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索额图的博客  
索额图的博客  
https://blog.creaders.net/u/118/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索额图
注册日期: 2006-10-26
访问总量: 1,709,372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索额图:俄乌战争是中国扭转被动
· 中美狮虎之争—一切皆有可能
· 索额图:狮虎之争--兼谈美国精英
· 索额图:美国精英派果然厉害
· 索额图:台海会不会打起来?
· 索额图:平庸的美国政治
· 特朗普集团谋略解析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学术创意】
· 美国的全球战略错在哪里?
· 扩大内需的根本办法是什么?
· 如何铲除祸害千年的“官本位”文
· 化腐败为动力,寓创新于企业
· 解析美国经济衰退之谜
· 图表解说美国经济衰退之谜
· Economy of the United States o
· 中国GDP(节选)--转自百度百科
· 中国古代皇朝更替的根本原因是什
· 二战中德国怎么打就不会败?
【中美牛虎】
· 索额图:狮虎之争--兼谈美国精英
· 中国的下一步是实现战略破局
· 如何改善中国整体安全形势?
· 警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陷阱
· 人才争夺战----推翻帝国霸权的决
· 美国没牌了,中国可以出手了
· 中国出击,目标马六甲
· 从黄海危机看中美新形势下的较量
· 美元保卫战与中美斗智策略解析
· 老牛发威的时候到了!(下)
【风雨家国】
· 如何帮孩子选大学和专业?
· 中国女人中有多少邓文迪?
· 我也有一个中国梦
· 哈尔滨垮桥的设计有问题
· 中国古人如何解决城市排水问题
· 别把尊严不当回事
· 中美原本是师徒
· 警惕南海诸国五五分帐的阴谋
· 在南海冲突中如何保护华侨的安全
· 黄岩岛位置图
【时事解析】
· 索额图:俄乌战争是中国扭转被动
· 中美狮虎之争—一切皆有可能
· 索额图:狮虎之争--兼谈美国精英
· 索额图:美国精英派果然厉害
· 索额图:台海会不会打起来?
· 索额图:平庸的美国政治
· 特朗普集团谋略解析
· 算算冠状病毒死亡率到底有多高
· 中美贸易战美国错得离谱
· 中美贸易战的深层原因
【附庸风雅】
【牛虎旧作】
· 中美牛虎之争:东亚对抗与东海之
· 中美牛虎之争:东亚对抗与东海之
· 中美牛虎之争:东亚对抗与东海之
· 中美牛虎之争:中国出击
· 中美牛虎之争:核战争不可能爆发
· 中美牛虎之争:中国“崩溃”!
· 中美牛虎之争:美国的策略与中国
· 中美牛虎之争:美国的策略与中国
· 中美牛虎之争:美国的策略与中国
· 世界资源之战与中美牛虎之争
【伊战旧作】
· 最后的战争,最大的变数
· 巴格达国际机场和拉姆斯费尔德的
· 骑虎逛街----布什政府的前途
· “鼎折足,信如何”----伊拉克如
· 美伊之战,中国得利
· 美国经济又回来了!--美伊战后形
· 下一个打谁?----美伊战后形势估
· 美伊之战的战略背景分析
· 哥伦比亚号失事与美国攻伊
【佳作收藏】
· 美国的“大中东战略”真的失败了
· 刘仰:中国需要的是世俗道德,不
· “国 际形势正朝着有利于中国人
· 厉以宁:中国城镇化道路怎么走?
· 习近平向海不归喊话了(ZT)
· 游戏规则——美国民主选举的真相
· 中国在为战略对决阶段做金融与军
· 美国金融战略思想的一个绝妙转变
· 帝国战略初长成,金融帝国第一个
· 美国对中国金融战略布局,及未来
存档目录
03/01/2022 - 03/31/2022
11/01/2021 - 11/30/2021
01/01/2021 - 01/31/2021
06/01/2020 - 06/30/2020
02/01/2020 - 02/29/2020
05/01/2019 - 05/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8/01/2017 - 08/31/2017
08/01/2016 - 08/31/2016
11/01/2015 - 11/30/2015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3/01/2012 - 03/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12/01/2010 - 12/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5/01/2010 - 05/31/2010
04/01/2010 - 04/30/2010
02/01/2010 - 02/28/2010
07/01/2009 - 07/31/2009
10/01/2008 - 10/31/2008
06/01/2008 - 06/30/2008
05/01/2008 - 05/31/2008
04/01/2008 - 04/30/2008
03/01/2008 - 03/31/2008
02/01/2008 - 02/29/2008
12/01/2007 - 12/31/2007
10/01/2007 - 10/31/2007
08/01/2007 - 08/31/2007
04/01/2007 - 04/30/2007
03/01/2007 - 03/31/2007
01/01/2007 - 01/31/2007
12/01/2006 - 12/31/2006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帝国战略初长成,金融帝国第一个核武器的秘密--转贴
    

2014-2015大对决(2)——帝国战略初长成,金融帝国第一个核武器的秘密

环球政经纵横谈--雷思海

  在滞涨的70年代,美国人之所以不敢大幅度提升美元利率,来压制通货膨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担心高利率会毁掉经济增长。

    不过,到了苏联入侵阿富汗、与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比例下降到50%左右之后,美国已经别无选择了。此时,另外一位青史留名的美联储主席,已经继任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沃克尔。身高超过两米的老沃,后来被看作货币史上的一位英雄,他强势扭转了美国被通胀吞噬的命运。

    后来人们都认为,沃克尔是强势美元的代表性人物,这样的解读,是不全面的。要知道,这位强人当年正是“尼克松冲击”的最重要谋划人之一。作为时任美国财政 部主管货币事务的副部长,他不同意其他总统的智囊的看法,认为只要逼迫欧洲国家货币对美元升值就可以解决美元危机,而应该结束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的布雷顿 森林体系。

    沃克尔上任第八天就宣布,把联储基金利率提高50个基点到11%,再过两天又宣布把贴现率提高5个基点到10.5%。但是还不管用,因为通货膨胀率也是2位数,实际利率还是负。

    沃克尔又想出了一个狠招,宣布控制货币供应总量目标,这等于是给泛滥的美元创造上了阀门。随后,在里根上台之后,沃克尔得到了更大的支持。1981年夏秋之际,美国利率攀上了连沃尔克本人也没有想到过的顶峰:联邦基金利率19.1%,商业银行优惠利率21.5%!

    连年的高利率,推动了美元的翻转。从1981年开始,美元开始了强势上涨的5年周期。美元指数从1980年的 82点左右,上升到1985年的160点以上,几乎翻倍,超越了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时的点位。狂奔的通胀野马终于被勒住了:美国通胀率在1981年 降为6.5%,再过2年又降到4%以下。代价当然也不菲:1982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经济在衰退里挣扎。不过,到了1983年,美国经济就开始了快速 增长,1984年年均增长达到了6%左右,高的月份达到了7%。1986年之后,回落到了4.2%的水平。

 

    但此时的世界其他部分,则完全是另外一幅图景。里根强势美元政策的国际后果非常的严重,从其给美国的贸易伙伴以及发展中国家所造成的实际灾难性后果来看,它不亚于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大规模的资本流向的逆转,带来的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后果。西欧各国资本在高利率美元的吸引下,大规模地流向美国。

    在此情况之下,西欧各国的国有化政策正式宣告失败,左翼力量纷纷在各国失势,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保守主义政党。他们上台之后,在美国强势美元政策的压力之下,进行了经济政策的大修正:抛弃凯恩斯主义,大规模削减社会福利,提升利率,实行货币紧缩政策。

    与美国不同的是,西欧国家没有世界货币这个独特的条件,因此,当他们在美国最新的、最流行的经济政策的影响下,抛弃凯恩斯主义时,可以说他们是真的抛弃了 凯恩斯主义,出现了资本饥渴。这里说真正的抛弃,是指与美国对比。里根虽然号称小政府,实际上,却通过借外债大搞军事投资,也就是星球大战计划。在苏联入 侵阿富汗之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不仅得到了国内的支持,还得到了西欧盟友的支持,这对美国的资本回流政策起到了道德上的支撑作用。

    总之一句话,由于没有美元这个世界货币的独特便利,抛弃了凯恩斯主义的西欧各国的供给主义学派理论下,却经历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大规模的去杠杆化的过程: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私有化浪潮。

    唯有法国反对私有化运动,在英国、德国私有化的时候,法国反其道而行之,当时刚当选的总统密特朗一度对法国的银行和工业集团实施大规模国有化。法国的不屈服,差点让法郎在当时就完蛋。美国舆论攻击法国是搞共产主义,威胁西方世界将因此而分裂。

    在美国舆论以及美元升值战略的共同作用下,法国出现了大规模的资本外逃。一些法国人则散布恐慌消息,许多富人准备把自己的资产移到国外,甚至准备举家移民。法郎开始狂贬,1981年5月11日前后不到一周的时间,法郎兑美元下跌20%。当时的媒体惊呼,法郎将成为历史!

    这情形一点也不亚于人们现在熟悉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最后,密特朗总统不得不进行妥协,将法郎的基准利率提升到20%,开始了紧缩政策的进程。到1982年,密特朗彻底成了私有化的拥趸。

    法国随后也开始了长达10年的私有化浪潮。法国左派力量对美式新自由主义的妥协,意味着里根主义在西欧获得了全面的胜利。

 

    从1980年到1985年的5年,是美国GDP持续增长的5年,美国GDP从1980年的2.7万亿美元左右,增加到1985年的3.9万亿美元左右,增 长幅度为1.44倍。而对西欧来说,这5年是失去的5年,西欧各国经过了长达5年的经济负增长,法国GDP从1980年的6900美元,下降到1985年 的520亿美元;德国GDP从9190亿美元,下降到7010亿美元;英国从5370亿美元下降到4320亿美元。

    除了西欧各国,发展中国家也一样遭殃。

    1981年,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总额积累达7400亿美元以上。这意味着,美元利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偿还外债的利息负担就要增加74亿美元。里 根的强势美元政策,最高利率提升幅度达到7%,即从10%提升到17%。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仅为利息支付至一项,一年要多付出490亿美以上。

    强势美元,首先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规模滚雪球般的扩大,其次,导致市场上的资本稀缺,借新债还旧债的难度大增;最后,强势美元政策,导致了这些高债务国家资本市场动荡,本国资本连同外资一起出逃。真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偏遇打头风”。

    1982年8月20日,墨西哥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其到期的外债本息,要求推迟90天,由此引发了全球性的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到1985年底,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总额上升到10410亿美元。

 

    那么,沃克尔在搞强势美元之前,一直所担心的高利率会危及经济发展的情形,为什么最后没有出现呢?为什么西欧各国与美国差不多高的利率,反而会出现长达多 年的经济去杠杆化过程,而美国却没有呢?而当时,美国的劳动生产率程度,与西欧在同一水平上,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地增长呢?

    除了里根的赤字刺激政策之外,还有一个人们常见的答案,就是海外资本的回流。这是一个模糊的回答,它让人们感觉,放佛资本从西欧流动到了美国,然后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它完全无视一个铁律:决定资金被投入使用规模的,不是资金本身的多少,而是资金成本的高低!

    因此,可以说,这一回答,回避了问题的实质。

    那么问题的实质是什么,那就是庞大的欧洲美元,主要通过美国海外金融机构向美国国内贷款的新式,为美国创造了新的、廉价的美元资本!当时的海外美元,实际上大多数存在美国的海外金融机构手里,其次是英国。这使美国当时为发展经济,所投入的资金成本,比实际上要低很多,自然也比西欧各国低很多,因此,尽管生产率相同,但是,美国的资金成本低,所以美国经济发展的最好!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当美元提升利率时,各国资本认为美元会升值,因此去买入美元,因此外国人手里的美元会越来越多,任何外国人手里的美 元,不管它存在美国银行,还是其他国家的银行里,它们都叫欧洲美元,或者海外美元。这里用“外国人手里”这个词,是个权宜的用法,实际上它都在美国人手 里,这个概念后面再讲。

    而外国人手里的美元越多,就意味着海外美元的规模扩大。1980年,海外美元占全球美元的13%左右,而到了198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0%左右。

    外国人手里持有美元的增长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将为美国带来新的廉价的货币与资本创造,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新的廉价的资本与货币创造的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吧。

    海外美元贷款有两种,一种是向美国之外的人贷款,这样的贷款完全是在美国境外发生,也就是体外循环,其实质就是美国金融机构中不同账户的转变,不会在美国境内形成货币创造。

    另外一种就是向美国境内发放贷款,这样的话,国内受到贷款的人,还有可能继续把贷款存到银行,这样的情形,在本质上与美国国内的银行,在境内发放贷款一样,它们拥有相同的货币创造能力!

 

    但是,要说的是但是!

    海外美元是不受美联储法规监管的美元,它也不受金融机构所在国监管。因此,海外美元的贷款没有准备金的要求,理论上而言,伦敦的某个银行,如果账户上有 100美元,它就可以贷款给它的客户100美元,而不要为其准备1分钱的准备金,当然,实际上会有一点准备金,但普遍很低。当时,虽然还没有巴塞尔协议, 但是,美国国内的准备金要求在6%左右。

    如果以上述这个比例来算的话,也就是说,欧洲美元对美国境内居民或者公司的每笔贷款,都会省出5%左右的准备金。它意味着通过海外美元,向美国国内发放贷 款的成本要低其信贷成本要低,低多少,则取决于联邦基金利率,以联邦基金80年代前半期的中间数15%来计算的话,欧洲美元为美国带来的货币创造,平均成 本要低0.8%左右。

    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欧洲美元市场的货币乘数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上半期,大概在5倍左右。而按照欧洲美元规模4000亿美元的水平来结算的话,它就意味着欧洲美元市场,为美国提供了2万亿美元的平均成本要低0.8%左右的融资。

    正是这2万亿美元的低成本融资,成为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在超高利率美元的洪流中,实现一枝独秀增长的最重要动力。

 

    这就是美国金融帝国的第一个秘密核武器!

    需要提醒的是,这个核武器只在美元强势翻转时,才发挥最大作用,因为美元走弱时,海外美元向美国国内提供信贷的动力减弱,因此,对美国的货币创造乘数自动减小。

    而当美元提升利率时,随着利率的提升,以及海外美元数量的增多,这个核武器的威力就更加巨大,它一方面会增加欧洲美元的货币创造乘数,另一方面,利率提升越高,其成本节约作用就越明显!

    因此,当其他国家的资金成本,被动跟着美元提升时,美国却另有蹊径,实际上享受着比他国更低的资金成本!

    也正是因此,在里根超高美元利率的时代,美国国内信贷规模却创造了罕见的高速度增长!从1980到1985年之间,美国信贷规模迅速扩张,与GDP的比率 一度接近30%,高于70年代,属于历史最高水平之一。简直让人匪夷所思,而这正是拜大规模的海外美元回流的货币创造机制所致。

    因此,可以推断,如果美国解决了房地产问题,美元一旦提升利率并反转的话,海外美元(与欧洲美元是一个概念)的这一核武器作用,必然将再次大放异彩,与CDS可谓哼哈二将,为美国提供大规模的低成本资金,虽然胜之不武,但是却会胜得让别人无话可说!

    不要忘记,今天的海外美元的规模,已经远非30年前可比了!

 

    说起来,也很有意思。美国这个金融帝国的核武器,差点就被自己扼杀在了摇篮里。因为发现了欧洲美元低成本竞争的问题,1979年,美国卡特政府建议,各国 政府通过其央行对欧洲美元存款实行法定准备金制度,并将一部分欧洲美元集中到各国央行手中,以限制欧洲美元市场的过度增长。但欧洲人没有搭理美国。

    不过,随着欧洲美元的秘密功效,在里根时期被发现之后,美国人就再也不提为欧洲美元设立准备金制度的事情了。

    从这个插曲,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美国人金融核武器的秘密,并非是其阴谋的产物,而是历史脚步的自然形成所致。

    这也正如,70年代的大滞涨,从尼克松到福特再到卡特,都没有能够解决,最后让里根做了美国最伟大的总统,这并非是尼克松才华不如里根,而是时机未到而已。

    这就如同中国古代的小说《三国演义》呈现的那样:纵然有诸葛亮那样呼风唤雨,夺天地造化的智慧,曹操那样的意志坚韧,为人所不能为的枭雄,周瑜、陆逊那样 的世所罕见的军事天才,也不能改变当时天下三分的局面。而天下大一统,要等到50年后才能到来,扭转乾坤的司马氏后代,比之诸葛亮,比之周恭谨,真可谓是 白云苍狗。但就是他们却完成了雄才如曹操,刘备,孙权所终其一生努力却无法完成的事业。

    不过,正如魏一统三国的种子早在曹刘孙时代就已经埋下一样。美国解决70年代金融危机的路径,也在这三任总统的经济政策中,逐渐浮出水面。而其一旦清晰成型并用于世界之际,便是美国雷霆万钧般的出击,万亿财富已经因此而完成了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乾坤大挪移。

    金融帝国的脚步,从此迈开第一步。从此之后,美国人的金融战略,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

    第二部分(这部分本来应该在前头贴的,都只是为了引出上面这部分,因此可以略过不读,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这是美国金融帝国战略的婴儿期,看看这段历史,有助于理解)

 

 

    1、

    金融博弈的历史很长。

    但是,真正的国家之间的金融战争的历史,则要从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才开始。之所以称为金融战争,因为它能产生像战争胜负一样,带来的财富转移与消灭。

在这之前的几百年中,虽然有金本位的英镑霸权以及金汇兑本位的美元霸权,但是,金融控制仍然是政治控制的附属产物。也就是说,只有进行了政治控制,才能进行金融利益的剥削。因此,要想得到一个国家的财富,就必须发动战争。

也是因此,不管是大英帝国的英镑霸权时代,还是金本位的美元霸权时代,都不愿意进行太多的本币输出。而纸币美元霸权革命性地改变了这一切。

 

    在中国人眼里,尼克松最大的历史功绩是在1972年秘密访问中国。

    在美国人眼里,尼克松最拿得出手的功劳,是决定以承认失败的方式从越南撤军。

    人们这样想,是因为历史书都是历史学家写的。如果是金融学者来来写历史的话,那么尼克松最得意的杰作,应是塑造了美元霸权的转型:美元从金汇兑本位制的货 币霸权,转变为一个完全脱离金本位制的纸币霸权。大约40年之后,我们再回忆美元纸币霸权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改变,不由得惊叹,尼克松确实创造了历史。

 

    既然是与历史有关,那就先从历史开始吧。

    1944年,临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对美国、欧洲和苏联来说,战争本身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因为法西斯国家的失败,已经是注定。

    关于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成为了美国、欧洲以及苏联最关心的问题。而对美国和欧洲来说,最关心的一个事情,就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与货币问题。

    这时候的美国,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向欧洲国家提出,美国愿意承担恢复西方世界运转平衡的责任,并且愿意在经济上帮助西欧复苏,以 防止苏联的共产主义在西欧扩张。而要做到这一点,各国之间的货币稳定是必须的,绝不能重现二战前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导致的世界贸易瘫痪的情形,美国可以凭借 强大的黄金储备,将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再与美元挂钩,以保证各国之间的汇率稳定。

 

    这就是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核心的内容:规定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美国承担将各国持有的美元兑换成黄金的义务,同时,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这两个组织涉及的主要职能,是帮助那些外贸支付能力发生危机的国家,帮助他们解决支付问题,从经济上防止这些国家,脱离资本主义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最重要的事情,是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美金的称呼便由此而来。

西欧各国之所以同意这一安排,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欧洲各国基本已经被战争摧毁,黄金储备耗尽,已经没有实力与美国争雄,任何欧洲国家的货币已经无力担负这一地位;其次,美国的提议,看起来不仅公平而且慷慨。

    美国承担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意味着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是建立在美国巨大的黄金储备上的,对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仍然接受金本位制、或者金汇兑本位制的西欧国家来说,这一点不存在什么不公平的地方。

    因为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将来积攒够了足够的黄金储备,英镑也好,法郎也好,西德马克也好,都可以将美元从世界货币的地位上赶下来,或者与其共享这一地位。

60年前的西欧各国这样想,一点也不奇怪,就是今天,很多中国人都还是这样想的呢!

 

    2

    欧洲各国为这一天的到来,等待了大约20年。

    上个世纪60年代,西欧各国的工业生产能力,都恢复了,在与美国的贸易中,很快出现了贸易顺差。有着与美国长期货币斗争经验的西欧,从历史经验出发,毫不犹豫地用这些美元,从美国兑换回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越来越少。

    1968年3月,黄金危机爆发了,短短一个月内,美国黄金储备损失了14亿美元,美国与西欧在1961年联合组成的黄金总库的黄金也遭到挤兑,随后黄金总 库被迫解体。七国中央银行宣布实行“黄金双价制”,即官方黄金交易仍以每盎司35美元进行,私人黄金交易则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然而,美国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国际社会对美元信心也大幅降低,西欧各国中央银行继续以剩余美元兑换黄金,使美国穷于应付。

    大家都还记得法国的“戴高乐”主义吧,那时候法国可是真狠啊,带头嚷嚷着要从美国兑换黄金,说不换黄金回来的话,美国人就不知道要约束自己的贸易赤字。没办法,美国人只好继续给换。

 

    黄金危机对美国来说,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挑战:

    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各国可以用美元从美国那里换黄金,这意味着美国的贸易赤字不可持续。根据布雷顿森林里体系下的美国与西欧等国货币的法定要求,一个国 家发行纸币时,必须有相应的25%的黄金储备作为发行担保,而随着美国自有黄金的逐渐减少,则意味着美国要回笼货币,即使不回笼货币的话,也需要压缩其未 来的货币发行。

    说白了,在金本位的制度下,美国自己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其实是受到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约束的,这也是其作为世界货币必须付出的代价。

    可是这个时候,美国经济已经出现了停滞。美国需要进一步的财政刺激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但是,财政与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扩张要求与贸易逆差的冲突。所有这些,都在将美国指向一个唯一的出路:废除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摆脱金本位美元对美国货币政策的约束。

    对于已经将美元与黄金挂钩了30多年的美国来说,乃至对于世界货币必须是金本位货币的几百年的美欧历史传统来说,当时的美国要做到美元与黄金脱钩,实在需要政治勇气与魄力。

 

    历史总是在合适的时刻找到合适的人。那位曾经在“厨房辩论”中输给赫鲁晓夫的尼克松,可以称得上是,美国历史上惟一一位“千年老二”的人物,完成了这个历史性的创举,早在1952年,他就作为艾森豪威尔的竞选伙伴,当选为美国副总统。1956年他再度当选为美国副总统。

    1971年8月,尼克松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美元霸权的第一次危机,也是最致命的一次危机正式爆发了。因为,这次危机,既是美元霸权应对西欧货币挑战的保卫战,同时也是美元霸权的转型之战,即从一个有黄金保证的金本位货币霸权,转变为一个没有任何资产保证的纸币霸权。

    不管如何,尼克松此举的时机,对美国是最有利的。因为在当时,还没有那个其他国家的货币,能够单独与美元媲美,单独挑战美元,因此,美国有足够的力量,击跨西欧的挑战。更何况,当时的西方世界,还面临着苏联的压力,在政治安全方面,对美国有着无法摆脱的单边依赖。

 

     3

    大家还在纠结CDS的资本创造功能,它的资本创造机制,已经说明了,就是通过解放准备金来做到的。次贷危机前,美国金融机构解放了2万多亿美元的准备金,它通过资本市场,会释放出更大规模的货币。至于如何释放,后面会谈到。

    总有人认为美国这是傻瓜,是自欺欺人,这是大错特错。美国人创造出来的是美元资本,是世界货币的资本,是购买了中国数万亿美元商品的资本。

    你要说美国傻,那岂不是中国更傻。知道这是别人忽悠自己,还去接受人家的美元资本?我们要认清楚CDS所代表的美国资本创造机制,只有认识清楚这一点,我们才知道如何去应对。

 

 

    1972年到1973年之间,西欧各国持续抛售美元,但是,到了1973年10月,一切都改变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在这个时候突然爆发了,简直就象为美国量 身订做的一样。原油油价一年之内暴涨3倍,让西欧各国的外汇储备突然干涸。西欧和日本都预测石油会持续涨价,这意味着西欧日本将不得不出口更多的货物,从 美国赚取更多的美元,来购买自己必须的原油。

    石油涨价,创造了巨大的海外美元需求,打跨了西欧各国对美元霸权的挑战,那些曾经抛售美元的西欧国家,不得不重新依靠出口挣美元,挣比以前多得多的美元,以应对高涨的石油价格。

    回顾历史,石油价格暴涨在美元霸权的转型中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这其中的关键在于,美国与沙特达成的两个交易,一个是石油交易以美元来定价,二是,沙特等 国家愿意将通过石油贸易所获得的美元,重新购买美国国债以及其他基础债券,美国甚至为沙特购买美国国债,开通了特别通道,使得其不必通过市场来竞购国债, 这一点,与美国今天开通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特别通道,倒是有点相似。美国的努力,瓦解了西欧试图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管理庞大的石油美元的意图。

 

    历史爱好者们试图寻找美国与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关系,有的学者认为,美国实际上是这次战争的幕后推手,美国实际早就计划好,要用石油来挽救美国霸权的第一次 危机。德国学者威廉•恩道尔在他的《石油战争》一书中,用了一段据说是有史料根据的阴谋论,来描述美国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前后的策划身影。 

    不过,从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来看,即使没有第四次中东战争,美国也还是有办法,来完成美元的转型的。不过,所需要的时间可能会长久一些。 

    石油价格暴涨,提升了世界美元需求。但是,这是特殊商品的交易货币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是美元的交易货币属性而不是美元的世界货币属 性,导致了人们对美元的需求。如果未来石油价格下降,美元必然再次面临大面积回流的冲击。因此,在石油价格下降之前,美国必须要要确立非金本位的美元获得 世界储备货币地位,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因为,在这之前,所有的世界货币都是金本位或者是金汇兑本位制货币。

    历史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整个西方世界,从政府到企业到个人,都认为世界货币都应该是以黄金为本位的。与黄金脱钩的美元要想成为世界货币,就必须让 各国改变这一观念,其手段就是黄金的非货币化。美国向西欧各国提出,让黄金退出各国的储备货币,作为回报,美国同意降低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的投票权 重,从30%降低到22%,但同时也降低了否决权重的最低份额到15%,美国仍然保证了自己的一票否决权。

    197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多数票通过批准了修改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该协定删除了以前有关黄金的所有规定并宣布:黄金不再作为货币定值标准, 废除黄金官价,可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黄金;取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必须用黄金支付的规定;出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6黄金,所得利润用于建立帮助 低收入国家优惠贷款基金;设立特别提款权代替黄金用于会员国与IMF之间的某些支付等等。

    也许并非巧合的是,石油价格一直上涨到1979年底。美国终于在石油价格回落之前,完成了黄金的非货币化,美元彻底完成了霸权的转型,而不是霸权的丧失。

 

     4

    在完成了金本位美元霸权到纸币美元霸权的转换之后,理论上而言,美国已经具备了无限的货币与资本创造能力。美元资本的无限创造能力,是本书的一个重要概 念:指的是可以创造出远远大于本国需要的美元资本的能力,它是以全世界的最大吸收与容纳能力为边界的,而不是美国自身经济的容纳与吸收能力为边界。只要其 他国家相信美国手里的美元,那么美国就可以一直印刷下去,到各国大规模抛弃美元为止。

 

    美国无限制印刷美元的限制,只有两个,对国内而言,就是通货膨胀,对国外而言,就是美元强于其他货币的信用遭到威胁。第二个问题,最后的本质也是通货膨胀 问题,因为美元的国外信用丧失,会导致人们抛售美元,导致美元的购买力下降,从而最终推升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实际上,70年代以后,一直到今天,美国的 货币政策,正是以本国的通货膨胀率为最主要的决策依据,而不是世界流通美元的多少为决策依据。

 

    因此,也可以说,现代意义上的金融战,是在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才产生的新事物。在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前的金本位或者金汇兑本位制时代,现代意义上的金融控 制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它只是政治控制的附属产物。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对德国的控制,其所包含的战争赔款部分,并非是战胜国对德国的金融控 制,而只是对德国政治控制的产物。

    换言之,在金本位时代之前,政治控制是唯一从其他主权国家获得最大利润来源的途径,只有取得了政治控制,才可能有金融控制与攫取,这是由金本位制度所决定的。金本位时代,资本是绝对稀缺的,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自身,也不愿意进行资本输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拥有英镑霸权的英国,1970年代之前拥有金汇兑本位制美元霸权的美国,都曾经出台各种措施,限制本国货币的流出。因此,金本位制度时 代或者说贵金属本位制时代的金融控制,如果说存在的话,其机制也完全与今天相反,那就是以货币输入为特征,比如战胜国要求战败国的战争赔款,而不是以货币 输出为特征。

    也就是说,那个金本位制或者金汇兑本位制时代的霸权国家,是最有能力要求他国进行货币输出的。也就是说,非霸权国家尤其是羸弱的国家,都面临着某种程度上 被要求进行货币输出的危险。而对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来说,禁止本国的货币输出也是很容易的,是任何独立主权政府都可以轻松做到的。但是,在今天,一个主权政 府要求另外一个主权政府接受本国的货币,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从这一点,我们就很好理解,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各种战争最终胜负之后,都以战败国的赔款而告终,因为赔款的输入,意味着对战胜国资本创造能力的提 升。我们也好理解,一战之前的霸主英国,其一直以来所采取的对外经济战略之一,就是追求最大限度的贸易盈余,为了扭转与中国的贸易逆差而发动鸦片战争了。

    而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的美国,则一直奉行贸易逆差战略,以最大限度地将纸币美元输出海外。货币输出代替了以前的政治控制,成为一种独立的攫取财富的手段。

    这是因为,金本位制度被纸币本位所替代之后,货币的输出,从本质上而言,已经成为了对其他国家财富的占有,这种占有理论上看包含两部分,一是绝对占有的部 分,这是来自纸币贬值的部分,比如说当前的美元与2001年相比,贬值了30%,那么美国10年前购买中国的货物,付给了中国100美元,中国现在拿着这 100美元去买美国的东西的话,则只能兑现70美元的购买力;另外一部分是暂时的,因为本国输出的纸币,理论上而言将来还可以被持有国来购买本国的物质财 富。

    而这暂时的占有,也可能会变成实质上的永久占有。比如通过某种手段如汇率手段,直接消灭他国手中所持有的美元;又比如让他国不断地强化对美元的需求,从而 将持有美元长期化,乃至其经济彻底美元化,比如今天的津巴布韦,美元已经成为其流通货币,其政府彻底放弃了本国货币主权。

    实际上,如何将美元的输出,变成对他国财富的彻底无偿占有,才是美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所有对外金融政策的最根本目的所在。

    这一政策的本质,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几百年历史中,战胜国对战败国的赔款要求,在本质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对外金融政策中 的一部分,其所起到的效果是与过去的战争是一样的,虽然在形式上文明了很多,但其所导致的财富的转移比战争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们完全可以被称之为金融战 争。

    

    上一贴可能有点晦涩难懂,大家批评得对,为了让大家有兴趣看下去,下面尽量说得通俗点。

接着说,上贴里,本人提到,黄金与美元脱钩之后,意味着美国在理论上,有了无限美元与美元资本的创造能力,这里请注意,本人说的是“美元与美元资本”,而不是直接说“美元的无限创造能力”!

    认识到这一点,是很关键的。

    有人说,早就有人说了美元是无限印刷的,不受约束地开动印钞机的。这在历史上曾经对过,但是,那也就10年左右的时间。美国人没有那么傻,美元的无限印刷,也就是银行信贷的无限制扩张,只会先导致本土的通货膨胀,或者资产泡沫。

    因为,世界上所有的美元,都存在美国,就如同人民币只存在中国一样。除了少数美元现钞在境外流通,这部分不会超过1万亿美元。这一点,也许和大家所想的美元在全世界到处流动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后面的有空给细说一下。

 

    美国人并不比中国人多个脑袋,也聪明不到哪里去。有人把尼克松把美元与黄金脱钩,说成是阴谋论,把第四次中东战争,也说成是阴谋。还煞有介事地描述了一幕幕神秘的会谈。

    本人实在想象不出,这要有多穿越的智慧,才能干得出来,要是那样,美国人也不至于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被苏联人全球性的压制。美国人只是在内外环境的逼迫下,走到了那一步而已。

话说,美国人第一次发现,自己有了不需要什么资产担保,就能印刷世界货币。自然是内心狂喜。就如同红楼梦那面风月宝鉴一样,美国忍不住拿起来照了又照。

    如是,一个美国人狂印钱的时代开始了。人们总是以为,是石油涨价才让美国有了印美元的借口,这大错特错。第四次中东战争,是在1973年10月爆发的,但 是在中东战争爆发前,也就是1972年8月,黄金与美国脱钩之后,美国银行的信贷,就开始了爆发性的增长。从1972年8月,到1973年10月,差不多 一年时间,银行M2增长,就冲到了16%左右,而此前的近20年,这个年增长率,也就在7%左右。

    当然,石油危机后,美国人又找到了一个创造美元的借口,因为美国与沙特达成了用美元交易石油的协议。

    记得,2004年7月4日的美国国庆日,小布什总统发表演说,夸耀美国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其中有一句话在当时流行全球。

    他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但是,1972年8月,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国却拥有了一项所有美国人都不愿意将之关进笼子里的权力:那就是世界货币美元无限创造的权力。从拥有这一无人制约的权力的第一天开始,美国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这一权力的滥用。

 

    而当时的美联储就是这一权力滥用的最大的头头。

    这要说到一个人。那就是1970年尼克松任命的新美联储主席阿瑟•伯恩斯。这位的风格,与前任迈克切斯内·马丁的风格完全不一样。

    马丁以谨慎著称,先后竟连任了 5 届联储会主席,在任时间长达 19 年,从杜鲁门一直感到尼克松就职。他有一句名言:美联储的工作就是“在宴会刚开始时撤掉大酒杯”。

    也就是说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注重于防止货币超发。与他的谨慎性格相符合的是,美联储在那段岁月里,作用远不如美国财政部。

    阿瑟•伯恩斯却是与马丁完全不同的人。中国人可能知道这位好汉的并不多,但知道格林斯潘的人绝对不会少。而伯恩斯就是格林斯潘的恩师。没有他的提携,格林斯潘恐怕不一定能做得了美联储主席。

    巧合的是,与格林斯潘一样,这位出生于奥地利的经济学家也是一名犹太人,他的门生中后来成为著名经济学者的,比如后来当了尼克松和福特总统的经济顾问、曾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米尔顿•弗莱德曼。中国人对这位弗莱德曼也应不陌生,80 年代他访问过中国时,与当时的中国领导人长谈过,后来曾经对人感叹,中国领导人是共产国家领导人中“最懂市场经济”的。

伯因斯是一位虔诚的凯恩斯主义信徒,也就是喜欢用印钱来解决问题。“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这位老伯,把凯恩斯主义的做法带到了美联储,为当时经济开出的药方是增加经济体中的货币供应量,他认为这样就可以保持低利率,从而推动消费和投资,以达到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的目的。

    伯因斯在美联储的位置一直到干到了1978年。他在任的8年时间,美国见证了历史上最疯狂的印刷货币的岁月,信贷平均10%以上的扩张,贯穿整个70年 代。1979年,威廉·米勒替代了老伯,老米同学只是个过渡性人物,被称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最无能的”一位美联储会主席,只干了一年半,是任期 最短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讽刺他是一个“圈外人”,他实际上也继承了伯恩斯的货币政策。

 

    美国这么明目张胆地印钞票,可以说全球各国,除了社会主义国家看不明白之外,西欧国家可是看在眼里,气在心里。

    让我们来看张图吧。

    如下图所示,美国的m2从1973年的不足8000亿美元,短短的7年之中,增加到1980年的1.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1%以上,最高年份增长速度高达15%。

    对比另外一组数据,就可以知道美国这一时期的货币创造是多么疯狂。美国在这7年时期,M2增加了一倍。而上一个翻倍则经过了14年的时间,即从1958年的3000亿美元,增加到1972年的6000亿美元左右。

    如果美国一直按照这一速度增加M2的话,今天美国的M2将超过30万亿美元。是今天实际M2的3倍以上!

  

    知道历史,有助于了解未来。

    可是,如果我们了解的历史,是错误的历史,那就坏了,就会误导我们对未来的判断。阴谋论描写的历史,就是这一类的,把历史,都写成了安排设计好的,是几个神秘的精英,在某些一般人进不去的俱乐部里决定了的,哪能啊!

    有人着急要看大对决的情形了,别急,等我把美国金融战的几段非常关键的历史,简单说完之后,相信你也能判断出,2014年到2015年,是一个非对决不可的时间点。也是美国必须要下定决心的时间点,除非美国甘愿向中国承认,美国准备接受有序的霸权衰落。

    那样的话,中美G2也就真的快实现了,那么就恭喜中国人民了,中国复兴也就跨过自己这道坎就可以了。不过,这样的情形,可能性是相当小的。当然不是绝对没有可能性,这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中国做好了与美国对决的准备,不是匹夫之勇的准备,而是制度与观念上的准备!

    接着说70年代的事情。

    不要小看70年代,那可是美国此后40多年,美国金融战战略的真正形成时期。在那之前,美国人也不知道还能这样赚钱,比打仗还爽,一个人不用死,还让人无话可说!

 

    上贴说到,美国人开始了历史上第一次的美元货币大创造时期,其标志就是银行信贷的大扩张。美国人疯狂创造货币,可不是为了买美国人自己的东西的,而是为了买世界各国的东西的。这很好理解,世界货币嘛。

    要买别人的东西,就得鼓励输出货币与资本。

    首先是政策上的改变。在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前,美国人对待货币或者资本输出的态度,与今天完全是相反的。

    1958年之后,美国由于出现大量的贸易逆差,随着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以及西欧一些国家活期存款利率比美国国内高的原因,美元外流加速。为限制美元资本 外流,1963年7月,美国宣布对购买外国有价证券的本国居民征收“利息平衡税”,税率为证券收益的15%。这税真够高的,美国目的不是征税,而是要阻止 本国居民投资外国证券,而引起的美国资本外流。

    1965年3月,美国又颁布了《自愿限制对外贷款指导方针》,规定美国商业银行对外国居民的贷款,不得超过1964年年末对外贷款余额的105%,否则美 国联邦储备银行将予以惩罚。1968年,又颁布对外投资直接法规,使上述自愿限制变成法定规则,并且规定要求海外投资按规定的比例强制地将利润流回国内。

 

    上回说了,在金本位或者金汇兑本位制时代,金融控制他国是不可能的。所以美国这样的做法,一点也不奇怪,这是那个时代通行的做法。

    1972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国对资本输出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上述这些对资本外流的法规与限制,统统都被取消了,相反,美国开始鼓励本国居民与金融机构向外输出资本,并且希望美国资本在海外,呆的时间越久越好。

    于是,在历史上,我们见证了美元资本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输出。具体数字,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诸位看这图就很清楚了。1973年之后,美国的海外资产,出现了一次大的跳升,一直到1980年。而此前10年,美国海外资产几乎是一条平线,增长速度接近于零。

    美国人,将世界货币美元与资本的无限创造能力的这面风月宝鉴,照了又照,欲罢不能,一直照了将近10年之久,终于照出了整个西方世界的一次大灾难,并险些让社会主义就此战胜了资本主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8318c01014fyr.html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