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需要這1毛錢嗎?” 數日前,偶然到Burger King買了套快餐套餐 (酥脆炸雞三明治、薯條、飲料)。 收銀員問我加上的薯條是“加大”,“中號” 或 “一般”。我選了“中號”(加價為30美分)。 付費後,我注意到在酥脆炸雞三明治套餐的原價6.48美元基礎上,又被收取了40 美分,然後再加零銷稅若干。當我向收銀員提出這40美分比標價的30美分多出了10美分時,她用奇怪的眼光望着我,問道:“你真的需要這1毛錢嗎?” 我心想,對於一家商店、廠家來說,收取費用與廣告的明碼標價應當一致,這是個起碼的標準和要求嘛。幹什麼用這種鄙夷的態度對我,好像我是個錙銖必較的小氣鬼似的。我說,“Yes. (I need this dime.)” 她便找了個同事要了1毛錢給我 (而不是從收銀機中退還這筆小款。) 也許是軟件編程做得久了,我比較習慣於驗證(verify)數據與運算過程。根據我的經驗,很多老美都會認為6.48美元 +40美分是一道需要動動腦筋的問題,鬧不好會影響到用餐的胃口,所以多半會簡單付賬了事。 後來,我考慮到最最可能發生的情況是:三明治或中號薯條的價格被上調,而變化只反映在收銀機上,廣告牌上則懶得去更改。當然,這是一種善意的揣測,免去了那種認為別人故意搞鬼的“小人之心”。 對我來說,1毛錢自然無足輕重,並非真的非要那1毛錢不可。我不過是提醒商店要注重廣告與實踐的一致罷了。 當然,這種小事到了我的頭上,居然也有“嚴肅的”、值得“上綱上線”的另一面,你信嗎?我試問自己:如果驗算的結果不是BK多收了我1毛錢,而是少收我1毛錢,我會照樣這般認真對待,追着人家補交這1毛錢嗎?我試想了一下,結論是:我多半會顧左右而言它;套用一句老話是:“今天的天氣—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