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與面子
特有理
2015-8-25
談到尊嚴與面子,發現以往的感知並不是很清晰。難道真是一種純感性的東西,全憑個人的感受和解讀?仔細思考一下,不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發現了其本質的不同。
這種問題的探討難度在於它們心理感受的相對性。這種相對性不僅是因人而異的相對性,而且還有隨人類文明發展所表現的相對性。其中包含了社會特徵和文明層次特徵。也就是其外延是隨人類發展而動態變化的。比如遠古時期沒有衣服穿不算沒有尊嚴,而現代沒有衣服穿就是沒有尊嚴;古代的臣民給皇帝以及官員下跪不算沒有尊嚴,而現代人給權貴下跪就是沒有尊嚴。但是,概念的產生必然源於特定的思維集合,也會具有區分於其它概念的特徵。
尊嚴所具有的特徵是:
1、尊嚴由人性的標準所支撐。當一個人的遭遇低於社會的人性標準,其主觀和客觀的感覺就是尊嚴的缺失。
2、尊嚴由社會的道德標準所支撐。當一個人的表現低於社會道德標準,例如隨地便溺,即使主觀上不承認尊嚴的缺失,客觀上也失去了相應的尊嚴,因為這相當於接受了低等的人格。如果受到不道德的對待,那麼客觀上會導致失去尊嚴,但主觀上的不屈服仍然可以保持尊嚴。比如一個人受到了不平等、不公正的對待,如果其接受現實,並使自己的心理去適應現實,那麼客觀上就失去了尊嚴;如果其不接受現實的狀態,努力進行抗爭,則尊嚴仍然可以體現在追求之中。
相對於尊嚴,面子的本質特徵在於:
1、面子是人與人地位關係態勢的表徵。面子不具有社會普遍意義上的標準,它是個體地位相對關係的表達和感受。當一個人的主導、支配、以及優勢地位得到他人行為上的尊重,在輕度範圍內就是面子。超出輕度範圍就應該是威嚴。實質上,面子就是非重大利益訴求的達成,但其背後又有更大的潛在利益。失去面子,就是意味着關係地位的弱勢化。
2、面子是影響力的表徵。在地位關係上更進一步,面子便體現在了個體對人際關係的影響力。所謂的面子大,就是對周邊人際環境的影響力大。
3、面子是利益維護和獲取能力的表徵。更深入地向核心接近,也就是在關係地位和影響力的背後,面子所實際代表的,就是利益維護和獲取的能力。
根據上面的概括性梳理,可以看到尊嚴與面子的共同點是:尊嚴與面子都是人在主觀和客觀上對一個人權益狀態的感覺和評價。而不同之處在於:尊嚴對應了文明意識所揭示的人的基本權益;面子則是基本權益之外的權益狀態。因此,尊嚴和面子實際上具有一個本質上的核心,那就是:權益。之所以在很多時候無法明確區分尊嚴和面子,關鍵在於每個人對基本權益的界定不同。因此,在尊嚴與面子之間就有一個較寬的過渡帶。主要的爭執,都是在過渡帶中產生的。比如有人認為有好吃好喝並且能活着就是尊嚴,有的人則認為沒有言論自由就沒有尊嚴。我個人認為:尊嚴體現於權益的絕對性,“寧可站着死,絕不跪着生”是尊嚴的一種典型表達;面子體現於權益的相對性,虛榮的排場並不是所有人都追求的。
其實,在科學的角度看得最透徹。人在社會中都具有一個權益函數,社會上具有最大一致性的權益函數模塊就對應與尊嚴;其它缺乏一致性的部分則對應與面子。那麼,尊嚴就是基本權益函數的微分;面子就是非基本權益函數的微分。微分的本質是什麼?它是函數曲線變化的趨勢。得到尊嚴,意味着人的基本權益的穩固和增加;得到面子,意味着社會現實利益的穩固和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