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孩子选大学和专业?
索额图
又一个学年开始了。SENIOR的孩子应当开始考虑申请什么大学和专业了。老索刚把姑娘送去大学。过去一年里,在帮助孩子选择申请什么大学和专业时,老索下了番功夫,动了些脑筋,有不少心得体会。海不归们父母心态家庭状况孩子教育等方面程度大体相当,也许可以互相借鉴。所以写了这篇帖子。肯定不是什么葵花宝典,错误片面在所难免,拣有用的拿来用就是了。欢迎大家讨论补充。
在考虑孩子未来的大学和专业时,我建议家长们遵循以下几条行动规则:
1. 假定自己对大学或专业什么都不懂
2. 假定自己对孩子并不很了解
3. 假定钱不是主要问题
我们中国家长有个普遍的毛病,喜欢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推定某些自己并不熟悉的事情,就是俗话讲的“想当然”。 当这种想当然的想法与孩子的想法发生冲突矛盾的时候,又习惯于转换角色,以父母关心孩子的口气为自己辩护, 而忽略孩子的想法。而孩子在中式家庭里已经习惯于在冲突异见时听从父母,孩子并不愿意坦露自己的全部想法。沟通不畅,这在上大学选专业这样重大的事情上是相当有害的,是家长们在考虑问题之前必须认识到的。
大学日新月异,专业变化多端,你当然知道TOP TEN, TOP TWENTY, 甚至TOP FIFTY,但是,一般性的知识很难帮助你作一个非常具体的决定,一个学校、专业、孩子三方匹配在一起的决定。定大学选专业,其实是一个PROJECT。一个PROJECT需要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
孩子一直都在变,我们却几乎是不变的,我们变得最多的也许仅是头发而已。虽然天天生活在一起,父母其实非常有可能遗漏掉孩子变化中的许多东西。我和许多孩子交流过。孩子身上在父母眼里不值称道的东西,我却觉得是很重要的品质; 而有些父母感觉自豪的东西,我却以为是应该担心和有必要注意的问题。很简单,帮助孩子决定大学和专业,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评估工程,只有把有关的信息全部收集起来,摆出来,综合考虑,才有可能做出正确决定。分析漏项,不论干什么,都是很可怕的事情,遗患匪浅。这是想当然的另一个表现。
有了实事求是的态度,有了认真负责的精神,这事情就有了好的开头,好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海不归家长们不也是中国人吗?!认识到中国人性格上的缺点,中国人才有可能脱胎换骨干大事。
结合自己的实践,做这个“项目”的基本步骤和工作是大致这样的:
第一步:先了解有些什么专业
先给自己扫盲,或叫更新脑筋。专业大致可以分为几大类:SCIENCE,SOCIAL SCIENCE,ENGINEERING, BUSINESS, EDUCATION,LAW,MEDICAL, AGRICULTURE,LANGUAGE, MEDIA&
ARTS,等等。孩子想进哪个领域,这是需要最先搞清楚的问题。而解答这个问题,必须结合孩子的性格和爱好,或者已经表现出来的专长。如果这一步搞不定,不急,再深入研究哪个领域有些什么专业。具体的专业情况了解得越多,专业选择就越容易。美国大学有多少专业,不难知道,我用的是这个网站:http://www.a2zcolleges.com/majors/ 。
第二步:审查孩子从高一到高三的成绩单
GPA很高或很低,都不能说明你的孩子的能力、潜力和兴趣, 只有深入审查他的各科成绩及其分布变化趋势,才有可能发现他的特长。我听过录取办的人亲口表达过这样的意思,从成绩单上,基本可以判断一个学生的特长。我们这些人,做细致的分析工作,脑子绝对够用。只要你做了这一步,作为家长,你心里基本有数了。提出一个专业候选名单应该不难。
第三步:研究就业市场趋势
这仍然是你要做的功课。有了一个候选专业名单,进一步了解未来就业趋势、发展前景,这才是比较认真负责的调研。网上这方面的信息很多。
第四步:与孩子展开公平讨论
有的家长喜欢这样发问:“孩子,你想学什么?”。这种问题,一杆子捅到腰眼上,很难回答,也让孩子反感。如前所述,决定专业方向,本来是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分析工程,在最后的结论作出之前,谁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即使回答了,也是想当然,更何况他们还是孩子,说话思维都有随意性,如果家长太当真,结果孩子有了压力,想改口都不敢不能, 你的帮忙可能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正确的做法,或叫摸底调查,应该是让孩子尽情表达她所有感兴趣的东西,喜欢唱歌跳舞也可以说过来。然后再与孩子交流你的以上研究发现。这个讨论全家可以参与,即使你心里已经十分清楚孩子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只是不要太早做结论!逼得太紧,孩子会心里不踏实,甚至会心口不一,做家长的应该注意到心理方面的因素也会影响孩子做选择, 不可粗心。
第五步:学校初选
有了GPA、ACT、SAT的硬指标在手,选学校比较容易,怕冷、怕热、怕远、怕近都可以考虑进去。我主要用的是这两个网站: USNEWS 的学校和专业排名(http://www.usnews.com/education),和“CompareUniversity”(http://www.cappex.com/)。 后一个网站有前一年录取学生的GPA散点图。这个图很实用,是我们以前梦寐以求都看不到的东西,你只要看到你孩子的GPA在散点密集的坐标区域,能否录取,你可以有一个大致的判断或估计了。工作做到这一步,其实你的孩子能上TOP几的学校已经很清楚了,孩子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注意这个成绩分布有内在差异性,AP课少的孩子GPA可能很高,AP课多的孩子即使成绩不是最好,学校可能更青睐这样的学生,因为AP课本来是大学课程,AP至少拿了B,说明这孩子已具备相当专业学习能力,录取这样的孩子学校比较放心。图上太低的成绩可能是来自某些非主流系或特招生,想进名校非主流专业,可以去这些系的网站上查看具体录取标准,不要被招生办公布的高标准吓退了。现在美国大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费不足和生源不足的双重问题,即使是名校,高昂的学费吓退了好多学生,不得不大批录取外国学生弥补生源空缺,本土有志进名校的学生即使被拒,也有申请再评估的机会,只要系里同意,录取办这关还是可以通融的。
第六步:访问学校
有的学校从九月份就开始接受申请。各个学校几乎都准备了SUMMER SESSION,而且大多有周末的SESSION,所以看学校最好的时间是SUMMER。我自己并没有按照上述步骤做, 而是看学校与研究专业同步进行, 尤其第五步可以先做,把可能的或感觉兴趣的学校列出来,照这个单子去看。最好的,最差的学校都可以看,有了比较,孩子的印象就深刻,下一步决定取舍时就比较容易。需要提醒的是,每看一个学校,最好利用SESSION之后的时间去拜访录取办的COUNSELOR。ADMISSION COUNSELOR感觉最好的时候就是被学生家长拜访的时候。在递交申请之前他们的态度都是比较好,你可以听到许多你不曾有机会听到的信息,这些信息许多是暗示。这些对我们这些脑力过剩的人绝对有用。一位录取办主任说过这样一句近乎傲慢、却绝对没有负面含义的话:“即使GPA4.0我们也不能保证录取”。拜访一下COUNSELOR,你会得到让你茅塞顿开的解释。好学校评价学生的标准,我的理解是,德智体全现发展,更注重孩子的成熟程度和内在潜质!看到好孩子被TOP学校录取,在赞赏孩子的同时,我更钦佩学校的录取专家,他们才是神人。好学校,一定有许多伯乐!
第七步:圈定申请的学校
决定申请什么学校,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以专业定学校,选择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申请;另一种是以学校定专业,选择排名靠前的学校申请,专业排名落后也可以接受。老索用的是后一个原则。我的研究发现,综合排名靠前的学校,它的各个专业排名也普遍靠前,至少不是很差(一般在十名以内)。这一点很好验证,看一眼UPen、ANN HOBOR的专业排名就一目了然,名校就是王道!道理很简单,名校之名,在于名教授,名校有钱就能挖到名教授,名教授越多,学术排名就越靠前,而学术排名靠前的专业,只有好资质的学生才能读下来,而好学生越多,出名的和成功的学生就越多,学校就越有名,就越能招到名教授好学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和名教授好学生在一起学习,傻子也能沾些灵气啊,管它什么专业!毕竟本科学习仍是打基础、长见识、学做人的阶段,还定不了终身事业(最大可能定个终身伴侣而已),那就没有必要为了追求专业而放弃孩子结识高人或综合发展的机会。在人生起步的第一个十年或三十岁前后,“名校毕业”就像获得了一个贵族身份,好处是不言而喻的,这世道就是这样!有些专业学院排名很靠前,可是你工作生活的环境中很少人知道(MIT除外),这专业排名的红利也就没有了。对于上名校的孩子,因为TOP学校与TOP专业高度重合,风光占尽,这个问题并不突出。对于上TOP 50以内的学校,研究这个问题有现实意义。而上TOP 50 以外的学校,考虑专业排名应该优先于学校排名,这是我的管见。
第八步:写自传
我问过COUNSELOR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自传是请人代写的,你们如何准确评价这个学生?” COUNSELOR回答说:“我们依据所有申请材料做判断;从申请材料中,我们是能够判断出来自传是否是代写的!”这个回答让哪些习惯为孩子捉刀写文章做PROJECT的老中老印家长们后背发凉吧!经验老到的录取人员一定有一套分析办法识别真假,去伪存真。我可以想像,语文ACT 25分,却递交一份出奇精彩的自传,这个自传的可信度就不大;物理化学数学GPA 4.0(有的学校要计算核心课程的GPA作为录取的一个标准), 数学ACT考不到30,那这学校的教学水平是不是太低了?你的专业关连的主课GPA平平,却要申请这个热门专业,这个申请很可能不是认真考虑过的。如前所言,好学校要求申请者德智体全现发展,更注重孩子的成熟程度和内在潜质,他们工作的首要目的是看到一个真实的你,任何虚假堆砌只能添负分。自传非常重要,是画龙点睛之笔,不可小视。自传传递的信息与孩子的成绩、平常表现和专业之间一定要有内在关联或逻辑层递,刻意拔高或脱离主题都是要命的错误。自传要文笔通畅,言之有物,真实感人,有思考,有深度,有高度,浑然一体,中心突出,让人有“欲拒不能”的感觉;坚决不能有文字堆砌或含义重复,宁肯简约明了,也不要用生僻僵硬的表达,要记住你是在说服人理解你,不是在炫耀你。如果你的综合成绩恰好骑墙,一份好的自传,常常让COUNSELOR心动而不得不怜惜你接受你。
第九步: 递交申请
从圈定申请的学校到递交申请,还会有学校被放弃。有些学校的申请很繁琐也很自以为是,孩子一边上课一边添写材料,没有足够时间,所以孩子就放弃了。从申请过程的设计安排上,也能看出一些学校的人员素质来, 我对ANN HOBOR的录取人员素质很推崇。东部有的学校申请表中问“为什么申请我们学校?”,这种问题反应出录取人员的盲目自负,太把本校当根葱。现在各个学校几乎都从SENIOR上学期接受申请,EARLY DECISION, EARLY ACTION就是明显的抢学生的游戏,给孩子们在做决定时增加了难度,锁定学生又不给资助,让家长们为难抱怨,但总的来说,申请还是越早越好。有的学校在EARLY ACTION期间,一些热门专业几乎添满了,留给二月份的名额很少了,对申请晚的学生很不利。有些专业名额未满,直到截止期前才给“骑墙”的学生发通知,对这些孩子早申请晚申请差别不大。这些情况都是从与COUNSELOR的交谈中得知的。重点申请的学校还是要早申请。申请学校多少合适,取决于你的研究成果,上中下三个档次,各3—5所足以,太多是浪费钱。我孩子重点申请7所,4所录取,其中想去的都录取了,不算浪费钱。
第十步:定学校
到了这一步再考虑钱的问题也不晚。家庭收入二十万左右,拿资助估计没门儿。昂贵的私校,不给资助也上不起。老爸能负担多少,给孩子交个底,钱不够还要上贵的学校,剩下的事情应该由孩子自己决定。大学量力而行,读研究生时凭自己本事考上顶尖学校,这也是不错的选择。好儿郞哪里有不体谅父母的。说不通的倔孩子,可以让他看看索叔叔是怎么说的(见《孩子,爸爸和你聊聊》)。关于学校与专业选择的优先顺序问题,在第七步中已经讨论过,能上名校还是要选择上名校,专业差点不是什么大问题。
步骤工作清楚了,但还会有搞不定的情况。有的孩子好像什么都不喜欢,不知道学什么。其实这种状况根本原因是以往父母管得太多太严,孩子的依赖性已经演变成惰性,胆小,不想吃苦或迎接挑战,仍然希望父母给他拿主意。兴趣不是天生的,理性地科学地引导是必要的。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是父母要改变一贯作风,开始与孩子平等对话,聊与升学无关的话题,让她产生亲近感,打消顾虑,她说什么都要加以鼓励,正面看待,不要批评,逐步打开话题,让她的心思慢慢流出来,你必然能发现什么。同时做为成年人,我们应该能够对孩子的性格作出准确的分类判断,看她做什么工作最合适,向她推荐几个选项。这两件事要是做好了,你不可能找不到孩子的闪光点兴趣所在。关键在于家长的耐心和责任性。有的家长本人思想性格就有问题,当然干不了这精细的活儿。只要家长一方还有理性,请个高人朋友给孩子开导开导,也许孩子会茅塞顿开,数日间变成另外一个人。总之,孩子身上的问题根源还在大人身上,不能怪孩子。
许多全优的孩子比父母一代要聪明,有主见,早熟,是人中龙人中凤,注定要成大才,不需要父母操心。他们的成功,不是我们父母的功劳,而是孩子们很好地利用学校和社会提供的条件,自我奋斗的结果。父辈们受过生活的磨难,对孩子将来能不能找到一份工作养活自己特别担心,给孩子出好多短视的歪主意。其实,和这一代孩子们比起来,我们都是土老冒,能够和孩子做个平起平坐的朋友,已经相当不错了,慎言慎行是要义!要不然,孩子会讨厌婆婆妈妈的父母,故意挑离家远的学校去上!海二代和海一代就是不一样!
最后,祝家长们心想事成,祝孩子们如愿以偿!
二零一三年八月廿六日于北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