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看到了有关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 老钱:《山楂树之恋》 (11/2/2010) 行走在故土上,晚上在旅馆里上网。看到了有关张艺谋的新作,《山楂树之恋》的新闻,香港/韩国首映式,电影节,等等,等等。于是就立刻在网本/Netbook上看了《山楂树之恋》。这个故事描写了文革后期,高中快毕业的女学生静秋和地质勘探工人孙建新(老三)之间的爱情故事。故事确实是很动人。美丽动人的静秋是一个优秀学生,被选派下乡参加采访编写当地的革命历史。在田野上,途径一棵硕大茂盛的山楂树。这棵山楂树专开红花。据说是由于很多的抗日义士的鲜血浇灌了这块土地。在她寄住的农家,遇到了正在当地钻探找矿的青春勃发的老三。于是就演义出了一段惊鬼神,动天地的生死之恋。山楂树当然就成了这场生死之恋的象征和见证。像典型,传统的东方之恋那样,姑娘,少女总是被动的。可是,一旦情愫萌动,在羞涩,被动的美丽霓裳包裹中,姑娘的爱会发展得更执着,更猛烈。。。张艺谋慧眼识人才,罗致到了一个“现”高中生,未经“琢磨”的周冬雨,出演静秋,给人的感觉确实是很纯,很纯。特别的“纯”,特别的动人;结局又是那末的悲哀,苍楚。。。让我深深地,深深地感动。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苦短,如果能有这样一次生死之恋的刻骨铭心的经历,也不枉此行矣。事由山楂树引起,当然就配上了俄罗斯的<山楂树>之歌;把我对那个时代的回忆,酸甜苦辣都搅翻上来了。我非常喜欢,看了很多遍。连续几天,临睡前,我就开始用我的网本播放《山楂树之恋》,让<山楂树>的音乐在我的思绪中缭绕。。。让我的思绪在其对话中徘徊。。。让之伴随着我入眠。。。 现在的人可能很难理解那个时代的事情,特别是很难理解世上能有那样纯洁的爱情。很难想象出男女之间那样的克制,甚至像柳下惠那样坐怀不乱。他们能整夜地亲密相拥,却“相安无事”。这样的爱情确实是很高尚,很纯洁。这是很难让现代青年人能理解的。。。就像现在很多人,听说饿死了近四千万的人,就立刻会叫起来:“怎么可能?!”“一个国家,政府,政党,再混,也不可能这么不负责任!”。。。 相安无事?“怎么可能?!” 是的,不是亲身经历了那个极其悲惨,极其荒诞的时代的人,确实是,很难想像,很难理解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有那么多的,不近人情,不合常理,无法想象,无法理解的荒唐和悲惨。。。 老三与静秋之间的爱是高尚和纯真的。但是,其中也包含着无知,无奈和辛酸,近乎残酷的人性的禁锢,不近人情的压抑;不仅仅是“纯洁”一个词能涵盖的。。。 特别是老三对静秋的爱绝对是高尚。他不是不懂人世,不是不懂性爱。其实,心中的热火在猛烈地燃烧。青年小伙子的本能像火山下的岩浆那样炽烈,奔腾。可是他的爱,又是真爱。是对心爱的人的爱怜,珍爱,由爱而生呵护之心,进而能够为之奉献,以至牺牲。他希望他深爱的静秋幸福,而且是长久的幸福。他因在探矿工作中接触到放射性矿物而患上了白血病。知道自己将不久人世,他不能只顾自己临终前的欲念满足,而毁坏了静秋的终身幸福。现在,很多人的爱只是性爱,只有欲火。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满足,其实只是极其自私地爱自己而已。高尚的爱会把爱人当作薄胎瓷器一样的爱,比对薄胎瓷器还要宝贝上无数倍。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他生怕碰伤自己心爱的宝贝,为了自己的宝贝可以牺牲自己。让我想起了金庸的《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又让我不由得想起阿基米德了。当敌兵冲到面前时,阿基米德正在做他的几何推理。在敌兵的利剑指向自己时,他挺身高叫“不要碰我的几何图形”,他把心爱的几何图形看得比自己的命都重要。老三对静秋的爱就是这样。所以,老三宁可压住自己的喷薄欲发的欲火,放弃自己最后的机会,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人世,也不能给静秋留下遗憾和后患。这是绝对无私高贵的爱。 爱是建筑于“欲”之上的。没有“欲”,哪来男女之爱呢?没有“欲”,就只剩下“无性”的友谊了。但是,爱是应人而异的。高尚的人的爱,会是“无私的”,会“升华”。崇高的爱,是远远地,高出了“欲”之上的爱。 静秋对老三的爱也是高尚的和纯洁的。同时,由于那个疯狂时代的愚昧教育,静秋也是非常无知的。她,几乎不懂什麽是性爱。在纯洁和无知之外,就是极度的恐惧。她担心的就是怕别人知道。让人看到了怎麽办?被人背后指戳着“作风问题” 怎麽办?一种与少女情愫极不相称的恐惧。恐惧的是:物是人非,人言可畏。最恐惧的还是怀孕。可是什麽是怀孕,怎麽会怀孕,却一无所知。只是恐惧,无边无底的恐惧,如同“黑洞”一般的恐惧。。。连起码的常识都没有。在所有这些恐惧的背后是一个更大的恐惧:那个无所不在,无恶不作,无所不控制的“组织”。那个小人当道的组织,可是主宰一切。仅仅是捕风捉影,个人好恶,甚至是那些手中有点权的肖小小人为了自己的邪恶欲念,可以随意决定年轻人的命运和前途。把人命当蚂蚁,碾压。。。随意可以把一个善良无辜的人打入地狱,草菅人命,生死与夺。有多少美丽的生命被“零落成泥辗作尘”啊。静秋的父亲被打成右派再加一顶地主帽子,在乡下劳改。母亲是小学教师,多病体弱,还有弟妹,家庭生活非常之艰难。为了几分钱,要连续劳作多少夜晚,糊多少火柴盒子。。。静秋期盼着一个好的分配,能留在学校顶替妈妈的教职。能分担妈妈柔弱肩膀上的沉重不堪的生活重担;能保护,改善年幼的弟妹的清苦生活。。。如果,出了纰漏就就永远抬不起头来了,只能下乡了,而且可能永远回不来。。。胸前将永远被钉上了“红色的A字”,那将是下地狱一样无比恐惧的一辈子。。。老三自己的生活是没有多少恐惧的。他的思想已是很开放,很开朗,也很勇敢的。由于他出身于高干家庭,并且已经历了很多政治风雨,文革的荒唐,迫害。母亲也是大学生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已在文革中受迫害致死,父亲是某军区司令,下了台又复出了。老三已经看透了这些伪善光鲜的人事,对那个社会已经有相当深刻的见解了。但是老三也怀有恐惧。他的恐惧是为静秋担忧而恐惧,他不愿让这样一个善良,优秀又美丽的好姑娘,由于自己的自私而被这个残酷的绞肉机毁掉。 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是能充分理解这种恐惧的。这种恐惧是那么地广泛地,深深地弥散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让我立刻想起龙应台在北大的演讲,她说,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有免于恐惧的自由。我特地找小说原本来读了,有点点遗憾。小说几乎就是平铺直叙的大白文,缺乏文学的构思和艺术的色彩,像不加雕琢的流水帐。但是,文字是很流畅的。由于都是大实话,内容很真实,还是有很多朴素而精彩的东西。故事也很火辣,吸引着读者欲罢不能地跟着读下去。其中有一段对话。 老三说:“你。。。以后还要。。。嫁人的,要跟人结婚的,我还是。。。把你。。。-完整地留给你的。。。丈夫吧。。。” 她坚定地说:“我不会跟别人结婚的,我只跟你结婚。你走了,我会跟你。。。去的,你想要做什么,就做吧。。。不然。。。你会死不瞑目的。。。我也会。。。” 正是在环境之丑恶峻险之中,彰现出老三和静秋之人性的美好,伟大。。。 静秋并不明白地了解老三的白血病。而且,老三住院后,也不忍让静秋知道这样的噩讯。静秋也不知道老三人在何方。虽然能疑虑到什么异常,但是,还是产生了误会。先是被误导,以为老三也是负心男子,“得手了”,就“跑了”。后来,弄明白了,根本“没事”。仅仅数月的隔阂,老三的病况已以“飞流直下三千尺,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速度,迅速恶化了。最终,待到静秋赶到老三病床前时,老三已经瘦得只剩的皮包骨头,形容枯槁,两眼发直,盯着正上方,天花板上的静秋的画像。。。似有似无地念叨着,死不瞑目地等待着。。。静秋一遍又一遍地,撕心裂肺地呼唤着:“我是静秋,我是静秋”。。。故事的演义和周冬雨的演技,攻无不克地,打开了观众的眼泪闸门。。。 所以,老谋子也被打动了。当这篇小说在网上最热火朝天的时候,人们都希望有人来把它拍成电影。并且,在激烈地争议,应该由谁来拍这部电影。有很强烈一派意见,因为张艺谋已堕落成为统治者的御用工具了,认为张艺谋会这个美丽凄惨动人的故事弄糟的。张艺谋是一个中国电影史上的奇人。第一个震撼我的影片是《红高粱》,火辣辣的颜色,火辣辣的故事情节,粗狂豪放的民风。。。特别是在那个经历了长期的严酷禁锢,突然开放了的年代,确实是一股强劲的视觉冲击,思想感情和观念的冲击。其后他的一系列作品中,也都非常成功的。还有像桂林山水中的《印象刘三姐》。。。等等,一系列的大制作,充满创意,才华横溢。老谋子用色彩是最精彩,最有震撼力的。此前,我最喜欢的影片是《我爹我妈》,也是讲叙了一对青年的高尚纯洁爱情。虽然是淡淡的,轻轻的音乐,没有多少台词,没有山盟海誓;简洁,明了的对话,加丰富的眼神,肢体语言,高超的电影艺术,表达的内涵却是非常深刻的,让人感到惊魂动魄的震撼。自他拍了《英雄》之后,让我觉得他堕落了;《三枪》让我觉得他更堕落了。可是,他的新作,《山楂树之恋》,又让我刮目相看了。老谋子还算是,良知没有完全泯灭。。。难怪刘晓波的妻子刘霞会把老谋子列在,可能请为刘晓波去代领若贝尔奖的人名单里。。。 当时,我希望,大家都去看看<山楂树之恋>。也希望她能在美国,在全世界放映。电影是普适语言,特别是张艺谋的电影。全世界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应该能看得懂。这应该是问鼎奥斯卡奖的优秀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