。这就是归纳逻辑的“理论”缺陷。正像个体事物在世界上比整体有用得多,归纳逻辑比公理系统在日常生活中,有用得多( in job interview, your experience means a lot to your future employer than your promise)

 

问题是,在“钻牛角尖”的时候,哲学家们到底应该相信哪一条道路导致确切的真理呢?举例来说,上帝存在的证明,应该是本体论的,还是归纳逻辑的呢?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孩子是如何知道自己父母的。孩子在出生时不可能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这就决定了归纳逻辑道路不通。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都是从“其他”渠道获得的。

 

想像一下这个“孩子”代表人类本身。人类如果不是永恒存在的,人类必然是“上帝”产生的。但,人类可以通过归纳逻辑获得这个知识吗?否定此一道路,经验主义,认识论的道路,就堵死了。剩下的方法只有公理道路了。多少人同意才算“自明”的公理前提呢 - 如果人类愿走这条道路?问题还不在人类永远不会有统一的看法,问题在于,“上帝”并不依赖人类而存在,犹如思维有可能并不依赖大脑而存在 - 人类只是可怜的无法掀开“她”迷人的面纱罢了。

 

第七节 理性     

 

哲学用理性拷问上帝,宗教用信仰袒护上帝。两派的底线:上帝存在。但什么是上帝呢?两派在此分道扬镳了。有个人在网上的讨论中数天一言不发,哲学家对他们说:“如果你是一个傻瓜,那你的表现是最聪明的;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那你的表现便是最愚蠢的了!”下面11 - 挑战理性思辩能力。

 

在某一个“点”上:

 

1 - 是你的想象决定你的行为,还是相反?

2 - 是“一个人”的行为决定集体的行为,还是相反?

3 - 是股票每秒钟的变化决定它的一年变化趋势,还是相反?

4 - 是全球经济大趋势决定本国的经济状况走向,还是相反?

5 - 是“三岁看到老”,还是“老鼠生儿打地洞”?

6 - 是物质的“量子运动”决定宇宙各星系的运行方式,还是相反?

7 - 是本质决定现象,还是相反?

8 - 是内因决定外因,还是相反?

9 - 是历史决定现在,还是相反?

10 - 是你过去工作经验,决定你受聘后的工作能力,还是相反?

11 - 今天太阳的升起,保证明天太阳继续升起,还是相反?

告诉我你的信仰吧,我保证找出一个破绽 - 您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可就给您一个说法。如何回答以上问题,是简单的是或非,还是需要更多的思考,都是理性面临的问题。

 

A读“飞失不动”的联想

 

中国的古人,曾讨论过一些哲学命题,比较著名的有,“白马非马”,“截尺之半”,“离坚白”,“无为无不为”等。但我还没有发现类似古希腊哲人的一类悖论,如“飞失不动”等。

 

“飞失不动”,在柏拉图的“巴门尼德”一篇中,由芝诺口出。具记载,芝诺提出类似的悖论有四十多个,主要是为了替巴门尼德辩护。巴门尼德是伊利亚派的主要代表,其主要观点认为,世界由不变的单一物质组成,与认为世界是由多样化物质组成的米利都学派对立。

 

“飞失不动”的主要观点,类似中国“截尺之半”的想法,但导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中国古人为什么没想到这点真是奇怪!)。它的意思是这样。如果一只箭要射到对面的树上,那么在它飞到树干之前,必须飞过这个距离的一半路程。而在飞过这前一半路程时,它又有这一半路程的“一半的一半”需要飞越。如此重复下去,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以至无穷。所以它结论是,飞动的箭其实是一种幻觉。运动是不可能的。

 

这个观点的实质是,在无限的可分空间里,有限的运动距离如何能够实现?

 

据柏拉图记载,当时听芝诺说完,据一个“Simplicius” 的人记载,有人立刻默默地移动脚步走到芝诺面前,证明他的看法如何荒唐。但关键的问题,是要找出芝诺逻辑错在哪里?另一个听众,亚里士多德,是这样解释的。

 

如果距离是有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如果空间是无限可分,时间也是无限可分。所以对应没一可分的距离单位,都有一个可分的时间单位,与之完全吻合。所以运动是可能的。

 

我倒没有被亚里士多德的解释所打动。但他将空间与时间连在一起,试图说明他们的关系,不能不是他超人的地方。联系到今天有时空连续体之说的相对论观点,更可以看出亚氏这个猜想的伟大。后来的人,试图用各种方法,包括数学,几何学等,来给出合理的解释,但我还没听到和理的哲学解释。我有自己的想法,希望与你的想法商讨。

 

古人是伟大的。但只有留下言论不朽的古人才如此。你已经肯定是古人(对生于9999年的人来说)了。如今又有了互联网。所以,只要讲话,如果你想作一个知名的“中国古人”,这不能不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啊。

 

 

B如何看待因果律

 

如果因果律不来自自然界,或客观世界,如亚氏所说。自然律也不来自“先天”,如康德所说。自然律是个真真切切的事实,它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范例哲学认为,因果律来自“语言”和“语言的交流”。从范例的观点看,语言是思维的范例。语言对于思维,如同万物对于造物主(上帝),都是范例。同样作为范例,语言同与其他万物的地方,比如,语言可以产生悖论,自然界也可以产生畸形。但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自然界是一个“被动”的事物,而语言,是一个“主动”的事物,一个主体。所以语言可以产生因果律,自然界则不行。

 

不论动物还是人(这里先不考虑植物),能用一种“信号系统”进行交流,如海豚,鲸鱼或蜜蜂。当人作为动物的时候,首先可以发出声音。这些声音,无论出于惊恐,喜悦,愤怒,还是无聊,都是一种表达。当人类的表达刚开始,很长时间,可能是此起彼伏,各唱各的调,彼此没有互相呼应。当有一日,一个人看见一只老虎跑过来,他表达自己的惊恐时,喊了一声“虎”,被另外几个伙伴听到和看到了。老虎扑上去抓住一人吃掉了,其他人见势不妙都跑了。从此以后,只要有人喊“虎”,其他人立刻逃跑 - 这就是产生了“因果的联系”。动物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尤其是人具有不但是一个主体,还具有思维的抽象能力,所以人们抽象出“因果律”的概念。

 

当亚氏提出这个范畴之后,他误以为因果律是在自然中,如同中国人认为的“无风不起浪”一样。这说明,人类的认识能力的普遍性。这种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在西方结出了后来丰盛的果实,此是后话。

 

在讨论因果律时,我对网友说,我喜欢用概率的方法解释,有说那是原因方便。我想一想,还不是这么简单的理由。

 

因果律的解释,其实是对哲学另一对范畴,偶然与必然,的应用。因果律的应用,是日常的一切事物,包括科学。因为因果律的应用范围是形式逻辑的范围,用康德的话,叫“现象界”。偶然与必然,是辩证逻辑的概念,为什么能够解释形式逻辑呢?因为形式逻辑的解释,好像是在看几何上的一个点,一条线,或一个面。从辩证逻辑的角度看,则是看一个整体,一个动的过程。也就是说,形式逻辑是从“静止”的角度分析;而辩证逻辑,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形式逻辑是抽象出事物的本质,而去掉一切外来的因素;辩证逻辑,是放在时空的条件下,来处理对象。

当诗人说,一条大河日夜奔流,是用的形式逻辑的概念,河的定义是抽象的静止。当哲人说,你不可能二次迈入同一条河。他对河的定义是“动态”的抽象,是辩证

逻辑的整体认识。

 

二种认识都是需要的。哪一方都不能否定另一方的功能。哪一方也不能夸大自己的功能(这是黑格尔一派常犯的毛病)。根据条件,根据时间地点,选择合适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因果律由于应用于日常,而凡日常所感受的一切都是偶然的,所有因果律也是偶然性的。如果将这种偶然性“量化”,我认为,概率的方法是个很好的说明。我们可以定义概率10,为“绝对性”。任何其他在01之间的概率,都是“偶然性”。我们知道抛硬币头和尾,哪面出现的几率,是各为百分之五十。抛的次数越多,越接近这个几率。太阳明天继续升起的几率,大于抛硬币的几率,但还小于1。因为我们知道,太阳总有一天“必然”不再升起。如果不考虑其他突发事件,如其他天文的星球飞来,撞上地球或太阳也未必可知。

 

所有我们绝不会看到百分之百的必然性。必然性只存在与定义之中,永远是潜在的。我们看到的都是偶然性。我们发现的因果律,只是偶然性的比较高的机率的数学表达形式而已。

 

最后,偶然性永远是未知的必然性。也就是,因为我们不知他们是如何发生,所以我们觉得是偶然的。偶然性永远是相对的,永远是一个“量”的区别。必然性才是绝对的 - 但是在现实世界中永远不可能达到。

 

第八节 理性的局限

 

理性,是一个神圣的字眼。我们的世界发展到今天,绝大多数的成就都要归功于它。遗憾的是,理性,这只“孔雀”也有转身的时候,因而它的“屁股”也就露出来了。理性,泛泛而论也包括逻辑,指的是在既定,已知,可推断的范围内,遵守和延续既定的规则,所从事的有限步骤,也就是所谓“箱内”的思维。

 

网上传有个笑话,某西方国家的宇航员在飞船上发现圆珠笔不能用,原因是圆珠笔里油流不出来,返航回来后报告给基地。基地马上拨款二十万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研制了一种新笔。而该国的基地后来才知道,东方另一国家的宇航员在飞船上使用的是铅笔。这就是很多商业公司早已认识到这种“箱内”思维会压制创造性,而提倡“跳出箱子”的思维(out of box thinking)的原因。

 

遵照既定的原则行事的理性思维,在绝大情况下是必须的。但它有弱点,如在程序性的事物上,搞成“繁琐哲学”:例如美国的收税制定等等。而其的最大缺点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程序性能解决一切问题,机器必将能代替人类。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的本质在与创造。人有一个大脑,大脑的功能在于思维。思维的性质包含“无限和绝对”特点,而机器作不到这一点。思维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一个目标,包括思维自身,所以是无限性的。如果谁能证明思维的普遍性是有限的,一个人必须指出另一个人的思维局限,这就证明了,当思维具体到一个人身上才是有限的,而思维的普遍性证明了思维的无限性。

 

“跳出箱外”的思维,来源于认识的最高阶段,“悟性认识”。悟性认识,来源于理性认识。悟性认识只有在“穷尽”了理性的探索之后,才可达到的高级阶段,所以悟性认识又高于理性认识。悟性认识,是在充分运用了理性认识之后,又重新结合感性认识,而产生的认识过程的深化和升华,才能达到的境界。这就是爱因思坦如何摆脱“理性的迷雾”,而绕过多数科学家所走的“逻辑通道”,作为一个市政府的小职员,在发现“相对论”所走过的道路。

 

理性存在固有的弊病,如易陷入繁琐哲学,无创造性。认识仅凭理性的问题,还远不止这些。

 

理性,本身不是与生具来,而是需要一个自身培养,训练的过程。再者,即使是具有成熟的理性 - 无论在时间反面或方法上- 都到了无可指责的阶段,人有时候的行为,还是不遵循自己的理性判断,英文叫“I did it against my better judgement"。中国人说“违心做事”,是同一意思。尽管以后人们可能忏悔,但在当时,还是作了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

 

按照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观点,作恶是因为为缺少“善的知识”。看来并不尽是如此。人为什么有时会明明知道错还要那么做呢?是因为,情感或激情,当它来的时候,一切“理论”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被轻易的打败,如同诗人所说,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

 

任何“建立”起来的东西,不论是楼房还是性格还是理性,其“坚固”性是相对的。我们只能说,在“一般”的情况下,此人不至于作的这么“出格”,但“令人吃惊”的后果经常发生。另一个更信服的证据是哥德尔的“不完备理论”。理性是在一个“有限的时空”领域里运作。根据哥德尔的理论,这个领域必定“不完备”。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不是这个系统的“每一定理”,都可证明是正确的。

 

因此,大脑的思维,需要一种更强大的力量。这个力量必须是“与生俱来”,某种“直观或直觉”,必须不是“理性”,但又充分运用了理性,而高于理性,即它能克服理性的弱点,从而更令人信服,而且没有例外:这就是思维的第三阶段,类似思宾诺莎的“直观”阶段:“悟性认识”。但这是题外话了。

 

A理性导致悖论

 

1对悖论的范例哲学回答

 

西方人发现悖论,有相当的历史了,起码从芝诺的“阿基里德与乌龟”就有了*。真正在历史上第一次有深度探讨悖论的问题,是哲学家康德。康德的“三批判”,讨论了时空的有限与无限,自由与意志,超验道德等方面的悖论。如有网友讲的,到了20世纪的转口,怀海德和罗素,企图雄心勃勃地证明“数学的完备性”。但罗素被自己发现的数学悖论“卡住”了。真正给怀罗的证明思想盖棺论定的,是歌德尔的不完备定理,是在怀罗他们三十年之后。其实数学悖论只是悖论的一个分支。语言悖论,逻辑悖论等其他悖论都早已存在。现在的悖论简单到只说四个字就可以了,比如:“我说假话”。

 

在康德看来,悖论的产生,是主观的原因。因为在客观世界,矛盾不可能存在。所以由此推理,时空,意志自由,道德这些,都是主观的东东。康德的结论是“荒堂”的,但又很难驳倒 - 正如芝诺的“运动悖论”一样。

 

因为悖论问题是哲学问题,说“悖论哲学的哲学意义”似乎听起来很 boring,而且也不能再前进一步 - 起码没有使我们“intellectual public” 一致信服的结论。所以我不妨试试“新武器”:绝学。

 

我的解释是这样。从绝学上看,悖论的本质是语言问题,而语言是思维的范例。语言之于思维,如“客观事物”之与“主观”。但在绝学中,是没有“主客观区分”的了(此结论己被一世纪以来量子力学的结论证明了)。思维之所以会产生语言悖论,既,“矛盾范例”,如同上帝会使畸形婴儿诞生一样。

 

这就是对人类关心的根本问题,“形而上”研究的第二大问题,“世界是什么”的一种回答。

 

======================

参见

Paradoxes of the Philosophers” - http://www.atheism-analyzed.net/Paradoxes%20of%20the%20Philosophers.htm

 

 

“我说谎”的悖论,是说,如果“我说谎”这句话为“真”,则这句话为“假”- 因为这句话明明告诉你“我说谎”。反过来,如果“我说谎”这句话为“假”,既,如同这句话所说的那样,那么这句话就是“真”的。

 

中国人说,假是真来,真亦假。看来老祖宗早就发现了这个道理。罗素等,不过玩个小聪明,就得了“罗素悖论”的世界名誉,中国人一定要争这个发明权的官司不可。

 

发现悖论是一回事,解决这个悖论是另一回事。而且还是更难的一回事。因为一个傻子提出的问题,十个聪明人都可能解决不了。很简单的道理,人类无知的疆域是无限广大的,比已知领域大的多。举例来说,根据现代宇宙天体物理学,现在人类懂得的物理上的物质能量,只能解释宇宙中不到百分之四的物质现象。剩下的百分之九十六,既所谓“暗物质与暗能量”,人类几乎一无所知。这也许就是目前宗教,禅宗,“什么功”之类流行的原因。自称“宇宙佛祖”无人追查,而且也不上税,还可以宗教集团名誉在纽约市免税。但这些天花乱坠的东东,毕竟不能当饭吃,恐怕还要信徒捐款,或联邦政府提供赞助。因为大师,吹归吹,毕竟还得吃饱了才能讲道,大师是不屑于自己种地的。

 

哲学与科学就不同了。哲学和科学要运用理性,要逻辑证明,要检验真伪,这就要求费力气。出力流汗才能吃饭,才是诚实作人,这也就是哲学与科学拥有大众的原因。西方的学术传统是,哲学与科学,本来就是一家。中国人一个半世纪前,引进“科学与民主”时,不懂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所以到现在也弄不清为什么要科学。中国人理解的科学,就是技术的代名词。所以大清朝那时认为科学是“雕虫小技”,现在的什么“长江/黄河计划”,说到底,还是找几个原意游到岸上的海龟喂喂食,一切大事还是天朝说了算。

 

回到悖论上来。“我说谎”这句话,用哲学语言分析的方法,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一,“我”;二,“说话”;三,“假”。从后往前看,“假”,是逻辑真值二者之一。“说话”,是一个陈述句。“我”,从范例哲学的观点看,是一个“高级范例”。既,“我”拥有思维,而我的思维是不受任何限制,是“绝对/无限”的本质。

 

如果只看前两部分,陈述句与其逻辑真值,必然是真,或是假,没有例外。也就是说,当我们提出一个陈述句时(福雷格的"propositional calculus"),其真值必然是真,或是假,没有例外。如,“天下雨了”,这句话。只存在“天下雨”,或“没有下雨”,两种事实。不可能是“天下雨”而又“天没有下雨”,这种逻辑矛盾。所以陈述句的正反二值包括“一切自然的例子”。

 

那么,“我”,是不是一个“自然例子”呢?用范例哲学的语言说,我不是一个“自然例子”。既,我是一个“高级范例”,因为我有思维。思维的本质,既然是可以突破“有限”的规定,可以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可以傲游到有限之外,可以超越有限,那么,我,就不受“自然物”,既,普通范例,规定的限制。也就是,我可以既让自己是“有限”的事物一边,又可以到“无限”的事物一边。我,可以天马行空,独往独来,而不受自然的规定的束缚。

 

“我说谎”的悖论,问题就出在这里了。当“我”,“钻到陈述句之下”,来表达一个真值概念时,“我说谎”,这句话,不等同与“这句话是谎话”这句话。“我”,不等于“这句话”,作为句子的主语。按照福雷格对于语言“意义与指代”二个功能的发现,“这句话”,作为主语,是“指代”关系;而“我”,作为主语,是“意义”关系。“指代关系”,作为陈述句的主语,是不变动的。既,指代主语的陈述句,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是人类主观判断的对象。而“意义关系”,作为陈述句的主语,是一个“主观的现象”。逻辑真值的概念,只能应用到“客观的事物”上,不能应用到主观事物上,如“人”身上。这就如同人人做梦,但痴人说梦一样:对没法证实的事物,不能使用逻辑概念。只有客观事物才适合适用逻辑概念。

 

所以,由于对“我”的性质认识模糊,和对语言性质本身的误解,造成了“我说谎”的语言悖论 - 这就是范例哲学对“我说谎”语句出现的解释。

 

 

B罗素悖论

 

从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20世纪初发现“最大集悖论”,或称“理发师悖论”以来,一百多年过去了。

 

科学史上后来称这个悖论为“罗素悖论”,以纪念罗素的工作。从那以后,很多数学家和哲学家都试图解决这个悖论提出的问题。但他们的解决方法,其本质都是“绕道行驶”(参见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相关条目)。或用我对万维网友的戏言,叫“陀鸟战术”。罗素悖论,好象通往一个旅游圣地山路上的“一泡牛屎”:臭气熏天,还令人奈何不得。提醒游人的牌子上写着:请行人车辆一律绕行。

 

按照现代科学哲学的观点,任何一种新的科学体系,如果不能对以前的科学难题提出解决办法,则不可能建立一个新的科学体系("Paradigm")。就不会有旧的科学体系向新的科学体系的根本转移,如相对论对经典力学的取代。因而也不会有“科学革命”的发生。

科学的历史是如此,哲学的历史也是如此。

 

范例哲学如何解释罗素悖论?范例哲学是否也采取“绕着走”的方法,像其他人试图解决的结果一样?这是考验范例哲学是否自身能够站住脚的例子之一。那么范例哲学如何回答罗素悖论的问题呢?

 

我们知道,从范例哲学的角度看,思维本质是绝对/无限的。作为人类思维内容的语言,本身就是“思维的范例”。思维的本质,必然也要体现在语言范例之中,既语言也必然包含“绝对/无限”的性质。

 

明白了这个道理,再来看语言与逻辑的关系。逻辑的本质,是应用与任何“有限范例的集“内。也就是说,逻辑关系,是语言的一个“子集”:所有逻辑关系,属于语言范围;而语言本身超出逻辑的范围。任何逻辑表达,必然是语言/符号形式;而一切语言表达,却不都是逻辑形式。

 

用哲学语言分析的思想来看 - 虽然罗素和福雷格本身都是语言分析的领军人物 - 数学上这个“集”,意味着潜在的“限制”概念。既,我们只能在可以“例举”的事物中,才能应用“集”的概念。你一定会问,那“无限集合”呢?数学上的“无限的集”,指的是“数不完”的事物。与“数不完”类似的另一概念,“不可数”,也“悄悄地”潜伏在“无限集”的概念之下。

 

当罗素和福雷格在研究数学的基础时,他们没有发现“集”这个概念,存在这个区别,既,“不可数”和“数不完”的不同。他们笼统的将“集”的概念应用到一切事物,将一切事物都看成“数不完”。而不知道世界上有些事物是根本“不可数”。也就是说,“集”的概念,不可以用到“无限事物”上:因为集的定义,就是以“可列举”,为基础。

 

所以说,罗素和福雷格,为什么不能解释罗素悖论,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哲学上“本体意义”的世界,不同于“现象界可逐一列举事物”的世界。他们将“不可列举的集”的概念,应用到“不可数/列举”的一切事物上:所以,他们是犯了“范畴混淆”的错误。“最大集”,是“最大可列举事物的集”,而不能说“最大的不可列举事物的集”。当然也不包括这样一个不存在的“集”。自然界本身并没有“悖论”,否则,自然界就不存在了。是人类错误理解语言的功能,所以才造成了悖论。用本体论的概念来说,这两个概念混淆的错误,在于不懂“存在C”和“存在S”的区别(请看“黑格尔为什么困难”一文),所造成的:将“存在S”混同与“存在C”了。

 

当然不可苟求于前人理解范例哲学了(如果他们能穿越时空,像我二师兄那样)。所以他们看不到思维与语言的根本形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B抽象思维简史

 

人类的理性的历史,就是抽象思维发展的历史。思维发展的历史,是一部整个人类精神领域活动的历史,例如,宗教,艺术,哲学,科学,心理学等等。人类的抽象思维,指的是在哲学领域,对思维“形式”的再思维,或叫“反思”。

 

哲学,源于希腊语,是追求智慧的学问。但这是一个很笼统的定义。如果我们将哲学史中研究的问题进行总结,它们大致可以规划于两大类问题,即,对周围自然世界的探讨和对人类自身思维的探讨。前者,是人类运用“形象”,“具体”的思维方式;后者,为“抽象”,“形式”的思维方式。举例来说,古希腊的开山哲学家泰勒思,提出世界的本源是“水”,另一哲学家,毕达哥拉思,则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数”,还包括大哲学家柏拉图,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形式”等等。这种对自然世界本质的探究,属于思维的“内容”的探究,所以是”形象思维“或叫”具体思维“。

 

另一方面,英国哲学家柏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依靠“纯粹理性”来完成;康德的同胞黑格尔则认为,人类的理性只有发展到德国当时自己的“绝对理性”阶段,才可以认识世界,如其在他的“逻辑学”一书中表述的一样,等等。这些对思维本身不同阶段认识 - 从感觉到理性,再到绝对理性 - 都是思维对自身的思考,即“反思”。反思是纯形式,不带任何辅助物,连符号都不能用(不同与数学),上的思维,即是“抽象思维”。

 

如果哲学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抽象,抽象思维则是哲学的抽象。换言之,抽象思维是人类对自己思维的“反思”。人类抽象思维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理性成熟的历史,就是人类思维成熟的历史。而在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对人类认知的起源 - 从什么是世界的本质;到我们对世界本质的知识是哪里来的;到我们的感觉是我们知识的源泉;到我们的感觉不确定,我们必须依靠理性来求知;到人类的理性有其局限,必须追求绝对理性来认识世界 - 到我们终将会认识到,感觉,纯粹理性,绝对理性,都是“抽象思维”成熟的不同阶段:因而,只有思维本身具有“绝对”,“无限”的性质。思维的无限绝对性质,使人类在其他精神领域的活动中,掌握和体现思维的这种性质,如数学,宗教,当然还有哲学本身。

 

一切真正的发展,必然来源于忠实的继承,又必然高于所继承之物。正如爱因思坦的广义相对论解释了物体在高速运动状态下的规律,因而它包括和发展了牛顿的天体力学中物体在低速状态下运动的规律;对抽象思维规律的研究,也包括了对哲学中感觉和理性的研究成果,因为感觉和理性,是抽象思维初级不同的发展阶段。

 

哲学中对感觉提出的问题,标志着哲学中理性成熟的开始;而哲学中理性的局限(如康德发现的“二律悖反”),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成熟的开始:这就是人类抽象思维成熟的历史。

 

 

B哲学上的“抽象思维”

 

思维,一般都知道,就是“想一想”的学名。什么是“抽象思维”呢?它是“形象思维”的对立面,我先来看看什么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大多数用在于艺术,文学等有关的领域。如杜甫的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两句。他用诗中所提到的情形,使读者在头脑中升起一个概念,即,这个社会不公平。同样艺术手法,用在一切应用形象的场合,促进人们的思考并得出结论,就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特点是使人感到生动,亲切,易懂。

 

抽象思维,相对形象思维,就显得比较生硬,悔涩,因而也难懂。但抽象思维,对思维的发展来说,不但重要,而且必须:因为有些概念,除了应用抽象思维以外,没有别的办法来达到。

 

抽象思维有两种,一种是运用符号,另一种是不运用符号。符号,可分为数学符号,逻辑符号,语言符号等。不用说,数学符号比形象思维更抽象,如我们中国古人用“算楮”来计算,阿拉伯人用“123”等等,来计算:后者比前者的思维抽象能力当然高了,因为后者不仅可以记忆演算过程,而且更容易推广。古希腊人又发明了公理系统。他们用语言陈述的方法,通过公设,定义,等推导出定理。这些公理系统的建立,使得几何系统,天体运送等等,更加严密,准确,更抽象,因为它概括的面更广大。

 

在哲学上,不用符号的抽象思维,也包括不用语言符号来思维,则是思维对自身的“反思”,是思维对自己的再“思维”,这种重复可以一直延续下去。无语言的思维过程,依靠的不是逻辑的推演,不是在已知条件下的寻找,而是依靠认识的最高阶段,“悟性”,来得出结论 - 当然这是在“穷尽”了理性/逻辑的情况以后。在科学发现中,应用“悟性”来达到新的发现也有很多例子。最著名的,要数爱因思坦发现“相对论”和某个化学家在梦里发现化学分子的结构。用爱氏的话来说,“发现的过程没有逻辑的通道”。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很明显:如果依靠“理性和逻辑”能发明创造,则机器人的存在就可以了,人类可以逐渐消亡了。

 

正是因为“抽象思维”的重要性,使得人类能在自己的身上实现“无限与绝对”的宇宙自然属性:这是“理性和逻辑”永远望尘莫及,机器人永远需要依靠人的控制原因。

 

第九节 新的认识阶段-悟性认识

 

悟性认识的本质是,揭示人类发现的思维过程。

 

A什么是“悟性认识”?

 

“悟性”这个词,使人想到佛教,使人想到基督教的“灵悟”等说法。但这个词用在绝学中有完全不同的意思。在绝学中的“道学”,“里道”,既认识论,“悟性认识”被引入,作为经典哲学中,知性认识,理性认识,外,的第三层认识能力,也是最高的认识层次。

 

那么悟性认知和其他二种认知有什么不同呢?我们知道,知性认知,是将感性得来的经验材料进行处理,所得到的认识。知性认识的特点是,个别性,偶然性,不定性,是最低级的认识,也是人最初始的认识能力。例如,早上起来,头探出窗外看见地湿了,对准备上学的孩子大喊一声:上学带把伞,今天有雨!地湿也可能是撒水车来过,也可能是路上的消火栓漏水,也可能是邻居浇花等等,都有可能造成地湿。

 

理性认识,是基于知性认知,但又更高级的认识能力。理性认知的特点是将感性材料,既知性认识,用康德的“范畴”概念加以整理,而产生更可靠的知识。自然科学的基础,就是理性认知。还举以上的例子,如果此人认识到,地湿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只有通过逻辑排除的方法,去掉其他的不可能因素,最后剩下的因素,就“基本”是正确的原因。但为什么这个原因是“基本正确”?因为它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而任何必要条件的真理性,都是服从概率统计结果。只有充分条件,才是有逻辑上全真的结果,才是必然的。如果此人开窗看见一个“相亲俱乐部在开派对”,感叹到:“哈,原来是一帮光棍在吵吵!”。他是正确的,因为来相亲的人,必定是单身/光棍,他的判断的谓词的真理性,已经包含在主语之中了。这种永真判断的用处在于,它能揭示隐藏在主语的潜在意义,分辨同义词与近义词的区别。再如,数学上:1 + 1 = 2 等。

 

在经典的哲学中,人类的认识能力发展,停止在理性认知。哲学上的认识论,不应该满足于为科学提供了基础而停止。事实上,理性和逻辑的认识的核心弱点是,即使在科学上,它也并不能提供新发现所需要的认识能力。因为,如果理性和逻辑能找到发现的渠道,机器有一天就会取代人脑,人就会逐渐失去存在的意义。正如爱因思坦谈相对论所说:科学的发现“没有一条逻辑道路”。而这种发现的能力,就是悟性认识的来源。

 

悟性认识,必须基于理性认识,但又必须高于理性认识,因为它必须“穷尽”悟性认识的要求,而且不能与理性相矛盾。也就是,悟性认识必须跳出理性认识所规定的范围,框架,是一种“OUT OF BOX”的思维方式。用中国的比喻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样的感觉。如果说理性认识是“单一”性的逻辑思维,是一个一个方法的尝试,是“线性思维”方法,那末,悟性认知,就是“多线并行”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混合并用。是在头脑中的“爱因思坦相对论的想象实验”,它不拘泥于个别的具体实验操作。总之,悟性认识是思维“直接,准确,正确”地抓住事物的本质的认识能力。

 

这就像古希腊的托勒密带着自己复杂的天象半球仪器和一叠计算纸说,“这是地心说的证据”。哥白尼拿着自己的单筒天文望远镜和观测数据,以及简洁得多的计算结果说,“这是我的日心说理由”。一个外星人举这自己手上的仅有的一张照片说,“我没有计算,但有一张我路过你们太阳系时拍摄的9大行星运行图”。我们其他的地球人,不论聪明与笨,一看立刻就知道谁的话最可信了。

 

在思维与思想的关系一文中,我谈到思维的本质是创新。但创新的逻辑机制是什么?创新的功能与重复已知是什么?思维的创新逻辑与已知逻辑是什么关系?下面试图探索这些问题。

 

首先,在人类的认识史上,哲学家已经知道了两者认识能力。它们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也叫知性认识,是人类最基本的认识能力。感性认识的感官资料来源与外界,通过人的身体器官接受和受刺激。感官将所感受到的这些刺激传达到大脑,大脑凭借感觉作初步的处理,将指令发给各个有关的器官做出反应。感性认识是人类认识的初步阶段。

 

理性认识是人类较之感性认识处理问题,更高级的认识能力。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信息来源虽然也来自感官,但理性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先进行处理。这个不同于感性的区别在于,理性将自己在内心已经建立起来的认识能力,如运用理解和学习到的,结构化的知识结构,重新来组合材料和分析,以试图理解感官传递的信息。这就是内心后天建立的范畴运用和内省的经验的运用。理解认识能力高于感性认识能力,因为理性认识,不仅单凭个人的感觉,而且借助人类文化的成果,如逻辑学,科学等。所有基于理性认识所作的决定更科学,更坚实和牢固,更有普遍性和真理性。

 

但人类在与自然界和自身的关系中,发现还有一种情况,无法用现有的逻辑方法来解释。这就是“创新/发现”的逻辑机制。人们每天都有新的发现,发明和创造,它们来的是如此自然而然,但没有科学的说明和信服的原因。例如,当有人问及爱因思坦如何发现了相对论时,爱氏回答说,发现“没有逻辑通道”可走。所有,发现的机制如何运行的,就给哲学的认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范例哲学的回答是,在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之外,还有更高级一层的认识能力存在,称为“悟性认识”。悟性认识,提供说明发现和创新的逻辑机制。

 

一般在宗教中提及“悟性”,将其解释为一种突然的“觉醒”活“顿悟”。悟,字义本身,包含思前想后,百思不得其解的意思。顿,表示突然性,刹那间在头脑中发生的事件,而不是通过逐步的推理或证明得到的。但这些一般的说明无法解释为什么“顿悟”之可能,又为什么可能产生“顿悟”的原因。

 

在范例哲学的认识论中,它认为悟性的特征作为发现和创新的机制,有其内在的原因和规律。这些规律在没个人的思维中存在,但只有在新发现产生时才突然出现。而人们往往主意新发现的成果,忽略了自己头脑中发现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如下4

特征:

 

1) 顿悟的准备阶段;

2) 顿悟的激发因素;

3) 顿悟产生的媒介;

4) 顿悟运用头脑中产生的新的“形象思维”

 

1顿悟的准备阶段。顿悟的准备阶段是盲目的。顿悟的准备阶段是连续不断的思考。在连续思考中,不断运用已经知道的逻辑和条件,反复检查自已对问题的理解是正确的,所要解决问题的集合,所有条件都已经考虑到了,套用过了。这种反复的过程重复多次,以致终于自己相信确定无误,但问题无解。反复的思想实验导致情绪的厌烦,思维于是开始扩大已知条件的集合。大脑开始“out-of-the-box”的思维,开始考虑新的假设的环境,配之与新的条件去解决。

 

2顿悟的激发因素。顿悟的基础是新的条件的假设和新的解决办法的生成。激发这些因素是一个类似“通电“的过程,令人瞬间无比兴奋。例如,阿基米德发现解决了如何知道金子与其他金属的比重时所表示的兴奋。激发因素需要临界点的到来,而这个临界点需要思维的畅通无阻,解决思维中久久存在的堵塞障碍,既条件。阻止的条件也许是多样的,也许不止一个,也许有更高的复杂性,背后是盘根错节等情况。关键的问题是,思维必须对这些矛盾的存在,有异常清晰的认识,有非常具体的界定。没有问题在头脑的清晰图像,不可能出现思维的火花的可能。

 

3顿悟产生的媒介。顿悟需要媒介来激发,如同火药需要雷管来引导点燃。具体在大脑中,是由抽象的问题或困难,形成的“问题形象”。思维对图像的理解,有比文字理解快速得多的信息处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幅图像值千字”。但这些媒介,是问题的形象图像,是关于“旧的问题图像”,如同是思维中的“锁头”。开锁,就是找到“钥匙”的过程。但没有锁的在思维中具体清晰的形象,不可能有钥匙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媒介产生。

 

4顿悟运用头脑中产生的新的“形象思维”。新的解决问题的媒介,是新的文字与图像的不断转换和产生的过程。思维每重新假设一个新的图像,头脑就形成一个新的形象。这种不断的转换过程,就如同人们不断搜索哪一把钥匙,是能够“开锁”所需要的。正确形象导致开锁成功,是一个瞬时的过程。因为思维处理图像功能的迅速所导致。之所以文字不足以担当悟性顿悟的功能,就是因为文字的理解需要更长的时间。思维对问题形成的形象,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诗句,清楚地告诉了人们社会问题的症结。当人类找到如何实现公正的方法,同样也会形成一种正义力量的“金光大道”的新形象,来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顿悟在悟性认识中的简洁过程。


B 悟性在范例哲学中的功能

 

2)    范例哲学有两个部分。绝学,或称“外道”,是讨论形而上的部分。悟性,或称“里道”,是讨论认识论的部分。我下面要讨论的,是悟性作为范例哲学的认识论,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3)    这个讨论分为四个问题:一,悟性认识的目的。二,悟性认识如何可能。三,悟性认识如何分类。最后,四,悟性认识的表达形式。

 

一,  悟性认识的目的

 

4)    悟性认知,是在传统哲学认识论中已经有的二个阶段,感性认识(知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后增添的新的认识阶段,因此也是最高的认识阶段。这两个认识阶段,都是人们认识能力发展的必经阶段。感性阶段的认识功能,主要是思维处理通过感官摄入的感性材料,如色彩,声音,温度,气味,硬度,等。主体或思维仅以自身的

 

5)    本能,根据这些认识材料作出判断。感性认识是认识发展初期的表现。从对个别事物的经验,总结出适用个体的原则,比如一切实用技术的发明和发现,都是感性认识的应用结果。

 

6)    随着思维能力的成熟,人们的感性认识的发展,进入了理性阶段。理性阶段的特征是发现和运用逻辑,推理,证明等机械的方法,根据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判断。理性认识是迄今的科学领域成果的来源,是人们主要依靠的认识手段。

 

7)    理性认识主要是对已知的现象,进行整理和归纳,从而更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和解释已知现象中潜在的新定理和知识。从个体适用原则,上升到普遍适用原则,是理解认识的特征。例如,自然科学和走向“量化”的社会科学领域,如经济学,都是人类理性思维认识的代表。

 

8)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缺陷,是不能解释“发现的机制”。生活每天都有新的发明创造,旧有的知识每天都在被改进和提高。但没有一种认识理论能够解释这些新认识的形成过程。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新的认识方法的悟性,加入到哲学认识论中,称为范例哲学的认识论。

 

9)  悟性认识的唯一目的,是说明“发现机制”如何可能。既,人的创造性认识,是如何产生全新的“意念”。悟性认识解释了新的意念的产生,因此弥补了认识现象的缺失链条,完成了描述人类认识的全部过程。

 

二,悟性认识如何可能

 

11)   悟性认识既然是从机械,有限,相对的个体,上升到新的,在无限个体中的重新确定,悟性认识这种功能如何可能?也就是问,什么事物,或“介面”,是连系有限个体和无限个体的桥梁?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重温笛卡尔的“二元论”世界观。

 

12)   17世纪,当笛卡尔发现了世界是仅由二种物质,实物和心灵,组成的后,“两种物质是如何联系的?”这个问题,就被提出来了。笛氏找不到满意的解释,只回答他们的联系是上帝的意图。自然科学经过400多年来的发展,我们似乎接近与解释笛氏这个根本问题了。

 

13)   我可以用类比的方法,作一个尝试说明。今天我们有了计算机。我们知道,计算机分成硬件和软件部分。软件是命令的发出者,硬件是命令的执行者。软件的创造有无限的可能性,而硬件的功能受客观外界条件的限制。软件和硬件的关系,就类似与心灵和肢体的关系,类似与有限之物和无限可能性中的新的意念的关系。软件是如何操纵硬件的?软件是通过一个与硬件共同的“介面”来达到“交流”的目的。

 

14)   具体地说,软件的高级编程语言,需要转化成“集合语言(assembly language)”,也就是二进制的符号语言,计算机的硬件才能听的懂。硬件之所有能“听懂”二进制符号语言,是因为硬件的电脉冲也只有“接触和断开”二个机械动作。这两个动作可以转化为10两个值。所有软件和硬件的交流介面,在这个“10的二值共同语言”下才有可能。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电子脉冲的间断和连接的转换功能,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结合连系的“介面”与计算机的功能类比的“心灵和实体(肢体)”的关系,可以想象其介面为某种“神经系统”。在这种神经系统下,大脑的无限范围的创造性,既,新的意念(想法),必然可以转化为一种“进制”,2进制,10进制,16进制,或其他,可以被实体的制式所接收。我不具有足够的医学知识来猜测大脑的思维生理机制。但我可以猜测,思维的无限功能和肢体(外界)的联系,在于一种“介面”,和一种“制式转换方法”的配合。它类似于计算机软硬件连系的道理。

 

三,悟性认识如何分类

 

16)   思维中新的意念的产生,来源与思维本身所具有的运行的无限和绝对性质。也就是说,新的意念可以是关于任何事物的性质,无论这些事物是已知还是未知的事物。意念使用的“语言”,可以是系统的符号,图形,既产生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也可以是肢体语言,声音等,为一般动物所有。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二种形式。意念借助语言来发展成系统的陈述或认识。

 

17)   意念所形成的系统认识,如果全部依赖感觉器官和服从感官,成为产生宗教的来源。意念的创造性表述,不需要经受任何检验的限制,可以“异想天开”,和表述的“天花乱坠”。对于没有思维理性认识训练的头脑,常被其新颖意念“天马行空"所述而震惊。宗教意念的说服力,在于感化和征服听众的相对狭隘的想象力,便达到目的。

 

18)   另一方面,如果意念形成的系统认识,受到理性的限制和经验的检验,则新的意念便成为科学发现的火花或灵感。此时的意念,必须接受逻辑的检验,和事实的证伪过程。从而使意念不断得到修正,最终导出自己的边界条件和预测设想。得到证明的新理念产生了科学发现。被证伪的理念成为未来科学成功的实验田。这是科学和其他随意的意念想象根本的区别。新的意念,除了接受逻辑的检验,还必须能够“量化”,接受数学的严格推导。数学化的意念系统,是自然科学的最终标志。只符合逻辑推导,不能用数学表述的意念,是新的哲学思想的开始。

 

四,悟性认识的表达形式

 

20) 悟性认识的结果是意念,意念的最基本表达形式是“元语言”,既,用来表述语言的语言。元语言的形式,可以是文字,或图像,或符号,但又不拘于任何一种形式。甚至睡梦都是新意念产生的温床。这些都是悟性的应用环境。

 

21)   范例哲学认为思维的本质是无限和绝对性。新的意念产生于这样人的头脑。因为意念不单纯依赖语言,所有使人感到自己知道或懂得,却无法诉说。很多时候,悟性导致意念是倏忽既逝,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很可能不会再在脑海中出现。意念对悟性的果实,是反复思考的结果,是大脑中一切信息重新整理和组合的结果,是大脑多年不遇的灵感。但意念绝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事实上,没有过去感性和理性的认识阶段,悟性就是无源之水。所有,感性资料和理性逻辑的彻底,是悟性生成新的意念的必要条件。99%的汗水,是一分灵感的前提。这一分的灵感,就是悟性的新意念。

 

B研究形而上/本体论的方法:逻辑推演还是“悟性”?

 

“形而上学”一词,来源于亚里多德的一著作的名称,它包括其他一切不在对自然界归类下各个领域的知识或学说。到后来的哲学发展,形而上学,则用来专指哲学中对本体论,或最根本的哲学问题,的研究。既然“形而上/本体”的问题是哲学研究的基础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包含宇宙自然界的一切。哲学家从亚里多德开始,都是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达到此目的。

 

哲学家门根据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方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范畴学派”,和后期的“悟性学派”。

 

从亚氏开始,在论述形而上的问题时,都是采用罗列自己认为最有概括性的“范畴”,并采用一定的逻辑推演,指出他们之间的联系。亚氏用此种方法,列出了10个范畴名称,用于囊括一切存在:质料,量,质,关系,位置,时间,状态,条件,行动,和情感。

 

延续这一传统的下一个大哲学家,是近代德国理性主义大师康德。康德提出了12个范畴,来概括世界:质,量,关系和模态。然后,在这四个范畴中再通过逻辑概括和演绎,引伸出三个分支,如模态又分为:可能性,现实性和必要性,等。

 

康德的同胞黑格而,则把这种范畴分类和逻辑演译方法,推到了无可复加的程度。黑氏从他的著名的辩证体系开端的“大三角”,存在,否定,变化,开始,质,量,度...等等,列出了许多的范畴,使人难以记住。黑格尔之所以成为近代哲学开始后,直到今天的最后一个“系统构造大师”,我想哲学界对这种做法也经开始厌烦了,因为这其中个人杜撰的成分太多。这种用“迭床架屋”的哲学体系研究世界根本问题方法,并不会给人对哲学基本问题,更真,更清晰明确,的认识。所以被后来人所抛弃。

 

这也是为什么从近代哲学开始后,有叔本华(与黑氏同时),尼采,从欲望,意志,情感等方面,将哲学研究拉近人生,远离形而上学,使其与每人都有关。又有现象派,存在主义等主要欧洲大陆学派,只挑出黑氏体系的主要概念,多从心理学角度(胡塞尔本人也是心理学家),进行研究与发展,也同时继承了叔,尼二人,设及人生,远离经典哲学对世界根本问题的讨论。而英语世界的分析学派,则对哲学的这些体系,逐句检验筛选。好像“五大朗”开店,比我高的不要。结果哲学的历史,变得“数典忘祖”,已经使人们开始疑问,是否哲学真有存在的必要,更不用说回答人类对世界的最基本问题的疑问?

 

在哲学的历史逐渐走向低潮,逐渐丧失其历史上的传统功能,的今天,一个亮点是语言分析学派的创始人,维特根思坦,开辟了一种新的认知方法:理性后的醒悟 - 悟性认识。

 

维氏的语言分析观点,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这是指其内容而言。而维氏所用的方法,我称为“悟性认识”的开端。这是因为,维氏不再延续哲学经典的逻辑推演的方法,而是“一步到位”,但有与逻辑推断丝毫不矛盾。必须看到,从维氏开始的这种“悟性认识”方法,是经过长期的深思熟虑,而不是仅凭借感觉和一时冲动而作到的。他的非传统的陈述方法,开始时也不为当时的大家和介绍人,罗素认可。

 

绝学的认知方法,称为“道学中的里道”,既“悟性认识”,正是继承了维氏开创的工作,而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A "过程逻辑"(“inside box thinking")

 

我们所知道的认识上的逻辑,可以称为“过程逻辑”。原因是,它们都是从已知的前提,遵照既定的和在有限的方法或步骤,达到事先预想的结果,所以它们称为“过程逻辑”。这是我们已经有的认知体系。

 

我在与网友的交流中,发觉这么一个情形,谈大家有共识的问题容易,谈无共识的问题难。如何能知道大家是否有共识呢?可以从其他谈论的倾向中看出来。比如谈国内的政治,道德,学术风气,很容易有共识。但如果谈一个对方完全没有想到过的问题,就比较难于说服对方接受。不是这个新的话题可以探讨到一定程度,双方发生不同看法。而是这个新问题的门槛,双方都不能一同迈过。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是一个“认知体系”各自不同造成的。

 

哲学历史上的经验主义一派(我通常都是提及理性主义派),在二十世纪发展成“科学哲学”的分支。大的领军人物,如波普尔,奎因,库恩等。尤其是库恩的“Paradigm Shift”的思想,对当下西方哲学影响很大。结合库恩的“科学革命”的思想,加上自己的发挥,我试图谈谈这个“认知体系”大概,供参考。

 

我认为人的“认知体系”,是一个精密的系统。它由以下三个方面和一种方法祖成。

 

1 价值观(内核)

2 护城河(保护带)

3 外围扩展(延伸区)

4 个人-能力-语言-投射-真理(方法)

 

每一个人从小到大,经过各种学习,思想成熟,都有一个逐渐建立自己“认知体系”的过程。这个认知体系,就像一个婴儿,逐渐成熟,并在人的认知过程中发挥作用。认知体系最重要的,是一个认知的“价值内核”的确立。也就是说,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是一系列自己价值判断的定义的集合。当听到外来的声音,与自己的“价值内核”所确立的价值标准矛盾时,自己绝对不接收,被抛到自己的认知手段之外。而且根本没有利用自己认知的工具,不论是感性或理性,来试图探讨这种新的意见是否可以被自己继续考虑的必要。

 

如果外来的新意见是自己发现的,它就会被自己认知的“保护带”,既,“护城河”,来处理。护城河的作用,可以用来忽略与自己价值不符和的观念或事实,也可以在认知过程中“内斗”,提醒自己不要被新的“反常”所干扰,甚至用“不可比”等借口开脱自己。

 

在认知的保护带以外,是自己价值内核的外围扩展和延伸的区域。比如,如果认知核心的价值观的确立中有一个信仰:“中国古人有无穷无尽的神奇智慧”。那自己在看中医书,武术,文字,古代文学,诸子百家,都会抱有敬畏的心情,都会努力去发现和寻找古人的智慧,而根本不会考虑古人是否也有缺点,也有思考不周到的地方等怀疑。而只会怀疑自己是否没有发现某些古人的意味,漏掉古人的愿意等。

 

认知的根本目的是取得知识(真理)。但真理的发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个人到真理”,这一整个序列,有“五个真值”必须同时确定,必须同是“真”,缺一不可。这就是以上第四所说的方法。

 

1个人

个人,是否有清晰的欲望去获得知识的概念?而不是容忍“随便,糊涂,懒惰,傲慢”等,不利于获得知识的态度,至关重要。

 

2 能力

个人是否有认知能力,会辨别事物,会总结知识。如果发现了金子,自己是否认得金子?还是认为凡发光的都是金子?是第二步重要的因素。

 

3 语言

个人所处的文化,是否已经发展出了自己成熟的语言。用这种语言可以表达所需要知识的概念?是认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第三步。

 

4 投射

语言的成熟,不等于自己会用正确的表达来“投射”到知识这个目标上。所以如何采用正确的表达法,是至关重要的第四步。

 

5 真理

真理,或知识,是在事物中。而事物不是个“裸体”,而是有本质与现象之分。现象而且经常与本质相反。对知识的获取的努力“投射”,必须是瞄准事物的“本质”部分,而不是现象部分,才有可能获取真正的知识或真理。

 

以上的五步方法,都要求回答必须是“真”。错了一步,一个“假”混入其中,都不可能使人获得真正的知识和真理。这大概就是“真知灼见”难以达到的原因。

 

B是不是一种“思维悖论”?

 

矛盾不是悖论的条件之一吗?想着想着,眼前一亮:我发现了“思维悖论”。我有一个“矛”,它能刺穿世界上一切东西。我有一个“盾”,它能档住一切矛的进攻。矛盾吗? 是,又不是。是:如果这个矛或盾,由任何实物做出,就没有可能。不是,如果这个“矛或盾”是抽象的,是人的思维,就没有问题。思维,既可以“刺”他物,又可“刺”自己,而且还正常运行。所以,思维既可做“矛”,思维又可做“盾”,所以思维是“矛盾”。思维作为“矛盾”时,是“不矛盾”的。因为可以刺入自身,而不受伤,正常工作。

 

再从另一角度看。思维,是人的主观所在地。思维的对象,是一切客观所在地。

当思维的对象是自己时,也就是,当“思维对思维进行思维”时,思维,既是主观,思维又是客观。所以“思维在思维思维”时,存在一个“矛盾”。

 

矛盾是悖论的条件之一。思维的矛盾,潜在于思维当中,并非时时刻刻出现,并不直观。思维的矛盾,只有在“思维迫使思维对自己进行思维”时,才展现出来。所以,思维的矛盾的发现,是一种偶然的发现。根据我们以前讨论悖论的定义,悖论必须是“自相矛盾和潜在的矛盾”的定义,我可以认为,思维已经构成悖论,叫作“思维悖论”。罗素发现了“理发师悖论”,终结了欧洲上世纪初伟大雄心勃勃的“希尔勃特计划”,后来导致了“哥德尔非完备性定理”的诞生 - 从亚里士多德以来最伟大的形式逻辑的成就。任何偶然性,其背后都藏有必然性。必然性是上帝的意图,但一切必然性,都是通过偶然性来开路。“思维悖论”的发现,能否导致新的真理的发现,对将来意味什么?我现在无法预料。

 

C“思维悖论”还是“语言悖论”?

 

从以上结论再反思,应该是“语言悖论”,还是“思维悖论”?悖论的原因,直接出在语言上。语言是思维的范例,按照范例哲学。所以,如果出现悖论,应该是定义在形式,符号上出的问题。而思维本身,是不应该出问题的。因为思维,按照范例哲学,是一个绝对/上帝的缩影。所以思维本身是不会产生范例的。悖论的产生,按照哥得尔“不完备定理”,是形式化中的问题,也就是定义本身的问题。公理系统,符号系统,数学系统,逻辑系统,等任何形式化的系统,用这个定理,都可以证明是不完备的。接下来的问题是,形式化系统的不完备性,是否意味着其他种类的系统,也是不完备的?我们的世界,还有没有属于自己独立的物质系统,本身是完备的,或者还没有被证明是不完备的?我更关心的是社会系统,是人文教授充斥的地方,看出悖论对社会工程的意义。

 

B 发现逻辑       

 

1认知与自由

 

自由,是一很难定义的概念。它难就难在,自由属于最大的范畴之一。我们再很难找到比它更普遍的属性和在它周围通过比较存在的种差。例如,如果给人定义,什么是人呢?从生物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将人归入更普遍的动物的范围,然后再指出人与其他动物有什么不同,如:人是会思维的动物,这样一个清晰的定义等。

 

如何来定义自由呢?我认为最后的方法是采用“否定”式来定义 - 我知道这是定义的忌讳,但在此也只有如此了。自由, 就是“非不自由”。换句话说,自由,就是“不受约束”。

 

从古至今,很多哲人名家都给过自由的定义。比较著名的,有荷兰哲学家斯宾诺沙,德国哲学家黑格耳,俄国的革命兼政治理论家谱列汉诺夫等。它们都讲过:“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又加了一句“和对自然世界的改造”。这样,“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自然世界的改造。”这一名言,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后,一直统治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头脑至今。现在,是我们重新检查,审视我们以往的一切观念的时候了。

 

人类在什么地方不自由呢?人类在三个方面不自由。首先,人类存在于自由宇宙中,受外界条件的限制,感到不自由。人不可能象鸟儿一样飞,不可能象鱼儿一样游等。这都是外界强加的不自由或束缚。其次,人受自己“七情六欲”的困扰,不自由。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日升而作,日落而息”,仅为生存所迫。更不用说社会中那些“见利忘命”的行为等。

 

这最后一点,我认为,是针对马克思主义者对自由的定义,指出他们不对的地方。“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自然世界的改造”,这个定义的前提是,“人从生来,永远是与宇宙自然相抵触,直至生命的结束”。这就是永远视人的生命为宇宙自然的“异物”,永远将人与自然宇宙,分成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一部分永远“外在”于另一部分,人与自然之间,永远是“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关系。

 

我在“论人的认知的三个阶段”一文中,提出了人认知的三个时期。“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自然世界的改造”这个定义,在人类认知的“感性时期”和“理解时期”,是正确的。但这个定义,在认知的道路上,再往前走一步,就变成谬误了。

 

人的认知的最高阶段“悟性”认知,是在理解了人的思维精神的无限性绝对性之后,人,作为宇宙自然的必然存在,已经认识到,人此时已经融于宇宙自然中,人与宇宙自然的区别,至此,已经完全“不存在”了:人既自然宇宙,人既无限绝对,人既“心覆万物”,人既“放之四海”而存在,人既“至高无上”,“全能至美”。

 

人认知的“悟性阶段”,不幸的是,不是“自由”得到的。潜伏在人自身的“悟性”,如同潜伏在少年身上的“青春期”一样,是可以释放出来的。这里唯一的区别,因为青春期是肉体的,所以它是自然释放出来的;而人的悟性认知是“精神”性的,它需要每一个个体的人,自觉不断的努力,永生奋斗,才有可能。否则,人的悟性的湎灭,就像一个未开放的蓓蕾,一个未成年的少女,芳华早逝,在默默无息中遭遇到暴殄天物的下场。

 

自由,在心灵的实现,比较其定义,实在是“知易行难”。而你一旦达到了这种悟性认识的境界,世界对你,宛如隔世,比如,你决不会再“见利忘命”。当你回头看你的过去,你定会有“林中方三日,世上已千年”的感慨。毫无疑问,你已经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因为对你,已经没有“不自由”了。一句话,你已经把自己有限的肉体,通过悟性认知所寄托的思维精神,融入于宇宙自然本身的永恒之中。

 

 

C语言,思维与悟性的关系

 

网友的一个观点是,语言不能思维,我认为这是错误的结论。但我奇怪的的是,如此明显的错误,为什么被如此聪明的人认为是对的?而且还有传统文化,禅宗和佛教的根据?

 

琢磨许久,我终于想通了:是他们将“思维(思考) = 悟性”,造成的。

 

思维与悟性,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中国传统文化,由于不具有西方文化的分析精神,其实没有两者的区别。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将思维的进展,思考的一步步深入,当成了在思考各个阶段的“悟性”作用,来理解。因为没有思考阶段的连续性,所以当思考在某个阶段停下来时(出于各种原因),下次再接着上次思考的结论,继续深入,就变成了一个新的“顿悟”再生的事件-思维每深入一步,每前走一步,都只得如此。

 

思维,在我看来,是一个“继续”的过程。既,从前面已知的结论,得出新的结论的过程。让我们试想一下祖充之是如何计算圆周率的。

 

首先,他一日突发奇想:是不是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个不变的比例关系呢?然后他就开始画了一个圆,然后过中线,划一条直线。当他测量了两者的长度并比较之后,他写了下来:“三点壹肆”。要知道,那时没有阿拉伯数字,也没有阿拉伯数字符号。所以他的“计算”,是用小木棍进行的,叫“算楮”。今天算完之后,他睡觉去了,留下小木棍搭的“积木”不动,假设他的房子没有面临被拆迁的问题。明天他醒来,想到应该求精确一点,于是他继续用昨天留下的样子接着算,如此循环多日,直到自己满意的精确度。

 

这个过程告诉我们什么呢?从认识论上讲,“突发奇想”,是一个“悟性”的认识,在悟性阶段发生时,是不需要符号或语言的。而以后的每天继续计算,属于思维的思考部分,需要语言符号(或木棍)。因为只有借助这种语言符号的某种工具,才可能深入一步步地进行思维。

 

在认识论上,计算机作的就是这后一个过程。而计算机不能做的,却只有人才能完成,这就是悟性的部分。当然人也是可以完成“计算”的工作,这就是会计师的工作,不过就是有点“boring”罢了,因为没有任何新的思想可言。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明白了两种不同的认识阶段在认识中的作用。从一个更高的方面看,对程序的执行,是处理“多”的问题。而应用悟性来发现真理,是处理“一”的问题。这就是西方哲学认识论中,感性和理性,与东方悟性互相没有认识到对方的结果。

 

最后,这种悟性的认识论,被作为范例哲学的认识论,和传统哲学的认识最高阶段。正是由于悟性的作用,使范例的本体论的“绝对”范畴成为可能。

 

 

第十节 绝对观念


悟性认识的最高层次,是认识到“绝对”的观念。绝对观念的观念从二方面体现出来,一是认识到世界的绝对本质-如范例本体论所谈;二是认识到“绝对,全面,整体“有关的一切事物。如,人自身与在自然界的关系,信仰是如何形成的,心灵是如何运作的,思维和意识的作用等等。


A绝对思维

 

思维或精神的唯一性质,将自己置于与自然宇宙同等的独一无二的位置。在浩渺的宇宙中,思维精神的发展,不是惠顾随便的任意一自然事物。思维的发展酝于自然筛选后一完美的生物,人。

 

在这一整个过程中,思维精神经历了如下环节: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最后在人的身体进化中,释放出人脑发展高级成果:认识运动。

 

认识过程发展,由感性认知,经过理性认知,最后到达其发展的顶点:形象思维认知,既“悟性认知”。

 

认识过程发展的工具,是“反思”方法:从外部感官开始,到浅层反思,到内心深层反思,既对反思的反思。

 

思维精神具有唯一性的本质,导致它的形式,既认知过程,蕴育了两个部分:五官的感性认知与内心的悟性认知。人从感性认知,升华到悟性认知,需要经过理性认知的中间阶段。

 

思维精神体的认识过程,体现在人类各民族的文化中,形成了“感性文化”,“理性文化”,这两中不同文化的发展时期。这两种文化的有限本质和缺陷,只有在人类的文化过渡到“悟性文化”的将来,才能克服。

 

思维精神的绝对无限本质,使其内容可以“消化”任意一个具体的目标,可以将这一具体目标进行任何形式的整理,以便是这一目标达到自己的目的。思维精神的这种本质,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这也解释了科学手段不具有价值系统,可以用于人的任何目的。

 

宗教用信仰探索真理,哲学用思辩探索真理,科学用数学公式探索真理。宗教对未知提出为什么,哲学对未知提出怎么样,科学对未知的解答提供证据。从人类文明初期,宗教对地球不动的教义,到亚里士多德对落体性质的断言,到加利略牛顿得出的落体定律,到康德对时空的截然割裂,到爱因思坦的相对论对时空的重新认识:人类认知的过程,都是在这些领域:宗教-哲学-科学,依次分三步完成。

 

对思维精神无限绝对本质的认识,人类已经走完了从宗教到哲学的发展阶段。思维精神无限绝对本质的证明,是否也会象原来一样,科学,最终扮演集一切之大成者的角色呢?

 

B我们的“信仰”是怎样形成的?

 

人生从小到大,大都经历了这样一个三阶段的思维发展过程:信赖 - 信任 - 信仰。

 

孩子对母亲的需要,表现为对母亲的信赖。这是母亲日日夜夜守护在孩子身边,每当孩子有需要时母亲总是出现,而在孩子心目中逐渐形成的感觉。当一种行为重复多次,形成了条件反射导致的结果。所以,孩子对母亲的信赖,是简单的,机械性的,本能的行为。

 

随着孩子的成长到少年期,他()逐渐学会了使用自己的头脑看问题。他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和一些朋友经常一起玩,而疏远另一些同学。他的行为变得复杂起来,他不会只通过几次交往,就轻易与之成为朋友。他有一自己确认朋友的“方法”,甚至需要“考验”,才认为可以确立朋友关系 - 这就是“信任”的建立。

 

从本质上看,信赖和信任没有根本的区别。信赖到信任的过渡,只是由“简单“交往,变为“复杂”交往;只是增加了“机械性”的次数;是从生理本能到心理本能的转变而已。

 

少年进入成年期之后,他心中的信任得到积累。信任积累的抽象化和广泛化,使他不自觉地形成了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信仰。信仰的生成可能基于两种情况,一,还是信任机械的增加;在方法上,与幼时信任的产生没有本质的区别。二,面对一新的思想,观念或理论,自己已知的推理,逻辑,分析方法都用到“尽头”:这一新概念,听起来觉得“头头是道”,我被所闻彻底折服了(e.g. 威虎山上的杨子荣对坐山雕)

 

这个时候 - 也只有这个时候 - 不论我下意识中体会到与否,我的“信任”开始一个 "quantum leap"。我由一个社会上“自由自在”的人,变成了一个“他们的人”。既,我在心里开始完全打开,放弃,我对外界一切信任上的“警戒”线,把自己的“心”(甚至身),完全交付于这一新的思想:它变成我人生新的目标。

 

必须指出,这一信仰建立的过程,用哲学术语叫“经验”的过程。而一切“经验”,都是偶然的。也就是说,机械性重复的动作也好,自己多方面的“证明”也好,都是受“时间和空间”约束的,因而,如果这些条件变化,结论也就改变了。这就是这种信任和信仰之建立,不可靠之处。如同英国哲学家休莫指出:太阳在昨天以前每天升起落下,并不能代表太阳明天就一定会升起。过去发生的事,不能证明今后必然发生。

 

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找到可靠根据,来建立自己的信仰呢?一切宗教信仰都聪明地知道用“全称判断”来宣布自己的主张。因为“全称判断”,by definition, 可以包括一切个例的真理性来证明。如“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一判断,只要碰到“有限的几只”黑乌鸦就可以使人们相信此判断了,一般人不会注意到“一切个例”的要求。因为,没有人能看到天下“全部”的乌鸦并“逐一”检验其颜色。

 

但是,逻辑又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全称判断,都可以被“一个”反例证伪,i.e. 只要你发现一个乌鸦不是黑的,上面的全称判断就错了。遗憾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即使你发现了黑乌鸦,你的“信仰征服者”又会用波普尔“理论核心,保护带,反常现象”等类似的例子说服你。

 

永远记住,你的信仰比你的身体还重要,不要让自己的“心”,轻易“跳过去”;一旦“跳过去”,也还要永远保持警觉。一个“担心”人们考验的信仰,永远是一个“伪信仰”的先兆。

 

谈到信仰,不能不提级黑格尔和理性。范例哲学与黑格尔的思想,从哪里分开呢?一是从根源上,二是从过程上。从根源上,黑氏认为“理性”是一切;既一切都是理性的体现,所以理性是绝对的。而范例哲学认为,“思维”,是一切,“理性”,只是思维的一个发展阶段,换句话说,范例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处理,象爱因斯坦相对论对牛顿力学的处理一样。从过程上,在黑氏那里,“理性”的浮现,是一切发展的尽头。在范例哲学里,如我已经说过的,“悟性”才是终点,“理性”是悟性的基础。

 

C心灵

 

心灵,是一个人人都知道存在,但人人都不能准确地说出定义的事实。心灵,目前知道凡动物都有。人是高级动物,人的心灵也更复杂些。下面是我对心灵的定义。心灵,由三个部分组成:1,思维;2,情感; 3,意识。

 

思维的部分,主要是解决理性所遇到的认知的问题。如逻辑,真伪,推理,知识的确定性等等。思维部分,是哲学的主要领域,如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二者如何统一等的问题。思维的工具是语言,符号,图像,等一切供思维用来存储记忆的标识和标志。人工智能所能模拟的,是语言的符号部分,既,将任何头脑产生的意义形式化的结果。

 

情感部分,包括人的意志,欲望,各种感觉,如失望,兴奋,焦躁,嫉妒等等。情感部份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研究情感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描述,解释,揭示人的内心和潜意识中的各种感受。现代试验心理学,也通过行为,来观测和证实人的内心情绪的发展变换等。

 

在思维和情感之外的一切心悟性质,都属于意识的部分。意识是思维和情感的基础,是思维和情感的背景和基础。意识对心灵提供整体的资料信息,供思维和情感运用。意识又对思维和情感的结果提供直接的反馈信号,以此来调节思维和情感的处理方法。

 

人类的心灵除了有动物一般都有的普通对外界的意识外,还有自身内省的“自我意识”,既,心灵认识到自身的整体状态。心灵通过自我意识,可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使自己适用思维和情感的需要。这一调整功能,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独特功能。

 

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心灵的产物。心灵正是在思维,情感和意识,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指挥人的各种行为,包括自身和对他人的社会行为。

 

5意识机制的范例哲学解释

 

意识(consciousness),到目前为止,几乎是人类每时每刻在用,而现代科学又知之甚少的领域。

 

意识,包括动物的意识,过去一贯归于是灵魂的属性。大众将意识看成是神学,宗教,哲学的领域,科学从不认真对待。近年来,生理,生物学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将意识产生,工作的机制的研究,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了。

 

在科学仪器如大脑图像扫描等的帮助下,科学家和医学家逐渐逼近和确定意识在大脑中产生的准确位置和活动征兆,但还是不能解释如何人的意识工作的。也就是说,科研人员可以找到几乎任何大脑产生的神经末梢的激励(firing),但还是不能解释如何神经末梢的激发与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关系。比如,我举起一只手。这个行为明显地包含两方面的物体发生连续:心理部分/意识部分,和机械部分/肌肉操纵部分。也就是说,这两个方面的“界面”是如何连接和工作的。如何从一个系统传递和转换成另一个系统能够“听得懂”和执行的指令?我认为这个“界面的解释”必须首先从哲学方面得到启发,然后由医学科学来证实。

 

哲学如何看待未来出现之物?德国哲学家莱不尼兹,有一个很好的比喻: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是从“横向”的角度看问题。我们还可以从“纵向”的角度看问题。类似前者,一方面,可以说,“太阳下无新事”。另一方面又可以说,“天下无旧事”。这不是辨证法的诡辩,而是说,任何新的事物,必然有旧事物的痕迹。而任何旧事物,必然已经蕴含了新事物的成份。解释意识如何使心理上的抽象部分,与身体肌肉的机械部分的结合和工作,也可以找到这样的类比。

 

根据范例哲学,思维的部分是无限/绝对的性质。思维是心理的功能之一。所以人的心理必然也有无限/绝对的性质。作为心理的功能之一的意识,因此也必然具有这种性质。无限,抽象的意识,如何落实到具体的机械(肌肉)运动而体现出来?如果我们环顾周围,找寻这种“无限资源和具体落实”结合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的计算机就具有这样的功能。

 

计算机靠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结合,才能工作。而软体部分是无限的可能性(可以写任何执行程序),硬件部分则多是根据条件地点时间的限制。计算机的软硬件部分的结合界面,软件是“二进制(10)”,硬件部分是电子脉冲的“开启与关闭”二种状态。软件以二进制不同的排序,指导硬件电子脉冲依照指令运动,也就是“图灵机”的原理,来实现一切软件的要求。

 

明白了AI智能的这个核心运动,就可以类比意识与肌肉神经的连接运动的界面了。人的心理用“对外”的语言,用"Le"表示,指导思维逻辑和情感表述;而对意识,则是一种“对内的语言”信号,用"Li"表示。这一心理的活动,最少要经过三个阶梯来完成:意识(consciousness) - 意愿(intention) - 注意力(attention)(CIA)

任何人都可注意自己如何举起一只手,这个由自由的意识转为胳膊肌肉行为的过程。都会注意到一个CIA的过程,不需要Le起作用,所以它必然是Li起作用。是Li的翻译成神经末梢所能听懂的“算法语言”(不一定是二进制),引起神经末梢的成不同频率的激励,造成了人手抬起的活动。这个Li和神经末梢的结合的“界面”,应该是如此的原理和应该被医学科学所证实。

 

D“价值取向”的来源和可靠性

 

一个人从小到大,不知不觉在心目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信念。例如什么是对错,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等等,积累多了则变成我们的“价值取向”。我们每天成百上千次地应用自己这套系统来作出判断和决定,却很少探究和怀疑自己价值观念的来源和可靠性。

 

比较之下,科学是中性既无价值取向无疑,而宗教信仰等的领域有强烈的价值取向。通俗地说,价值观是主观产生的,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又理”- 看你站在谁的角度说了。初想一下,我也觉得有道理。但细想之后,我觉得这个“主观决定论”大有问题。

 

我们的“主观决定”,既价值取向,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是我们想怎样就怎样的吗?显然不是。我们的价值取向,是由客观和主体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主体因素是指,一个正常的人应该感受到的客观影响。这应该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

 

再来谈客观因素。举例来说,中国人到了美国,经过几年,感受了美国的很多事情,对美国有一定的了解。如果自己能选择,都会经历一个是走还是留的问题。当自己这个主体要作一个从主观上的判断时,我们这个“主观”往往受客观二个因素的影响:经济方面或心理意识方面。经济方面,是关于吃穿住等的基本需要。心理意识方面,指的是除经济方面的一切,大到政治制度,小到生活中周围朋友的圈子。正是我们有了生活在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的经验,这一客观事实,决定了我们的主观价值取向的选择。

 

在信仰宗教领域也是中样。如果我们能象有可能多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经济,政治状况,这一客观事实,我们主观的选择走留就有了牢固的依据一样,来选择自己的信仰和宗教一样,我们已有的信仰和宗教可能不是现在的状况。一个信法轮功的人,在这种信仰开始之前,有过这种多种不同宗教的比较吗?当年,我们相信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时,我们有不同的政治主张比较吗?可见,人们对自己信仰这么重要的东西,处理的多么草率,多么容易上当受骗啊!

 

由此可见,价值取向并不是完全主观随意的过程。只有经过充分比较了解的客观经验,我们才应该将自己信仰的“心”,交给对方。

 

7论大自然宇宙中的“人”现象

 

中国人,似乎不仅是一个只对“吃穿和身边事物”,感兴趣的民族。有诗为证:“人生不满百,长怀千岁忧”。我们的大总理近来也告诫大学生“一个民族要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从古代中华民族优美的“常娥奔月”传说,到美国直弋太空的阿波罗号登月画出的地球通往月球的“彩虹”。。。。。。不计时间,不论耗费,似乎地球各处的人类都很热衷此事。

 

人,为什么在“吃饱了饭没事干”后,对此大有兴趣呢?又为什么人类对探索宇宙的努力至今没有结果呢?

 

让我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我认为人探索宇宙,是基于两个原因:一,人为自己在宇宙中的存在价值,找一条理由,以此解决自己的孤独,无助感;二,人类还未认识到,“人类自身的存在本质”。既,“人类自身的存在”,是宇宙万物中某一事物发展到,体现宇宙自身的“无限,绝对性”的本质,时候的现象。

 

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对自己要做的一切,都要觉得有“意义”,具有某种价值,这样才“值得”自己去做。比如,一个母亲为自己的女儿攒钱,将来供她上大学。使女儿有一个好的前途,是作母亲的心愿的寄托,既,是作母亲自身价值的延伸。可是,如果女儿由于某种原因(God forbid),没有来的及享有母亲的成果,则母亲的劳动就丧失了意义。母亲就会或者诅咒上帝对女儿不公,或者责问上帝,为什么没有一种永恒的神灵,来寄托自己的心愿或价值,使女儿的“在天之灵”,可以继续得到自己的祝福。这说明,追求永恒,无限,绝对的存在 - 神,上帝,天,基督等等 - 不论它叫什么名字,是人的本质。

 

单个的人是如此,作为人类整体自身,也要找的一种意义或价值,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于大自然宇宙中的理由。找不到这个理由,人类好像永远是宇宙的“弃儿”,永远是宇宙的一个“废物”。因为一旦某天地球爆炸,无论何时,这一天总会来到,人类所作的这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 - 如同以上母亲的女儿不在了。

 

人类固然可以自己骗自己,说,这一天还早着呢,如同上例的母亲,可以自己这样安慰自己一样。可是,人类的理性告诉自己,采取“驼鸟政策”是不行的。“摸着石头过河”,毕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 某些洋鬼子同志跟我们中国智慧“和谐”不到一块去。这就造成了人类总在宇宙中“愚公移山”似地寻觅不懈,以便排去那,围着太阳单调地不知转了多少圈,“剪不断,理还乱”永无休止,的“地球孤独症”感。

 

8什么是“人类自身的存在本质”呢?

 

宇宙中的万物,跟浩渺的宇宙的无限性,绝对性,都有联系。一个石头的联系,在于它的结构(物理学家可以解释)。人的联系在于,不仅在结构上(像石头一样),还在思维/精神上。这思维/精神,是有限事物发展到能于无限事物(大自然,上帝,神等等各种称呼)的物质基础。因为宇宙的无限,是由宇宙其中每个有限的个体,组成的。不幸的是,这个联系寄托于有限的肉体上。所以,如果你在有生之年,不认识到自己思维/精神的这种“绝对性质”,人的生活, 就跟一个低等动物,例如,猪,的生存无异了。

 

象许多人(包括我从前)一样,都认为地球有毁灭的一天,人类有死亡的一天。这种认识,是一个比“地心说”更大的弥天大谎!这正是没有认识到,人自己的精神/思维的无限,绝对属性,决定了人的生存在宇宙中是必然的!不在这个星球,就在那个星球:一切必然性,都是以偶然性开道的。

 

最后,让我来回答,为什么人类对探索宇宙的努力至今没有结果的问题。

 

大自然的宇宙,是一口无限,永远沸腾的大锅。地球是这个大锅中沸起的泡沫。人类是坐在这个透明的五彩泡沫中玩耍的婴儿。这个婴儿总想找到另外的同伴一同喜戏。不幸的是,这需要两个大泡沫,在沸腾的大锅中,升起在同一时间,并且在有限的时间内,有足够近的距离。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它的发展程度,必须赶到这两个泡泡落下之前,否则,我们只有来世再见了。

 

这就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还没有发现人类在宇宙中的伴侣,至今,还一直在苍穹的默默无涯中孤独地叹息。。。。。。

 

 

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哲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哲学是人类文明史的领军,人类文化的“大脑”。 纵观哲学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它已经经过了两个阶段:本体和对本体的认识。

 

哲学上对本体的认识,就是探讨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的问题。在古希腊,有“气,水,数”等等的猜测;在中国,有“金木水火土”,“天,道”等等之说。与之相对存在的,是对世界的一元论和二元论。一元论,又分为“物质”与“精神”两派,既,前者主张世界来源于物质,“唯物主义”,后者主张世界来源于精神,“唯心主义”。“精神”来源派,又分为“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两派。二元论,则认为世界有精神与物质两个本源。

 

16世纪以后,哲学家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对世界“本体”的争吵,而进一步开始研究,我们怎么知道世界本体的问题 - 由此,哲学进入了认识论阶段。认识论的哲学家,不再喋喋不休地追问,到底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而是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个世界的本质呢?

 

认识论的哲学家也分为两派,一派叫做“经验主义”,另一派叫做“理性主义”。经验主义,是本体论中“唯物”派的继续;而理性主义,是对“精神”来源的本体论的继续。经验主义强调,一切知识都来源与感官,感官感觉不到的东西,不能被认为是知识。理性主义强调,“知识”已经在我心中了。学习或经验,不过是使我“回忆”起心灵中沉睡的记忆”。

 

当代哲学的实证论,存在论,现象学,实用主义等,都是古代本体论哲学和近代认识论哲学的继续,似乎当代哲学家的研究没有什么新名堂了。中国古老的智慧告诉我们:天下之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本体论,和对本体产生的认识论,一路走下去,什么是必然结果?不难逻辑地看出,哲学发展的下一个研究对象是“思维”自身。

 

为什么呢?因为本体论和其认识论,都是源于思维。思维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思维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外在的世界?思维自身是怎么回事?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哲学将要研究的对象。

 

当我提出,思维的本质是“无限和绝对”时,如果有人问,你这个回答不又是对思维的“本体论”研究吗?对的。不过,对思维本体论的研究,是在更高一层次上的研究而已 - 谁说世界不是在某种意义上的循环重复呢?如果进一步问,那么“对思维的认识论”也就是“下下”一个哲学的发展目标了?错了。世界上的事总是,当我们刚刚觉得抓住什么规律的时候,这个规律就已经开始作废了。

 

思维的本质就是认识。对思维的本质的认识,与对思维认知的认识,是一码事。这时,也只在这时,对思维的研究,“本体与认识”合为哲学研究历史中最后的一扇大门。幸运的是,这就是我们这代人在人类文明史上所处的时代。

 

思维-认知-语言

 

据说“薛定谔方程”,就是那个波动方程,用的偏微分,而不再是矩阵表达,就是薛定谔在换了女友后,得到新的刺激的产物。不是人人有这个福气,但我觉得讨论真是有很多的好处:强度也许不同,但它还是给你一种新的感觉。

 

难怪苏格拉底探讨知识的方法就是讨论,而不是我党宣传部出的“马列主义靠灌输”那一套东东。讨论,也不要求什么"qualification"。因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道理。我们谁都不敢说自己是智者,谁也不愿自己是愚者,所以都是在智与愚两者之间。中国人又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能有内行指出自己的问题在哪固然更好,但如果外行觉得自己的问题可笑,本身不也说明一个问题吗:我的问题为什么会使人发笑?所以无论内行外行,智者愚者,讨论应该一律欢迎。当年苏格拉底他老人家在大街上叫卖自己的观点,就是这个态度。所以他的精神活到了今天,已经二千五百零二岁了。我如果想长寿,最好还是学学他老人家。

 

此话题出于和网友的讨论。有网友提出一个很有启发性的命题:“思维 = 语言”。当然这个语言是广义的,“一切可以用来表达和用来记忆的内心活动”,都可以看成语言。这个定义也包括动物 - 人不也是动物吗?- 比如蜜蜂或鲸鱼的肢体语言。

 

有网友提出这个命题,是因为我表示,思维,是象发动机一样的东西。发动机的活塞或涡轮的运动,不是在空转。因为空转是无法作功的。他们的转动是因为有油气混合气在其中。我们是否能说,转动 = 混合气?好像还不妥。但是说“思维=语言”,将思维对语言的依赖程度,说的一清二楚了。真理的发现,很少是一蹴而就的 - 如果最终能发现的话。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一步步地深入才能达到目的。象网友笔下的武功大侠们,不是一战就可收服一样。接着网友的思路往下走,我想我们应该首先弄明确,“思维的本质”是什么?思维有多少功能?思维的本质功能是什么?等这些问题。然后再研究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比较好。

 

研究思维的好处是,象康德一样,我不用花钱去买票到外地。也不用有赶不上火车的担忧。只坐在家里就行了。坏处是,别钻的太牛角尖儿了。因为“进去”容易,“出来”难。搞成精神病分裂症,那就是自己“为革命”付出的代价了,还最终是一个“无名英雄”。我是已经豁出来得过一次分裂症了,所以也无所谓了。

 

以范例哲学的观点,思维是一范例。这个定义的意义如下:

 

1 思维的唯一功能是思考

 

2 思考的唯一目的是认识

 

3 认知的唯一手段是语言

 

所以,思维的唯一手段是语言。

 

语言,在人类来说,表现为文字,符号,表象,图像等。在动物来说,表现为肢体动作等其他形式。

 

语言,作为思维的范例,如万物作为宇宙自然的范例一样。自然宇宙的本质和思维的本质是一样的。所以如果世界的本质在于运动,那么思维的本质,就在于思考。运动需要某个东西在运动,不能“凭空”在运动。基本粒子也好,地球太阳银河星系也好,都是个运动的媒介。思维也是一样,思维不能在那里凭空思考,它必须运用一种可以记忆和储存的东西,我叫它“语言”。一切有生物学上大脑的动物,可以认为都有这么一种“语言”。在人类来说,仅仅复杂一些,表现为文字罢了。

 

当我看到乌鸦会将小石头一块快地叼进玻璃杯子,使杯子里的水上涨到一定高度,供自己喝时,我就像,如果康德当年知道这个乌鸦的例子,他一定改写他的人类“范畴来自先天”的结论。认为乌鸦兄弟明显知道因果律:它不是人类的专利。

 

西方知识界的认知倾向和“车灯效应”

 

今天的西方知识界有很多代表人物,在人文和社科领域,我最近关注二个人,我认为他们也许有代表性,提出供讨论。一个是几年前去世的偌迪(Richard Rorty),另一个是现在仍在世的“头号大知识分子”,乔穆斯基(Noam Chomsky)

 

我先简要地总结他们的认知思想。诺迪是美国实用主义创始人之一,詹姆士,的追随者。诺迪最著名的观点是:世界根本不存在真理,哲学已经死了。比如,“Truth cannot be out there - cannot exist independently of the human mind – because sentences cannot so exist, or be out there. The world is out there, but descriptions of the world are not. Only descriptions of the world can be true or false. The world on its own unaided by the describing activities of humans cannot.”

 

乔穆斯基对认知的态度是,人类认知能力,如同老鼠不能理解“质数迷宫”一样,也是有限的。从牛顿以来,物理学对认知的要求是一步步地降低。现在到了我们应该明确人类认知界限的时候了。 ("The machine, the ghost, and the limits

of understanding"youtube.com)

 

美国是世界的超级大国,所以美国知识分子往往代表了世界的知识分子的思维认知倾向,特别是当今的领旗“大知识分子”。美国没有采用世界上最优秀的“九常委制”,所以目前英特网还没人分管。批评世界的大知识分子,也不违法,何况真理的标准不是名望,而是谁说的有道理。

 

如果我们将两个人的观点联起来看,我们就会注意到一个他们所代表的西方知识分子的知倾向:既,从眼前,可见物,感官的对象,开始一切研究。放弃一切“远处”,“想象”的目标。

 

尤其是诺迪的思想非常有力,不愧是个哲学家。诺迪深刻地指出,在哲学上,我们一切对真理或知识的见解和解释,只能来自语言。而语言笼罩着我们的文化。我们在哲学认知上,根本不可能逃出语言的语意限制(Semantic vs. Syntactic)。所以,无论如何解释这些词,任何试图跳出人类的语言环境,找寻真正“客观”知识和真理的努力,都注定要失败的。因为,我们迟早要公开或隐藏地在语言使用中引人“循环论证”来为真理的客观性辩护。不用说,诺迪引起了西方思想界的轩然大波,反对和拥护的两派战的焦头烂额。他自己则用了整个余生来为自己的这个观点辩护。

 

 

与其长篇大论的与这种认识倾向辩驳,我只用一个开汽车的“车灯效应”来说明。我们都知道,在夜晚开车,我们要开车灯。汽车有两个灯,一个朝前方平行照射,一个朝前方向下照射。后者的距离只有三五十米左右,目的是为了照前方的路况,不要撞到突然出现的松鼠或行人什么的。而前者是为了其他目的,如遥远的路标,给对面车示意等等。可以想象我们只用任何一个灯开车吗?如果五十米内的路面非常平坦。而在五十一米处就是悬崖,我们的车速又非常大,今晚谁能保证我们能活着回来?

 

最好的反驳,就是将这两个大知识分子,装在我的车后,告诉这种情况,任由他们作任何一个选择,然后超前冲去,从后视镜中观察他们的表情。

 

 

错误在什么地方?

 

在前二小文,“‘绝对’观念的重要”,和“西方知识界的认知倾向和“车灯效应”,

我批评了西方知识界一种流行的观点。既,从本质上看,将认识,从理性认识降低到感性认知的层次。

 

网友批评我如下:

 

“根据你前文中引用的Rorty的那段话-“Truth cannot be out there...”,是说

我们人类任何的知识都离不开人的语言和conceptual scheme,因此就不存在所谓

God's eye view”。Rorty的这个论断是关于知识的可靠性问题。

 

而你所说的“绝对的观念,就是真理的观念,永远是人类所独有的最高精神指南”。

This is simply an empty statement when it comes to the question for what

we can knowYes, you are free to believe "the Absolute", that higher realm

where the perfect triangle exists, THEN WHAT? you will find your "真理的

观念" has no value for pursuing knowledge, because this notion by itself

does not provide any guidance.”

 

“一向以理智著称的兔子,突然支持起了刀枪不入的白莲教和搞自杀炸弹的奥凯达

精神。对了,今天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极端, 恐怖,暴力,或极端宗教行为都是同某

个绝对信念有关。”

 

我这里要回答三个问题:诺迪错在什么地方?绝对的观念包括那些和为什么重要?

“形式与内容”区分的柏拉图思想如何应用?

 

诺迪犯了和康德一样的错误。这个错误的核心是:自己圈一块地,然后说,这块地

就是你们的界限,在里面的人谁都不可能出来。

 

康德说的,存在于人类认识“彼岸”,不可知的“物自体”,和诺迪说的“人类不

可能找到真正的客观真理,都是这个意思:界限一旦画出,没人能够超越。

 

在我看来,两人的陈述句的问题很明显。如果存在着这么一个界限,你本人也在界

限里,你不是上帝,你怎么能“超越”我们大家,知道‘界限’在哪里?如果你知

道‘界限’,这不就意味着你知道“界限外”和“界限内”的区别吗?你是如何知

道“界限外”的事物呢?如果我说,这条河是两家的界限,难道我能不知道“界限

的对面”有什么吗?

 

任何关于界限的定义,都已经包括了有关“界限之外”的知识。否则,你根本无法

下界限的定义。这是“先天/分析”判断的例子:结论已经包括在前提的定义之中了。

 

其次,“绝对”是什么意思?绝对,就是观念,原则,公理的出发点,形式,真理,

信仰,等等。总之,就是那个“不变”,“永恒”,“根本”的东西。其他一切,

都是例子(或“范例”,用范例哲学的概念),都是现象,都是相对,都是暂时,等

等。没有这个绝对的观念,我们就没有客观的知识,就不会有人再去寻找。权力者

说什么就是什么,中国的历史不就是这样吗?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没有人因

坚持真理而死,只有因反对/拥护皇帝或国家,而死的人。因为中国圣人讲的“道”,

从来不是大众心目中的神圣概念。

 

最后,我特地举了“刘胡兰,江姐,林昭和张志新的例子”,来说明我们应该抽象

出信仰,原则,等“真理的形式”,而忽略“真理的内容”,将对真理的信仰,与

什么是真理的应用,区别开来。

 

“绝对”观念的重要

 

我写了关于美国的大知识分子,诺迪和乔姆斯基,主张放弃哲学对认知,放弃对真

理,对于知识的客观性,等的追求,主张人类认识能力并非无限,的小文:“西方

知识界的认知倾向和‘车灯效应’”。

 

此文的观点立刻得到网友的喝彩。称他们是“...其实是非常正确的。..

.他们是真的把意识和存在的关系理解透了”。并声称要身体厉行,马上回家把那个

‘远光灯’,“俺照诺迪的意思,干脆拆了算了”。

 

我在以前总结西方文化的精华文中,谈到过西方文化的“绝对”思想,是人类文明

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哲学的“绝对”的思想,最早来源于古希腊的早期哲学家巴门

尼德。然后经柏拉图为“形式”,部分地经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笛卡尔,斯宾诺莎,

最后是康德和黑格尔等,一路下来,发扬光大。

 

而另一派的“经验主义”的观点,是从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期起,赫拉克利特,亚

里士多德,经过英国培根,洛克,柏可莱,休莫,最后到罗素,维特根思坦,最终

到美国皮尔斯,詹姆思,杜威,到诺迪这条线。

 

前者,绝对的观念,形式,的思想可以最早追溯到犹太教中,对上帝的信仰。有了

这个观念,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没有它,则万万不行。因为这个“绝对的思想“,

是人类信仰的核心,是一切道德的最高点,是人们心中的“北斗星”。正像人类的

“真善美”的标准一样,永远是人类努力争取的目标。我们能不能因为人类一时的

丑恶行为,无知举动,就宣布那些观念无用,永远放弃呢?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人们有了某种神圣的信念,人能产生什么样的力量?想想当

年相信共产党的人,刘胡兰,江姐。那些奋起反对毛泽东的人,林昭,张志新等等。

一种为了理想奋斗,而贯穿一致的信念,难道不是非常重要吗?

 

就个人来说。如果一个青年人陷入恋爱,而又失恋,最终选择自杀了。你是否认为

/她,是和一个贪官找二奶一样的感觉,来对待对方呢?是因为没有得到“性关系”

而极度失望吗?如果你不理解这种自杀的冲动,我几乎保证,你不懂什么是真正的

“爱”,也没有“真正爱”过。

 

绝对的观念,就是真理的观念,永远是人类所独有的最高精神指南。从范例哲学时

空的角度来看,他们是永远达不到的。但没有是不可想象的。就像我们永远没有可

能在纸上画出一个三内角之合严格等于180度的,“完美的三角型”,我们不可以因此放弃

三角型三内角只合等于180度的定义。

 

在哲学上,相对与绝对是一对相连的概念。相对这一概念比较好理解,如从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宇宙中的星系,我们都可以将其量化,以某种物理或数学的手段掌握其中奥秘。入类能够感知和创造的事物,如艺术,美,金钱,利益等,我们也可以感到其相对的性质,即,他们都是有一定限度,如受时空或个人感觉的限制,都会终有完结之时。事物的相对性质,赋予了人类生活的意义。事物的量的变化,使人愉快,兴奋,发狂,进而产生争夺,导致了互相杀戮。

 

“二相性” - 世界的本质反映

 

物理学家,无疑是世界最坚定地寻找真理的人之一。近代的物理学家,带领我们的社会找寻真理的征途,犹如一趟迪斯尼乐园中的“子弹过山车” - 时而缓缓而升,时而呼啸而下,使人类近代社会痛感目不暇接,惊险倍至,荡气回肠。

 

从十八世纪以来,物理学家们对电的研究,导致了对光的研究;对光的研究,导致了对原子的研究;对原子的研究,导致了对世界本源的研究。这系列的物理研究,导致了一大批工业,商业成果,如电力工业,光学工业,原子能工业等等,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至今。伴随着人类文明历史脚印,是一系列的光辉名字,如法拉第,麦克思维尔,伦琴,汤母森,爱因思坦,普朗克,直到今天的弦论发展和霍金。

 

如果我们将人类物理学研究的成果,连成一线,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研究的成果都在支持这样一个结论:世界的本质反映是“二相性”。

 

什么是“二相性”?二相性就是本来无关或相对的两种事物,归根结蒂,是一个源泉。例如,电的产生导致了电场和磁场同时出现,而电场和磁场是通过交互变换,来作工或传播;光的本质是“粒”与“波”的统一,它可以以“粒子”形式出现,也可以以“波”的形式出现;物质的原子结构,既可是一“微粒”(如电子,中子,质子,夸克等),又可以是一“振荡的波”,既“弦”论。

 

这样想来,哲学上彼此对立的两个范畴,“最终”是一个起源:如“本质与现象”,“内因与外因”,“间断与连续”;甚至“时间与空间”。

 

由此可以想见,大脑的思维功能的本质,也是“二相性”的无疑了。这个二相性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说思维是“有限”的,就是说,它是具体到某个人身上,思维的对象限于某个具体的事物,有可能导致不可思议和理解。说思维是“无限”的,是说思维的对象可以是“任意”一个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无限”的具体事物的整体;思维的载体又不局限于某个个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上没有不可攻克的难题。

 

自然宇宙的本质如果比喻为大海,水中的“激流”就形成了“粒子”,而“缓流”就是“波” - 这就是世界的本质的“二相性”反映。“二相性”反映了什么呢?当然是世界的本质了。因为,正象一个人“穷”的除了钱以外一无所有,这个世界,除了“水”以外,也是一无所有。

 

)的“玄想与猜测”,而开始“返回到认识过程自身”,探讨人类的知识的来源发生机制,既人的感觉和心灵是如何接受知识的,此后被称作“经验主义”。而牛顿定律,则成为在自然科学史上,开创了追求自然世界法则的确定性,准确性的科学典范。

这如同我们网友们争论,“真理在哪里?”。争了半天谁也不服谁。忽然有人说,“咱们说的‘真理’不是一码事呀!”。稍尴尬之后,大家同意,首先对‘真理’定义,然后又规定大家同意的证明发现‘真理’的检验方法。

 

科学家和哲学家们高高兴兴的过了一百多年,认为从此天下的知识,无不掌握在我“如来佛”手中。德国的哲学家,数理逻辑的创始人莱布尼滋,在给友人的信中,不无自豪地声称,“我们不用争辩。只要把我们各自的论点带进公式中,说,让我们算一下吧,朋友,问题就解决了。”

平地一声雷。随着人类进入了原子时代,瑞典以海森堡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发现了“测不准原理”:在观测一微粒子时,由于观测仪器的影响,观测者不可能对该微粒子,在质量,动能,位置等方面都给出精确的定量。

好一个“测不准原理”!加之爱恩思坦的质能守恒定律,对当时的科学界的震动,大概不小于几个世纪前的“日心说”取代“地心说”引发的震动。而对于应该永远跑到前头的哲学,我不晓得,从那时起至今哲学家们,是如何解释说明这种现象。

 

在我看来,中国古老哲学的“两极相通”的猜测,得到了证实。当我得出了精神,思维的绝对性,无限性,万能性时,我已经意识到我走到了事物发展的一个尽头,既,绝对的精神阶段。而事物发展的另一头,开端,应该具有“类似”的性质,既,无限,绝对,不可把握性。幸运的是,“测不准原理”的知识,是用“客观”方法得到的,相对与,我认为的精神的绝对性,是通过“主观”的“向内审视”,得到的(类似洛克对自己心灵审视的“白板说”)

 

如果同意我以上所论,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争论,就可以很清楚地回答了。在争论的双方都能提出令人信服的例子时,却没有一个系统,能把这双方提出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例子,统一起来。

我的结论:在事物发展的中间阶段,一切都是“决定论”的;而唯有在事物的两极,既,事物的开端和终结,是“非决定论”的。

 

下一个问题,究竟“决定”与“非决定”的判定,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准确地定在什么地方?我只能从哲学上告诉你,这是“质和量”的关系 - 具体怎么作,是你自然科学家的事了,你还得继续“折腾”。

(完)

 

浏览(523) (0) 评论(4)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stinger 留言时间:2013-01-06 04:17:12
科学实证主义有很多问题,星辰有许多好的批评。只知科学主义,不知其局限。
回复 | 0
作者:嘎拉哈 留言时间:2013-01-06 03:02:53
很多观点俺已经评论过了。这里不再重复。俺一直在琢磨兔子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现在似乎是有了一点线索。

经典哲学认识论应当(俺认为也必须)分为截然不同的两大部分。1. 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论; 2. 道德伦理(正义)的认识论。而唯一同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领域都有点关联的东西,可能就只有宗教。经典哲学家们好像从来没有把这两类问题混合起来过。兔子的范例认识论之所以如此混乱,问题好像就在这里。

物质世界的认识论最后走向了科学实证主义,相应的经典形而上和辩证法已经基本死亡。

当代科学实证主义在对道德的本质的看法上分歧还是比较大的。多数人都把这个问题交给了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因此俺认为,哲学在这方面仍可大有作为。这是因为,无论是人类学, 生物学还是心理学,对道德的认识都很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它就只能停留在理念,信仰,理想,绝对,形式这样的水平上。
回复 | 0
作者:stinger 留言时间:2013-01-06 02:15:02
嘎子啊,你知道需要刷多少次屏才能看到您这一行文字吗?50次!您是一字顶一万字啊!
回复 | 0
作者:嘎拉哈 留言时间:2013-01-05 22:02:38
您就是给俺灌辣椒水,俺也不信。
回复 | 0
我的名片
Rabbit
注册日期: 2011-12-06
访问总量: 468,67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再谈“普遍语法”错在哪里
· 范例哲学对50个经典哲学问题的回
· InstanceTV博客故障请万维帮助
· 《论范例》第二版出版预订公告
· 对英语国家“分析哲学”派的简要批
· 范例对个人有什厶意义?
· 本山与中国和中国与世界
友好链接
· hare:hare的博客
· bunny2:bunny2的博客
· microsoftbug:microsoftbug的博
· InstanceTV:InstanceTV的博客
分类目录
【公告】
· 《论范例》第二版出版预订公告
· 旧的帖文请参考 baguwen.biz 【
【思想理论】
· “为什么要学哲学”提纲 (建议版 -
· 讲后感
· 康德超验主义简介提纲
· 现象学
· 真理与常识vs.少数与多数
· 人类研究“一与多”的历史的两面观
· 证明"精神产生物质"而非相反(e
· 从范例哲学的政治意义看褒贬不平
· 从年龄看“真人”到真理
· 从部分民众信教看国民精神追求的
【政治】
· 介绍“中国的托克维尔” - 林达的
· 大饥荒人吃人事件记录
· 谁愿意为这样的制度辩护?
· 习承邓制:调动坦克-解决南周唯
· 习继承了毛文革:挑动群众斗群众
· 又到了和共产党摊牌的时候了!
· 习进平 - 一个典型的伪君子
· 中国人民民主意识觉醒的标志
· 中共十八大贺词:再见了,共产党
· 为什么国民为钓鱼岛抗议而不对自
【吐出狼奶】
· 走向公民社会-请从改变我们的语
· “此人思想复杂”
【关于绝学】
· 寻人启示
· 哲学知识是怎么形成的?
· 人类对"绝对"的认知过程
· 第十一节:论“一”与“多”(edited)
· 证明下列陈述句-“思维具有绝对性
· 再谈“绝对”
· "饭粒"为什么难吃?
· 范例哲学(绝学)的意义
· 范例的时空
· 关于“存在(Being)”
【知识分子】
· 中国人如何了解世界(为答老几修
· 如何看待共产党内斗的恩怨与许诺
· 莫言:一个街头卖艺者带给中国知
· 莫言-共产党-脊梁骨
· 缺钙的人民和恶霸统治者的对话
· 莫言:"你让我恶心!"
· 谁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榜样:岳飞还
· 我们的思维方式什么时候才能改变
· 中国的知识分子为什么爱打“擦边
· 党国,军国,民国与中共的政治改
【应用绝学】
· 再谈“普遍语法”错在哪里
· 范例哲学对50个经典哲学问题的回
· 对英语国家“分析哲学”派的简要批
· 你从未见过的录像:范例哲学的证
· 绝对还是存在-谁更根本?
· “我说谎”悖论的范例哲学回答
· 哲普:思维-认知-语言
· 哲普:“语言是思维的范例”的意义
· 我们的因果观念是从那里来的?
· 再谈范例哲学的“重生定律”
【绝学原文】
· 范例对个人有什厶意义?
· 悟性探微(B)
· 范例哲学与思维文明的返老还童
· 思在的结构-"对不起,这的
· 第三篇范例认识论–悟性认识(2nd
· 绝对与现象和思维与思想关系的异
· 第一部 范例基础
· 范例哲学的第二原理:“思不定”
· 范例哲学本体论的意义
· 也谈宗教,哲学和科学的关系兼答
【美的享受】
· 女儿何止貌,大爷枉为男!
· 艾尔顿爵士在北京当众宣布:演唱
· 哲学的“味道”
· 美(12)
· 中国3岁神童
· 她令我感动
· 最优美的男女二重唱
· 枯燥得快死了?介绍给你一个超越
【随想】
· InstanceTV博客故障请万维帮助
· 本山与中国和中国与世界
· 慈禧太后的中国和习近平当代的中
· 感谢万维使我Rabbit起死回生(测
· 如何最佳接受网上直播
· 中日的"钓鱼岛之战悖论"
· "饭粒四人帮"之歌
· 万维没有“五毛”
· 网中叹
· 人生“三个阶段”
存档目录
2014-12-05 - 2014-12-08
2014-11-08 - 2014-11-24
2014-10-24 - 2014-10-27
2013-03-03 - 2013-03-27
2013-02-06 - 2013-02-26
2013-01-03 - 2013-01-30
2012-12-02 - 2012-12-31
2012-11-01 - 2012-11-29
2012-10-01 - 2012-10-31
2012-09-01 - 2012-09-29
2012-08-01 - 2012-08-31
2012-07-02 - 2012-07-29
2012-06-02 - 2012-06-30
2012-05-02 - 2012-05-23
2012-04-01 - 2012-04-27
2012-03-10 - 2012-03-31
2012-01-01 - 2012-01-12
2011-12-05 - 2011-12-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