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Stinger 的博客  
“我唯一懂得的一件事是,我其实什么也不懂” - [苏格拉底]  
https://blog.creaders.net/u/5697/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第十一节:论“一”与“多”(edited) 2012-11-29 09:59:14
第十一节:论“一”与“多”(edited)

数字,一,的概念,作为一个记量单位,大概从人的科学定义开始就存在了。不论

是人类早期的“结绳记事”,还是用手指来表示一,都没有确切的日期记载。而一,

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出现的比生活中的数字一晚的多。在维基上,一的出现是在新

柏拉图主义时期,“In the philosophy of Plotinus and a number of other neoplatonists,

The One is the ultimate reality and source of all existence. Philo of Alexandria 

(20 B.C.-50 C.E.) Philo regards number one as God's number, and the basis 

for all numbers ("De Allegoriis Legum," ii.12 [i.66]).”

不论一的概念从什么时候最早出现在世界上,有一点肯定的是,一是人们看到或想

到要记录的事物,才出现的。也就是说,一是人类经验的产物,一属于现象界。认

识,总是从经验开始,逐渐走向抽象。当人类将一比作世界的一切事物时,作为一

个无所不包的概念时,就已经超越了一的功能。因为一不可能不意味着“多”。如

果“多”的概念,也就是,2,3,4...等等,如果不随其后,一就丧失了一的数数

的功能。也就是,人类就无所谓一或不是一了,因为一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当哲学

家将一抽象为代表一切,囊括万物的抽象概念时,一变得与多对立,而不是数学整

数的意义了。多这时变成自然界现象的代表,一变成抽象的自然总体本质的代表。

一前者表示恒定,后者表示变化。这种情况在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古希腊哲学,伊利

亚派和米立都派这二个主要派别,都有提到。

一与多,在哲学本体论上有重要的意义。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前,哲学家们讨论
的问题主要是“存在”的问题。他们主要问题是,为什么存在可能?什么存在?等
问题。将世界看成一个整体,这就是一。作为一个整体的一,当然是恒定的,不变
的。问这个一的整体,为什么能够存在,是对一的提问。这一派是伊利亚派的巴门
尼德为首。另外的哲学家,如泰乐斯,赫拉克利特等,不承认这个一的存在。他们
的眼光扫向更多的其他物质,试图从其他物质中发现一种不变的物质,为世界的本
源,如水,或不定物。这种思想就产生了多的哲学概念

在中国古代,哲学家都表示过一的哲学意义。如“《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

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

一,即是太初、太一也。”都是表示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作为一的根本划分的思想:

“宇宙由没有中心点的混沌状态变成了有中心点的太空,古圣先贤称之为“无极生

太极”(百度百科)。”应该注意到的是,一与多产生与西方的概念,而中国传统文

化,如在《老子•四十二章》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

结果。这是东西方思想的区别。

根据范例的本体论,一是“在”的状态之后。也就是当定在,思在和存在,都是原

点之后的状态,都为大于零值时的状态。这时的一,就是从定在作为“一维”,从

“在”开始延伸的表示。相对与天体物理学上,宇宙大爆炸时最初的一刻“奇点”

之后,产生的。

一的范畴属于思在的范围。一首先表现为思在的主体,思维和意识的整体性。这个

整体性,根据斯坦福哲学词典,早就从至少笛卡尔以来,许多哲学家都发现了。笛

卡尔明确表示,既然自己没有在自己内心感受到部分,心灵必然是另一种不同与一

般物质的物质,他称为“心灵的物质”。从范例的观点来看,一的整体性只能来源

与思维的绝对性质,绝对性,也就是一的性质。

在平时的生活中,一的意义对思在是极端重要的。人类一切观念的产生,思维的进

展,一切自然界所有的复杂事物,都首先是以一的方式出现的。当我们说,一个人

思想贫乏,或“某某没主意了”,我们都是指得在他们的思维中,无法有效地产生

一的情形。无法在思维中建立一个关于思维中的问题的处理结论,或叫“no idea”。

也就是脑子一片空白的情形。那么一是在思维中如何出现的呢?

一在的思维中的产生,不是思维正常的思考阶段的产物。一的产生,是思维的悟性

作用的结果。一的产生是完整的一个步骤,是个“hit or miss”的状态,二者必据

其一。一的产生,产生的多少,产生所用的时间,表明一个人的联想能力,智力和

知识的积累程度,等多方面的能力。换句话说,一是人类认识的“发现逻辑”的结

果。这个发现逻辑,就是认识论的第三阶段,最高阶段 - 悟性。悟性,是别于思维

正常的处理状态之外的第二种状态。

范例本体论认为,一是定在的开始。那么,为什么一在定在的范围,不是绝对呢?

因为一属于现象界,属于“显现”后的存在的抽象。一是数的抽象,而数是多的抽

象。所以既然多属于现象界,一必然也属于现象界了。一,如同逻辑抽象一样,都

是形式化的不同种类,所以归于现象界。同样的情况有“零”,负数和虚数。不过

虚数属于存在的范畴,不在定在的范畴了。

前面提到,研究一,最终要过渡到多,这在古希腊的哲学初期,前苏格拉底时期就
是如此。在那个时期,哲学家关心的问题,主要是形而上的问题。他们研究的主要
问题是,
“存在如何可能”。存在,在这里作为一,既一个整体看待,主要有巴门尼德,伊
利亚学派,毕达哥拉思的弟子芝诺等。另一派是赫拉克力特,米立都学派。他们认
为世界的本质是多,是变化,是火,因为“人不可能同样走入一条河中”。这场争
论最后没有结果,但他们提出的问题,建造了一个人类抽象思维历史上的辉煌时期。
他们所能到达的思想高度和想象力,对后来西方世界的哲学影响,源远流长,直到
现代。德国现代哲学家海得格尔,才又重新提出他们研究的存在话题,也就是一的
问题。

由一的研究,后来引出了多的研究。这个关键的转变得力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

里士多德,师生三人,尤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二人发现,与其争论没有

结果的存在问题,既,一的问题,何不研究多是如何其作用的。当多被作为研究目

标时,就产生了真值的问题,产生了逻辑问题。因为在多中,哲学家要发现哪个物
质是最重要的,是本质,也就是真理。在以前,哲学家的注意力在研究一时,没有
这些问题。哲学研究开始转为,什么是真理,和如何追求真理的问题。由一向多的
思维研究对象的转变,是一个空前的思维方式的革命。这个转变造成了一系列丰硕
成果。苏格拉底的辨证法,柏拉图的形式真理原则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和自然
科学分类,都是这一转变的直接成果。这个转变最终导致了自然科学的诞生。

古代哲学家们开创的对一与多的研究,一方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产生了重大的

影响。再另一方面,又束缚人们的想象力。当人们将世界中一与多对立起来,将一

看成多的对立面时,又使人难以猜测到一背后的东西。这种背景就是范例思想的绝

对范畴,作为世界背景的逻辑必然性。
浏览(613) (0) 评论(2)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Rabbit 留言时间:2012-11-29 15:02:27
洗耳恭听!
回复 | 0
作者:老几 留言时间:2012-11-29 14:56:46
这篇 50分加10分鼓励,算通过。回头过来批判。
回复 | 0
我的名片
Rabbit
注册日期: 2011-12-06
访问总量: 477,877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再谈“普遍语法”错在哪里
· 范例哲学对50个经典哲学问题的回
· InstanceTV博客故障请万维帮助
· 《论范例》第二版出版预订公告
· 对英语国家“分析哲学”派的简要批
· 范例对个人有什厶意义?
· 本山与中国和中国与世界
友好链接
· hare:hare的博客
· bunny2:bunny2的博客
· microsoftbug:microsoftbug的博
· InstanceTV:InstanceTV的博客
分类目录
【公告】
· 《论范例》第二版出版预订公告
· 旧的帖文请参考 baguwen.biz 【
【思想理论】
· “为什么要学哲学”提纲 (建议版 -
· 讲后感
· 康德超验主义简介提纲
· 现象学
· 真理与常识vs.少数与多数
· 人类研究“一与多”的历史的两面观
· 证明"精神产生物质"而非相反(e
· 从范例哲学的政治意义看褒贬不平
· 从年龄看“真人”到真理
· 从部分民众信教看国民精神追求的
【政治】
· 介绍“中国的托克维尔” - 林达的
· 大饥荒人吃人事件记录
· 谁愿意为这样的制度辩护?
· 习承邓制:调动坦克-解决南周唯
· 习继承了毛文革:挑动群众斗群众
· 又到了和共产党摊牌的时候了!
· 习进平 - 一个典型的伪君子
· 中国人民民主意识觉醒的标志
· 中共十八大贺词:再见了,共产党
· 为什么国民为钓鱼岛抗议而不对自
【吐出狼奶】
· 走向公民社会-请从改变我们的语
· “此人思想复杂”
【关于绝学】
· 寻人启示
· 哲学知识是怎么形成的?
· 人类对"绝对"的认知过程
· 第十一节:论“一”与“多”(edited)
· 证明下列陈述句-“思维具有绝对性
· 再谈“绝对”
· "饭粒"为什么难吃?
· 范例哲学(绝学)的意义
· 范例的时空
· 关于“存在(Being)”
【知识分子】
· 中国人如何了解世界(为答老几修
· 如何看待共产党内斗的恩怨与许诺
· 莫言:一个街头卖艺者带给中国知
· 莫言-共产党-脊梁骨
· 缺钙的人民和恶霸统治者的对话
· 莫言:"你让我恶心!"
· 谁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榜样:岳飞还
· 我们的思维方式什么时候才能改变
· 中国的知识分子为什么爱打“擦边
· 党国,军国,民国与中共的政治改
【应用绝学】
· 再谈“普遍语法”错在哪里
· 范例哲学对50个经典哲学问题的回
· 对英语国家“分析哲学”派的简要批
· 你从未见过的录像:范例哲学的证
· 绝对还是存在-谁更根本?
· “我说谎”悖论的范例哲学回答
· 哲普:思维-认知-语言
· 哲普:“语言是思维的范例”的意义
· 我们的因果观念是从那里来的?
· 再谈范例哲学的“重生定律”
【绝学原文】
· 范例对个人有什厶意义?
· 悟性探微(B)
· 范例哲学与思维文明的返老还童
· 思在的结构-"对不起,这的
· 第三篇范例认识论–悟性认识(2nd
· 绝对与现象和思维与思想关系的异
· 第一部 范例基础
· 范例哲学的第二原理:“思不定”
· 范例哲学本体论的意义
· 也谈宗教,哲学和科学的关系兼答
【美的享受】
· 女儿何止貌,大爷枉为男!
· 艾尔顿爵士在北京当众宣布:演唱
· 哲学的“味道”
· 美(12)
· 中国3岁神童
· 她令我感动
· 最优美的男女二重唱
· 枯燥得快死了?介绍给你一个超越
【随想】
· InstanceTV博客故障请万维帮助
· 本山与中国和中国与世界
· 慈禧太后的中国和习近平当代的中
· 感谢万维使我Rabbit起死回生(测
· 如何最佳接受网上直播
· 中日的"钓鱼岛之战悖论"
· "饭粒四人帮"之歌
· 万维没有“五毛”
· 网中叹
· 人生“三个阶段”
存档目录
2014-12-05 - 2014-12-08
2014-11-08 - 2014-11-24
2014-10-24 - 2014-10-27
2013-03-03 - 2013-03-27
2013-02-06 - 2013-02-26
2013-01-03 - 2013-01-30
2012-12-02 - 2012-12-31
2012-11-01 - 2012-11-29
2012-10-01 - 2012-10-31
2012-09-01 - 2012-09-29
2012-08-01 - 2012-08-31
2012-07-02 - 2012-07-29
2012-06-02 - 2012-06-30
2012-05-02 - 2012-05-23
2012-04-01 - 2012-04-27
2012-03-10 - 2012-03-31
2012-01-01 - 2012-01-12
2011-12-05 - 2011-12-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