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冬(Bentong)离吉隆坡很近,在山的东面,约一个小时的车程。在去瓜劳立卑斯(Kuala Lipis)的时候,我曾乘车经过文东,对小镇古色古香的街道多有好感。 在吉隆坡双子塔书店买到香港作家蔡澜的书,读到一篇关于文冬的文章:说文冬常发洪水,居民家家有船系于屋前,发水的时候,就乘船穿梭于大街小巷。听上去很浪漫,于是决定去看看文冬。 文冬是因为附近河流中产锡而发展起来的。现在主要是橡胶、香蕉、油棕和榴莲种植。多数人的生活是:早上割胶,下午如果下雨就去收胶筒,否则就等第二天早上割胶前去取。 文冬有近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华人,其中多是广西人,为全马广西人最多的地方。这里的街道很多都是以华人的名字命名的,是马来西亚华人街道以华人命名比例最高的镇了。 路上碰到一个华人出租汽车司机,曾经在文冬附近工作过。后来到吉隆坡开了16年的车,还是常跑那些地方。交谈中,问蔡澜书中提到的关于文冬发水时居民乘船的故事,他不知道。他说文冬没什么值得一看,但文冬吃的东西多。 去文冬一看,才知道上了蔡澜的当。可司机是对的,那里的小吃确实很多。我目睹了肠粉的制作过程。 肠粉是两广和福建一带的小吃。就是用粉糊,当场蒸出薄薄的米饼,里面可以卷上叉烧、虾、肉和菜,如肠,故名之。 第一次知道肠粉,是在东部读书的时候,我在一个华人餐馆打工,早茶的菜单里就有肠粉。如果有客人点了,就有一个叫阿芳的广东女人负责现做。阿芳把肠粉叫作“强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让我对这个名称的由来犯嘀咕。 文冬有一个叫饭店,叫湾仔(Wan Chai)角小食中心。一位小伙子在非常熟练地制造肠粉。他有两个蒸笼上,交替操作,几乎一刻不停。他先在一个长方型的蒸笼上放一块白布,然后,从桶里舀一勺米粉浆,倒在布上,用勺底均匀一下。然后,摆上两排虾(烤肉等熟肉则后放),然后盖上锅盖。下面的水是常开的。在照料另外一个锅的时候,这个蒸笼上的就熟了,也就一分钟时间。掀开锅盖,提着布的两角,把布提出来,反扣到旁边的案板上。蒸熟了的米粉这时则成了明亮洁白的一层,可以同布分开了。如果是叉烧的,则这时候放上肉,然后,用小铲子铲成条,把肉包起来,切段就入盘上桌。 我曾经打工的那家饭店做肠粉的程序跟这个小伙子的肠粉制作程序很相似。阿芳见我有培养前途,将来似乎也不会自己开饭店跟他们竞争,就教我做“强粉”。做肠粉需要用手从蒸笼里把蒸出来的布和粉提出来,动作要快,在湿热的时候粉才容易从布上分离下来。但我总是怕热,也不思进取,做得不够快而常把蒸好的“强粉”弄烂。 看了这个小伙子熟练的动作,我才知道什么是专业水平。我等自愧弗如。 下面是肠粉制作过程的系列照片,把每一步动作分解开来,简单易学。 先在一个长方型的蒸笼上放一块白布,然后,从桶里舀一勺米粉浆 把很稀的米粉浆倒在布上,用勺底均匀一下 把鲜虾摆上去(如果是熟的叉烧则现在不用放) 然后盖上锅盖 蒸熟了,掀开锅盖,捏着布的两角,把布提出来。粉和虾都牢牢地贴在布上 反扣到旁边的案板上,蒸熟了的米粉这时则成了明亮洁白的一层,可以同布分开了。 如果是叉烧的,则这时候放上肉。然后,用小铲子铲成条,把虾包起来 切段就入盘,撒点酱油就可以上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