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来自: 大自然 |
注册日期: 2006-10-26 访问总量: 910,317 次 |
|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
|
|
|
|
|
|
| 陌路北京行:(6) 历史与国学 |
| 中国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三年前曾回国一趟,此次所见所闻又有所不同。 俺回国的一大爱好就是逛书店。以前都是喜欢看看科技书店,对文学书籍并不在意。自从上网开始上贴后,突然文学兴趣盎然。不知是对这方面的开始注意了,还是国内真是变了,发现有关国学的书到处都是。出版商们大肆印制套书丛书,一套能有几十本。在内容上有中华名著经典,囊括上溯《论语》《老子》《庄子》,下至近代的《闲情偶记》《随缘诗话》。从装潢精致几十圆一本,到简装书的几圆一本。有全文节录配注释和译文,也有一日一讲,附有作者自己详尽的心得。 国学这个词俺还是在论坛首次听说的。具体说,就是在讨论于丹谈论语时第一次听到。俺以前一直以为看看上下五千年,知道了中国的历史,就是知道中国了。听了大家谈国学,俺才意识,中国人的思想,伦理,思维,都是和这所谓的国学密切相关的。这些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虽然有的可能是糟粕,但也是精髓中的糟粕。了解什么是糟粕,才知道什么是精华么。俺也才意识到,历史和国学还是很不相同的。历史只是链接各精华和糟粕的纽带,是了解思想的渊源起因,发展,和关系的辅助工具。历史就像一个树干和树枝,国学就像是果实。人们尝的是果实,树枝只起着支撑,连络和传输养料的功用。 想想国学其实以前也有,小学中学都零零星星都学过或多或少的一点,只不过俺们叫它“古文”或“文言文”罢了。但是以学文字,理解句法为主。早期学生时代,在狠批孔老二的运动影响下,那时念些之乎者也,像是做些见不得人的丑事,拿不到桌面上来的。现在人们突然意识到,文化是继承下来的。不可能,也无法釜底抽薪,建立崭新的文化。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就会失去灵魂。徒有枝干,没有果实的社会,只能是棵正在枯死的大树,只能是无法养育生息后代,做燃烧的用的干柴。 国学的兴起,应是人们意识到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社会的传统与文化出现了断层,人们的精神失去了寄托,信仰发生了危机,文化和传统的认知处于迷茫。人们不得不在这时认真思考一下,我们文化和传统都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今后应该会怎样?俺想最后一条,至少是俺特想要知道的。中国的文化道德观,在西方的文化的冲击下,是否能够站得住脚,并坚持下去,或发扬光大;是否在外国文化的挑战下,能够理直气壮的说不。 有人认为于丹的论《论语》是瞎论,属于误认子弟。俺还真没耐心从头听到尾。从俺对她有限的了解,俺觉得她的工作还是属于最最初级的解释,有点像给幼儿园小朋友讲故事。说的难听点,是灌输。她对词句的分析很少,而以自己的心得为主。俺不喜换听别人大谈自己的想法,而更想知道原著实际在说什么。对古文,俺还是觉得要讲解本意为好,给读者留出自己的理解空间。但是,俺不喜欢,并不意味俺反对她这么做。俺最多就是不听罢了。她这么轰动,肯定有很多人喜欢听。她的工作,对有些并没有时间研究和分析原文的人来说,也许会受到欢迎。大家的关注,才是重要的。她有的讲的不对,人们自然会从别人那得知,全国又不是她一人在讲。俺一直认为,对人,对事,应以正面对待为好,效率最高。过于苛刻,反而适得其反。使用你的观点及理由说服人,才是积极有效的。批评的方法,往往使对方找出更多的理由。俺深信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这在社会学和哲学中也是成立的。 在百家讲坛中,除了于丹,还有个北大教授办的玄奘西游的事。听他的讲座,倒是像讲历史故事。譬如其中讲到西域某地妇女头戴有四角的帽子。玄奘的记载是代表父母健在。若有一个死去,便少了一角。他又引证在玄奘之前已有类似记载,只是意义不同。西域有兄弟哥们娶一个妻子的习俗。有几个兄弟为丈夫,妻子头上就有几个角。他的方法更侧重于让你思考。对比一下,于丹的讲法,有如将梨子嚼过,然后再给别人。就像大鸟反刍喂小鸟。自然有的人不喜欢别人吃过的梨子。而北大教授的作法更像给你几棵树,让你自己摘梨子。不管怎么说,俩人的作用都很大,只是各有特色,方法不同罢了。国内这些国学的讲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俺妹以前从不谈这些事,现在问起她来,她也是津津有味,可见影响之大。 俺突然发现,俺对中国其实了解的很可怜。俺用第三只眼的时候为多,现在俺要睁开第一只眼读中国。 飞机场内的书店就有不少国学书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