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论“一”与“多”(edited)
数字,一,的概念,作为一个记量单位,大概从人的科学定义开始就存在了。不论
是人类早期的“结绳记事”,还是用手指来表示一,都没有确切的日期记载。而一,
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出现的比生活中的数字一晚的多。在维基上,一的出现是在新
柏拉图主义时期,“In the philosophy of Plotinus and a number of other neoplatonists,
The One is the ultimate reality and source of all existence. Philo of Alexandria
(20 B.C.-50 C.E.) Philo regards number one as God's number, and the basis
for all numbers ("De Allegoriis Legum," ii.12 [i.66]).”
不论一的概念从什么时候最早出现在世界上,有一点肯定的是,一是人们看到或想
到要记录的事物,才出现的。也就是说,一是人类经验的产物,一属于现象界。认
识,总是从经验开始,逐渐走向抽象。当人类将一比作世界的一切事物时,作为一
个无所不包的概念时,就已经超越了一的功能。因为一不可能不意味着“多”。如
果“多”的概念,也就是,2,3,4...等等,如果不随其后,一就丧失了一的数数
的功能。也就是,人类就无所谓一或不是一了,因为一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当哲学
家将一抽象为代表一切,囊括万物的抽象概念时,一变得与多对立,而不是数学整
数的意义了。多这时变成自然界现象的代表,一变成抽象的自然总体本质的代表。
一前者表示恒定,后者表示变化。这种情况在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古希腊哲学,伊利
亚派和米立都派这二个主要派别,都有提到。
一与多,在哲学本体论上有重要的意义。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前,哲学家们讨论
的问题主要是“存在”的问题。他们主要问题是,为什么存在可能?什么存在?等
问题。将世界看成一个整体,这就是一。作为一个整体的一,当然是恒定的,不变
的。问这个一的整体,为什么能够存在,是对一的提问。这一派是伊利亚派的巴门
尼德为首。另外的哲学家,如泰乐斯,赫拉克利特等,不承认这个一的存在。他们
的眼光扫向更多的其他物质,试图从其他物质中发现一种不变的物质,为世界的本
源,如水,或不定物。这种思想就产生了多的哲学概念
在中国古代,哲学家都表示过一的哲学意义。如“《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
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
一,即是太初、太一也。”都是表示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作为一的根本划分的思想:
“宇宙由没有中心点的混沌状态变成了有中心点的太空,古圣先贤称之为“无极生
太极”(百度百科)。”应该注意到的是,一与多产生与西方的概念,而中国传统文
化,如在《老子•四十二章》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
结果。这是东西方思想的区别。
根据范例的本体论,一是“在”的状态之后。也就是当定在,思在和存在,都是原
点之后的状态,都为大于零值时的状态。这时的一,就是从定在作为“一维”,从
“在”开始延伸的表示。相对与天体物理学上,宇宙大爆炸时最初的一刻“奇点”
之后,产生的。
一的范畴属于思在的范围。一首先表现为思在的主体,思维和意识的整体性。这个
整体性,根据斯坦福哲学词典,早就从至少笛卡尔以来,许多哲学家都发现了。笛
卡尔明确表示,既然自己没有在自己内心感受到部分,心灵必然是另一种不同与一
般物质的物质,他称为“心灵的物质”。从范例的观点来看,一的整体性只能来源
与思维的绝对性质,绝对性,也就是一的性质。
在平时的生活中,一的意义对思在是极端重要的。人类一切观念的产生,思维的进
展,一切自然界所有的复杂事物,都首先是以一的方式出现的。当我们说,一个人
思想贫乏,或“某某没主意了”,我们都是指得在他们的思维中,无法有效地产生
一的情形。无法在思维中建立一个关于思维中的问题的处理结论,或叫“no idea”。
也就是脑子一片空白的情形。那么一是在思维中如何出现的呢?
一在的思维中的产生,不是思维正常的思考阶段的产物。一的产生,是思维的悟性
作用的结果。一的产生是完整的一个步骤,是个“hit or miss”的状态,二者必据
其一。一的产生,产生的多少,产生所用的时间,表明一个人的联想能力,智力和
知识的积累程度,等多方面的能力。换句话说,一是人类认识的“发现逻辑”的结
果。这个发现逻辑,就是认识论的第三阶段,最高阶段 - 悟性。悟性,是别于思维
正常的处理状态之外的第二种状态。
范例本体论认为,一是定在的开始。那么,为什么一在定在的范围,不是绝对呢?
因为一属于现象界,属于“显现”后的存在的抽象。一是数的抽象,而数是多的抽
象。所以既然多属于现象界,一必然也属于现象界了。一,如同逻辑抽象一样,都
是形式化的不同种类,所以归于现象界。同样的情况有“零”,负数和虚数。不过
虚数属于存在的范畴,不在定在的范畴了。
前面提到,研究一,最终要过渡到多,这在古希腊的哲学初期,前苏格拉底时期就
是如此。在那个时期,哲学家关心的问题,主要是形而上的问题。他们研究的主要
问题是,
“存在如何可能”。存在,在这里作为一,既一个整体看待,主要有巴门尼德,伊
利亚学派,毕达哥拉思的弟子芝诺等。另一派是赫拉克力特,米立都学派。他们认
为世界的本质是多,是变化,是火,因为“人不可能同样走入一条河中”。这场争
论最后没有结果,但他们提出的问题,建造了一个人类抽象思维历史上的辉煌时期。
他们所能到达的思想高度和想象力,对后来西方世界的哲学影响,源远流长,直到
现代。德国现代哲学家海得格尔,才又重新提出他们研究的存在话题,也就是一的
问题。
由一的研究,后来引出了多的研究。这个关键的转变得力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
里士多德,师生三人,尤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二人发现,与其争论没有
结果的存在问题,既,一的问题,何不研究多是如何其作用的。当多被作为研究目
标时,就产生了真值的问题,产生了逻辑问题。因为在多中,哲学家要发现哪个物
质是最重要的,是本质,也就是真理。在以前,哲学家的注意力在研究一时,没有
这些问题。哲学研究开始转为,什么是真理,和如何追求真理的问题。由一向多的
思维研究对象的转变,是一个空前的思维方式的革命。这个转变造成了一系列丰硕
成果。苏格拉底的辨证法,柏拉图的形式真理原则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和自然
科学分类,都是这一转变的直接成果。这个转变最终导致了自然科学的诞生。
古代哲学家们开创的对一与多的研究,一方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产生了重大的
影响。再另一方面,又束缚人们的想象力。当人们将世界中一与多对立起来,将一
看成多的对立面时,又使人难以猜测到一背后的东西。这种背景就是范例思想的绝
对范畴,作为世界背景的逻辑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