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或许会问,以斯帖记第九章所记述的杀戮,会不会是自卫的唯一途径?这算不算是圣战(holy war)?是不是会像上帝在以色列人的眼前,降下十灾刑罚埃及,又借着红海淹没法老王的追兵的那样[注14]? 以斯帖记叙述了犹太人屠杀仇敌超过七万五千人这件事,如要分辨清楚这是否属于圣经中的圣战,我们可以借鉴旧约传统批判学者Gerhard von Rad的论述谈起。von Rad指出,圣战应该有的要素包括[注15]: a)当事人被洁净(书三5); b)战争前被禁欲(撒上二十一5); c)向耶和华许愿(民二十一2;士十一36;撒上十四24); d)武器被洁净(撒上二十一5;撒下一21); e)全军营被洁净,军队向耶和华献祭(撒上七9,十三9-10,12); f)有耶和华的神谕(oracles of God;撒上七9,十四6,37,二十三2,4,9-12,二十八6,三十7-8;撒下五19,23); g)百姓被迫宣告为“耶和华的百姓”(士五11,13,二十2); h)领袖宣告“耶和华将地土赐给你们”(书二24,六2,16,八1,18,十8,19;士三28,四7,14,七9,15;撒上十四12,十七46,二十三4,二十四4,二十六8); i)或宣告“耶和华在你们前头行,为你们争战”(申二十4;士四14;撒下五24); j)有“行在耶和华面前”(民三十二20-21,27,29,32;书四13),“为耶和华争战”之描述(撒上十八17,二十五28;民二十一14); l)被杀戮的人被称为“耶和华的仇敌”(士五31;撒上三十26); m)描绘圣战的经文且会清楚指出“耶和华为你们争战”(出十四4,14,18,;申一30;书十14,十一6,二十三10)。 这些圣战的特征,在以斯帖记中完全没有出现,例如,哈曼没有被称为“耶和华的仇敌”;没有向耶和华献祭的记载;没有耶和华的神谕;没有宣告百姓为“耶和华的百姓”;......;甚至以斯帖记根本没有出现过“耶和华”的名字[注16]。以斯帖记全书总共167节经文中,“波斯王”出现了29次,却没有提到“耶和华”的名字。事实上,以斯帖记是圣经中唯一没有直接提到上帝名字的书卷,怎能谈得上“耶和华为以色列争战”呢? 以斯帖记其实有多次可以提到上帝的名字,例如末底改对以斯帖使用“激将法”时说,“此时你若闭口不言,犹太人必从别处解脱。”他本可以直接提到以色列的上帝耶和华的名字(四13~14)[注17]。又有,当末底改(四3)和以斯帖(四16)“禁食”时,本是最适合提到上帝名字的时候。还有第六章,在这个犹太人得到平反的关键,作者大可以轻而易举地提到“是上帝”让王睡不着觉,王才会吩咐人取历史书来,因而扭转了整个局势(六1-3)。另外在王想起了末底改先前的贡献(二21-23),吩咐哈曼抬举末底改时,也可以“顺便”提到上帝(六4-6)。尤其是哈曼的家人与友人确定哈曼不能胜过犹太人时,作者更可以说“因为犹太人背后有上帝保护”云云(六13)。但是这些地方都没有提到上帝。可以有上帝存在,却看不到上帝,这就成为这卷书的特征。难怪有学者认为,严格地说此书卷可谓没有“神学”,因为没有提到“神”[注18],更谈不到以斯帖平反后的杀戮行动是否可称为圣战?
注14:正如奥古斯丁以后的神学家所提出的,圣经上确实有圣战,罗秉祥认为圣经有限度地接受战争,但其目标乃为和平;《黑白分明---基督伦理纵横谈》,香港宣道,1994,p.114-135)。关于奥古斯丁所提的圣战,见《Reply to Faustus the Manichaen, XXII,The Nicene and Post-Nicene fathers,series 1,vol.IV》,tran,R. Stothert,Grand Rapids:Eerdmans,1956,p.69-76。 注15:Gerhard von Rad,《Holy War in Ancient Israel》,trans.and ed. Marva J.Dawn,Grand Rapids:Eerdman,1991,p.41-45)。 注16:虽然马加比革命是宗教战争,但是Gerhard von Rad指出,在整个战争前后被高举的,乃是马加比王室的军事技能和政治智慧,而上帝超然的涉入却付诸阙如。因此,他认为二约之间这场关系犹太人存亡与独立的战争,离圣经中的“圣战”甚远。《Holy War in Ancient Israel》,p.133-134。 注17:虽然约瑟夫(Josephus,Antiq XI,227[vi.7]),Targuns和Meiz Zlotowitz都认为“从别处蒙拯救”乃间接指着上帝,但是现代学者如Michael V.Fox则认为“别处”所指的并非上帝,而是其他人或其他来源(持此观点的学者尚有Berg,Clines,Anderson,等)。就连强调这书卷的宗教成分的七十士译本,也没有认为四14是指着上帝而言。Meiz Zlotowitz, trans.& comp.,《The Book of Esther:A New Translation with Commentary Anthologized from Talmudic,Midrashic and Rabbinic Sources》,Brooklyn:Mesorah,1989,p.80;Michael V.Fox,《Character and Ideology in the Book of Esther》,Wm. B. Eerdmans Publishing,2001,p.62-63。 注18:David M.Howard,《旧约历史书导论》,p.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