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通道受阻,中国印度洋战略已调整 索额图 在《射杀台湾渔民是美国军事冒险计划的一部分》一文中,老索有这样一段话:“在亚洲,以搁置中国在建项目为标志,美国在缅甸重创中国前出印度洋计划,至少使这一计划变得不再那么可靠,逼迫中国不得不迅速改道西线,接手中国建设的巴基斯坦港口,同时加快扩建新疆至巴的公路”。大部分人可能把这段话忽略掉了,这句话说得很重,却没人问个为什么。我这里解释一下其中的背景和含义。 缅甸近年的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军人政府向右转了。完成缅甸政府变脸的核心人物是吴登盛, 原陆军参谋长级人物,由军界转入政界,2007年10月任总理,2011年2月任总统。在维基有他的民主言论,摘几条如下: “我们正处于迈向民主的正确道路上。正因为我们在正确的方向上,所以只能向前迈进。而且,我们也没有任何想要走回头路的意思”( 2012年1月20日) “我向你们保证,我将竭我所能,在缅甸建立一个健康的民主体制”( 2012年1月30日) “翁山苏姬是否能够成为国家领袖取决于缅甸人民的意愿,如果人民接受她,那么我也将必须接受她”( 2012年9月29日) 登盛对中国做了几件事,2011年停建中缅铁路和密松水电站,2012年停建中缅铜矿,2013年初在中国边境附近发起对克钦武装的最后攻击,到四月军事行动结束,克钦武装失败。至此缅甸北方最大的军阀业已被消灭。 在今年一月份缅甸政府军发起对克钦军的大规模进攻之后,我们看到很多有关其动机的猜测,有说是中国支持的行动,中国能源通道需要安全,必须清除这些军阀;有说是缅甸政府的计划,为的是从中国项目中获取利益(因为中国项目都是在克钦控制区);还有说克钦军与美国有染,曾与中国交恶,是中国借缅甸政府军之手消灭之;等等。 很明显,这些行动对中国不利的成份居多, 特别是铁路被停建, 对中国战略布局损害最大。中国寄希望中缅通道来分流马六甲海峡、保护印度洋商路,只实现了部分经济目标,战略目标已经不可能达到;而且没有足够保护的油气管线在双方关系不友好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关闭,仍然是很不安全的运输通道。 回想一下,军人政府2005年突然由仰光迁都内比都,数千辆中国造军卡完成了这一壮举。 人们普遍推测缅甸军政府担心美国发动突然袭击,是防范之举。那时的军政府是完全仰赖中国支持的,中缅关系那时候最铁。 对于CIA来说,克钦也好,掸邦也好,缅甸也好,泰国也好,只要能够帮助美国扼制甚至破坏中国的战略意图,他们都是美国的朋友,都将获得美国的支持。要达到某个目标,对美国来说,就是派个特工拎一包绿钱出趟差这么简单。边境各邦向中国输出毒品,这个中国不允许,打击他们是正当。利用这些穷困武装给中国制造麻烦,对CIA来说也是正当。缅甸军政府放弃中国与西方交好,是美国求之不得的,不是CIA多么厉害,而是缅甸军政府自己决定这样做,中国奈何不了。缅甸军政府向右转必须消除后顾之忧,以免北方各邦联合起来向政府进攻,所以从登盛上台以来积极推进边境武装整编计划,不合作的就武力打击。小的武装早早就签了协议放下了武器,克钦人原本是中国(景颇)人,很厉害,可是战争已经推进到中国边境,说明克钦武装地盘丢失,业已被消灭,登盛的计划基本完成。 5月19日,吴登盛访美,标志着缅甸向右转、与西方联合的外交政策已获美国认可,缅甸加入西方阵营并被接纳。缅甸从此不再是中国的战略盟友了。中缅油气管线仍然会正常运行,但它变成了美国手中的“人质”, 变成了登盛手中对付来自中国压力的筹码!如果中国企图支持北部各邦重新挑战政府,他可以关掉油气管线的阀门。所以老索说,美国在缅甸重创中国前出印度洋计划。 针对缅甸可能的变脸,中国前出印度洋、打破美国围堵的战略已经作出调整。 注意中国接收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发生在今年二月中旬。那时缅甸局势业已明朗,中国可能已经认识到,前出印度洋的战略通道被堵,必须尽快开通西部生命线。前些日有报道称工程兵正在拓宽新藏公路,印证了老索的判断。 中国在中印边境是不会采取攻势、挑衅印度的,因为印度方向不是中国战略突破的主攻方向。“帐篷事件”显然是由于印度一方刺激了中国,中国被迫还以颜色。“中印边界事件,也许与美国无关,而印度选择在这个时候骚扰中国,显然有配合美国行动的味道;印度表面上不与美国结盟,其实这并不妨碍它在适当的时机帮助自己的外包大老板一下”。注意中国官方媒体有句话,奉劝印度不要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显然是提醒印度不要搭美国这班车瞎起混。其实这同时又一次的提醒中国,中印边境其实也是中国的战略软肋,也可为美国所用! 在周边热点不断、关系紧张的形势下,最近李克强出访印巴瑞德四国,显示出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的崛起战略和协商解决冲突的外交模式,寄希望于用经济手段、而不是用军事手段来解决周边问题,来化解美国的围堵。这是传统智慧“以柔克刚”的运用。中国提出建立中缅孟印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思路相当不错。基于各国急于脱贫的愿望,利用中国强大的经济带动能力,用利益纽带把三心二意的各国联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即使发生不测,谁也不能把事做得太绝,从而有效抵挡美国的渗透。李克强做为总理出访首站选择印度,可见中国下一步的经济外交重点是印度,印度是突破口。 “经济走廊”这种提法,不一定能够体现这一战略调整的全部或者核心思想。走廊就是一长条吗!经济走廊地带都有中国计划或建设中的油气管线!如果没有这油气管线,这经济走廊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如果中国能够在“走廊”这个概念上升华一下,提出自由贸易区、零关税区、国家间经济合作组织等等,是不是对所在国更有吸引力、更能调动所在国的积极性?比如,设立经济区开发银行,凡是在经济区投资的本土和中国企业,将获得中国与所在国的金融支持,而银行的部分资金将部分来源于中国油气管线上交的过境费(防止所在国把这笔钱乱花掉啊!);孟加拉国和缅甸的人民是很纯朴的人民,只要本地人民得到实惠,中国还用得着担心管线的安全吗? 巴铁对中国西部生命线至关重要,如果它在经济上不能自持,如何能够配合中国的大战略?印度用比小巴强大得多的经济和军备竞赛就可以拖垮巴铁,国家经济不稳民心不稳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正像军援打造不出缅铁一样,巴铁某一日也可以不铁!建立中巴经济免税区,加大对巴基斯坦的投资力度,加强中国西部与巴国经济的联系,是建立稳固的中巴关系的保证措施,是和平发展大战略的客观需要。 中国如果对缅甸事变应对不当不力不及时,可能出现连锁反应。缅甸将会出现美国的侦听站等军用机构甚至军事基地;老挝将会出现民主改革的声音,中老柬铁路也将被叫停,柬埔寨和老挝也会加入西方阵营。除了以上的经济对策,中国仍然需要研究采取更为直接有效的措施来扼止美国进一步的蚕食。中国不能容忍美国攻城掠地而不受惩罚,特别是在中国家门口闹事。如果实在找不着可以迅速见效的对策,中国可以连续抛一千亿美国国债,试试看谁最心疼······ 缅甸变脸不是小事。中国如果失去前进印度洋的战略通道,中国是不可能与美国C2的,庞大的经济只是一头大肥猪而已,连牛都不是。中国以后只能在家门口欺负欺负日本和南海小国,世界大国也只对国人说说而已。 索额图于北美 二零一三年五月廿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