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7-05-22 本刊编辑部 考古暨历史语言通讯 【特别介绍】:赖贵三,现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教授、先后毕业于台湾师大国文研究所硕士班(79级)、博士学位(83级)。
2017年4月当选为考古暨历史语言学会常务理事。
考古暨历史语言学会常务理事赖贵三教授
一、赖贵三教授治学的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88-1998):宋儒项安世与清儒焦循《易》学研究
此十年之间,硕士班(1987-1990)在指导教授黄庆萱(1932-)老师引领之下,以宋儒项安世《周易玩辞》为研究课题,知人论世,编订年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直探《周易》经传义理,完成《项安世〈周易玩辞〉研究》(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增订出版),奠定宋学研究的基础,因获得师长肯定期许,更加坚定深造学程的心志,藉宋学以上探唐、魏晋、两汉与先秦之学。 博士班(1990-1994)持续在黄庆萱老师指导之下,则转以乾嘉通儒焦循《雕菰楼易学三书》为研究对象与重心,经四年努力完成《焦循年谱新编》(里仁书局,1994年3月)、《焦循雕菰楼易学研究》(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增订出版),此后即以焦循学术与传世文献研究是着力最深的课题范畴,也奠定在学界专业成就的先声代表,以此基础会通融摄汉学与宋学,下开后来近现代与国际汉学之研究。 2.第二阶段(1998-2008):焦循学术、《易》学专题与台湾《易》学研究
此后十年,仍赓续焦循与清儒学术研究,先后完成《昭代经师手简笺释──清儒致高邮二王论学书》(里仁书局,1999年8月)、《焦循手批十三经注疏研究》(里仁书局,2000年3月)、《易学思想与时代易学论文集》(文津出版社,2007年11月)、《台海两岸焦循文献考察与学术研究》(文津出版社,2008年11月)等专书,作为阶段性学术研究的总成。此后,转而致力于台湾《易》学发展历史的撰述,在教学相长观善的戮力以赴之下,先后完成《台湾易学史》(里仁书局,2005年2月)、《台湾易学人物志》(里仁书局,2013年1月),获得不少鼓励与重视,也激发起不断精进研究发展的学志动力。此阶段期间,因客座研究于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一年(2003.8-2004.7),游访欧陆,观国之光,眼界大开,怀抱渐豁;其后,因种种学术机缘,再转向为第三阶段国际汉学研究。 3.第三阶段十年(2008-2017):清儒翁方纲手稿与国际汉学研究
2007年3月至2009年1月,奉命接任台湾师大国际汉学研究所筹备处主任、并应聘为创所所长,又客座讲学于韩国外国语大学一年(2011.9-2012.8),移地研究于日本东京大学(2015.1)、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汉学系(2017.3-2018.2)。因此,对于东亚儒学圈中的韩国、日本,以及欧美汉学界之硕学鸿儒,进行传世《易》学及其相关文献之学术专题研究。先后完成《台湾师大图书馆镇馆之宝──翁方纲〈翁批杜诗〉稿本校释》(里仁书局,2011年3月)、《中孚大有集──黄庆萱教授八豑嵩寿论文集》(里仁书局,2011年4月)、《东西博雅道殊同──国际汉学与易学专题研究》(里仁书局,2015年6月),数年研究撰述创获,积学有成,益励学志,以无负师教,无忝所生,俯仰堪慰。
二、赖贵三教授的学术生涯 1、以传统与台湾为本,以日韩与欧美为参 诚如前述,30年学术生涯分别为三阶段进路,以宋学义理上承传统,追求圣贤尽善尽美之道;以汉学考据,落实先儒验真证实之业,服膺宋儒伊川先生程颐“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之理,宋儒紫阳先生朱熹“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沈”之工夫论、象山先生陆九渊“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沈”之本体观,以及明儒阳明先生王守仁“从事上磨练”、“致良知”与“知行合一”之教,讲究有本之学,奉行郑成功传世诗云“礼乐衣冠第,文章(诗书)孔孟家;南方开寿域,东海酿流霞”,以儒家知书达礼、经世济民为务,建构自我民族文化与乡土根性认同,从前述相关学术论著中,可窥知箇中一斑。 除了以传统儒学文化与台湾根本优先的学术进路外,又因外文西学的教育与交流影响,在日本、韩国、欧美儒学(以《易》学为主)专家与专题研究上有所观善比较,因此又更进一步、再上层楼,以国际汉学为对照旁参的研究进路。西方基督教文化《圣经》有段经文(Philippians 4:6-7),与儒家“诚敬之教”、道家“虚静之道”、佛家“清净之心”,有异曲同工、同归殊途者,提供参考: Do not be anxious about anything, but in everything, by prayer and petition, with thanksgiving, present your request to God. And the peace of God, which transcends all understanding, will guard your hearts and your minds in ChristJesus. “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这是末代皇帝太师福州弢庵陈宝琛先生书赠哈佛大学燕京书社图书馆者,正如宋儒象山先生陆九渊所谓:“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孟子曰“于我心有戚戚焉”、“心之所同然者”,皆蕴此义,尽归斯旨,也是此后的学术研究进路与理想。 2、以明体达用为道,以培育裁成为志 在焦循研究暂告一段落后,其余未竟学功,则分别交由本系指导研究生陆续薪传,目前因时力所限,俟有余暇,拟整理出版台湾典藏焦循稿本、钞本与批本等文献,以匡补中国大陆《焦循全集》搜集整编之不足与缺漏。 研究心得与展望 三、赖贵三教授的研究心得与学术前景 从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除了深入了解南宋项安世、乾嘉通儒焦循生平学术及其《易》学研究成果之外,又获得项安世与时儒朱熹、陆象山、吕祖谦、张栻、叶适、陈亮等,焦循与吴派、皖派、扬州学派等硕学鸿儒之间交流的论学资料,对于南宋以还、乾嘉学术的渊源与脉络,有更为清楚的系统性认识,汉宋兼采,博约两至,为最大收获。 其后,专研焦循、翁方纲及多位清儒传世遗稿(兼涉经学、文学与文献学)、台湾《易》学历史与人物,古今并重,两岸兼顾,更扩展推廓更多的学术资源与视野,功不唐捐,深以为慰!复从传统与本土范畴,进而研探国际汉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风尘仆仆,不倦孜孜,在讲究学术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当现代,更有一份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职志,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信然!
今后的学术前景: 其一,整编清儒焦循在台遗稿文献、翁方纲《经学附记》手稿,清儒《易》学稿本,明儒李三才《抚淮小草》孤本遗珍,以及台湾《易》学先贤关渡先生黄敬《易经初学义类》遗稿与相关研究等,将是未来文献学术研究展望的基本工作。 其二,整理韩国朝鲜王朝《易》学与文集研究文献,先以朝鲜王朝茶山丁若镛、金正喜等先贤为近期重点,上探下溯,期许能撰成《朝鲜王朝易学发展史》! 其三,因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科技部补助之下,远赴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汉学系移地研究,在该系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与戴卡琳(Carine Defoort)两位教授协助指导下,进行比利时汉学研究专题,期许能完成此一专题研究书稿,并以此为基础,再进行欧美《易》学研究的展望目标。
《考古暨历史语言通讯》:报导世界各国有关华夏考古和历史语言学研究的精英观点,宣传华夏文明和传统国学。欢迎投稿。联系信箱:hyctwh@aliyu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