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索额图的博客  
索额图的博客  
https://blog.creaders.net/u/118/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中国古代皇朝更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13-04-04 22:49:43

中国古代皇朝更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索额图

 

自秦至清凡2200余年,中国古代经历十几次大的皇朝更替。每一次更替总是伴随着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人口的大量消亡,新的皇朝几乎一切从零开始。人们仰赖明君,休养生息,国家由穷变富,然后由盛转衰,明君的后代们像发疯一样为皇朝挖掘着坟墓,自觉地为下一个轮回的到来做着准备。中国的史家学者们将这种皇朝更替的原因归咎于土地过度集中、官僚机构膨胀、赋税过重、人口太多、外敌入侵、自然灾害等等,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更有学者借鉴欧洲历史上国王、教会、市民三位一体相互制衡的社会结构和机制,制造出一种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理论,来解释中国古代社会周而复始的现象。老索对这两类史学观点持保留态度。

 

朝代更替的血腥让后人不堪回首。在道义上,学者们的责任是运用智慧,不单要找出前朝覆亡的原因,更要提出避免重蹈覆辙的办法,为后世谋太平;如果光找到了原因却提不出办法,恐怕这原因不是真原因,这研究也是可有可无的。

 

超稳定结构理论是莫名其妙的东西。中国古代社会更替频繁剧烈,破坏修复,再破坏再修复,不断地推倒重来,这个过程本身说明国家体制中严重缺乏某种稳定调节机制,是超级不稳定、超级病态的结构,“超稳定”从何说起?  

 

自秦至清的中国古代社会到底属于什么政治体制?“封建社会”?中国历朝封王是常有的,建国却是不允许的,国家主要的管理方式是金字塔式的州县体制,王权仅代表一种特权,相当于欧洲的贵族而已,不是一种政权形式,老皇帝们是绝对不搞封建的。所以说中国古代只有皇朝,没有王朝。韩信就是因为搞封建而被杀的。明朝的王们结婚娶媳妇都得皇帝批准,有个王等到八十岁才拿到结婚证,这种“王”活得都可怜,更不必说参政议政。清朝的王权力比较大,但仅限于皇帝委派了差事的王,是皇帝的特使而已,人数有限,不构成政权体制的重要部分。所以中国古代政体本质上不是封建体制

 

有学者把传统体制称作“郡县制”,“集权制”,“宗法专制体制”,“亚细亚方式”等等。为避免瞎子摸象,老索把这种体制统称“中国传统体制”。 中国传统体制为中国首创并发展成熟,自上而下通过金字塔式的层层行政管理机构行使权利,为古代世界不多有的完善有效的政治制度,以“中国”命名名符其实,理所当然。在这种体制下,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皇权独大,皇帝拥有绝对权力,王权立法权行政权军权“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权均为依附仆从的权力,没有任何一种权力可以制衡皇权(外戚干政是皇帝后院起火,并不否定皇权至上的体制模式),当然也没有民权或治外法权。这是中国传统体制的特色之一, 皇权至上

 

皇权以军权为保障,通过金字塔式的行政管理机构行使权利,将皇权推进到县级及乡里一级,也就是社会的最底层。这种体制,既有直通底层的直接控制功能,也有迅速扩散覆盖全面的管理功能,整体社会的利益分配和再分配很大部分是通过这个系统实现的,因而它是强大的利益分配机。如果用来对外发动战争,对内举办大型工程,实施社会改革,征税纳贡,显然是高效的绝佳的体制。这是中国传统体制的特色之二, 高效机制

 

金字塔行政体制却并不完全是传递皇帝意志的管道,它层层叠叠,有时像过滤网, 有时像放大器,有时又像哈哈镜。任何一个梯次或结点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政令不畅, 贻误时机,而如此多层复杂的传导机制,信息扭曲与丢失几乎是难以避免的;一个上级的贪污,会引起下级连锁贪污,出现贪污放大效应,不管当事官员出于自愿还是被迫;出于畏惧严酷惩罚的原因,官官相护成为这个体制中的必然现象,而官员利用这个体制的扩散效应,让尽可能多的人均沾利益,形成稳定的利益集团,从而达到自保甚至对抗上层的目的。元朝开挖京杭大运河的民工因官粮被官员贪污倒卖吃不饱而造反,道光皇帝裤子上打两个补丁花 50两银子,这是体制过滤效应的例子;隋炀帝随驾十万游扬州,杨玉环吃荔枝快马传递累毙人马,这是体制放大效应的例子;王安石变法中政府给穷人的小额扶贫贷款变相成为向有钱人摊派贷款,政策执行完全被扭曲,是这套体制的哈哈镜现象----扭曲效应。这是中国传统体制的特色之三,扭曲机制

 

金字塔行政体制的管理控制等正功能和其伴生的过滤、放大、扭曲等负效应,是这套体制的内在特性。负效应也可以称作体制的异化力量。只要它由人来运作,只要它有利益分配功能,这两种作用就会存在,只是随着皇权控制力度的大小不同体现的程度和范围不同。在各个皇朝初期,皇权强大,这套体制的正功能大于负效应,国家迅速恢复秩序,社会很快转入正常生产生活轨道,往往迎来盛世。宣扬明君,把功劳归功于皇帝,是有道理的。而当皇权过度使用,脱离正常规范,最上层欲望膨胀,这种需求通过金字塔结构向全社会散射,利益被过滤,成本被放大,社会最底层好处得不着,负担被加重。当负担达到临界点的时候,皇朝倾覆机制开始工作了。把罪过归咎于昏君也是有充分道理的。

 

服务于皇权的金字塔行政管理体制在把皇朝推向鼎盛之后,其负效应开始显现并逐步吞噬正效应,当负效应大于正效应之后,这套体制进入异化过程,走向其设计目标的反面,把皇朝推向衰退。主导体制异化过程的既有皇帝,也有这个行政体制的主体, 官僚, 而官僚的力量在异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与皇权抗衡甚至对立的实体力量。当这种力量大于皇权的控制力或者皇帝失去对军队的控制力之后,官僚体系中的精英随时可以倾覆这个王朝。有时这种人被称作汉奸,比如明朝的王振就是个典型。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会借某在临界点爆发的事件,比如民变,加入到敌方阵营,形成一个集团,共同推动皇朝的覆灭和更替。比如东西汉末期,隋唐末期,宋明末期,颠覆皇朝的主要领导机构大多由原体制内的官僚构成, 这足以证明颠覆机制就是皇权体制的内在特性,“背叛”特性。“通观历次朝代更替,背叛几乎是每一个朝代兴亡的主旋律,汉奸几乎是创造历史的主动力”(《海归与爱国之关系辩析》2011521日)。 这是中国传统体制的特色之四,倾覆机制

 

外敌入侵、自然灾害等是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都曾面临的问题,但这些外在因素并不是决定性的倾覆政权的因素。中原皇朝为异族推翻共有四次,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两个时期,元朝,和清朝。而在四次中原陷落的内在因素是分裂和内奸,中原的精英投入外敌阵营,帮助外敌出谋划策,运用中国兵法治军作战;外敌利用了这些机会和资源才得以以弱胜强,以小博大,取得成功。皇朝的内在倾覆机制仍然是中国古代皇朝更替的主要原因。

 

国家分裂、内奸辈出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无限膨胀的皇权体制。古代中国的社会底层是一盘散沙。任何一个群体,如果没有有效的组织机构将他们组织起来,绝对构不成一股有效的力量,不具有威险性和进攻性。皇权体制的两个绝对弊端,横征暴敛和污辱人格尊严,在皇朝经过鼎盛期之后,逐渐变得不可收拾,开始引发大大小小的社会事端。于是皇权体制的工作重点从保民惠民渐渐地转向防民害民。这一转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皇权体制运行成本上升,制造出更多的寄生官僚,“官僚机构膨胀”,使体制的负效应或异化过程呈加速度发展,从而引发更大更多的社会事端。官僚非常清楚民变的原因在哪里,由于横征暴敛通常是以皇帝的名义进行的,官僚更愿意把问题导向上层和皇帝,以开脱自己的罪责,并乘机获得更多的好处,所以即使原本很小的问题官僚都不愿意很快地解决,而是在等待对他们自己有利的时机。当导向皇权的压力足够大,官僚自身就变得更安全,因为官僚是皇权体制的基石,在困境中的皇帝是不可能放弃官僚的,相反皇帝会变得更加依赖官僚,这样官僚就获得了安全保障和有利地位。当事态变得严重,皇帝不得不向官僚体制施压或者开刀,官僚可以顺势选择投靠民变一方,而民变一方也愿意接受投诚过来的体制内官员。官僚因为其自身的综合优势,有足够的能力将一盘散沙的社会底层组织起来,很容易取得民变的领导权。而取得领导权既可洗白他们的历史,还有机会问鼎皇帝的宝座,这就极大地鼓舞了官僚系统对皇权的背叛,皇朝的覆灭也就只是时日问题了。 由此导出,民变和外寇、天灾等,对皇权体制来说都是外部干扰因素,真正威胁和倾覆皇权体制的力量是体制中的异化力量----官僚;皇帝防民实在是防错了。

 

是什么导致官僚系统的异化呢? 腐败。官员为什么能够腐败?因为官员被赋予了不受监督或者很难被监督的特权,特权利用身处体制内的优势又可以轻易逃脱管制和惩罚,所以腐败是官僚体制的又一个内在特点, 与生俱来。腐败很可能由于官僚缺钱花造成的,明清之初官员工资少得可怜是事实。但在获得足够需要的钱之后仍然疯狂腐败的历史现象说明,腐败可以刺激人性中的劣根性,败坏人的道德和价值取向,使人失去理性,做出常人无法想像的事,当汉奸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样,特权和腐败与皇朝的倾覆机制直接挂钩了。逻辑上,只要能够抑制特权,消除腐败,古代皇朝就不会发生轮番更替,至少不会那么频繁地恶性轮回了。那么有没有一种设计,在保持皇权体制总体不变的情况下,消除腐败这个祸根?

 

金字塔行政体制本质上是分层的集权体制,在每一个路府州县政府机构中,权利仍然是高度集中的。一旦层层控制的垂直力量被扭曲弱化,即使局部区域性的集权也可以借助特权边界本身的模糊界定而演化成高度大范围的集权,最终形成独立的诸侯王国。只要这种独立性客观存在,局部集权异化为对整体集权体系的破坏力量是非常可能的,没有任何有效的力量可以制衡和约束它

 

打破这种分层集权体系的有效办法可以是: 实施州府路地方管理机构高度分权、朝庭职能部门高度集权、最底层管理机构实施集权;朝廷设立县务部,建立朝庭与底层集权机构的直接联系,形成朝庭到地方、地方到县、县到朝庭的双向三角闭合关系。“朝庭职能部门高度集权”类似现在改革中的大部制, 大部制事权集中,责任分明,减少了部门间的牵扯,提高了效率, 同时也便于皇帝监督;“地方管理机构高度分权”是把地方省府行政首长权力分割弱化,主要负责财税农商事宜,而治安司法军队边境事务分立并直属中央大部, 分离出来的部门同时负责对地方行政官僚的监视和保护;“最底层管理机构实施集权”即首长负责制,新进官员一律从这一职务做起,相当于现在的基层经验;它同时充当朝庭的耳目,承担监视地方各部门首长的职责。官员晋升都须经过县首长、地方最高首长或部门首长、朝庭大部首长的路线,御前宰相的选拔则从大部首长中遴选。我把这种体制称作分权监督体制

 

这种体制可以有效地消除旧有体制中的过滤、放大、扭曲等负效应,皇帝的昏聩或铺张以及滥权会被体制很好地过滤压缩,不会无限扩散,官僚腐败的机会由于分权的限制和多种监督而大大降低,官僚阶层的异化也就很难发生。可以想像,这种体制中的官员会像现代的雇员一样,认真做事,小心做人,等待机会,准备退休,而底层县长负责制又会鼓舞有理想的年青人下基层一展雄心才智,为皇朝源源不断培养后备干部。皇帝还会有什么不放心的?!


至此,我回答了自己十年前提出的论题:“在现政权体制内健全和完善监督体制”(《民主政治和明君政治》20031016日)。但是,“解决农民政治问题、实现向民主政治的平稳过渡,根本途径是明君政治”,“这个监督体制只有明君才能够建立,因为只有明君才愿意接受监督”。十年前的呼吁,现政权不是没有反应,成立了“反贪局”,“预防腐败局”,可是腐败依然像神一样从这些机构中生出来!大部制改革仍然没有给基层机构提供上达中央的信息渠道,地方诸侯依然故我,体制仍然高度依赖人的忠诚度,仍然缺乏或没能构造内在制衡机制。“伤心人看着每一只落在屋沿的小鸟发呆”!


我知道皇帝喜欢忠诚,就是不知道他是否喜欢智慧。我翻来复去想,就是想不出来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位皇帝最有可能采纳这个方案,光武帝?唐太宗?开国仁政,迫不得已,他们都是集权有余,远虑不足,李世民还是个小心眼呐。也许,皇帝原本就是仇恨智慧的一种人类,所以中国历史才会轮回更替?解放智慧,尊重智者,重用能人,扶持公平,也许这才是长治久安的秘诀。

 

索额图于北美

二零一三年三月三十日草

二零一三年四月三日改

 

 

 

浏览(6878) (0) 评论(10)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索额图 留言时间:2013-06-01 11:18:13
俞可平:什么造成社会的官本文化?

编者注:5月28日,俞可平在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论坛以《官本主义: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学分析》为题发表演讲。俞可平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实质性支配关系都是建立在权力专有基础上,虽然每个朝代各有变化,但官本主义从来没有改变。官本主义就是一种权力本位主义,在官本主义体制下,只要拥有权力,就意味着拥有社会资源,而“民主和法治是破解官本主义的惟一途径”。

俞可平,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凯风政治发展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是当代中国政治、政治哲学、比较政治、政府创新等,以《民主是个好东西》而广为海内外熟悉。

传统中国的实质是官本主义

同学们晚上好,我今天想讲一讲中国传统,可能同学们会纳闷,俞老师不是一直研究现实吗,怎么讲历史了?其实我非常喜欢历史,喜欢读历史书,喜欢思考历史的问题。当然,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总是割不断的,我对历史深入的反思,还是源于现实问题。今天无论是推动民主,还是推动法治,一定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那么,中国的国情是什么?内容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国情就是历史文化传统。所以,今天我来到中国政法大学的法治论坛讲座,《官本主义引论》这一题目恐怕与我们推进法治建设也是有关系的,因为今天推进法治建设不能离开对历史传统的了解。

大家知道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上的成就大概没有人怀疑,事实上整个30多年的改革开放,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的进步过程,不单是经济成就,也包括政治领域的许多重大进步。比如我们确立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这就是了不起的,把人民民主当做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个目标的确立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另外一方面,有许多现象老百姓不满意,比如说特权腐败,还有官本位。按道理讲,社会越进步,尤其是民主法治越进步,官本位越淡化,但是我看这些年来官本位好像没有淡化,不但没有淡化反而正向社会各个领域蔓延。比如学术领域,是最不应该有官本位的,但评教授要有成果,成果当然是文章,按照正常理解,应当是文章质量,其实不是,我们看刊物等级,国家级、省部级,甚至出现地厅级,学术也开始官本位化。

什么原因造成社会的官本文化?首先肯定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讲民主、平等。正是这些现象使我思考传统是什么样的,今天就谈谈我对中国历史的反思和认识。

讲到中国传统社会就涉及两个重要概念,一个是资本主义,一个是封建主义。讲到资本主义大家一定想到马克思,但法国有一个很有名的学者叫做布罗代尔,他说马克思并没有讲过资本主义这个概念,马克思还真几乎没怎么用过资本主义这一概念,但是并不能否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概念进行了最权威的解释。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是指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资本是决定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主要因素。

大家想一想中国传统社会是这样的社会吗?当然不是。历史学界曾争论中国到底有没有资本主义,最后绝大多数历史学者得出结论,我们有资本主义萌芽,但没有资本主义制度。

现在的教课书上都说传统中国是封建主义,那我们看看封建主义是什么。“封建”一词在汉语中自古有之,唐代著名学者柳宗元著有《封建论》,他所说的“封建”特指春秋以前各国“封国土,建诸侯”的分封制度,秦朝以后这种封建就没了,中国长期的历史显然不是柳宗元所说的“封建”。

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封建主义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封地采邑制度,封建制度的实质,是以领主或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简单说,就是由地主阶级控制土地,然后在地主阶级的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相应的政治制度。回看一下历史就会发现,中国传统社会并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马克思所说的封建社会。

近年来学术界对“封建主义”这一主流分析框架的质疑之声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历史学认为原来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理解不对。质疑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马克思的“五种社会阶段”论并非马克思的观点,马克思从未提出过“五种社会形态”。另外还有一种反对意见,比如何怀宏教授说中国传统是“选举社会”,他所指的选举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选任,而是中国传统的察举,也有人说中国传统社会是“皇权社会”等。所有这些都有一定道理,但并不是很确切,我认为比较确切能够反映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形态的概念是官本主义,还没有找到比这个概念更能够更入反映中国传统社会本质的其他概念。

还要解释一下,中国传统社会复杂多变,近代以前变化太大,但实质没变,中国传统社会的实质性支配关系都是建立在权力占有基础上的。社会多变,每个朝代都不一样,但权力本位从来没有改变。就传统中国社会的整体而言,统治者不是因为占有土地才享有社会的统治地位,相反,是因为占有政治权力才占有土地,并进而享有社会的统治地位。

官本主义实质:只要拥有权力就意味着拥有社会资源

首先给官本主义做个界定。这一概念学术界、媒体界都在提,一般说是将其作为一种现象的描述,但是我把它学术化,作为一种分析范畴。作为分析范畴,官本主义就是指以权力为本位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政治形态,在这种政治文化和社会政治形态中,权力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官本主义严格来讲是一种权力本位主义。

在官本主义体制下,权力是衡量人的社会价值的基本标准,也是影响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属性的决定性因素。权力支配着包括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在内的所有社会资源的配制,只要拥有权力,就意味着拥有社会资源。在官本主义条件下,拥有金钱和财产,可能但不一定拥有权力;反之,拥有政治权力,则必定会拥有经济特权,只要掌握权力的官员愿意,这种经济特权可以直接变换成其个人的金钱和财产。

你会发现非常有趣的现象,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不是商人,而是官员。1999年《亚洲华尔街日报》评选过去1000年中全世界最富有的50人,其中上榜的中国产“超级世界富翁”有6人,他们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和坤、刘瑾、伍秉鉴和宋子文。有意思的是,这50位世界超级富豪中,除了国王和统治者外,其他国家的富豪几乎都是银行家和商人,而我国的6位超级世界富豪除了伍秉鉴是商人外,其余5人中2人为帝王,3人是高官。

因此,整个官僚阶层占有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历史学家通常对皇帝和官僚进行区分,认为他们不一样。我则把皇帝当成整个官僚系统的“头”,他们是一个体系。皇帝加上整个中国传统官僚阶层,作为一个整体远远比工商阶层更加富有。

官本主义表现一:社会等级体系建立在权力本位之上

除了上述这一实质性特征外,官本主义还具有不少其他的显著特征,下面我们来做具体论证。

首先,中国传统是官本位的等级社会体系。

社会都要有等级,没有等级会乱套,现代政治的理性就是科层化。但中国传统社会不是韦伯所说的科层化,而是整个社会都纳入到官本位等级体系,整个社会的等级体系都建立在权力本位之上。进入官方体制之内的任何人都被分成三六九等,所有这些等级最终都可以用官秩等级来折算。除非你到“江湖”,只要不在“江湖”,你就要到体制中来,总有一套体系等着你,这就是官本位等级体系,体系内的任何人都可以用官秩来衡量你的社会地位。

这套体系从西周春秋就开始形成,一直到清代。清朝将所有官员分为九品十八级,如果只是把官员进行如此划分也就不稀奇,关键是也用此划定社会各个阶层人员的等级地位。比如商人,单有钱你的社会地位是不够的,而且是不高的,所以有了“红顶商人”。商人一旦进入正式的社会等级体系,其社会地位不再以其富裕程度来计算,而是按照其官方给予的官僚等级来认定。

讲到“红顶商人”,我们马上会想到胡雪岩,胡雪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红顶商人,但他的官爵不是最高的,胡雪岩是二品。中国历史上还有唯一一个一品“红顶商人”,是清末的滇商王炽,当时他被封一品。刚才提到的伍秉鉴,拥有那么多财富,但如果没有官员的等级,他在社会上的很多荣誉、地位都享受不到,他被封三品。

传统社会中妇女被边缘化,地位是非常低的,如果要想有高的地位,需要靠丈夫和儿子。“母以子贵”,儿子做大官,母亲就可以有社会的等级。古代有“诰命夫人”,是皇帝对官员的夫人、母亲或祖母等女子诰封的品级,什么样妇女才有这个地位?儿子或丈夫的官必须做到五品以上,妇女才能够享受“诰命夫人”的待遇,可以立牌坊,可以有特殊的礼仪等等。

在传统中国你只要进入体制内部,想光宗耀祖,想活得人模人样,单有钱是不行的,单有脸蛋也不行,必须得有官爵。这就是官本位的等级体系。

官本主义表现二:官越大社会荣誉越高

第二,社会的荣誉体系也建立在官本位之上,官越大,荣誉越高。

中国人与西方人不一样,不单注重生前的名誉,还看重死后的评价,生前荣誉和死后一些荣誉,全部与官爵有关。中国人讲名分,官爵就是最重要的社会名分,有官位就意味着有荣誉。在传统社会,一个人生前最重要的荣誉就是被朝廷封爵。

在传统社会,官和爵基本上是连在一起的,虽然官职并不直接与其爵号等同,但通常只有拥有一定官职的人才能封爵,官是爵的本质,有什么官就有什么权力。历朝历代的达官贵人除了本职外,通常还有形形色色的爵位、散阶、官号、名位、加衔等,后者实际上就是官方授予的荣誉。

按照传统中国的习惯,不单生前,死后的荣誉甚至更重要。每一个朝代都有一套这样的制度,官做到什么级别,官员品行如何,死了以后也有“谥号”,实际就是死后的一种荣誉。对达官贵人死后的名号,有一整套十分完备的制度,即“谥法”。“生无爵,死无谥”,几乎是整个传统中国的定例。

只有位高权重的少数官员才能受谥,普通人即使再富有、再有学识,通常也没有资格受谥。唐、宋、元三朝,只有正三品以上官员方有谥号,明代要二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获得谥号,清代则更加严格,通常只有一品以上大员才有资格受谥。

帝王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死后与生前一样,最高荣誉都是给他的。比如清朝康熙皇帝的谥号是“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他的荣誉已经无可复加,人间所有赞美都给了他,因为他权最大。当然不见得他真的品行最好,学问最高。这就是官本位的荣誉体系。
官本主义表现三:什么样级别官员就享受什么样的资源配置权

第三,官本位的资源分配体系。这个可能很好理解,高官要想获利,首先的利益就是物质资源。所以官总是与资源配置连在一起,什么样级别的官员,就有什么样的资源配置权。

在中国古代,官阶与官秩总是不可分离的联系在一起。有些朝代官秩就直接反映物质资源等级,因为中国传统最重要的物质资源就是粮食,汉代的官职常常以“二千石”、“比二千石”、“一千石”、“比一千石”等来称呼,汉朝的职官制十分详尽规定了不同级别的官员所对应的俸禄。到了传统社会的晚期,官秩则同时以货币和食物计算,而以货币为主。按照清定制,最高官爵的亲王,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正一品文官,岁俸银180两禄米180斛;从九品官,岁俸银31两5钱禄米31斛半。

资源分配也体现在住的方面,就是官邸。官邸规定非常严格,能有几间房子,连厢房、正房怎么配置都有规定。比如在明代,公侯,前厅七间、两厦、九架,中堂七间、九架,后堂七间,七架,门三间,五架。如果违反,重者杀头,轻则革掉官职。

还有出行,以前是轿子,有三十二抬大轿,八抬大轿,四抬大轿,不是因为坐轿者体重不同,而是其官爵等级不同。现在不同了,好像是按照排气量吧。如果违规了,都要处罚。这就是官本位基础上的资源分配体系。

官本主义表现四:不同官爵有用来衬托官员威严的不同礼仪

第四,官本位的社会礼仪。在中国传统社会不同官爵有一套不同的礼仪。

比如服装,现在骂人有一句很流行的成语,叫“衣冠禽兽”,起初就是明朝官服的法定礼仪,没有贬义,代表你是公家的人。不同官职服装不一样,从正一品到从九品是不同的,文官服装绣禽,武官服装绘兽。例如,清朝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鸳鸯,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练雀。后来官员变得贪污腐败,百姓恨贪官,“衣冠禽兽”便变成一个贬义词。好像现在的“小姐”称呼一样,很好的一个称呼被糟蹋了。

仪仗体现官员的威严,官员必须有一套仪仗。中国古代叫鸣锣开道,不同的官有不同的仪仗,用这套仪式来衬托官员的威严。这些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多多少少还是有的,包括警卫也有不同等级,比如一级警卫和二级警卫。新一届领导人非常开明也非常务实,“八项规定”中有一条就是要求轻车从简,很有效果。

中国传统就是上朝次序也很讲究,有点像我们现在的排座位。如果以后你们去做官,比如秘书长,首先要知道领导的位子怎么排,这在国内特有讲究。

公文的格式因为不同官职而不一样。对皇帝的姓名要避讳,以显示对皇帝的那种尊严。在国民党统治时,行文提到蒋介石的时候,前面通常也要空出一行。其实这也是中国传统官本位礼仪的一种影响。

官本主义表现五:等级特权分布在社会各个重要领域

第五,官本位的等级特权体系。总体上说,传统政治就是一种特权政治,特权无处不在。在官本主义条件下,特权实质上体现为官僚的等级权力。刚才谈到的资源分配体制,就是一种特权分配体制。

在传统社会,除衣食住行外,等级特权还分布在社会各个重要领域,其中影响深远的就是“官荫”,指父亲或爷爷当官的,子孙也可以享受官员的庇荫。不同朝代有不同规定,比如明代,父亲是正一品,儿子可以做从五品的官员,这是非常典型的特权制度。现在大家对“官二代”非常厌恶,这说明我们的社会大大进步了。

另一方面是国家办的官学。朝廷办的一些官方学校不是一般孩子能上的,也必须是有一定级别的官员的子女。每个朝代不一样,像国家层面的学校,起码要三品以上官员子孙才能够进。地方也有官学,通常也只有地方官宦子弟才能进去。

还有最“要命”的一个特权,就是官员犯了罪以后,可以用他的官职去抵。中国古代有“官当”和“八议”,所谓“八议制度”,是指法律规定凡属“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等八类官员一旦犯罪,普通的司法机关不得对他们进行审判,而须由皇帝裁决,并按照犯人的身份功绩对刑罚进行减免。“官当制度”就是以官职折抵刑罚。这种特权在现实中应该还可以看到某些痕迹。现在我们正在建设法治国家,一直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方面做的越来越好,但过去也有人认为官职甚至党员身份都可以抵罪。

中国传统社会其实是一个特权体系,特权体系建立在官本位之上。

官本主义表现六:谁的权力大谁的学问和道德也高

第六,官本位的文化价值体系。在官本主义条件下,不仅社会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和文化权益按照官职等级进行分配,而且对社会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叙述与评价也是由官职等级为基本尺度。

可以说,谁的官大,谁的权力大,谁的学问也大。现在看来,这是特别不合时宜的。官大为什么学问就大呢?但在传统的官本主义条件下,情况正是这样。传统体制下谁的官最大?皇帝最大,所以皇帝的学问也最大。皇帝不仅是民之“人主”,也是思想的导师和道德的楷模。朱元璋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而且十分专断残暴,但他成功地建立了明王朝,成为明朝开国皇帝,因而,他便有资格编著《御制大诰》,让举国上下人人学习传诵。

大家都知道乾隆朝干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编撰了《四库全书》。但后人校对时发现有很多错别字,大家觉得很奇怪,《四库全书》是由大学士纪晓岚这些饱学之士编撰的,怎么会有错别字呢?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因为乾隆皇帝要审稿,他审出错别字,就特高兴,觉得自己的学问确实比这些饱学之士高。这些知识分子虽然是大学士,但在皇帝面前也是个奴才。有些人便故意写几个错别字,由皇帝改,让他高兴。但皇帝不是每本书稿都能审看的,但改不过来,所以就留下不少错别字。

以后你们走向社会,会看到一种现象,许多有个一官半职的人,会觉得自己什么都行。如果你们工作后碰到一个领导,水平虽然比你差,但你写的文章他东改西改,你可能会气死。但他觉得很正常,权比你大,水平当然就比你高。

不单是文化知识水平,道德水平也是这样,谁的官大,谁的道德水平就高,谁的官职高,谁就拥有更大的道德裁量权,教你这样或那样。因为他认为自己不单是掌握了真理,还是道德的化身,权有多大,道德水平就有多高。所以,在传统中国,教化的责任不是学者,主要是官员,官员要担负起教化民众的责任。哪怕事实上某个官员的道德真的很差,但只要官比你大,就可以教训你。

中国最有意思的就是官修历史,如果不是官修历史,那就叫野史,官修历史才是信史,这种以政治权威来叙述和裁判历史的传统,被称为中国特有的“史官文化”。

民主和法治是破解官本主义的惟一途径

我今天只是尝试用官本主义的范畴来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形态和政治文化,不评价是好还是坏。马上就会有老师或者同学会提出来,中国不是还有民本主义吗?我专门研究过民本主义,发现民本主义不过是传统社会的一种理想,远远不是一种社会的现实。孟子本来是民本主义思想家,可孟子的书在好多朝代是禁书。一个民族当然需要理想,但理想不是现实。官本主义才是一种客观现实,是数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实际形态。

在中国传统社会的现实中,君主从来都是最重要的,普通的庶民在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从来没有成为最重要的角色。平民压倒君王成为最重要的政治角度,至多是民本主义者心目中的一种不切实际的理想。民本主义理想恰恰是官本主义现实的伴生物,当然是对后者的一种超越。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实质就是“君王为主,臣民为本”。就算是那些民本主义思想家,在他们心目中,君主也是天经地义。他们在强调主权在君的前提下,侧重强调民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百姓是水,没有水船就没法开。作为一个政治体,既要有统治者,也要有臣民,统治者离不开臣民。从这个意义上讲,臣民是“本”,“主”是皇帝。因此,民本主义与官本主义这两个看起来截然相反的范畴,实际上有着高度的同构性,强调民本并不否定君主。

但是民本主义与现在讲的民主主义完全不是一回事。民本主义既可以被皇帝用,可以被臣民用,它是对官本主义的一种抗衡。统治者也常常认可民本主义,为什么?因为它有双重性,皇帝可以利用民本主义制约官权,官员权力太大,要打压一下,就把民本主义拿出来。凡是这种皇帝,就会被称为明君。如果地方官员与老百姓发生冲突,皇帝站在地方官员一边,就会被称为昏君。官员也一样,那些聪明的官员也会把民本主义拿出来,去制约君主,说皇帝不能这样,要以老百姓为本,这样的官员被称为明臣。

我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史学家提出来,如果说中国是官本主义,那怎么评价君主主义?官本主义的实质就是君主主义。在整个官僚体系中,君主居于最高权力地位,是整个官僚体系的总代表。皇帝是“人主”,不仅是民的主人,也是官的主人,君主主义是官本主义的最高形态,官本主义是君主主义的日常形态,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更多看到的是官本主义。所有的官都是为君王所设,皇帝掌握着官职设置以及官员升迁的决定权。在中国传统社会,一个县令从法律制度上讲也是由皇帝任命的,这个权不可能下放,皇帝掌握着官员的命运。

中国历史上有句话叫“君要臣亡,臣不得不亡”。这决不是一句戏言,伴君如伴虎。据白钢先生所著的《中国皇帝》,一些皇帝甚至精神错乱,官员要碰到一个精神错乱的皇帝,喜怒无常,说杀就被杀,个人命运完全控制在皇帝手上。

官僚的根本职能是服务君主,在帝王面前,无论官位多高,都不过是君主的“奴才”和“仆人”。例如,“侍中”是高官的职位,但汉代有位“侍中”,“特听掌御唾壶”,专司皇帝的痰盂。除了“侍中”外,像仆射、中书、尚书等位列宰相的官职,原意都不过是皇帝的奴才而已。

官本主义和专制主义是什么关系?经常会有人讲,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是官本主义的典型特征,在官本主义条件下,以君主为代表的官僚系统垄断了国家的全部政治权力,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最终集中于君主。在整个权力体系中君主是国家主权的掌握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种权力超越法律,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

改革开放前我们讲民主与法制,后来改为法治,一字之差,意义非常大。法制的主要含义就是严格按照法律办事,在传统中国,许多朝代做得到。尤其是一些有作为的皇帝,像朱元璋,严格按照大明律,这是法制,但永远不可能是法治。因为法律之上总有一个皇帝,皇帝是超越法律的。所以,在官本主义条件下,国家政治权力实际上是没有边界的,无所不及,可以在任何时候进入任何领域,从控制物质资源,到控制思想文化,既支配公共领域,也可支配私人领域。

在官本主义条件下,行政权在决策、执行、监督之间有所分工,但立法、司法和行政都集中于君主。在官僚体系内部,从属关系也决定了人身依附关系,不单皇帝和大臣有依附关系,上下级官员之间也有相当严重的人身依附。从下级到上级,一直到皇帝,一层一层依附。官本主义的实质或者说典型特征就是专制。

再说一下官本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在典型的资本主义条件下,金钱和资本是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它奉行“有钱就有一切”的基本法则。但在官本主义体制下,官位和爵位是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奉行“有权就有一切”的基本法则。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有权的官员想要有钱,他可能会有,但不一定有。在官本主义条件下,有权的官员若想要有钱,就肯定就可以有。他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渠道,把权力转换成物质资源。

但是资本主义和官本主义有同构性,都产生一个特权阶级。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统治者通过经济剥削来实施对被统治者的政治压迫;在官本主义条件下,统治阶级通过政治压迫来实施对被统治者的经济剥削。

官本主义在中国传统社会延续几千年,已经成为中国文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官本主义不仅有其长期存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而且也必定有切合国民性的合理因素。但官本主义这种传统体制最终被我们中华民族无情抛弃了,分别成为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毛泽东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官本主义作为一种传统的制度和文化,究竟有什么样的合理性和弊端,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影响?依然值得深入研究。今天我主要是作为一名政治学者,试图建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来重新分析一下中国历史。不过我始终认为,民主和法治是破解官本主义的惟一途径。

我是一个历史学的门外汉,非常欢迎大家的提问和批评。谢谢大家。(编辑:周东旭)
回复 | 0
作者:索额图 留言时间:2013-04-30 22:05:32
一直在思考香椿树的留言, 感觉非常有道理。不过觉得绕远了一些。
腐败的破坏力到底有多大,回顾历史, 我觉得,不需要做太多的研究就可以发现,腐败有如一种致命的疾病, 纵然全身看起来完好甚至强健, 但也可能已经病入膏肓。也好比一个系统,最低效的短板最可能使系统崩溃。还比如日本的核电站, 一个小小的水泵坏了,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可能会造成整个系统的坍塌。

人们往往习惯于用理论系统来解释问题。在理论系统发明之前,人们如何分析解决问题?

我觉得,腐败是癌症,这种说法最准确地概括描述了它的机理机制结果,它可以从系统的任何地方开始去侵蚀机体, 这就够了。

皇权体制天然携带癌症基因。中国古代就是因为腐败这个癌症而发生朝代更替的。也许这句话最能概括我想说的思想。
回复 | 0
作者:香椿树1 留言时间:2013-04-06 06:10:06
当然了, 毛泽东认为他找到了避免周期动荡的解决办法, 不过我可不认为是黄先生笼统的“民主”, 更不是狭隘成“选举”的“民主”。 而是经济为主, 政治为次的全面民主。 也就是限制资本的规模。 一但豪强富可敌国,延传两代,其威势不光震慑官僚, 甚至连皇帝都会羡慕, 没听犬儒们整天念叨“风能进, 雨能进, 皇帝不能进”吗。 资本不受监督, 县长跪着挣钱, 百姓如何生存?
回复 | 0
作者:香椿树1 留言时间:2013-04-06 06:02:19
很同意“中国古代政体本质上不是封建体制”。 西方没有这个阶段所以早期书虫生搬硬套。中国体制不但高效, 而且稳定。 三百年一次动乱比西方封建制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都稳定。
但是不同意您把官僚异化归结于腐败, 不是说腐败不是王朝覆灭的原因, 而是腐败背后的原因。
一个社会有三种权力。 1. 政权, 2. 财权, 3. 知识权。 在中国体制里政权只有皇权可以世袭, 而官僚不能世袭政权。 但是财权是可以世袭的, “流水的县长, 铁打的老爷”。 所以造成了只有皇帝胸怀天下, 而官僚都想把临时的政权换成永久的财权。 也就是说一但建国, 皇帝与功臣之间的利益或者目标就开始对立了。
这个转换过程从建国第一天开始, 而开国元勋最肆无忌惮, 所以朱元璋杀的那些功臣多不是要谋反, 而是贪财。 并且, 一但皇权衰弱, 动荡不可避免。
我说过动乱的根源是土地集中, 或者资本集中, 比如说建国初期的动荡一般可以回归, 而王朝末年的动荡,必须毁灭重建, 这就是资本集中程度造成的, 因为门阀资本积累到可以豢养军队了。
回到您所开的药方, 反腐败, 疏通上下信息传递渠道。。。 我觉得不能成功, 因为这件事武则天和朱元璋都做到了极致。
回到您原来的话题, 中国体制确实需要权威不容挑战的明君。 实际上西方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无法控制也是缺少至高无上的明君。 而欧美因为迷信基督教上帝, 所以有一个影子明君, 还好点了。
回复 | 1
作者:黑河人 留言时间:2013-04-05 19:08:54
好思考。实在。百姓祈盼明君是中国特色。如今共产党乃中国历史上最强大政权,负有国家民族成败兴亡的责任。仍然看明君如何把握。

中国的政权更迭频繁,不曾有稳定系统,所谓改朝换代。不同于其它大国,中国或中华民族长期缺乏自己的信仰体系和与其相应的贵族或大家族或民萃幕后统治组织。(也许有,但是影响力有限?)

共产党国民党或什么党本应是执行操作班子,而不是民族统治组织。

目前的宪法除去共产党之外,基调不错,而就是因为共产党的统治地位,宪法中关于国家社会制度财产所有制等根本的部分没有实施。公有制似空谈。所以,改革出现公到私的质变。还理直气壮地谈方向指标不明的改革。

无论如何,明君之明,最基本的是需要认明时空人地天的环境条件,中国乃至人类需要改变生活方式,特别是能源使用模式,才可能存续,令世界和谐。
回复 | 0
作者:mayl 留言时间:2013-04-05 15:12:13
中国作为世界的一部分,虽然要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但也要顺应世界潮流融入世界大家庭。如果中国也能制定移民政策,吸引别国优秀人才加入中国籍,或永久居留,那中国才真正是世界强国了。此个人之见,未必确切。
回复 | 0
作者:梁成 留言时间:2013-04-05 13:08:38
“官员为什么能够腐败?因为官员被赋予了不受监督或者很难被监督的特权,特权利用身处体制内的优势又可以轻易逃脱管制和惩罚,所以腐败是官僚体制的又一个内在特点, 与生俱来。”索博这段话说得很对, 因此, 改革“不受监督或者很难被监督的”官僚体制才是中国政治转型的方向,才是“长治久安的秘诀”!
回复 | 0
作者:_5000 留言时间:2013-04-05 12:05:35
周朝开始、汉朝唐朝的丝绸之路,宋明的海上丝路。

明朝末年,中国每个行省都常驻有两名以上的 利马窦的耶稣会欧洲传教士。 连内阁大学士在内的大量官员 后宫里都大量的信耶稣的人。

怎么张口就来,中国文明封闭?狗屁不通么?
回复 | 0
作者:_5000 留言时间:2013-04-05 11:56:18
中国文明哪里封闭?除满清 一直是欧亚大陆岛文明体系中重要创新者.
回复 | 0
作者:talkswitch 留言时间:2013-04-05 11:38:55
所谓超稳定,是封闭环境里文明发展的停滞。和热带雨林里,原始部落停滞不前一个道理。 如果中国周边有发达的文明,就不会再有周而复始的超稳定结构,而是被别的文明所取代
回复 | 0
我的名片
索额图
注册日期: 2006-10-26
访问总量: 1,693,08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索额图:俄乌战争是中国扭转被动
· 中美狮虎之争—一切皆有可能
· 索额图:狮虎之争--兼谈美国精英
· 索额图:美国精英派果然厉害
· 索额图:台海会不会打起来?
· 索额图:平庸的美国政治
· 特朗普集团谋略解析
分类目录
【学术创意】
· 美国的全球战略错在哪里?
· 扩大内需的根本办法是什么?
· 如何铲除祸害千年的“官本位”文化
· 化腐败为动力,寓创新于企业
· 解析美国经济衰退之谜
· 图表解说美国经济衰退之谜
· Economy of the United States o
· 中国GDP(节选)--转自百度百科
· 中国古代皇朝更替的根本原因是什
· 二战中德国怎么打就不会败?
【中美牛虎】
· 索额图:狮虎之争--兼谈美国精英
· 中国的下一步是实现战略破局
· 如何改善中国整体安全形势?
· 警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陷阱
· 人才争夺战----推翻帝国霸权的决
· 美国没牌了,中国可以出手了
· 中国出击,目标马六甲
· 从黄海危机看中美新形势下的较量
· 美元保卫战与中美斗智策略解析
· 老牛发威的时候到了!(下)
【风雨家国】
· 如何帮孩子选大学和专业?
· 中国女人中有多少邓文迪?
· 我也有一个中国梦
· 哈尔滨垮桥的设计有问题
· 中国古人如何解决城市排水问题
· 别把尊严不当回事
· 中美原本是师徒
· 警惕南海诸国五五分帐的阴谋
· 在南海冲突中如何保护华侨的安全
· 黄岩岛位置图
【时事解析】
· 索额图:俄乌战争是中国扭转被动
· 中美狮虎之争—一切皆有可能
· 索额图:狮虎之争--兼谈美国精英
· 索额图:美国精英派果然厉害
· 索额图:台海会不会打起来?
· 索额图:平庸的美国政治
· 特朗普集团谋略解析
· 算算冠状病毒死亡率到底有多高
· 中美贸易战美国错得离谱
· 中美贸易战的深层原因
【附庸风雅】
【牛虎旧作】
· 中美牛虎之争:东亚对抗与东海之
· 中美牛虎之争:东亚对抗与东海之
· 中美牛虎之争:东亚对抗与东海之
· 中美牛虎之争:中国出击
· 中美牛虎之争:核战争不可能爆发
· 中美牛虎之争:中国“崩溃”!
· 中美牛虎之争:美国的策略与中国
· 中美牛虎之争:美国的策略与中国
· 中美牛虎之争:美国的策略与中国
· 世界资源之战与中美牛虎之争
【伊战旧作】
· 最后的战争,最大的变数
· 巴格达国际机场和拉姆斯费尔德的
· 骑虎逛街----布什政府的前途
· “鼎折足,信如何”----伊拉克如何
· 美伊之战,中国得利
· 美国经济又回来了!--美伊战后形
· 下一个打谁?----美伊战后形势估
· 美伊之战的战略背景分析
· 哥伦比亚号失事与美国攻伊
【佳作收藏】
· 美国的“大中东战略”真的失败了吗
· 刘仰:中国需要的是世俗道德,不
· “国 际形势正朝着有利于中国人民
· 厉以宁:中国城镇化道路怎么走?
· 习近平向海不归喊话了(ZT)
· 游戏规则——美国民主选举的真相--
· 中国在为战略对决阶段做金融与军
· 美国金融战略思想的一个绝妙转变
· 帝国战略初长成,金融帝国第一个
· 美国对中国金融战略布局,及未来
存档目录
2022-03-16 - 2022-03-16
2021-11-20 - 2021-11-30
2021-01-24 - 2021-01-24
2020-06-01 - 2020-06-01
2020-02-22 - 2020-02-22
2019-05-29 - 2019-05-29
2018-12-17 - 2018-12-17
2018-11-11 - 2018-11-11
2018-08-05 - 2018-08-18
2017-08-06 - 2017-08-06
2016-08-28 - 2016-08-28
2015-11-15 - 2015-11-15
2014-06-14 - 2014-06-29
2014-05-01 - 2014-05-23
2014-01-02 - 2014-01-11
2013-12-03 - 2013-12-16
2013-11-01 - 2013-11-04
2013-10-05 - 2013-10-27
2013-09-08 - 2013-09-08
2013-08-26 - 2013-08-31
2013-06-08 - 2013-06-29
2013-05-05 - 2013-05-30
2013-04-04 - 2013-04-27
2013-03-29 - 2013-03-29
2013-01-27 - 2013-01-27
2012-12-02 - 2012-12-08
2012-10-09 - 2012-10-09
2012-09-03 - 2012-09-30
2012-08-25 - 2012-08-31
2012-07-01 - 2012-07-22
2012-06-02 - 2012-06-26
2012-05-07 - 2012-05-26
2012-03-31 - 2012-03-31
2011-12-18 - 2011-12-18
2011-09-25 - 2011-09-25
2011-08-01 - 2011-08-24
2011-07-02 - 2011-07-27
2011-06-04 - 2011-06-23
2010-12-25 - 2010-12-29
2010-09-23 - 2010-09-23
2010-07-24 - 2010-07-31
2010-05-30 - 2010-05-30
2010-04-21 - 2010-04-21
2010-02-20 - 2010-02-20
2009-07-30 - 2009-07-30
2008-10-04 - 2008-10-04
2008-06-04 - 2008-06-04
2008-05-01 - 2008-05-31
2008-04-02 - 2008-04-29
2008-03-01 - 2008-03-26
2008-02-15 - 2008-02-15
2007-12-04 - 2007-12-30
2007-10-10 - 2007-10-23
2007-08-12 - 2007-08-12
2007-04-09 - 2007-04-22
2007-03-05 - 2007-03-11
2007-01-01 - 2007-01-21
2006-12-09 - 2006-12-09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