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俺新買了單反,為了試試手,在屋裡屋外隨便拍了幾張。單反確實是使用更加靈活,尤其是有外接閃光燈,可以從不同角度投光,或使用反射光,使被照物體更加自然。一時高興,俺利用現有的幾張照片,探討了一下PS效果。俺拍攝的靜物比較簡單,PS時追求效果。但有網友反映這些圖片太朦朧,有故作深沉之嫌,還是拍點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題材好。 俺承認俺拍的題材是有些單調,故作深沉也很中肯,但這不是俺所要質疑的。俺的問題是,什麼才是大眾喜聞樂見的圖片?換句話說,攝影是為了什麼? 這讓俺想起了以前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文藝要為人民大眾服務”。潛台詞就是不要為一小撮小資產階級服務。引申到攝影,那就是,攝影是為什麼人服務? 俺認為,攝影作為一門藝術,應該是反映作者自己主觀的感受。同樣的東西,在每個人眼裡,看到後的感受都不會完全一樣,這種感受也會自然的反映到照片上。當然,讀者看到同一張照片,其感受有可能與作者一樣,也可能不一樣。 這樣,作為攝影者,他可以有兩種選擇。 一是向讀者儘量傳達作者的感受。對照片進行選擇性的再創造,把讀者的視線引向攝影者所要表達的主題。這個照片,說穿了,其實就是要攝影為自己服務。為自己服務的同時,也滿足的觀眾的好奇心,最終達到雙贏的結果。 另一種是為讀者的想像敞開大門。照片的主題很模糊,讓讀者捉摸不定,從而不同人對照片的解讀也隨之不同。這種攝影可以說是在為大眾服務,而攝影者在眾多的爭議中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不管一個攝影作品是為自己,還是為大眾服務,其關鍵還是要先為自己服務。這是因為攝影作為一門藝術,是一個把現實加工再創造的過程。沒有個人的貢獻,不從自我解讀開始,也就無從影響他人。因此,“攝影是為了什麼”的問題,其實就是如何再創造的問題。不管是那種選擇,攝影首先要造成視覺上的震撼。如果照片在讀者的心中沒有留下任何印象,那麼這個作品基本就不是成功的。因為你的照片,在別人的眼中也是可以照出來的,是個常見的圖象而不能抓住讀者的注意力,也無從談起引發共鳴。 以俺的那個《電扇》為例。圖片其實就是很平常的電扇,看的角度也無特殊。但是,俺在亮度和色彩上加以處理,以及曝光時間上控制扇葉的旋轉程度後,讀者會發現平時並未注意的特點。比如,金屬的硬感和柔和的燈罩形成了很好的對比。棕色的色調,也賦予了機械的電扇一些溫馨。同時這兩者又襯托出扇葉的旋轉動感。最後,暗色背景把讀者的視線引導到電扇上。《電扇》本身是個並沒有表達什麼現實意義的主題,完全是為了體現個人感受。 攝影的再創造話題廣泛,應當包括一個人的天資,藝術修養,攝影器材,PS軟件的應用熟練程度等等,等等,本文無法一一囊括分析。隨着攝影數字化的普及,攝影更加方便。PS軟件的應用也為攝影者發揮創智和想像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因此,現在的攝影,基本是受限於攝影者的創造力和軟件的使用能力了。一個好的攝影作品,讓作者和讀者都受益於創作和享受之中。這,就是為什麼要攝影,也是攝影是為了什麼。
|
|
|
|
|
|
|
|
|
文章評論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