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冲突是圈套,中国且慢动手 索额图 近日钓鱼岛局势因日本政府表示“收归国有”而骤然恶化,中国方面强硬回应,对抗升级。主张对日动武的言论来自军队代表,表明中国军方对东海形势研判发生变化。索额图对当前形势有不同的看法。请看以下分析 一. 美国亚洲重心新战略选择从南海入手,是军事冒险,面临失败的危险,美国驱使日本激化钓鱼岛争端是为南海各国减压。 冲突是小规模局部事件,危机则是全局性战略布署出现漏洞,可能颠覆力量对比,恶化安全形势。老索说过“南海冲突已升级为南海危机”,危机的范围界定为“南海”, 不是“南沙”,也不是“黄岩岛”。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岛屿的争端与周边各国都直接相关,与其中一国的冲突必然引起连锁反应,在军事和舆论上形成一对多的局面,而且有潜在失控的可能,而这个局面正好是美国想要的;各国同样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中国希望通过双边谈判来解决,基本上是一厢情愿,是非常僵化的办法;是否将冲突升级为危机,开关掌握在美国手中,而美国战略重心转移的目的,就是给中国制造危机,南海危机是这一战略实施以来的第一个产品。 老索在《南海冲突已升级为南海危机》和《南海之战—狼真的来了!》二文中提出一套破解美国亚洲重心战略的办法,其中表述的是一种主动进攻的战略,以超出对手可预见的烈度和规模的组合行动进行大规模反击,一战扭转形势,取得在南海的主动权,使美国驻军金兰湾或者苏比克湾失去意义,在中业岛打钉子也失去机会;如果美国强硬回击,他必须成倍增加南海地区军力,而这在美国遭受经济财政危机的今天几乎不可能;南海封闭有限的战略空间对航母编队作战非常不利,正好是中国舰队潜艇的用武之地;中国还有陆地优势,即使向多国开战,仍然有进退依托之利,不存在海军孤军突出作战的风险;以战、而不是和的方式打乱美国围剿战略,并借此彻底改变中国在东南亚无所进取、徘徊多年的落后境地,以强力军事为背景按计划推进以中国为主导的东南亚经济融合和政治联盟,把美日彻底排除在外;如果美国企图阻断中国航路,中国则放弃做“负责任的大国”,输出核武,准备鱼死网破。 中国在东南半岛已经有了相当准备。三月份胡锦涛访柬埔寨发表的声明似乎被美国忽略了。美国五月份国防部长出访越南印度等国,显然还没有意识到中国利用老挝、柬埔寨、印尼进行陆上包抄与海上出击并举的打击策略。此次希拉里出访蒙古老挝已经是马后炮。中国轰炸机演练轰炸港口海岛,导弹部队进入广东,蓄势待发,已逞箭在弦上之势。如果中国在现在或今秋出击,美国根本不可能抽出足够强大的舰队进入南海;如果抽调波斯湾海军,已经准备很久的对伊朗的战争将不得不推迟或取消。菲律宾越南被殴,南海诸岛尽归中国,这将是显而易见的结果。美国在南海又一次犯了急躁冒进和轻敌的错误。但是这一次美国改得很快。他们提前启用围魏救赵预案,企图通过激化钓鱼岛争端来分散中国有限的海空军,给南海各国减压,挽回亚洲新战略出师不利的局面。 根据需要驱使日本激化钓鱼岛争端是一定是美国亚洲新战略的一部分。单点出击是撼不动中国的,结果只能像2007年黄海军演一样无聊收场。围堵也是挡不住中国的,美国所谓围堵战略实行二十年了,中国该干啥干啥,证明围堵基本无效。美国发现,中国不惧怕日本韩国,更不在乎南海诸国,但很在乎美军基地。凡有美军基地驻扎的地方,中国基本不动,嘴上也不提。美济礁做美军靶场遭炮轰时,中国不曾有意见,美军走后,中国马上进占,小菲炮艇来了打沉,不怕。冲绳地位未定,但美国占着,中国此前不曾提出任何领土要求;钓鱼岛由日本托管,中国就敢索要。美国显然明白,中国实力不够时,不会与美国正面冲突,但这不是平安无事,而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所以美国亚洲新战略的重点仍然是主动出击“打钉子”----在任何有可能的地方驻军建堡,实现军事占领,通过直接的军事手段狙击中国的突围行动。如果钓鱼岛被占或丢失,中国向东海出击,则将被美日迎面截击! 中国目前的军力能否打赢东海和南海两场战争?美国告诉日本,没有任何可能,放心去干吧!这就是近日日本激化钓鱼岛争端的战略和政治背景。 二. 钓鱼岛不是日本想占,而是美国想占;钓鱼岛对美军异常重要。 中日钓鱼岛争端看似源于争夺海底石油及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老索以为,这只是表面现象。钓鱼岛的石油很多,但琉球海沟太深,不能铺设输油管,开出来运回日本的成本很高,只能卖给中国,这一点日本不是不知道。钓鱼岛在东海大陆架边缘,按国际公约规定,这是中国的经济专属区,日本索要不合法。日本同样明白这个道理。与拥有核弹的中国争夺领海,日本吃了熊心豹子胆? 军事基地的优势是其海空远程打击能力,军事基地本身的抗打击和防御能力其实相当脆弱。瘫痪一个基地不需要先进武器,美军全球任何军事基地的防御其实经不起一场火箭弹的表面打击。美军驻伊拉克的军事基地防御向外延伸方圆几十里,就是为了防止普通火箭炮的袭击。美军处心积虑准备打击伊朗,名为保卫海峡安全,实则为消除伊朗导弹对卡塔尔和沙特基地群的威胁。一旦中东基地被袭,美国在中东的控制力量顷刻间即化为乌有。所以美国格外重视基地的安全,基地的选址一定远离陆地或布局在可靠的国家,比如印度洋上的迭各加西亚战略基地,新加坡基地,以及冲绳基地等。 对中国来说,冲破第一岛链包围圈的突破口,就是钓鱼岛。中国占据钓岛,军舰潜艇就可以在自己控制的海域内自由进出东海,钓岛海域就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在对台湾的战争中,钓岛作为前哨观察警戒阵地是非常合适的。但是这样一来,美国设立在冲绳群岛的基地就全部暴露在中国军舰和潜艇的威胁之下。琉球海沟深度超过2000多米,战时潜艇可以从深海底接近陆缘,封锁或偷袭非常容易,冲绳基地做为前进基地,不等出击,飞机油库军舰就有可能化为乌烟,再现珍珠港。这是美国最担心的。钓鱼岛就是冲绳基地的盾牌,是美国必争必保之地。 美国当年未占钓鱼岛,并非不想占,而是没理由,也不太好占,交给日本,就是让日本当保管员。钓鱼岛主权问题,实质上是中美西太平洋争夺战的一部分。换句话说,钓鱼岛丢失,美国冲绳基地将被迫放弃,关岛基地成为前线基地,美国将失去至少半个西太平洋的控制权,进而对日本的控制力下降,中国将乘机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日韩可能被迫脱美入亚,中国的势力范围将大大扩张。 老索记不清的旧贴中曾说过,钓鱼岛是美军消灭中国海军的预设战场。最近美国计划将V22旋翼直升机调入日本基地,已经清楚说明,美国将参与钓鱼岛夺岛或卫岛之战。这绝不是用来威慑中国的,而是根据战争需要作出的具体布署。日本激化钓鱼岛争端,吃得根本就是老虎心!在现今形势下,引诱中国海军向东方强敌进攻,美日明暗联合,消灭大半东海舰队,冲绳基地的潜在威胁就可消除, 美国在南海就敢从幕后走向前台,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地位将更加稳固! 现阶段发动东海之战,有利于美,不利于中;如果钓鱼岛发生军事冲突,很可能是美国围魏救赵和一箭双雕两计并用的大设计。 三.解决钓鱼岛争端不可以复制黄岩岛模式 菲中的力量对比不在一个量级上,黄岩岛清场,说白了,就是,我不玩了,想打就打吧!那是战争爆发的前奏,菲律宾别无选择,不得不退缩。钓鱼岛事件挑战中国的是日本和美国。这个对手是联合的,强大的。日本海空军的作战水平不比中国差,特别在战时,日本会得到美国的情报信息系统支持,它的战力会倍境,从中国目前的战争准备看,中国并没有十足的打赢这场海上战争的把握。中国即使宣布“清场”----把钓鱼岛作靶场,日本可以以牙还牙,同样宣布钓鱼岛为靶场,也向那里打炮。中国如果向日舰攻击,挑起战争的罪名就落在了中国的头上。罗援的话很提气,但他提出的办法—也是网路战略家们许多年前建议的办法--作为斗争技巧,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如果他的说法确实出自中国军队高层,我们则要为中国军事家们的水平捏把汗。所谓黄岩岛模式本身是有很大问题的,老索在旧贴中略有提及,不想作更多评论。 记得小布什上台后曾经散布过动用核弹的言论,在中美对抗中中国已经好久不再提核威慑了。美国释放B1轰炸机战略目标指向亚太,中国祭出核弹,这说明目前中美斗法的形势已经相当严峻了。美国空天机仍然在试飞,尚不具备军事打击能力。这是美国在航天飞机项目失败之后寄希望挽回面子、重新占领太空技术制高点的主要军事工程。中国的亚轨道轰炸机已经研发多年,国际上并不清楚它的进展情况。谁都知道制造此类飞机器的最大困难是表层可重复使用的耐高温材料技术。温总手里拿着的那块黑材料,就是在向世界宣告,材料这关已经不是问题,制造或布署还会远吗?!中国亚轨道轰炸机到底是否布署,新闻并没有透露。但这则新闻传递的信息已经相当清楚,空天机中国也有,美国不要掩耳盗铃!气势洶洶、不可一世的样子给谁看啊!最高层出面,既表明事态的严重,也展示了中国的自信;不单给国人看,也在给全世界各国看。中国这一政治举动的目的,是积极回应美国亚洲重心战略,迎面打击美国的主动战略进攻,把周边各国的乘火打劫消灭在萌芽中。这不是单独针对钓鱼岛或南海的举动,这是中美两国进入全方位高等级直接军事对抗的新形式。 网上纷纷说,东海演习是警告日本。老索不以为然。演习区域全部在中国专属经济区内,自家练兵而已。罗援主张在钓鱼岛附近设立军事演习区、导弹试射区,有气势,但如上分析,解决不了东海方向的问题。敢于把演习区域划在日本主张的中间线上是真正的警告,向北太平洋试射导弹,威胁美军后方基地,是真正的警告。警告是最高级别的威慑,警告无效,接下来只能动手了。中国准备发动东海之战吗? 如果中国不能尽快解决南海危机,在中美新一轮对抗的第一个回合中,中国即告失败,东海危机更无解决的可能。老索说过,“和宜在东亚,战应在南海”。如果中国在南海向南一路打下去,美国如何应付?日本乘机占岛,中国起用罗援少将就能够摆平;别忘记,仗可以在桌子上打,可以在地球两边打,水雷也能做到“不言自威”!只要南海打赢,收回菲越所占岛礁,日本心虚,美国无奈,钓鱼岛就是美国的一根鸡肋,那时美军才会真正理解“走为上”的含义。 钓鱼岛,和台湾一样,跑不了,中国且慢动手。 二零一二年七月十二日于北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