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与爱国之关系辨析(国内版) 索额图 二十多年过去了,出国这代人业已成熟了。他们正在考虑“海归”与“海不归”的问题。 回归故国是出国一代人的朴素感情和基本人权,正如“出国不分先后,留学不论大小”, 海归不分先后,爱国不论大小。有条件回归的人其实并不多。有客观条件限制的人当然归不去,故国不需要的人当然难回国。需要决定归与不归的人是学有所成、有专才或专利、有条件选择去哪里干事业的人。老索以为,影响这些人决定归与不归的主要因素是国内的人文环境。 在《为了自由和尊严》一文中,老索认为,出国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自由和尊严。许三多说“人活着要有意义,就是好好活”。这种说了等于没说、摧残人智力的白痴语言出现在流行的艺术作品中,反映出国内这个行业人才流失是相当严重的。直到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让老百姓更有尊严地活着”,许三多的愚昧才被制止。如果待归者们在“来”的原因上不明不白,在“归”的决定上恐怕也难保持清醒。 在《独在异乡为异客》一文中老索说过,回国是因为爱国,这个观点没有展开论述。我未见海外论坛上有类似观点。“爱国”长期以来被误读,必须正本清源;海归爱国有历史源缘,不能任人抹杀;搞清楚归国与爱国之间的关系,也是有现实意义的,至少可以添补一个学术空白。老索此文旨在作一探索。 历史上的中国知识分子讲究“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忠君报国”做为封建时代的主体思想存在了几千年,几乎是知识分子的基本行为规范。因为国家为皇帝所有,“报国”其实是“忠君”见诸行动。但是在近现代中国史上,当民族处于危难、国家陷于分裂的时候,这些封建时代的陈旧思想已经无济于事,传统知识分子已经无能为力。在一系列推翻封建王朝和帝国主义侵略的运动中,爱国主义者是拯救民族、推动历史进步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孙中山、毛泽东都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代表人物。爱国主义思想却并不是中国本土传统思想文化的产物。 有必要回顾一下元清两个异族灭汉的历史,否则光讲理论很难把后面的“骇人听闻” 的观点说清楚。许多人歌颂成吉思汗“雄才大略”,赞叹清圣祖英明远虑,可是多翻翻历史后发现,他们的那些征服汉族、夺取中原的重大决策竟然几乎都有汉人参与,主要战争和战场几乎都以汉人为主力!有个老偷丘处机以七十多岁的高龄骑着毛驴从山东出发深入蒙古草原面见成吉思汗,他去干什么去了?相信他不是因为喜欢吃羊肉才去的吧!“元”取自易经“大哉乾元”,相信忽必烈绝对不懂易经(其实是刘秉忠的主意)!蒙古马兵擅游击,不擅攻城和水战,汉地到处都是城墙河流,他们是怎么攻下来的啊?汉人攻城射得不是箭,而是木头椽子(木头椽子必须用专门的机械才能发射,敌人没有这种装备就不能用它来还击自己),蒙古人把这汉地工匠和技术装备用到西征,攻城时先射椽,然后汉人冲在前边用尸体把城沟填起来,蒙古马队然后冲上城去,所以攻无不克。要不然元初时中原千里怎么会没有人烟呢?!蒙古人第一次攻宋时,孟珙率孟家军把蒙古人打得狼狈逃窜,蒙古皇帝蒙哥打四川竟被钓鱼城头王坚扔下的石头砸死,亡宋的第一回合惨败。后来的战争就不一样了。有贾似道这样的劣人把持南宋朝政,谁抗蒙就搞死谁,于是汉将投降一波接一波,泸州市长刘整(此人勇猛如岳飞辛弃疾)被吓得率众投降,送给忽必烈大半个四川,刘整贡献亡宋的重要战略策略并打先锋,绕开山城攻平地,下襄阳(攻襄阳的汉将是董文蔚,攻樊城的汉将是张好古),降吕文焕,然后吕文焕做先锋招降长江沿线各城旧部,直到占杭州俘宋帝。最后把张世杰、陆秀夫和宋朝小皇帝赶下海的不是蒙古军,是汉将张弘范(孟珙还救过其父张柔的命,父子都效命蒙古)!灭亡南宋基本上是汉人用汉人的战略战术攻灭汉人的战争,蒙古没有那么多人,也不会那么复杂的战略战术操作。有人吹棒蒙古人的“狼”战术,其实攻汉城游击战术根本不适用,靠那点伎俩蒙古人永远也灭亡不了宋朝。 北宋范仲淹是知识分子的楷模,但他的后代可并没有给他长脸。范文程应该算是明朝对清朝贡献最大的汉奸,“凡犯明的策略、策反汉族官员、 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他都参与决策,对清朝的建立与巩固起了重要作用”。袁崇焕被杀之后,明朝人投降成风,连国防部长洪承畴都投降了,还有谁不可以投降的呢?江淮24万明军居然向只有一万人的清军放下了武器。但是南方大片江山仍在汉人手里,大不了汉人可以如南宋隔江而治啊?可是史可法的政策是“联虏平寇”(估计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师承自此!)!书生误国啊!左良玉坐镇武汉,本是南明最后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可他却在清军压境的情况下,发动了“清君侧” 讨伐南京的战争,帮了清军大忙。眼见清军阵营中都是“自己人”了,史可法的抵抗已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可是此书生有“宋末三杰”的骨气,因忠烈而留名青史。和元灭宋一样,清灭明仍是以汉人为主的战争。清朝“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比元朝的杀光政策要人道和高明得多,汉人很配合,因为他们这样想,留条辫子就把昏君换掉了,去发事小,失节事更小。于是仗越打清朝里的汉人越多,最后的结局是留辫子的一大批汉人追杀一小批没辩子的汉人,除了皇帝是外族人外,朝代更替的性质和以往历次农民造反汉人对砍没什么本质不同。 通观历次朝代更替,“背叛”几乎是每一个朝代兴亡的主旋律,“汉奸”几乎是创造历史的主动力。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皇权!皇权让谁死谁就得死,让人活着一点尊严都没有;皇权让鸡犬升天,让走狗作恶而不受惩罚;皇权“攫天下为一人之天下,江山只是皇帝的仓库而已”。 背叛大多起于仇恨而为了泄恨,背叛就是对皇权的反抗,就是夺回被皇帝霸占的东西,就是捍卫做人的尊严;作汉奸就是为了“人活着要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因为卖的是皇帝的国,我不卖还会有别人接着卖,早晚都要卖,早卖皇帝早死我才能“好好活”……这样我们就能解释中国历史上汉奸为什么会那么多,庞大的中国为什么会败在少数民族手中,只要异族对上层汉人精英优待一点儿,比汉人的皇帝好一点儿,做了异族的臣民一点都不觉得丢人,而且干得更欢,替主子把汉人收拾得服服贴贴,还要替人家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甚至窜改历史,掩盖罪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中国传统社会只会产生“忠君报国”的对立面----不忠君不报国的造反叛逆思想,而很难产生“小资产阶级民族偏见”的爱国主义思想,更不可能产生什么民主法制思想。又因为这两种思想和行为的截然对立不可调和,连中立思想或中间状态都不可能也不允许存在(所以才会有道教之修隐),所以中国的历史只能是一种恶性轮回的模式,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成者王侯败者贼,国家只是被抢来抢去的一个物件而已(这物件还真有,叫“传国玺”,可以让据国者感觉心里踏实)。爱国,就是爱上皇帝的国家,就是觊觎皇位,要偷皇帝的玉玺!这样的国家,谁还敢爱?! “忠君报国”与爱国当然有相当部分实质上的重叠,可是当君的威权不在的时候,失去了服务效忠的对像,麻烦就来了。崇祯上吊的消息传到武汉,众将官都商量着散伙呢,可把左良玉吓坏了,不得不自掏腰包,拿出百万资财收拢人心,可见忠君报国不一定能保卫国家的安全。新中国初期的一句口号是“保家卫国”, 可见毛泽东一定看到了这个问题,才有这种提法,他显然比以往的皇帝高明的多。国家的所有权与隶属关系已经非常清楚了,除了离皇帝近的人忠君报国可以得到好处,小百姓忠君报皇帝的国则显得滑稽和多余,百姓与国家的关系就这样被完全切割了,变成了乘客与船长的关系。乘客与船不再有直接联系,即使船漏水,也是船长的事,与乘客无关。这便能解释八国联军从北京地沟爬进城的时候,为什么市民们站着看;鬼子追抗日武装跑过地头,农民们照样在地里继续干活, 等等。所以,历史上中国人没有爱国的传统,没有爱国主义思想。因为皇帝是异族,连民族主义都不敢有。宋以后,大汉族主义只是个传说而已。在皇权的绝对统治威胁下,如何生存、如何保证生命和生活安全成了人们追求的最重要的人生目标,“好好活”自然成了普通中国人生命所能追求的全部意义,多了就不敢想了,也才会有“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传统说法。即使皇帝开明教导人们享受生活,人们也不知道如何去享受,只能不断地存钱存钱再存钱以享受那“钱多不愁”的满足感(这也许是中国人爱存钱习惯的由来吧!)。人一旦不想国家的事以后,剩下的只有家里的那点儿事了,人自然会变得狭隘自私懒惰。有善心的人做些公益,管点社会的事,但这种人在中国社会极少,因为做善事有危险。这得怪孔夫子,别人做善事的时候,孔夫子就曾砸过人家的粥祸,说人家犯规了!所以中国人才会有这样的名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许多人(包括我老索)说中国文化伟大,那么中国文化在历史轮回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道讲避世,儒求入世,其实都不过是教人们做机会主义者或实用主义者。学会这两种主义的人,表面淡定,内里自私,虚伪狡猾,见风使舵,就像基因一样,这是儒道文化中人们必然的人格选择,而不可能升华成为民族主义者或者爱国主义者。即使偶然有爱国表现,那也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刘整吕文焕洪承畴吴三桂汪精卫等人不顾民族大义,转眼之间从国家柱石突变为民族敌人,表面上不可思议,实为文化基因决定,一点不奇怪。当然中华文化基因不全是坏的,它的伴生产品就是传统智慧。训练一个人成为成功的机会主义者,儒道学不单教授教条,还传授许多复杂的技巧,因而中华文化有很强的实用性;即使你不想当机会主义者,学习中华文化可以使人变得智慧灵活,帮助你“好好活”。这是中华文化没有演变成宗教的根本原因,也是其现实意义所在,也是老索吹棒中华文化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这种“双重人格”特性,有人反对,有人拥护,各执一端,争论一百年了至今没有定论。没定论的东西没法让人相信,所以中国人现在啥都不信,只信钱。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几乎到了快要饿死累死穷死气死的地步,农民被迫革命了;西学东渐,知识分子们也开窍了,被迫走上救亡图存的道路,许多人去海外谋求民族生路。这些人在接受现代教育的同时,也接受了西方爱国主义思想文化,也就是被列宁批判的“小资产阶级民族偏见”。通过比较学习,这些留洋生去除了自身源自故土文化的愚昧和自私,懂得了国家民族兴衰与自己的切身利害关系,看到了故国的落后和潜力,找到了民族复兴的前途和方向,在西方“爱国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怀着对故国的满腔热诚和忧患,毅然踏上回归之路,投入实业救国或者民族革命运动中。也正是因为这些早期留洋生的回流,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自唐宋以来才第一次被引入到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中。五四运动与其说是民主主义运动,还不如说是中国人第一次纯粹的、真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运动;如果不是一大批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海归人仕领导参与,中华民族之独立革命差一点被断送在苏俄世界革命的历史深渊中。和袁世凯一样,因为没有接受过西式资产阶级民主和爱国主义教育,毛大圣的心底里还是坚定地信仰中华文化的。在他的爱国主义使命完成之后,他的思想又回落到传统轨道上,于是才会有文化大革命。 到底怎样才算爱国?罗斯福在二战时说过,不要问祖国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祖国做些什么。我们可不可以定这样一个标准,为祖国做事就是爱国!容闳为曾国藩买机器,就是爱国;陈天华为国难疾呼悲愤而死,就是爱国;孙中山为中华谋复兴,就是爱国;毛泽东救民于水火,就是爱国;陈嘉庚是爱国者,钱学森是爱国者,过去被逐离大陆、开放后回国投资也是爱国!爱国不分贵贱贫富,不论立场信仰,不以政治为好恶,不随境迁而改变;爱国不是高级修养,不为谁独有,而是一种朴素感情,如血缘般难以割舍;爱国不需要谁来认可,贡献了并不图回报;爱国是自愿的、无私的、纯洁的,但也经受不起嘲讽、污蔑和冷落;任何一个政权或者社会,如果连爱国行为都接纳不了、保护不了,它一定是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如果政府无力疗此病,社会只有等待本土的造反派和海归爱国主义者们来修理了。那将是又一次历史轮回! 今天的海归海待们在海外大多活得好好的,大多数国人毕生追求的房子车子孩子富裕生活在这里平平常常就得到了,回国显然不是奔国内的高质量生活去的,即使主观为实现自己事业上的理想而回国,客观上就是为祖国做贡献去了,这就是毫无疑问的爱国行为。有人说,许多回国的都是国外混不下去走投无路的人。即便如此,他们没有选择新加坡印度巴西去落脚,尽管那些国家也有接纳高技术科研人才的优惠政策。所谓“在国外混不下去”,难道中国的就业市场比美国好,或是比加拿大日本好?是真的混不下去、还是心存故国、恪守尊言、不愿为弱智又阴暗的小老板干活?!即使一些当年负气出走的人仕,想回国仍然是出于朴素的思乡感情,而绝不是走投无路的缘故。至少在北美,生存其实相当容易。不了解国外,却以小人之心度海归之腹,其心可恶!如果把海归海待们当做使顺风船一族,或者像对待汉奸一样不信任他们,或把他们像对待刘整祖大寿一样逼成汉奸,后果是严重的,中国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栽在这种“中西通”手里。当年指挥坦桑尼亚军队击败邻国侵略者的中国参谋在国内仅仅是一个团级干部,如果有老中愤而投军印度与中国在边境厮杀,难保中国军不吃大亏;在缅北贩毒割据把政府军打得一败涂地者,其实就是一帮文革中出去的红卫兵!被逼急了、充满仇恨的中国人其智慧勇猛可以发挥到让正常思维的对手不敢想像,上个世纪正是这样的中国人把蒋介石政府从大陆赶跑的! 难道今天的中国还要让愚昧横行、让历史重演吗?!理解海归、善待海归、保护海归实在是一个严肃的国策问题。 欢迎海归回国工作,是取海归之长,补国人之短,谋中国之长远,振文化之上德。国家从长期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台了优待海归的政策措施,但是执行起来也会碰到久病不愈的人文环境和某些恶劣国民性这堵墙的。经历了数次大革命之后,五四的香火断掉了,爱国对当代的国人来说仍然是陌生的东西,爱钱几乎成为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你说你回国是因为爱国,他就更不信了,他认为你回国一定是为钱为名利而来的。虽然邓伟人早就敲打过国人,“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如果上有政策忽悠,下有劣人使坏,中间再出个贾似道,海归们“剃头挑子一头热”,难免落得傅作恭们或者再次出走的下场。 海归们的心很单纯,他们有中国心,但不再是“中国人”了,他们的优良素质和敬业精神是中国社会所缺的,就像精选的种子,需要肥沃的土壤和温暖的气候来培养才能开花结出硕果。他们最大的缺点是再适应中国社会的能力不足。国内的所谓竞争其实是不讲规则的血腥厮杀。可是现状是放任海归去与本土派竞争,这无异于罗马斗兽场内的人兽博杀,把海归人才拿去喂狼,许多人当然会失败甚至潦倒。等到他们适应了,专业和精力已经折损大半,陷入国内的人际关系与血腥对杀而不可能再有大的出息了。NORTHWEST的徐序新在浙大跳楼,MICHIGAN的孙爱武在海淀练摊,网上讨论来讨论去,说他们性格有缺陷或家庭有问题的帖子有很多。其实即使天大的姚庆伟教授走路踩上了一抔屎,也会有人说海归教授是臭的,说话的人全然不会理会姚教授的大量科研论文和专利,以及他的工作将会对国家对科学产生的潜在贡献。吃了鸡蛋感觉挺好,非要扒开鸡屁股来瞧瞧,这就是所谓打假者的卑劣心态。看着别人倒楣自己偷着乐,而丝毫没有同情与体恤之心,这就是当代贾似道!为人连大体不识,妒意焚心,心胸狭隘,完全一副汉奸嘴脸! 一位自称是老海归的在网上发表高论说,很多有真本事的海归不是已经当了“教育部部长、科技部部长、卫生部部长”了吗?!“他们大多数是一点点包括从讲师做起来的。没有谁是不需要在国内证明自己就马上能跳龙门了”,“现在的形势是根本没有人求你回国。国内的发展,说实话,离了谁都行。”(http://bbs.pinggu.org/thread-594092-1-1.html)。这是篇老贴,我之所以旧事重提是因为许多国人现在还这想法。你为什么不说说你们学校混出来的老海归们有多少出了响当当的成果?发表文章数可能凑够了,评上教授了,可有专利吗?专利才是干货啊!还用“学而优则仕”的标准来评判海归,还用“媳妇熬成婆”这种农耕时代的非人性低效率方式来对待高科技时代的人才,放下十几二十万的舒服位置归国创业搞科研却被要求证明给国人看,不觉得愚昧可笑侵犯人尊严吗?美国的人才制度成功之处在于,一是人才引进的开放机制,二是TENURE体系,这种体系虽然会被一些赖人利用,但他创造和保护了大多数的人才,使社会、国家甚至全人类最终受益。自称是海归却连这个都不懂,也许您真的是从海上岛国归来?!至少是从2000年工作报告中中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人才强国战略”,每一年的报告几乎都有一条专门说明国家对待海归的政策的。看来此公对国家海归政策不清楚,只管自说自话。井底之蛙看世界,当然是“离了谁都行”而且希望自己周围的觅食者越少越好!我有一位数学家朋友,他研究的是未来网络的传输方式,因为太难太科幻,在他的领域全世界只有几个人在研究,一旦成功,那将会造福全人类!可惜英年早逝,这是全人类的损失!另两位朋友是绝对的超级牛人,指挥着一大批科学家在世界同类型最大最先进的实验里给自己干活,自己只动脑子,经费都是别人争着给。一位做医学研究的教授朋友,成果已经进入临床,等到成药上市,名利双收乃必然,造福人类不算夸张,现在大药商在给他排队提鞋呢!他们也曾回去看过,也见过早年回去的海归,中科院的所谓同行院士也谈过了,但他们归来后的感觉没法说,只是摇头。想把世界顶级的人才请回去,那让人摇头的素质和环境,怎么能做出世界级的成果?真正搞科学的人,谁稀罕那个院长部长的头衔? 这位老海归文中还说“海归是大趋势,早归早好”。现实是国家费了牛劲,地方出了大力,招到的高等级海归寥寥无几;对于一般专业级人材,家庭孩子工作性质等因素,加上国内人际关系一片空白,待遇再好,这趟水还真是不敢蹚!每一个海龟回国牵涉各个方面,是必须精心准备的一个一个的大工程,绝不是买张飞机票那么简单;出国难,回国更难!我的另一位朋友身上专利太多,公司待他很好,换工作都很困难,回国创业就有可能违法,如果回去了,他可以帮中国造出一个新的工业行业来,可国家或用人单位能够保证人家终生优厚待遇和家人团聚的方便吗?海归很难成为趋势,历史上没有过,今天的国内条件也不具备,“早归早好”是忽悠,明摆着告诫后来者“晚归不好,不如不来,来了让我有压力”吗?!。回去的海归跳楼练摊被赶走,被说成是极端个案,难道初回乍归的海归们也来个富士康N次跳或者集体出走或者“公车上书”才能引起政府的重视、激起国人的同情怜悯之心、再来个力挽狂澜平反昭雪保护他们?! 海归海待仍然是一个非常小、特殊、敏感的群体,这个人群的生活轨迹与思想状态高度相似,每一个人或家庭的痛苦不幸都会引起这个群体集体式的条件反射,正所谓同病相怜。新来的归去的都是同类,死一个海归,会在所有海归海待的思想记忆中留下创伤,败一个下阵,他的故事就会归入这个群体的生存宝典广为流传。谁不知道国内男盗女娼像吃饭,国家给大海归小妾都备了,对小海归们却不见一点包容体恤;谁不知道起步最难,到现在我还在想孙爱武的孩子冻着没,有房子住没?!只要自己吃上肉,哪管别人在喝汤!本土化海归的思想认识水平反映出我中华文化消石断金、融合异族的强大威力!海归有强有弱,读博士久了的人生活能力自然很差,这种人在美国不少见,但他们不需要操心去做那些自己不擅长的事。可在国内看法就不同了,他们会说,这么没出息的人,还是海归科学家?假的!弱智!精神有问题!一个健康良好的社会应是能够使弱者受到保护的社会。许多海归海待是有专才的弱者,用国人的标准看,这些人都是傻子。一个真正的老海归应该奋起疾呼,国家要保护海归,国人要爱惜海归!海归不是和你抢饭碗,海归是在给你造饭碗,给国家和民族创造未来! 海归们同样是人,虽然不分贵贱,但一定有高低上下之分。高级的海归海待可以为中国撑起一个行业,填补一个空白,解决一个瓶颈,为未来奠定基础。这种人在哪儿都吃香,他们的价值超出国家的范围,他们是人类的财富,条件待遇不比国外好,人家很难动身,不是不爱国,而是担心你国内的环境风云变幻坏了人家的事业----人类的前途。中低层次的海归,论专业技能,国内这个水平的也有,他们所独有的是他们的效率观念和团队精神,和他们“优于本土人仕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能力”。国内聪明人有的是,为什么搞不出个像样的大型的软件;瞧不起印度人,可是实际上国内的软件工业连印度都不如!引进这个层次的海归,相当于引进了现代管理理念与制度,有助于改变国内企业管理中的许多“农民”作法,他们中会有相当部分人脱颖而出,利用国内的平台,搞出大制作,发展大企业,变成大老板。这比送人出国培养成本上显然划算得多。不反对国家的差别对待的政策,但是,踏入中国社会的这批海归,其实是一个弱势群体,尤其是刚回国的这个阶段,好比我们当年出国刚下机,特别需要帮助和保护。如果国家和社会的眼睛只盯着大人物的回归上,而冷落了小人物,不给姚教授一条活路,说不定哪天会再出一个徐序新······ “君”不存在了,“忠”的要求不再那么强烈了,官位子满满的,“报政府”看来不可能了,“报社会”的路已经敞开了。可是社会以企业院校事业单位为主,海归来了,如果你没钱没专利没项目,人家对先进的理念点子素质这些摸不着的东西不能立项也就没兴趣, 国人也学会爱国了,不会花那个冤枉钱高价雇“外人”了,海归想“报社会”确实不是那么容易。而要让我那几位“大牛” 级朋友回去,不论政府还是社会,准备接待工作恐怕还远没有准备好。让国人变得敬业一些,诚实一些,让官员变得更专业一些,诚恳一些,让教授科研人员变得少功利一些,更专心一些,这些都要费些时日。做为大管家的政府,要多操心一些,少干涉一些,政策操作性再强一些,通天的渠道开一些,来去的路更自由一些,多关心他们的身体和未来,少查问人家的隐私和过去,不要让国籍信仰等形式琐事烦扰人家,不要露出因为飞出过地球老子也海归的夜郎心态(大科学家们是称得出中国科学技术的斤两的),放弃武大郞的经营作风,做好建十座庙请一座真神的心理准备,做出早晚归来国家都欢迎的宽容姿态,如果是这样,不必等到杨振宁的年龄,国家最终会赢得他们的信任,得到想要的一切!为了自由和尊言而出走的人们,只要恪守诚信,还给他们自由和尊言,他们还是会回来的,因为他们即使曾负气悲愤出走,但是国外的经历已经让他们成熟,他们已经是坚定的爱国者了。 索额图于北美 二零一一年五月廿一日草 二零一一年七月二日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