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民,男,1964年11月生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善堂镇朱村。俗话说,家贫出孝子,朱彦民从小就非常懂事,主动帮助爸妈下地干农活,在学校学习也非常刻苦。得天独厚的殷墟地理位置蕴含丰富的文化,浩渺的淇水河“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水悠悠,桧楫松舟”,这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诗句,生动地描写了淇河两岸美丽的风光,它是一条诗的河流。商朝的古都,商纣王、周文王的历史故事,还有甲骨文的出土与发现,这些都让朱彦民充满了幻想与希望,他从小就立志,将来一定要刻苦学习,研究先秦文化。
2017年4月当选为考古暨历史语言学会学术副会长
本刊采访朱教授
功夫不负有心人,朱彦民于1982年考入在河南省安阳师范专科学校学习中文。三年后又考取殷商文化研究班读书,1989年在郑州大学殷商文化研究所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导师李民教授)。1992—1993年,在河南省安阳师范专科学校《殷都学刊》编辑部任编辑。1993—1996年,在南开大学历史系读研究生,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导师王玉哲教授)。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秦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甲骨学(古文字学)、殷墟考古与殷商社会生活史,并招收先秦史方向硕士、博士研究生。
三尺讲台,不忘初心。朱彦民教授在天津南开大学担任史学教授,研究先秦及甲骨文。他注重教学研究,把三尺讲台当作神圣的讲坛,把家里怀醑堂作为学生研讨的基地,他要把自己终身所学的知识传授给他的学生,让下一代笔耕不辍,孜孜以求。讲台上,他谦和幽默,学者风度的解说,满怀激情的运用自己的语言风格,把枯燥的先秦史,博深的甲骨文化演绎得绘声绘色。他的博士、硕士生们听着入迷,朱教授自己讲得忘我。他为我们国家培养了不少先秦史、甲骨文研究者优秀人才。
学者风度,开拓创新。朱彦民教授平时对甲骨文化的研究孜孜以求,甲骨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最好的一部文字档案馆,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历史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从传说的仓颉造字,到后来的结绳记事,再到甲骨文的发现,才有了文字的记载。朱彦民教授为研究甲骨文字,废寝忘食,并不下几十次去甲骨文发祥地河南安阳殷墟地实地考察、研究。由此研究发表代表性学术专著数十篇,论文90多篇。其代表性学术专著为:《商族的起源、迁徙与发展》、《殷墟都城探论》、《殷墟考古发现与甲骨文研究》、《巫史重光——殷墟甲骨文发现百年祭》、《商代社会的文化与观念》、《甲骨文书法探微》、《楹联知识与赏析》等。与人合著《殷商社会生活史》、《甲骨文精萃选读》、《甲骨文精粹译释》等著作。编辑范曾《范曾谈美》、王玉哲《中华早期民族源流》、《宋代著录金文编》等书。已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考古》、《考古与文物》、《中原文物》、《文史哲》、《南开学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文化研究》、《南方文物》、《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殷卜辞所见先公配偶考》、《甲骨卜辞所见“殷人尚右”观念考》、《商族起源新论》、《殷墟都城城墙之我见》、《殷墟卜辞“受酋年”新考》、《商汤“景亳”地望新考》、《商族迁徙试论》、《〈明义士牧师家藏中国文物展〉中两片甲骨的考释》、《“殷”、“商”名辩》、《论商族对古代车马起源与发展的贡献》、《商代晚期中原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殷人尊东北方位说补正》、《“七月流火”之我见》等学术论文八十余篇。其中,《甲骨文精萃选读》1991年获河南省教委优秀图书二等奖;《殷商社会生活史》一书1993年获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殷人尚白”问题试证》一文获1998年天津市历史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殷墟都城探论》一书获2002年第八届天津市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殷卜辞所见先公配偶考》荣获南开大学首届亚洲研究中心优秀成果奖、第十届天津市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商代中原地区的水文条件和降雨情况》一文获2006-2008年度天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学会优秀成果奖。不俗的研究成绩使朱彦民教授赢得著名学者的桂冠。
翰墨留香,诗心犹存。朱彦民(艺名朱桢)自幼喜爱书法艺术,从初中开始就给乡亲们写春联。上大学后,正式开始临帖练字。先后师从张虎溪、任志国、侯玉台、吕致远等老师。至2006年5月,又正式拜在书画大师范曾教授门下。朱教授以学者而能书,故其书法底蕴,迥不同于一般的书法家。朱教授左右皆善,有不少书法作品是其左手之作,这些作品表现出了完全不同于右手的风格,将原本飘逸飞动的行草写出了碑版石刻的朴拙端方,全面展示了书家深厚的功力。朱教授主业研究殷商甲骨文,所以他的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甲骨文作品。以往书家以金文或篆书笔意书写笔墨甲骨,写出的效果往往体现不出甲骨文瘦硬劲挺的风神。有鉴于此,朱教授自创了以行书笔意书写甲骨文的全新的书写风格,这种新字体气韵高古又不失灵动,全篇作品神采飞扬,有浓厚的书卷气,一改传统的甲骨文书法线条单一而缺乏变化,过于朴拙而略显呆板的局面,表现了书家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宝贵品质。朱彦民教授诗词格律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并写有《淇水赋》、《大伾山赋》等。尤其对于楹联深有研究,著有《楹联知识与赏析》(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一书。
心存大爱,情系国学。朱彦民教授怀柔天下,有一颗博爱之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做人的座右铭,他的为人和他的学问并齐,德艺双馨。他关心他的每一位学生和朋友。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有一位患有尿毒症的学生袁霞,为了募集资金,朱彦民教授和南大师生一起,为同学募捐,朱教授义捐了自己的书法作品,还有其他老师的作品现场拍卖义捐,筹得善款4905.2元,这笔善款将全额捐献给这位同学。在汕头举办的“大爱之歌”情系贫困学子义捐现场,朱彦民教授也是挥毫赐墨。他在故乡鹤壁举办的书法展览,全部作品拍卖之后,全部捐献出来,供当地民政部门支持家庭贫困大学生费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朱教授都积极捐献财物,奉献爱心。记者采访朱彦民教授时候,问他做的公益,他只是淡淡地说,记不清楚做了多少次,但都是应该做的,用真诚和爱心托起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另外,作为天津市国学研究会会长,他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联系人员,筹划经费,举办国学会系列讲座,主持国学论坛,参与国学科普活动,组织国学会会员参加国学之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国学知识,践行国学理念,数年来坚持不懈,艰苦卓绝,玉汝于成,这种钟爱国学的赤子之心,值得学习与弘扬。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朱师之言行是新时代的公共知识分子应该效仿的。关心国家,就应该从你我做起,从参与身边的社会活动做起,从传播国学做起。朱师诚是吾等之楷模!”这是朱彦民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张建明同学对老师的评价。诚哉斯言!朱彦民教授不但学问造诣高,其儒雅、谦卑、学者气度、大爱之心皆是我等学习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