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时间时常来看看你写的文章。我觉得非政治宣言性的文章总是可读性强一些。这篇"书荒"写得好。但结尾处又"扛"上政治了。时代造就人啊。 文革开始时虽然刚进入三年级,但也有了基本的阅读能力。读书,特别是文学方面的书我也是在那个年代完成的。那时读书良莠不辨,来者不拒,囫囵吞枣。有些书还要背着家长看。那时没有生活的沉淀,就看老一辈人的生活经历,听老一辈人的"谈天说地"来联系书中的人物,社会背景,处世格言,以及"红"与"黑"。 "红与黑"这本书中男主角于连人性中的两面性现在也能轻松地找到原型。于连最后慷慨赴死,如果是出于对两位情人的忏悔和赎罪,在我心目中他还是高大的,还是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情郎。如果是出于仇视和反抗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卑鄙庸俗,没能在我心中引起多大的漪涟。 我个人觉得不管哪一种赴死的动机都不应该安放在于连身上,他都承担不起。 有人评价"红与黑"中于连的生活轨迹不是由主人公性格走向决定的,而是由主人公生活流程中的偶然性因素使然。我到不这样看。人生中的偶然其实就是必然。所有的偶然都是上天安排好的,那些场景,那些对话,那些机会,那些欢乐与痛苦,那些得到和失去等等,都是当事人不知,却是命运写好的剧本,你在按剧本出场和表演,是其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