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味道”
我们的感观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能提供给我们“sense data”,用哲学的分析语
言说。这些来自感觉数据,数量够不够,质量高不高,能不能使大脑的思维,既理
性,作一个无可质疑的判断,就是我们心灵的责任了。
中国人喝茶有很长的历史了。对茶的质量好坏,经常喝的人一般一品,就品得出来。
将不好的茶误当作好茶的人,多半是没有喝茶经验的人。在国外,西人喝咖啡,我
认为也是一个道理。我不常喝咖啡,对咖啡知识甚少。如果要喝,则多半是“plain,
cream, no sugar”,就完了。我绝不碰什么“chestnut”, “black”之类。因为
其他味道对我,都是除了苦了还是苦,没有其他味感觉。如果你爱好音乐或唱歌,
有没有这样的时候,你希望歌词成为清唱,或音乐,比如钢琴或提琴,仅仅是独奏,
而去掉其他的任何生音。更或者,如果你谈过恋爱。你主意过自己对颜色的挑选吗?
在你激情最高的时候,在见到女孩时,你只希望对方的裙子是大红的,而且是一色的
红,不加杂任何其他的条纹或花朵?这就是一种感情的升华和强烈的表现,尽管你
也许是无意识的。
人这种对味道,声音,颜色的感觉,随着体会的增加,达到了一种抽象。既,心灵
将其抽象出其精华的部分,浓缩,集中到一点上。它使你的感受更强烈,甚至会到
达会喷发的临界点,就是我们的理性传递给感觉的反馈信息,这也许是从心理上感
到满足的原因。
感觉会这样,理性思维也会这样。当一个人习惯与理性的推理思考,比如逻辑推理,
或数学演算,和哲学思辩,他/她也会希望有同样的“浓缩物“存在。如果他在读哲
学,这篇哲学文章是否有足够的“哲学味道”,他就能体会。而拖泥带水或滥竽充
数的哲学文章,谈心理感受,谈文学描述等,常混淆与哲学思辩的区别就容易被识
别出来。简单的原因就是,那些非哲学思辩的文章,“哲学的味道”不够,不来劲
儿 - 这就是你读他们时的直觉。
什么是“哲学味道”最强的主题?我认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第一哲学”探讨的内
容,既,形而上学,本体论,最强烈。其他如认识论,超验的道德等题目,也是哲
学味道很强的主题。当然这就看每一个人自己的哲学理解程度,自己的感受能力和
思维的抽象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