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膠質人生 |
2011-04-02 01:28:13 |
|
|
|
|
|
|
|
上面說過,不把金錢看成罪惡,這是猶太教跟基督教在現實生活方面的一個重大差別。實際上這也是猶太教跟其它傳統宗教的顯著區別。你很難在任何追求超越境界的傳統中找到一個叫做拉比以撒的賢人,把《舊約•申命記》裡講故事時描述的“將錢包起來,拿在手中”的動作詮釋成“人手中總該有錢”的誡命,並且不厭其煩地解說與此相關的理財哲學:“人該把他的錢財分成三份:三分之一投資土地,三分之一投資商品,三分之一留在手中。”
這種差別使中古猶太教跟基督教形成一種奇怪的合作夥伴關係:基督徒執政,猶太人理財。猶太人幫基督徒賺了錢,卻被基督徒看成墮落的標誌;基督徒給猶太人提供發財的本錢,卻被猶太人視為虛偽的化身。在波蘭,貴族們富得腸肥腦滿卻無所事事,平民們窮得食不果腹卻無以為業。本來富人的錢如果借給窮人去經營,雙方都能得利,但因為大家都是基督徒,誰也不願意沾手阿堵物,結果都去找猶太人居間運作。結果,猶太人雖然寄人籬下,受盡歧視,卻因為這點信仰上的變通,輕易便積聚起巨大的財富。這種狀況,直到近代資本主義發展起來,大家都不再把金錢看成罪惡,才出現根本的改觀,難怪有人說現代資本主義的根本觀念實際上是從猶太人的生活態度里發展出來的。
不過猶太人卻由此落下一個“貪財”的罪名。這“惡名”如果不是故意誹謗的話,至少也是極大的誤解。猶太人的信仰里固然不討厭金錢,但如果說他們嗜財如命,則是完全不了解猶太教的基本思維方式。要說明這個問題,我們不妨來看看拉比西緬的故事:
拉比西緬是公元二世紀拉比猶太教中的一位怪才。他是一位坐而論道的學者,卻又擁有一種神秘的通神的本領,因此後起的猶太神秘主義把他看成是鼻祖。這樣一位學識淵博的大賢哲,家裡卻貧無立錐之地。據說某年逾越節前夕,拉比西緬跟拉比海亞在經堂念書,突然聽見外面街上腳步雜亂,紛紛攘攘。拉比西緬問拉比海亞發生了何事,海亞說:“要過節了,有錢的都在忙着置辦節貨,沒錢的都在忙着找雇主要工錢過節。”西緬聽了,說:“那麼我也去找我的雇主吧,他會給我錢的。”西緬每天除了念經,並無工作,所以他說的雇主便是上帝。他來到太巴列附近的一座山洞祈禱,沒過一會兒,洞壁上便伸出一隻手來,在西緬的手裡放下一顆碩大無比的寶珠。
西緬拿了這顆寶珠,去找當時的猶太公會領袖拉比猶大•哈—納西。這位領導猶太教完成了樞紐經典《密釋經》編篡工作的大聖人同時是一位富甲一方的大財主。他見了這顆珠子,立刻說:“你從哪裡弄來這麼個無價之寶?這樣吧,你先拿三個第納爾去過節,節後我們再拍賣這顆珠子,等人給你個好價錢。”
拉比西緬拿着拉比猶大給他的錢,置辦了節貨,回到家中,卻遭到太太劈頭蓋臉一頓罵:“西緬,你是小偷嗎?你所有的財產加起來都不到一個第納爾,哪裡來的錢買這麼多節貨?”西緬講了事情的原委,誰想太太更是不依不饒:“將來在天堂,你華蓋上的寶珠會比你的同事們的少一顆,你願意嗎?”這場架一直吵到拉比猶大那裡,連猶大本人也被西緬太太駁得無話可說。拉比西緬最終聽從了太太的話,退回了所有置辦的節貨,交還了拉比猶大的貸款,回到洞中祈禱,並將那顆寶珠在天使伸出的手中放下。
賢哲們對此的解說是:一個給予錢財的人比一個收穫錢財的人高尚,因為給予時,你的手在接受者的之上。
這個故事首先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猶太教賢哲們對錢財的平常心。拉比西緬不是個貪財求富的人,但他同時也不去鄙視錢財。當大眾都在找錢花錢時,他也一樣去替自己想辦法。同樣,拉比猶大不僅不認為拉比西緬的做法有辱斯文,反而積極從收入的角度替西緬出謀劃策——節前人心不在生意上,此時急於出手寶珠一定吃虧,等到節後時間充裕,便可以從容尋找出價合理的買主。這樣一種態度,跟中古基督教要求信徒們遵守“貧窮誓約”,不占有任何財物的做法顯然天差地別。
不過,我們絕對不能忽視故事的另一個主旨:金錢固然重要,但人生中存在着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在西緬太太那裡,那是一種值得用一生清貧來換回的榮耀和修為;在眾賢哲那裡,那是一種用付出而非獲取的手法達到的超俗境界。無論是什麼,這種超出金錢價值的東西會防止人們掉到錢眼裡去,而拉比西緬也就得以坦然地把一切財物都退了回去。正如當初獲取時無所顧忌一樣,如今的退還也一樣無所遺憾。
猶太傳統中這種對待金錢的態度其實還有一個更深刻的對待生活的思維方式問題,我們可以將其稱為“膠質人生”的思維方式。膠體與幾乎任何物質都能“如膠似漆”,具有超強的粘合力和適應性,這是膠體與固體的區別;膠體又很難被其它物體完全同化,你就是把膠灌到沙子裡去,膠體也不會就此消失,這是膠體跟液體的不同。這種既能在幾乎任何環境中水乳交融,又能完整保持自身獨特性而不被同化的特徵,便是猶太式處世思維的“膠質人生”,也是猶太民族的生存狀態的明顯標誌。
當然,如果你認定世界上只有固體和液體兩種形態的物質,你就很難理解膠體那種亦固亦液,難以定論的形態。同樣,如果你相信人對金錢的態度只能有安貧樂道和嗜財如命兩種的話,你也就無法理解猶太人對金錢的那種若即若離的態度,產生猶太人“貪財”的誤解也就是必然的了。
張平 2011年1月30日 於特拉維夫
原載《中國企業家》雜誌2011年第5期。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
|
|
|
|
|
|
|
|
文章評論 |
|
|
|
作者:張平特拉維夫 |
|
留言時間:2011-04-15 11:25:13 |
|
|
謝謝三位的關注評論。
有時候想想,其實還是中國人比較重視錢財。社會不公正,錢財往往是唯一的救命稻草,因此也無可指摘。 |
|
|
|
作者:多思 |
|
留言時間:2011-04-04 11:31:39 |
|
|
很早以前,也不知通過哪些途徑,就曾留下猶太人“吝惜、貪財”的印象;來美國之後,又產生了猶太人擅長“賺錢、理財”的印象;再後來,先後與好幾個猶太人共事。這才發現,有些猶太人並不富裕;有些猶太人並不貪財;還有的猶太人年紀很大了,依然每天非常勤奮地工作,甚至有點兒工作狂。他們早先積賺的錢財足以供他們養老,吸引他們的似乎並不是錢財本身......這些感受讓我意識到,自己早先的印象有着很多不盡合理的地方。 |
|
|
|
作者:現象本質 |
|
留言時間:2011-04-04 07:59:21 |
|
|
經常讀先生的文章,受益非淺。 這是個普遍的道理,一個人,不用管是什麼人,在一種相對比較公平的環境裡,若是對金錢過分看重,反而發不了財,若繼若離得人往往能發財。 |
|
|
|
作者:wzcl |
|
留言時間:2011-04-04 06:06:59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