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小学金榜题名否?
数天前,在文学城读到这样的消息:“你的小学上榜了吗? 中国最佳小学500强榜单出炉”(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3/11/01/2760107.html)
虽然小学毕业是十分遥远的回忆了,对小学的情感也渐渐淡化,这样的新闻还是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的第一感觉是:我的小学母校会在中国最佳小学500强之中!尽管我多年未曾留意过她的进展了。马黑兄清楚,我说的是北京王府大街上小鹁鸽市胡同里的“灯市口小学”。
北京灯市口小学前身为私立育英学校,创建于1864年,由美国基督教会公理会创办。1928年育英学校分设小学部,1952年归为国有,人民政府接办后,定名为私立育英小学,后依据学校所在地改为现名。(http://baike.baidu.com/view/1377441.htm)。
当年东城一代的老北京,有“男读育英,女读贝满”的说法。贝满(女子)小学,就是后来改名“培元”,再后来改名为“王府大街小学”的学校。灯市口小学在小鹁鸽市胡同内,王府大街小学则设在王府大街大鹁鸽市胡同口的一侧。“育英”与“培元”,一培一育,都是培养后代为英才的含义。回顾育英小学和培元小学的历史。原来都是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办的。“贝满女中的创始人是来中国的传教士艾莉莎贝满夫人。贝满夫人于1864年在北京设立贝满女子小学,校址在灯市口大街北面的大鹁鸽市胡同,规模较小,由她一人主持校务。以后有了中国教员,逐步发展,到1892年已初具规模,开始成立四年制女子中学,校名为贝满女子中学。”(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5ea767ba0101by67.html)贝满(女子)小学/培元小学/王府大街小学也可以说是贝满-女十二中-166中的前身。育英小学/灯市口小学则与育英中学-25中有关。从1864至今,两校同有近150年的历史,不同的是,王府大街小学已不复存在,而灯市口小学不但“健在”,还荣登金榜,成为中国最佳小学500强榜单上的第91名。
为什么对灯市口小学进入中国最佳小学500强有信心?除了对她的悠久历史有所了解之外,1999年及以后回京探亲时,对于小学母校的探访,也让我对她在设施硬件和师资软件方面的大力加强,有了一定的印象。我是1959年入灯小的。距那次回校探访正好40年。走到首都剧场旁的小鹁鸽市胡同口,看到小学生们在路边练习跑步,马上回想起我们那会儿上体育课,由李老师带着大家在胡同里跑步的情形。一问之下,他(她)们不仅就是灯市口小学的学生在上课,竟还是由同一个体育老师—李老师带队!孩子们听说我也曾是李老师的学生,连忙把他请了过来。40年,我从小学生成了归国探亲的IT人士,他也由20左右的魁梧小伙,变成白发斑斑的老人,只有从他依旧挺直的腰板上,看出他雄风不减当年的气概。我们彼此都还记得,可是我在小学只有一个姓李的体育男老师,而他不知道40年来教了几千上万人的体育课?!他也记得我们班上和我比较接近的另外几个男生。他特意告诉我:“跟你要好的薛某,他的女儿也是从灯市口小学毕业的,也和爸爸一样,是顶尖出色的学生。”我很感动于他对于我们,我们这一代学生的后代的关注和培养。
如果说,1999年时老师带着学生在路边上体育课,还反映着50年代的落后设施的影子的话,后来的灯小则不断进步,跟上了时代的步伐:百度百科介绍说“学校占地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配有30个普通教室及计算机、多 媒体、语音、美术、音乐、形体等26个专用教室。并在楼顶增建了防风雨的空中环行跑道和地下体育馆,操场建有面积为2200平方米的两个塑胶篮球场和一个手球场,地下建筑了一个面积为1450平方米的标准篮球馆。学生1450余名,教职工156 人,其中教学人员132人,特级教师2人,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7人,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83人,本科学历23人,大专学历72人。学校以“坚持面向全体,对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全面负责”的办学思想,确立了“以美育为突破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办学模式,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目标。
从旧砖瓦房的校舍,简陋的礼堂和操场,到拥有楼顶增建的防风雨空中环行跑道和地下体育馆,是我的小学母校的进步,也是北京发展、祖国腾飞的一个剪影。我把小学母校进入中国最佳小学500强视为理所当然,对北京和中国的持续发展也同样寄予厚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