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索额图的博客  
索额图的博客  
https://blog.creaders.net/u/118/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美国金融战略思想的一个绝妙转变(转贴) 2012-12-08 12:42:07

 

美国金融战略思想的一个绝妙转变

环球政经纵横谈--雷思海


美联储先生,在这个时候出场了!那就是维持美国资本市场的充沛流动性。实际上,80年代以来,这已经成为美联储最重要,也可以说是唯一重要的任务!这个任务还有一个别名:就是人们在金融危机之后,都耳熟能详的——“大而不倒”!

 

    1、 对一个广泛流传的“美元回流”概念的澄清

 

     一些朋友对本人所提到的,美国的第一个金融核武器,也就是美元利率提升时,欧洲美元向美国国内贷款时,那个无须准备金的第一笔信贷,所产生的廉价货币创造,导致的美国资金成本降低问题,好像都很淡定。

    有人说,那有什么好说的,数万亿美元的回流,你干嘛在那点资金成本上做文章,是不是有点丢了西瓜,去抓芝麻?

    这个提问很好!

    好就好在,它反映了一个对美元回流概念的一个误读!这个概念本来是想留到后面来再说的,不过,现在有必要先澄清了,它有助于正确地理解美国的金融战略运作机制。

    在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读者在媒体上经常读到的一个概念,美元回流恐怕就是其中之一。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这美元流到了外国,然后又流回了美国。

    这实际上是一个完全错误的理解!本人不知道国内的经济学者们,为什么不澄清这个非常关键的概念。这个概念的误导,影响可不小。

    所谓的美元回流,其实只是一个概念而已。它并不是美元流出了美国,然后又流回了美国。当然,现实中,确实有一部分美钞流出了美国,这是由美国官方、走私、 个人旅游等形式带出去的,但那是极小的一部分,也是为美国为了配合世界货币美元,某些现钞流通需要而准备的。到2008年,据美联储的估计,这部分估计也 就在5000亿美元左右吧,现在也差不多这个规模,因为这部分需要不会有太大的增加。

    我们如果要外出国外旅游的话,到中国银行去购买美元,然后银行给你取出最多5万美元,这部分美元,也就是这5000多亿美元的一部分。

    那么,中国2万多亿的美元储备(3万亿储备中的美元部分),它在哪里呢?不管它是现金,还是其他形式,它都存在于美国的银行系统里,它从来就没有流到中国过。

    有人问了,那么目前高达数万亿美元左右的欧洲美元,难道也在美国银行里吗?

    回答是的,他们也在美国的银行里,并且从来就没有离开过美国的银行系统。

 

    这点不妨回顾一下历史。

    1956年苏联入侵匈牙利之后,苏联政府担心美国会因此冻结自己在北美银行的美元存款。正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一家英国银行看到了盈利的机会,它向苏联 政府表示,他们可以在美国境外接收其美元存款,之后他们再将其存入美国银行。这样美国就不可能将其冻结账户,因为此时的存款是属于英国银行,而不属于苏联 政府名下的帐户。这次操作被认为是“欧洲美元”一词的首次使用。

    这个历史插曲显示,所谓的欧洲美元,并不意味着这些美元最终会存在于欧洲国家的金融体系中,或者其他国家的金融体系里,它仍然存在美国的银行体系里,不过这个时候,美国银行里的这笔美元资产的记名归属从苏联,改成了英国银行而已。

    这是历史,那么现在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与以前一样,没有什么改变。

    做外贸的朋友,可能有这样的经验,出口了一批货物,然后,自己在中国银行的美元账户上,就多了一笔美元收款,感觉是不是美元流到了中国?

    非也,美元只是从你出口客户的美国银行账户上,转到了中国银行在美国某家银行开设的账户上而已,而中国银行又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里,给你记入了一笔存款。这笔真正的美元,依然在美国的银行体系里,不会出境,也从不出境,它依然体现为美国银行的存款。

 

    而欧洲美元的流动原理,也是如此。

    实际上,在伦敦美元市场上借贷交易的对象不是现金,而是银行或者跨国公司在美国国内所拥有的活期存款。借方和贷方都在欧洲美元市场上借贷着它们在美国银行所拥有的活期存款。

    举例而言,假定一家跨国公司将它在纽约A银行的1亿美元存款转入伦敦B银行,在纽约A银行的账簿上,这笔资金就由原先的账户转入了这家伦敦银行账户上。所 以,针对每一笔欧洲美元交易,在美国就有一笔相应的存款所有权的转移,它只改变美国银行账簿上的户名,美国银行体系的总额不变。同样,一家伦敦银行贷出一 笔欧洲美元贷款,归根到底也只能是把它原来存在美国银行里的一笔美元活期存款转给对方而已。

     英国等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之所以愿意吸收欧洲美元,是因为这些美元不受到存款准备金的限制,因此,各国金融机构可以为这些欧洲美元存款,提供更高的存款 利息,更低的贷款利率,依然能够获利。由于美英特殊关系,以及英国金融的发达,英国实际上成为欧洲美元转存为美国资产的最大中转站、其次是瑞士,其他欧洲 国家排次靠后。

    美国的对手伊朗、委内瑞拉手里的美元,大都是通过英国与瑞士的金融机构,匿名存在美国的银行体系里,当然,匿名到什么程度,就要看英国人够不够意思了。要不然,美国人对那些所谓的国际洗钱活动,能够如此门儿清们!

    也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动用任何美元资产,都会被美联储看在眼里,毫厘必现!

    因此,所谓美元回流,确切地说,是资金流向美元。也就是说,投资者希望持有美元,而非其他货币,这样一来,更多的货币,追着一定量的美元,就会导致美元升值。这就如同买东西一样,大家都抢的时候,商品就涨价,美元这个纸币也就这样涨价了。

    但是,必须明白的是,美国国内的美元总量并不会因为各国投资者要买美元而会增多。它还是那么多!正所谓: 

 

    你赚了美元,或者付给了别人美元

    美元仍在美国银行体系里

    不出不进

    你抛售美元,或者你买入美元

    美元仍然在美国银行体系里

    不来不去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也不减

 

    2、CDS的资本创造功能,是世界货币的权力

 

    先澄清一个问题。由于本人说到,CDS是美国的金融核武器,是美国搞强势美元的强大秘密武器。有的朋友因此指责我是在吹捧美国,是5美分。这恐怕是误读了本人的意思。

    本人的意思是,只要世界各国仍然把美元当做是世界货币,仍然是在美国确立的规则下去玩金融游戏,那么它的CDS就是核武器,而且还是——只能它有,而你却不能有的核武器。

    希腊之所以后来出现债务危机,并殃及鱼池,让整个欧元动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过去几年中,不自量力,过多地使用了CDS,从而使其能够超能力发债,所导致的!这点后面会说说。

    CDS就相当于帝王的权力,只有世界货币才能用,欧元还没到那个地位,就被希腊提前拿来享受了帝王的权力,结果自然遭殃。至于有人说希腊债务危机是高盛阴谋的产物,估计这些人不知道,当时高盛主管希腊业务的,正是今天的欧洲央行行长,意大利人德拉吉!

    他会和高盛一起,在十年前,就潜伏一个计谋,然后十年后,等到次贷危机,就来引爆,让美国人脱身么?即使德拉吉真是美国人的木马,他也没那么穿越的智慧吧!

    扯远了点。呵呵。

    既然CDS可以让美国使用比其他国家成本更低的资金!而且你也承认人家这样做的合法性,那么,你怎么和一个资本几乎等于是无限,成本比你还低得多的人,去玩金融对赌?

    这种情形就类似一个赌场。

    在赌场里,谁铁定会赢?答案是赌本无限的人会赢。比如一个人去赌场赌博,下一美元,如果输了,第二次就可以下2美元,如果输了,第三次再下4美元。一直无限下去,假设这个赌徒的赌本是无限的多的话,那么只要他赢了最后一把,那么就等于他全赢。

    中国等其他国家,如果继续在美国的金融规则下玩金融游戏,就等于承认了美国这个核武器的威力,除非你打破美国的规则,打破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否则,你硬是要否定美国金融衍生品的巨大降低资金成本的作用,就等于是自欺欺人。中国能够自立一套金融游戏规则吗?目前看来,似乎还不能,这不,在美国、欧元区都推迟巴塞尔三协议的生效时间的时候,中国仍然在坚持自己的推进承诺么。

 

3、美国金融战略思想的绝妙转变

 

    下面接着说。这次要说到的是,美国金融战略思想的一个绝妙转变,有人恐怕不满我用这个词了,其实,承认对手的优势,才是我们真正强大的体现,如果连对手的优势都不承认,那不是盲人骑瞎马么。

    可以说,这个转变,也是美国花了10几年的时间,忍受了10年的经济大滞涨,还差点让苏联在全球的战略进攻,所全面压倒的教训,所换来的。

    前面说到,所谓的美元外流,其实只是将美国银行账户上某美国人或者美国公司的名下的美元存款,转移到了外国人在美国银行开始的户头上而已。

    新主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沙特人,都不影响这笔资金仍然在美国的银行系统里,属于美国银行的存款,美国银行可以用它来放贷款!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美元货币的大创造,有可能首先在美国国内推升通货膨胀!因为银行有天然的创造信贷,以获得利润的冲动,它吸收每一分钱的存款,都会导致更多的贷款!

     也就是说,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在理论上让美国有了无限创造美元资本的能力。但是,由于美元货币并不出境,因此,它最终会在美国境内首先推起通货膨胀,或者资产价格泡沫。

    这个最终是什么时候呢?

    这个时间点取决于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也就是美元的财富全球占有能力。如果说,美国每创造1美元的货币,这1美元的货币,都能在全世界找到新增的1美元的商品或者资产,来匹配的 话,那么。理论上而言,就不会发生通货膨胀。比如说,中国人向美国出口1美元的商品,那就意味着这1美元占有了相应的商品。又比如说,日本人购买了1美元 的外汇,那么就意味着这1美元,占有了1美元的日本资产。

    因此,理论上而言,只要美国人创造美元的速度,不超过美元在全球的财富占有能力与速度,就不会发生通货膨胀,或者资产价格泡沫。

    第二个问题,就是美国国内的信贷扩张能力。我们知道了,所有美国创造出来的美元,都在美国银行体系内。但是,如果这些美元都是存款的话,那规模就大了去了,最后,通货膨胀或者资产价格跑米,就不可避免了。

    其实,对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大创造,最终可能会造成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的情况,美国是早有认识的,因此,如何解决美元“输出”后的“回流”问题,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里的输出与回流,都打上了引号。

    尤其是1974年之后,石油价格暴涨,突然创造出了巨大数量的石油美元,这些产油国家的石油美元数量庞大,一旦完全从美国购买商品的话,其巨大程度,会立 即推升美国的通货膨胀。虽然说,购买美国商品的行为,会导致美国产能的扩大,从而抵消通货膨胀,不过,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而70年代一开始,美国就已经通 货膨胀率超过6%了。

    为了解决产油国的美元储备可能立即产生的大规模购买商品的问题,这在当时,是一个看起来很迫切的任务,1974年,尼克松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还在搞物价冻结政策呢。如此庞大的石油美元,再从美国市场上购买商品的话,无疑会让物价冻结的难度更大。

 

    于是,美国说服沙特购买美国国债。

    对于这点,很多著作用了政治经济分析的手法,来分析其中的奥秘。

    比较有名的当数美国政治经济学家迈克尔.赫德森。在他的《全球分裂—美国统治世界的经济战略》一书中,赫德森如此写到:“1974年,美国财政部长西蒙访 问了中东,哄骗阿拉伯国家购买美国政府债券。他也试图阻止石油输出国组织把其国际收支盈余用于其它方面。……他与沙特官员谈论将沙特大量美元的潜在供给投 资于美国发行的特别债券。”

    赫德森的哄骗一词,虽然有点戏说的味道。不过,它确实反映了美国人试图解决世界货币美元的超发冲动,与通胀陷阱这个困境。

    那么,是不是可以让美元出境呢?

    让我们假设一下,现实中没有出现的这个情况,一旦真的出现,会产生什么后果。一个很自然的后果,就是美元资本的创造能力,在境外得以派生。

    如果其他国家的美元外汇储备的大部分,是以美元现金的形式流出的话,那么其他国家的拥有美元储备的银行,将得以依靠这些外汇储备现金,与美国分享发行美元的权力。相应地,美国银行体系里的这笔美元储备,将不复存在。

    今天的中国有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如果这3万亿美元全部以美元现金的形式,存在中国的银行体系里的话,那么中国银行体系所拥有的美元基础货币,将堪比美 国自己目前拥有的基础货币规模,这样一来,中国将完全可以用这些美元基础货币来创造更多的美元信用,从而获得巨大的利益,中国将分享美国的货币主权与收 益。当然,其最后的结果,将可能是美元信用的彻底崩溃。

    这样的局面,是美国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正如老子所说,生者死之门。

    世界货币美元的无限创造能力,本身也是灭掉世界美元的命门所在。

    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超发货币的诱惑是始终存在,并且是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的。

因此,美国不会去研究货币如何不超发的问题,而是试图找到一种超发的新路径。超发对 美国而言,只要不引起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那么对美国而言,就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就意味着可以通过美元输出,来暂时地占有其他国家的财富,并向永久过度, 怎么个过度法,那就是美国金融战略的具体实施路径问题了,后面将继续谈到。

那么?怎么样既能一边超发美元,而不导致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

    从理论上而言,它有两个解决的方向:

    第一是向外看:那就最大限度地拓展美元货币与资本,对世界财富的暂时占有能力。如果每发行1美元,都能在国内外找到1美元的财富匹配的话,那么自然就不会产生通货膨胀,这就要求世界资本流动更加自由化,让美元资本在世界各地更加畅通无阻。

    当然其他国家的资本也会因此而畅通无阻,不过没关系,它们的货币都不是世界货币,要想投资,要想买东西,都得借道美元。这很好理解,比如中国对非洲投资, 得用美元,而不是人民币,那么中国在非洲投资的同时,也帮美元在国外匹配财富,所以说,现在的中国是美元的最大外部支柱之一呢!

    第二是向内看:毕竟发行的美元都在国内的银行里,是不出境的。谁也保不定,银行一个没收住,疯狂放贷,结果造成本国的通货膨胀或者资产泡沫!毕竟信贷扩张 的速度,可比财富生产速度快多了。那么,可否形成一个庞大的资本市场,让它既成为吸纳货币的池子,同时又可以成为向外输出美元的池子。

    这样一来,美国的金融体系,创造出来的就不仅仅是直接的美元或者美元信贷,而是美元资本!它可以是股票,可以是债券,也可以是其他金融衍生品!但只要需要,它就可以变现成美元,购买世界各国的资产。

 

    比如股票市场。A公司想要一笔钱去从国外进口货物,或者进行其他投资。A公司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来达到目的,不过从银行贷款的话,银行系统就等于创造了货 币。A公司也可以到股市上卖出本公司的股票,这样一来,A公司得到了它想要的货币,而其他投资者则获得了A公司的股票,A公司于投资者之间,交换了他们的 存款与股票。这样的交换,也不会创造货币。

    银行是以货币乘数机制来创造货币,而资本市场在创造一笔货币的同时,也会“消灭”一笔货币。A 从B处拿到了一笔货币,付出的是与货币相对应的资产,B就失去了一笔货币,同时得到了与该笔货币相对应的资产,不过,对B来说,自己愿意将自己的这笔货币 锁定,因为这笔钱目前是闲钱,就像一个人用自己的不着急用的一部分资金,去投资股票一样。它的资本创造与资本沉淀的作用,是同时发生的。

    可见,庞大的资本市场的一个作用,就是将有限数量的货币效用最大化。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可以用一个盖,来盖10个茶壶。靠的就是货币的流通速度。

    实际上,在美国的资本市场大发展30年之后,如果将美国资本市场的交易考虑进去,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比全世界任何国家都要高很多很多,而不是一点点。

    当然,资本市场的大发展,并不意味着美国银行机构的货币创造,就完全不增长了,实际上,它一直处于温和的增长之中。不过,它的一部分重要货币创造功能,被资本市场替代了。因此,70年代那样的恶性通货膨胀问题,后来再也没有发生过,直到2007年的房地产泡沫。

    当然,资本市场是波动的,在繁荣时扩张,在危机时收缩。

    2007年底2008年初,中国股市冲到了6000点,各位股民朋友,是不是都满面春风,资产升值。现在2000点,还有几位朋友资产没有缩水?股市如此,其他资本市场也一样。

    美国人也不例外,美国的资本市场也会动荡,也就是说美元资本的大创造,随时也可能面临着必然会出现的自我消灭的问题。

    如果美元资本在美国本土因为资本市场波动而消灭的话,那么其结果将是很危险的,它不仅意味着以美元衡量的美国自身财富大幅度缩水,还意味着它国手里的美元储备,对美国资产的购买力将极大的提升,这将意味着美国财富的净输出。

    那么,美国是否可以做到长期乃至永远地保持资本市场充沛的流动性,从而防止美国资本市场出现大的收缩?

    尤其是在其他国家的资本市场出现正常的收缩周期的时候。美国依然保持着资本市场充沛的流动性,这样一来,美元资本的间接无限创造,将为美国资本全球廉价收购,带来千载难逢的良机,从而不断推升美国的海内外财富!

    答案是可能的。

    美联储先生,在这个时候出场了!那就是维持美国资本市场的充沛流动性。

    实际上,80年代以来,这已经成为美联储最重要,也可以说是唯一重要的任务!

    这个任务还有一个别名:就是人们在金融危机之后,都耳熟能详的——“大而不倒”!

 

    这是一个绝妙的转变!

    一个新的理论在此时刻,应运而生了:那就是美式的新自由主义,也就是华盛顿共识的前身!这里说它是美式新自由主义,以区别于古典的新自由主义。

    30年后的今天,当人们谈论起华盛顿共识的时候,总是强调人权、自由、民主等政治与社会的层面,但实际上,美国当初将新自由主义捧上殿堂,看中的却是它对美元资本无限创造这一本能的天然契合。

    2011年,美国最反华的经济学家之一,保罗.克鲁格曼,在反思美国次贷危机时,指责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在里根。他说了一个大实话!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美式新自由主义,如何与美国的金融战略,如此浑若一体,并成为美国此后全球金融掠夺的最强大的理论武器的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8318c01014j5q.html

浏览(1439) (0)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索额图
注册日期: 2006-10-26
访问总量: 1,709,28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索额图:俄乌战争是中国扭转被动
· 中美狮虎之争—一切皆有可能
· 索额图:狮虎之争--兼谈美国精英
· 索额图:美国精英派果然厉害
· 索额图:台海会不会打起来?
· 索额图:平庸的美国政治
· 特朗普集团谋略解析
分类目录
【学术创意】
· 美国的全球战略错在哪里?
· 扩大内需的根本办法是什么?
· 如何铲除祸害千年的“官本位”文化
· 化腐败为动力,寓创新于企业
· 解析美国经济衰退之谜
· 图表解说美国经济衰退之谜
· Economy of the United States o
· 中国GDP(节选)--转自百度百科
· 中国古代皇朝更替的根本原因是什
· 二战中德国怎么打就不会败?
【中美牛虎】
· 索额图:狮虎之争--兼谈美国精英
· 中国的下一步是实现战略破局
· 如何改善中国整体安全形势?
· 警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陷阱
· 人才争夺战----推翻帝国霸权的决
· 美国没牌了,中国可以出手了
· 中国出击,目标马六甲
· 从黄海危机看中美新形势下的较量
· 美元保卫战与中美斗智策略解析
· 老牛发威的时候到了!(下)
【风雨家国】
· 如何帮孩子选大学和专业?
· 中国女人中有多少邓文迪?
· 我也有一个中国梦
· 哈尔滨垮桥的设计有问题
· 中国古人如何解决城市排水问题
· 别把尊严不当回事
· 中美原本是师徒
· 警惕南海诸国五五分帐的阴谋
· 在南海冲突中如何保护华侨的安全
· 黄岩岛位置图
【时事解析】
· 索额图:俄乌战争是中国扭转被动
· 中美狮虎之争—一切皆有可能
· 索额图:狮虎之争--兼谈美国精英
· 索额图:美国精英派果然厉害
· 索额图:台海会不会打起来?
· 索额图:平庸的美国政治
· 特朗普集团谋略解析
· 算算冠状病毒死亡率到底有多高
· 中美贸易战美国错得离谱
· 中美贸易战的深层原因
【附庸风雅】
【牛虎旧作】
· 中美牛虎之争:东亚对抗与东海之
· 中美牛虎之争:东亚对抗与东海之
· 中美牛虎之争:东亚对抗与东海之
· 中美牛虎之争:中国出击
· 中美牛虎之争:核战争不可能爆发
· 中美牛虎之争:中国“崩溃”!
· 中美牛虎之争:美国的策略与中国
· 中美牛虎之争:美国的策略与中国
· 中美牛虎之争:美国的策略与中国
· 世界资源之战与中美牛虎之争
【伊战旧作】
· 最后的战争,最大的变数
· 巴格达国际机场和拉姆斯费尔德的
· 骑虎逛街----布什政府的前途
· “鼎折足,信如何”----伊拉克如何
· 美伊之战,中国得利
· 美国经济又回来了!--美伊战后形
· 下一个打谁?----美伊战后形势估
· 美伊之战的战略背景分析
· 哥伦比亚号失事与美国攻伊
【佳作收藏】
· 美国的“大中东战略”真的失败了吗
· 刘仰:中国需要的是世俗道德,不
· “国 际形势正朝着有利于中国人民
· 厉以宁:中国城镇化道路怎么走?
· 习近平向海不归喊话了(ZT)
· 游戏规则——美国民主选举的真相--
· 中国在为战略对决阶段做金融与军
· 美国金融战略思想的一个绝妙转变
· 帝国战略初长成,金融帝国第一个
· 美国对中国金融战略布局,及未来
存档目录
2022-03-16 - 2022-03-16
2021-11-20 - 2021-11-30
2021-01-24 - 2021-01-24
2020-06-01 - 2020-06-01
2020-02-22 - 2020-02-22
2019-05-29 - 2019-05-29
2018-12-17 - 2018-12-17
2018-11-11 - 2018-11-11
2018-08-05 - 2018-08-18
2017-08-06 - 2017-08-06
2016-08-28 - 2016-08-28
2015-11-15 - 2015-11-15
2014-06-14 - 2014-06-29
2014-05-01 - 2014-05-23
2014-01-02 - 2014-01-11
2013-12-03 - 2013-12-16
2013-11-01 - 2013-11-04
2013-10-05 - 2013-10-27
2013-09-08 - 2013-09-08
2013-08-26 - 2013-08-31
2013-06-08 - 2013-06-29
2013-05-05 - 2013-05-30
2013-04-04 - 2013-04-27
2013-03-29 - 2013-03-29
2013-01-27 - 2013-01-27
2012-12-02 - 2012-12-08
2012-10-09 - 2012-10-09
2012-09-03 - 2012-09-30
2012-08-25 - 2012-08-31
2012-07-01 - 2012-07-22
2012-06-02 - 2012-06-26
2012-05-07 - 2012-05-26
2012-03-31 - 2012-03-31
2011-12-18 - 2011-12-18
2011-09-25 - 2011-09-25
2011-08-01 - 2011-08-24
2011-07-02 - 2011-07-27
2011-06-04 - 2011-06-23
2010-12-25 - 2010-12-29
2010-09-23 - 2010-09-23
2010-07-24 - 2010-07-31
2010-05-30 - 2010-05-30
2010-04-21 - 2010-04-21
2010-02-20 - 2010-02-20
2009-07-30 - 2009-07-30
2008-10-04 - 2008-10-04
2008-06-04 - 2008-06-04
2008-05-01 - 2008-05-31
2008-04-02 - 2008-04-29
2008-03-01 - 2008-03-26
2008-02-15 - 2008-02-15
2007-12-04 - 2007-12-30
2007-10-10 - 2007-10-23
2007-08-12 - 2007-08-12
2007-04-09 - 2007-04-22
2007-03-05 - 2007-03-11
2007-01-01 - 2007-01-21
2006-12-09 - 2006-12-09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