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姜萍的闹剧以及背后的蹊跷 特有理 2024-06-23 最近,一个叫姜萍的17岁中国小姑娘获得了阿里巴巴国际数学竞赛的第12名。更让人惊异的是,这个小姑娘竟然只是个中专生,还是草根家庭背景。一时间,一股诋毁中伤的潮流在中国的网络上疯狂兴起。带头的就是所谓的圈内人士,包含了高数培训产业链和高等学府的所谓数学精英。就连一贯靠打假混饭吃的方舟子也没放弃丢人现眼的机会,参与起对小姑娘的攻击。更奇葩的,是据说有三十几个参赛的人员联名上书阿里的达摩院,要求公布姜萍及其老师的答卷,并彻查作弊嫌疑。这些家伙打着质疑的幌子,实则发泄着羡慕嫉妒恨的戾气。 本来就是一个开卷比赛,甚至允许动用AI和团队资源,作弊之说从何而来?这次竞赛中的500多个AI团队,最高的得分仅为34分,而姜萍的得分却在93分。你指责作弊,至少应该指出作弊的手段,和找谁作的弊才算靠谱吧? 中国社会整体上从来不讲逻辑,因此也根本不重视概念。一说质疑精神是正面的,所有的构陷、造谣、诋毁、抹黑就都披上了质疑外衣。但是,所谓良性的质疑精神完全是学术领域对探究真理的一种态度;而不是对人的恶意揣测和蓄意诋毁。 一帮貌似精通逻辑推理的数学工匠,却毫无廉耻地发表者毫无逻辑的抹黑言论。就连板书的符号都要吹毛求疵。既然你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书写,那说明这个式子你也明白不是?比赛比的是推理表达,没比符号谁写得正规漂亮吧? 在这倒让我想起本人以前上学的经历。一次是在中学,由于物理老师的孩子也是同班,且知追求上进但始终无法超越本人。于是在中学毕业的期末考试时,我的该科考卷被判了99分。我找到那个老师询问原因,他说我有一道题在答题时最后没有写句号。还有一次是在大学的数学考试,2小时的考试我用40分钟就交了卷。监考的那个老师用惊诧的眼光看着我,他问我:“你答完了吗?”我说:“答完了。”问:“不用再检查一下?”“检查过了”,我笑了一下。谁知刚走出教室,就听到一个声音:“有什么可狂的!”当分数下来,我得了89分。觉得不服,按学校的流程,找到判卷老师,也就是那个监考老师。他拿出卷子说:“你有一道大题做错了”。我指着那道题说根本没错。他说,你把正切函数的t写成+了。我争辩,他胡搅蛮缠。再问那一分是怎么扣的?他说一道证明题少了一步推理过程。我说在逻辑角度那一步可有可无;他说判卷的标准在他手里。本想暑假过后再往上申诉,后来权衡考虑才作罢,毕竟那时的工作分配是由学校安排的。 看来,在书写上找茬已经是教育流氓惯用的毁人伎俩。就像我那大学老师,明知我写的是正切符号却非说是加号。对于姜萍,明知人家写的是求和符号,却说求和符号写错了,然后证明人家作弊。这不是学术流氓是什么? 这件质疑闹剧的背后,除了一批混蛋、傻逼,以及混蛋加傻逼的流量炒作以及见不得他人好的变态发泄;背后似乎还有一只更黑的手在搅动社会舆论。我不知道这是共党的高端驭民之术,怕民间太和谐;还是有人故意制造社会事端给共党添麻烦。因为已经有人揭发,有黑手通过广告公司网罗流量视频播主,许以钱财,塞以文案,欲以各种表达形式带风向,抹黑姜萍和她的辅导老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只要有图利的可能,只要有欺负他人的机会,中国的社会从来都会有大批的妖孽闻风啸聚。 想起不久前微信视频里突然来了涌来一波黑加拿大的短视频。用以偏概全、捏造事实、胡说八道的方式来贬低加拿大,其中也包括了来加拿大的华人移民。什么温哥华没有四季只有寒冷、无家可归者充斥街巷、市中心垃圾遍地,教育没排名、医疗更拉跨,华人移民想回中国也没脸回去了。看来网络信息的民间成分其实并不高。许多风向都是有实力的推手精心挑起的。在经济发展的话题烂大街的今天,网络上的各种闹剧如今格外火爆。靠网闹博流量挣个仨瓜俩枣,靠网骂发泄情绪霸凌他人,把内卷投射到网络上,这已经是现代资本加信息社会的典型状态。而且今年强度非常高。 看中国的网络,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屎多的地方,那一定是搅屎棍的天堂。 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