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长安获古编》解题
《长安获古编》,(清)刘喜海撰。 刘喜海,1793~1852,山东诸城人,字燕庭,号吉甫,以“嘉荫簃”作为斋名。曾任陕西按察使和浙江布政使。著名铜器收藏家和彝铭学家。有《长安获古编》和《嘉荫簃藏器目》、《燕庭金石丛稿》、《金石苑》、《海东金石苑》等书行世。 一函一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编号:2101/42。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登录编号:538260。单鱼尾。版心中部刻书名。上下单边,左右双边。上下粗黑口。宽15.2厘米,高26.5厘米。 上海图书馆古籍部收藏此书,索书号为:线普长310933、线普长469390-91、线普344253、线普长14030-31、线普长000459、线普长014007、线普长019903、线普长480413。 书衣页题字用隶书:“长安获古编”。无落款。有收藏者“尊盦晚学所印”私印一枚。书名页题字用篆文:“长安获古编,坿已刻用”,落款用隶书:“闻宥署”,有“闻”字单字私印一枚。无书牌页。卷后有“里安戴安国刻字”字样。依编目本应为三卷,但现在只为一卷。所收多为三代青铜器铭文。有器形图,无尺寸说明,有铭文摹写,无考证文字。 容媛《金石书录目》卷二·二: 《长安获古编》二卷。清东武刘喜海着。自刻本。光绪三十一年刘鹗补刻标题本。 此二卷说不知所出。 林钧《石庐金石书志》卷一如是评价此书: 是书绘图,各器物全形,并摹铭文于后,凤舞螭蟠,惟妙惟肖,其刻镂之工,摹印之精,断非俗工所能从事。 此书另有光绪三十一年刘鹗补刻标题本。 刘氏也是当地望族。他的高祖刘棨、曾祖父刘统勋,叔祖父刘墉、父亲刘鐶之,都是清朝重臣、一品大员。刘喜海本人也曾是清朝中、上层官员。他兄弟四人,其中,刘嘉海、刘如海也是喜欢铜器收藏的名家。他的女婿就是著名的铜器收藏家和金文学者吴式芬。 刘喜海自幼就嗜好铜器,可以说是家学影响。在当时的中晚清学术界,刘喜海的地位和学术作为使他成为道光前后时期众望所归的铜器收藏和金文学术研究的核心。甚至他对铜器真伪的鉴别方法居然还成功地启发了著名的作伪者张二铭改进了作伪的技术,见鲍康《观古阁泉说》一书中的记载: 又有张氏,精于镌刻,虽尊、彝腹中深入,亦能一长削,随方就圆刻之。磨以沙石,埋置土中,复使锈蚀,经年取出。巨眼亦不易辨矣,时人呼为“张二铭”。余谓燕庭曰:“苏、张之害,流毒至今,丈实启之。”燕庭亦大笑。 刘喜海和当时尚在年轻的陈介祺、吴式芬、鲍康等人交往颇深,他经常指导后学,探讨铜器真伪判断和文字考释等问题。西周重器的收藏和研究、封泥文字研究、古泉文字研究等,都是在他的指导和带动下展开的。为此,陈介祺后来曾撰有《陈介祺写东武刘氏款识》一书,就是专门整理了刘喜海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