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小工也是不容易的,别以为有把力气就行,一些看起来简单的工作,其中也有许多技术诀窍。
工地上经常要做的事是抛砖。
砌墙要用砖,砖要运到砌墙师傅的手边。但不管是用汽车或是小推车,砖只能运到车子能到的地方,这离砌墙师傅的手边还有一段距离,这时就要抛砖了。最简单的抛砖是一个人抛,一个人接,距离远了时,会四、五个人排成一队,就象击鼓传花。击鼓传花是手把手,抛砖不是手把手,是使劲甩出去,墙砌到二楼三楼的时候,抛砖要往上甩好几米甚至上十米高;而且抛砖不是一块一块的抛,而是两块一起抛,这里面就有许多技术要领:
第一,两块砖一起抛,抛和接都必须保证两块砖连在一起,如果抛的时候两块砖分开了,接砖的人两只手就只能接住一块砖,另一块砖就会砸在他身上,第二,抛砖的时候,通常会越抛越快,期间会发生一个人接不住的情况,这时候你不能握着砖傻等,正确的做法是赶紧把手里的砖扔掉,空出手来转身迎接即将向你飞过的砖块,稍一迟疑,飞砖会接二连三的砸到你身上来。
这是一个需要眼明手快的活,反应迟钝的新手,经常会被飞砖砸得浑身青紫,伤痕累累。
推手推车也是一个危险的工作。
苏联上世纪五十年代拍摄的卫国战争之后苏联人民热火朝天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电影,笔者我这一代中国人都看过,在苏联电影里,建筑工地上经常出现一种铁制的手推车:两只钢管手柄,左右两根支脚,一个铁皮车斗,独轮,独轮前面有突出的环形铁弯管。我在武钢做小工时用的手推车就跟苏联电影中的手推车一模一样。(从手推车就可以看出来,中国的鞍钢,包钢和武钢,早期的技术及成套设备,基本上都是苏联援助的。)
这种手推车,在平地上推并不困难,但在工地推上就很容易倾覆,工地上土质松软,泥滑路烂,高低不平,有上坡,有下坡,两个高地之间还要用跳板,跳板如果是木的还要好些,如果是竹子的,那就更危险。竹子跳板是用竹片穿束而成的,负重容易扭曲,扭曲的时候,连人带车晃晃悠悠的,非常不容易保持平衡。跳板下面如果是深沟或者基坑,那就更危险了,一车砖石或混凝土,少说也有五、六百斤重,连人带车摔下去,非死即伤。
关键是卸车要掌握好分寸。推车到位之后,要使猛力掀起手柄,让车前的突出弯管着地,借着惯性将车竖起,于是车上装载的砖石或混凝土就会从前方倾泄而出。在浇铸基坑混凝土的时候,通常有一个向上或向上的跳板,向下时要防止车冲下去了,因为跳板窄,车的两只支脚搁不住,车是没办法刹住的。向上时,则需要出死力往上冲,不使死力冲不上去,冲上去之后,要适时卸车,如果早了,一车混凝土倒在岸上了,没有进入基坑,浪费了建筑材料,师傅要骂你;如果迟了,车前弯管落空,车就冲进基坑了,这时候,如果车体发生侧转,推车的工人也会被车的两只手柄夹住不得脱身而连车带人摔下基坑,我的一个工友就曾这样出了工伤,在武钢住院治了一个多月,也没彻底治好,后来公社请了一台车把他送回乡下去了,以后的情况就不得而知。
我的手推车也曾摔下去过一次,但好在人站稳了,没有连车一起摔下去。
行内有一句话叫“泥瓦匠好吃,爬墙上壁”,可见搞建筑是少不了高空作业的,最危险的活儿是修整屋顶,肩上扛着重达七、八十斤上百斤的油毛毡、木料或砖瓦爬上屋顶,什么安全防护措施都没有,负重行走在那窄窄的墙头和倾斜的桁条上,心发虚,眼发黑,腿发抖,稍有不慎就摔下去了,摔下去了,也就没有现在的笔者我了。
那年我才十七、八岁,身单力薄,个子矮小,身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的。长年累月,旧伤还没好,新伤又出现了,伤了也没钱看医生,每次都是捱着忍着让其自愈。
我如今在美国开车,常看到美国工人修马路。美国工人修马路常常是三、五个人干活,就有六、七个人负责安全,那种严密的安保措施让咱中国人觉得十分可笑。但笑过之后,我又感慨不已:我觉得这世上人跟人是不能比的,如果硬要比,你就不得不承认,美国真的是一个发达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