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留学日本1、第一次留学日本 1905年,清政府宣布从丙午(1906)年起废除科举制。全国有志的学子纷纷出国留学,形成第一波出国热。这一年,安徽高等学堂通过考试选拔44名学生留学日本学习师范。周龙光根据专业方向和时机首选了自费留学。1905年8月17日,周龙光和这些同学一道,从省会安庆乘小火轮顺流而下到上海,再乘海轮漂洋过海前往日本。 周龙光的父亲周卜连老先生,毅然卖掉一部分祖产,支持周龙光自费出国往日本留学,开始他全新的人生。 周老先生的这一在当地石破天惊之举,让小镇的人赞羡不已。池河镇当时,只设有邮差奔驰换马的驿站,还没有设立邮政局。每次向日本邮寄生活费,都是周老先生的哥哥,赶着毛驴驮着银元徒步走二百多里山路(古驿道)到大都会南京去邮寄。当时兵患匪患连年不断,个中艰难可以想见。 2、加入同盟会 1905年是个惊天动地的一年。 那一年,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全名:中国革命同盟会)在日本创立。在日本的爱国留学生纷纷秘密加入,成风起云涌之势。 同盟会徽章 (资料) 据国民党档桉早期同盟会名单和孙中山年谱,我们得知中山先生1906年由法国辗转到 日本,抵日后住了一段时间,于此间多次为留日学生加入同盟会主盟。然后于同年六月往新加坡,开始其他的组建同盟分会的活动。
在日本的周龙光有幸结识了孙中山、孙毓筠、权道涵、柏文蔚等一大批革命先驱。1906 年5月20日由孙毓筠介绍,孙中山主盟,周龙光庄严地秘密加入同盟会。 之后,周龙光又介绍留日同文书院同学管葛等加入同盟会。 孙毓筠(1869-1924),1906年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是安徽革命党人的代表人物。 1924年在开封病逝。 权道涵(1878-1954)字养之,安徽省寿县人、生于1878年。清末秀才, 1902年在日本结识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秋瑾、徐锡麟、廖仲恺等革命志士,从事反清活动。1905年8月,加入同盟会,是首批会员。主盟人是黄兴。 权道涵被孙中山任命为江淮分会安徽同盟会分会主盟人。 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孙毓筠被推举为皖省都督, 4月,柏文蔚代孙毓筠署皖督。 1923年,权道涵任江苏兴化县县长,安徽铜陵县县长。 1954年权道涵在合肥去世。 在日本留学期间,周龙光从日本的中学读起,在同文书院学习日语和英语。同文书院是日本四年制中学。留日学生都是先从中学读起。借以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此时与同在日本的陈独秀、廖仲恺、章士钊、何香凝等成为相知好友。在读第一高等学校时与日本的重光葵成了同班同学。 在留日的中国同学中有一位安徽宿州来的同学与周龙光相处甚为融洽。他就是在宿州赫赫有名的黄子权。日后黄子权在宿州兴办黄兴元西点店,不仅带去了西式美食,还给宿州带去了民主进步的新思想。 黄子权本名黄育元,字子权。和同胞妹妹黄淑卿一道来日本留学。都是爱国青年,又一同加入同盟会。后来黄子权辛亥革命以后被选作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在广州,在辛亥革命,另有一番作为。 而胞妹黄淑卿也不同凡响,虽然是女孩子却有一番豪爽之气,竟然有一身武艺,特别是八面锤,尤其精湛。在日本与秋瑾成为忘年好朋友。
黄淑卿还有一段佳话,那就是在放假回国之际悉心指导宿州另一女子杨紫霞日夜研习武功.那宿州杨家,素来尚武,其曾祖父是前清武举人.家族叔辈也有黄埔军校毕业者。 黄淑卿 清武举人.该女后来能双手使双枪,在辛亥革命的多次战斗中冲锋陷阵,成了传奇人物。虽然这有其家族的风气积淀,但与黄淑卿的技击传授和精神感召却是分不开的。
在日本,黄子权倾慕周龙光的博学和多才,佩服他的沉稳而机敏 经天纬地之用,料定此兄日后归国会有大发展。便将自己的妹妹介绍给周龙光。大家都是血气方刚忧国忧民的革命知识青年,趣味相投,一拍即合。周龙光稳健,泰山崩于侧而不慌张,黄淑卿爽快, 说是风就是雨大马金刀,性格竟是互补的。双方吸引,相见恨晚。 1908年,周龙光回国与黄淑卿结为夫妻。 3、第二次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周龙光双喜临门。 1908年考留学生特别艰难。这一年,清政府与日本文部省签订了五校特约协定,限制留日学生的规模。本年,安徽仅报送了叁名学生,周龙光名列其中。他们是:张珽、周龙光、余熊本。 实际上此叁人均已自费在日本留学。张珽在宏文书院肄业,周龙光在同文书院肄业,余熊本在成城书院肄业。 在取得官费之后,按照五校特约协定,周龙光入读第一高等学校。 根据日本高等学校令规定,第一高等学校是东京帝国大学的预科。 日本的旧制高等学校在中国并不为很多人知道,但是在日本特别是对于老一辈的日本人,一说“一高”“二高”“叁高”…等等旧制高等学校无不肃然起敬,因为它就是日本社会精英的尊严权力和身份的象征。只要进入了这个圈子,就差不多能出人头地了。日本名流的子女都把能进入这座学校当做荣耀。在这所学校就读的岸信介、重光葵的从政经历证明了这一点。 清朝末年留学的官费还是相当丰厚的。周龙光这次是带着夫人黄淑卿还带有随房大丫头一同前往。甚至还带着厨师兼管家刘长福(也作富)。他们在东京租了公寓,既宽敞又雅静。周龙光结交很广,家里经常高朋满座。在东京留学的学生,当时多是满腹经纶的才子和忧国忧民的志士。 同盟会的会员也多在这里聚会。廖仲恺、何香凝、陈独秀、王正廷、陈瑾昆等在东京时,都是这里的常客。他们和廖仲恺住的很近,两家私交甚笃。 夫人黄淑卿已经留学毕业。此次来日本是以家眷的身份,算是陪读。周龙光入学校读书,而黄淑卿则参加社交活动。经常外出会见新老朋友,参加上流社会的派对。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留日的革命学生纷纷回国支持革命。安徽临时议会开会,选举孙毓筠为都督。正式成立安徽军政府,并电召陈独秀任都督府秘书长。 1912年6月底,柏文蔚受孙毓筠委托接任安徽都督兼民政长职,任命陈独秀为都督府秘书长,徐子俊为参谋长,机要秘书王曙笙,高级参谋徐惟一。一切施政方针皆由这四人代为规划。当时民国与清朝余孽明争暗斗分外激烈。为了行政的纯洁性,他们决定尽量安插革命同志,以充实、整顿行政机构。 周龙光也回国为辛亥革命奔忙。孙毓筠电召周龙光来安徽都督府,被任命为军法官,在安徽临淮关短期任职。 在这期间,周龙光同陈独秀更进一步相知相熟,成为好友。 1913年,周龙光再次游学日本继续完成学业。不难想象,之前具有前清功名,以中国秀才的基础留学,又在日本从中学学起,经同文书院、东京帝国大学预科第一高等学校学习,基础无疑扎实雄厚,周龙光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东京帝国大学法学科。 东京帝国大学是日本第一所依照现代学制成立的大学,也是日本的最高学术殿堂。尤其是法学科,毕业生中包括了不少首相与大臣等级的政治人物,比如: 广田弘毅(日本第32任首相。东京帝国大学法学科毕业。) 重光葵(日本驻上海总领事、日本驻中国大使.东京帝国大学法学科毕业。) 中曾根康弘(日本第71任、72任、73任首相,东京帝国大学法学科毕业) 岸信介(日本内阁,东京帝国大学法学科毕业);其余官员、科其余法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与名商巨贾等亦不乏其人。 东京帝国大学就是现在的东京大学,公认是日本及世界中有名的顶尖院校,因此,每年都有许多学子竞争进入东京大学就读。 据前清《学部奏定日本官立高等学校收容中国学生名额折》记载,中国“留学生中,习速成科者占60%,习普通科者占30%,中途退学者5%-6%,进入高等学校及大学者1%。” 留学日本的中国名人中: 郁达夫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 周树人(笔名鲁迅),1909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肄业,之后从事文学。 郭沫若,1914年入九州岛帝国大学学习医学。 蒋介石(原名蒋志清,常用名蒋中正,字介石,),先入东京清华学校,振武学堂,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十叁师团第十九联队实习,为士官候补生。 李大钊1913——1916,早稻田大学政治科。 汪兆铭(号精卫),1904——1907,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 陈寅恪1902——1905,日本东京弘文书院高中。 秋瑾1904——1906,青山实践女子学校。 陈瑾坤 周龙光在东京帝大的同学中,有一位中国同学,相知相契,他就是陈瑾昆。
陈瑾昆, (1887-1959),字克生,湖南常德县月亮山人。东京帝大毕业后,到北京政府奉天省高等审判庭担任推事和庭长。之后在北京大学、朝阳大学、中国大学任教授。1946年赴延安,。历任政府委员兼华北等人民法院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等职。 同学中还有一位沈家彝,亦关系密切.沈家彝(1881年-1954年),字季让,江苏江宁人。中华民国司法院大法官、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法学专家。 1917年六月,周龙光从东京帝国大学法学科毕业,获学士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