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核試,中國為何震怒?
索額圖
中國為什麼對朝鮮核試驗震怒?迄今為止,我發現許多分析仍是隔靴搔癢,沒能做出過令人信服或者較為徹底的解釋。這個問題不但要放在中美戰略對抗的大格局中考察,還要結合中朝歷史進行分析。本文將講述索額圖的兩個新觀點,一個是中國可能有一條沒有宣布的國策,這項國策是中國在處理國際大事時努力堅守的底線;另一個是,歷史因素是中國制訂對朝韓政策的重要考慮依據,中國對朝鮮核試的態度有歷史根源。
講述第一個觀點,我不能不提到最近國內出的一部電視劇《大國崛起》。雖然我還沒有看到內容,但從片名上看得出來,是一部應時之作,頗能迎合時下一部分中國人的心理需要。我以為,這樣的話題,會給浮躁的中國吹注更多泡沫,負面影響要大於正面效應。中國其實剛剛跑起來,能不能跑完比賽的全程還是個大大的未知數,“所謂的中國經濟復興或和平崛起都言過其實,‘求生發展’更切合實際”,“石油對中國的重要性,不單是一個工業經濟問題,而且是關係民族興亡的戰略資源。”(均摘自《中美牛虎之爭: 東亞對抗與東海之戰(中)》,二零零五年七月)。二戰前德國可謂強大,製造業幾乎沒有什麼造不出來的。但是戰爭打起來後,能源和礦產資源儲備有限,供應渠道保障不足,經不起戰爭的巨大消耗,限制了德軍在中後期戰略戰術的發揮,這是導致其失敗的最根本原因。中國的另一個致命問題是人口壓力,遇上國內動盪或者自然災害,這個問題會被對手乘機抓住,使中國動彈不得。在中國轉入市場經濟之後,維持與西方世界良好合作的長期關係,以應我們國家未來的不時之需, 並繼續推動經濟開放和發展,這應是中國政府在制訂外交政策、處理國際事務中堅持的一個基本原則。我以為,這是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雖然他沒有像計劃生育一樣明文規定,但它是中國決策者今後二三十年中不敢輕易變更的。我並不喜歡“和平崛起”這一提法。“構建和諧社會”的說法已經高瞻遠矚,眾望所歸,極富親合力,容易為世界認同,“和平崛起”實屬狗尾續貂。如果是我捉刀,我會建議把這個詞改成“和平發展”, 把“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和平發展”作為統領中國今後內外政策的基本綱領。無奈軍界人仕在中共領導層中擁有前所未有的影響力,胡氏仍然選擇了或允許使用“和平崛起”這個更加鼓舞軍隊而不是平民百姓的提法。結果中國的大計謀就此暴露。任何一國“崛起”必然要求世界利益格局作出調整,“中國威脅論”正源於此,“和平崛起”恰好為呼應,西方和周邊國家沒有理由不防範你。 這是中國政策與宣傳上的不和諧。
從執行層面上看,中國的與西方特別是美國交好的秘而不宣的國策,有的領導集團如江氏做得太過小心,有的領導者如胡氏則做得很得法。如果因為局部問題如朝核問題而打破這一基本國策,與美日發生直接軍事衝突,中國和平崛起的戰略必定夭折。
國家安全戰略,總的來說,是基於現實國力和未來需求制訂的。作為中央大國,四方接鄰,要擴張,要發展,就要選擇重點突破的方向,既不可能四面交好,也不能四面為敵。這就顯示出戰略制訂的重要性和戰略實施的複雜性,其中還要有隱秘性。巧的是,中國人是制訂“四面戰略”的行家,春秋戰國時就搞定了,今天的決策者不會犯方向性錯誤了。所以索額圖也就不費指力了。蠢的是美國的那些決策者們,包括那位女士,我一直在嘲笑他們。他們的定式思維表現得十分愚蠢。這種定式思維又是源於他們的完全不同於中央大國的國土安全思維。這難怪,美國很少近鄰,從來不擔心海岸上有敵人登陸。這養成了他們一種習慣,永遠昂着頭,好像很自信的樣子,其實他們是在眺望着遠處的日本或歐洲,看不到有船來攻的時候,美國就是安全的。但是,當中國的海軍強大到可以在北太平洋自由航行的時候,也就是說,中國的航空母艦可以迫近美國本土、飛機可以直接攻擊美國城市的時候,美國的安全邊界將不再是日本或夏威夷一線,而是加里福尼亞。那個時候,美國才會感受到來自中國的直接威脅,才會真正地承認中國這個對手,和中國真心地交朋友,與中國討論劃分太平洋周邊勢力範圍這樣的大事。那個時候,世界“三輪車”誰做前輪的問題,已經不必討論了。至於今天的“中國威脅”,還遠未觸及美國的國家安全的邊緣,但美國已經開始動手扼制它了。核武器的作用僅限於威懾。“威懾”只可以用來阻止常規戰爭無限擴大,不可能防止常規戰爭。美國的軍事或安全利益主要是通過常規手段和常規戰爭取得的。如果中國與美國搞核競賽,美國是求之不得的。中國承受的美國壓力,常規軍事壓力還是主要的。中國與美國對抗,就要搞常規武器競賽。中國大概已經知道美國成功的秘訣是“生命在於軍火”(《生命在於軍火》,二零零三年三月)了,所以今年出台了“藏器於民”的政策。至於所謂“立體防禦”,“太空打擊”等等戰略其實都是戰術層面的概念,即使有了這些武器,也用不上或誰也不敢用,遠不如飛機大艦在別人家門口轉悠的效果實在。畢竟,中美牛虎之爭的本質是“爭”,而不是“打”。爭就是爭資源,爭關隘,爭地盤,主要還是用常規手段去爭,飛機大艦主要用來打那些沒有飛機大艦的小國的;爭到了要占住,要占住還得靠常規手段或武器。有了潛艇,再加上足夠的航母,中國就不再是老牛,而是和美國一樣的大老虎了。我們都是老虎,誰怕誰?到了那個時候,中國才算崛起了。現階段中國常規武器遠遠落後於美軍,還遠不足以達到與美軍攤牌的規模和水平。現在中國還在“崛”,還沒“起”呢,不要高興得太早!
筆者在二零零三年四月作的《“長弓在地,危而不危”----中美兩國在朝核危機中的較量》中有這樣一段話:
“(中國)對朝問題的立場應該有很深的戰略考慮。台灣問題是中國戰略安全體系中最薄弱的環節,統一台灣是中國不可改變的戰略目標。中國統一台灣,和南北韓實現統一,兩者之間存在着高度戰略相關關係。南北韓走向統一是遲早的事,就像中國必然統一台灣一樣。南北統一,涉及中國的地緣安全以及統一後如何開展兩國的政治經濟關係。北朝鮮自身的安全客觀上仰賴中國撐腰,不論發展經濟還是發動戰爭,離不開中國這塊戰略腹地;南韓有着維持與中國良好經濟技術合作關係的現實和戰略需要,在外交上對日強硬也需要中國策應,不管美國有什麼想法,南韓一定歡迎中國參加進統一進程。統一的朝鮮要不要美國駐軍?如果繼續留駐,北方會同意嗎?或者美軍可不可以越過三八線?如果撤軍,撤軍的時間表怎麼定?涉及到軍事安全問題,就不是南北韓可以決定的事,中美兩國談得怎麼樣才是最終決定南北韓能否順利實現和平統一的關鍵因素。南方甩掉美國不可能,因為有駐軍和貿易依賴關係。北方甩中國不可能,離了中國,北方就失去了最重的砝碼,是自尋死路。“
這就是中國在朝鮮半島事務中的角色和份量。本來,只要朝鮮接受中國的核保護傘,學習中國的改革開放,與南朝鮮搞經濟合作,朝鮮半島就不會有什麼事,朝鮮就不會窮到哪兒去,政權也會像中國一樣穩固,統一進程就拉開序幕了。但是,榆木腦袋的金氏不開這一竅,中朝父子關係因而出了問題—主要是溝通的問題。金氏的冥頑不化表現在,他相信俄羅斯大伯會給他撐腰,他通過挑釁美國和美國的兒子日本來要挾中國老子。他憤憤不平地想,中國你交好南韓日本,卻不給你兒子錢花,還氣死我爹,我要攪亂你的全局,把禍水引到你身邊,讓你和平崛不起,看你重視不重視我?! 只要引發直接軍事對抗,那麼朝鮮就會像五十多年前一樣,對中國地緣安全的重要性會再一次突顯出來,使中國無法迴避、必須扶助朝鮮。誰要我們朝鮮對你們中國這麼重要呢?金正日這樣認為。於是他偷偷搞了核彈。只要搞了,他肯定要放。要放,就不能讓中國人提前知道。他不是放給美國聽的,而是放給中國看的。這個蠢貨心裡還在想,我終於替父報仇了!事情真像他期望的那樣發生了。金正日確實達到了他的目的,中國面臨被迫打破那條隱性國策底線的危險。美國磨刀霍霍向朝鮮走來,中國被逼到了非常尷尬和困難的外交境地。
事情走到這一歩,除了獨夫心態的原因,還有更深刻的歷史緣由。
今天的朝鮮可以類比當年的越南。中華帝國這些當年的屬國,都有挑戰老帝國的偏好。韓國的“韓”本來就是“漢”字,是當年被周追殺的商朝窮寇一路狂奔到來半島建立的小朝庭,為了嚇唬當地蒙昧的老百姓而自稱中原上邦來的“漢”。韓國人不是自稱自己的祖先也姓姬嗎(目前尚未見韓國學者發現自己祖先不姓姬的報道)?韓國人之所以獲得“韓”姓是因為半島來的“漢”人們協助周朝中央政府剿匪有功,周宣王(周幽王之父)在慶功晏上酒後封侯吐字不清而把爵位“漢侯”發成“韓侯”,這比三家分晉之一的“韓”國還要早。古代封爵,前面的字只是一個表示受封者地域、秉性、功勳、歷史沿革特點的代號,後面的字是“王”字還是“侯”字才是關鍵。所以韓國實為韓侯國之誤。越南、緬甸、老撾這些國家在明朝時不過是大明的幾個土司而已。越南叛離大中華之後,終於在一九七九年受到了懲罰。這個懲罰晚來了四百年,但越南痛得很深,其後的十多年經濟隔離使越南經濟和社會奄奄一息,越南人的許多生活必需品幾乎要靠中國的走私犯來維持。不論與蘇聯還是與西方結盟,越南什麼好處也沒有撈到,到頭來仍是一窮二白。經過越南努力,中越終於在一九九一年實現關係正常化。對于越南這樣的國家,本國有資源,但工業加工能力差,沒有大國提攜和區域合作,要想發展經濟是很難的。西方的投資挑肥揀瘦,根本就是畫餅充飢。中國是實用技術大國。中國的適用技術非常適合類似越南這樣的經濟水平,非常有利於落後經濟的低成本起動。再加地緣便利,中越非常容易開展經濟區域合作。越南受到中國的啟發,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經濟改革,但他們發現,來自台灣、新加坡的投資遠遠不足以讓他們的經濟復活。經濟增長主要是在中越復交以後,從九十年代中期開始的。越南國內比照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制訂實施了一系列促進開放和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為越南經濟步入增長鋪平了道路。過去十年越南經濟的增長率平均超過7%. 2005年,中越貿易額達到82億美元,中國是越南第一大貿易夥伴、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場。顯然中國是越南經濟恢復增長的最重要外部力量。 隨着與中國交過手的老一代領導人退出政治舞台,越南的新一代年青領導人旗幟鮮明地走親中路線,給越南的經濟發展注入了生機,中國對越南的投資不斷擴大。今年以來,為了繞過歐洲貿易壁壘,無錫等地服裝鞋商把散料和機器移到越南進行製作,用越南的出口配額繼續維持中國產品的出口。這種合作,已經是專業公分工協作的模式,是經濟走向融合的一種標誌。中越兩國正在實施大湄公河次區域電力合作項目,今年九月,中國220千伏輸電線路正式投產,開始向越南輸電。這是兩國經濟走向一體化的開端。順便說一句,越南北方缺電是因為七九年撤軍時水電站被炸掉了。
中越關係的現狀以及越南經濟的發展證明了中國發展與周邊國家經濟關係的策略是現實可行的,是利己利人的,有利於地區穩定和安全,可以有效地防止美國的圍堵和滲透。如果朝鮮奉行同樣的改革開放政策,他會比越南擁有多得多的外來資源可用,經濟會突飛猛進,政權會異常穩固。中國、南韓、日本、台灣等資本會爭着湧入朝鮮,中國、俄羅斯甚至西方各國的武器會爭着送給他,金正日就會變成東西方都競相討好的領袖,他因此會登上時代雜誌的封面,成為當年度的世界風雲人物。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朝鮮半島未來的不確定性。朝鮮半島最終必然會走向統一,統一後的朝鮮姓“南”還是姓“北”,取決於南北雙方的經濟實力和後台老板的強弱。中美日韓任何一方都希望在北韓統一中增加自己說話的份量,這個份量毫無疑問地取決於本國在北韓占了多大的經濟地盤,在軍隊中有多大的影響力。這當中南韓占盡地利人和,還有美國撐腰,通過大規模投資控制北韓經濟,通過民族親和政策同化北韓軍隊,這就為南韓把朝鮮半島發展成為經濟政治大國奠定了基礎。一個南韓主導的統一是他所期望的,也是美國所期望的。日本最反對南北統一,一旦半島聯合成一個國家,特別是擁核之後,在日韓的領土之爭中日本會處於不利地位,日本在中國的利益和地盤會受到韓國的侵蝕,日本在亞洲乃至世界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將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甚至為韓國取而代之。在這之前,日本唯有加大對朝鮮的投資,占領更多地盤,通過控制某些行業,來消弱南韓對北韓的控制。美國當然不希望南北統一,統一的朝鮮就沒有美軍常駐的理由了,美國也就失去一個有效牽制和威脅中國安全的前沿陣地。如果北韓開放,美國會使出各種手段,通過提供先進武器,來控制或影響北韓軍隊,收買軍隊將領,培養軍隊和政府中的代理人或間諜,輸入民主運動那一套,操縱各種力量,製造社會動盪,醜化政府領導人,以期兵不血刃的顛覆北韓政權,建立一個南北都親美國的聯合政府。在這場競爭中,處於最不利位置的是中國。
有人說,北朝鮮可以抵擋來自美國和南韓的軍事壓力,分裂的朝鮮對中國有利。索額圖不以為然。朝鮮南北對峙,是美軍常駐朝鮮半島的理由。朝鮮半島實現統一,戰爭根源消除了,美軍就沒有理由繼續留駐東亞大陸了,中國也不會答應。美國的軍事力量被清除出東亞大陸,中國的東北就安全了。所以中國是希望南北早日實現統一的。但是,倒向南方的南北統一,或者美國介入的聯合政府,都是中國不願意看到的。中國期望的是一個漸進的統一過程,一個彈性靈活的北韓政府主導可以控制的改革開放進程,待北方經濟實力有所增強,再談統一;任何形式的統一都要向着有利於地區長久穩定安寧,有利於中國和朝鮮半島國家經濟一體化方向發展,而不能對中國的國家安全構成任何威脅。所謂彈性靈活的北韓政府就是務實的,能夠與國際社會溝通和交流的政府,在不斷改善國際關係的同時,要逐步改善國內經濟政治環境,要與時俱進,要積極參與國際事務,要爭取加入WTO。可以控制的改革開放進程,就是像中國那樣,在開放改革的同時,要保證黨政權的穩定安全,政府控制各項改革開放事務,不能給境外勢力以可乘之機。中國希望北韓必須保證中國的企業獲得更多重要資源開發和工業建設的項目,以防止北韓經濟在走向統一的過程中被南韓或者日本資本所操縱,使中國的經濟乃至政治影響力受到排擠。中國希望北韓牢牢抓住軍隊,只要不發展和擁有核武器,中國願意繼續武裝北韓軍隊,使北韓政府在統一談判中仍然有最後的也是最重的籌碼握在手中。
遺憾的是,金氏不單陽奉陰違搞改革開放,還搞出了原子彈。北韓擁有了原子彈,就等於將來統一後的朝鮮半島國家擁有了原子彈,自然晉升為核國家了。我們知道,歷史上,朝鮮半島屢屢與宗主國離心離德,一俟中國衰敗即興師作亂,毫無誠信忠孝可言,究其原因,還是夜郎自大、不願處於臣屬地位的心理在作怪。近來南韓不斷狡辯歷史、為祖宗改名的舉動,正說明這種心理在大韓民族中仍然存在。南韓膽敢占領靠近大陸的島礁,挑戰中國在東亞的威權地位,一旦統一後的朝鮮壯大起來,那種挑戰巨人的衝動會更加強烈,其心險惡!由於中國在西太平洋的地位不斷穩固,日本受到中國擠壓,國運必呈頹勢,韓國必欲取代日本,成為東亞大國,而與中國一爭高下。統一後的韓國,拿着北韓的原子彈,如虎添翼,再加上美國背後的教唆和扶持,對中國的威脅遠比今天的日本大。中國好不容易斬殺了日本毒蛇,卻又冒出一頭朝鮮惡狗,安全形勢仍未改善。所以,原子彈將是中國未來東北亞安全的巨大隱患。中國必須剪除之。這就是核爆之後中國對朝態度強硬的根本原因。
中國被逼到如此窘境,看起來是金正日造成的,實則是中國從毛時代以來奉行的安撫政策種下的惡果。蔣介石當年的一個大錯是對日“以德報怨”,放棄日本駐軍。當日本對中國發難的時候,中國除了發出代價慘重的警告之外,並無有效辦法對付,即使日本今天要搞核彈,中國亦無力扼殺之。毛澤東的一個大錯是對朝鮮擺皇帝派頭,寬宏大量,乃至不留後手,在朝沒有一兵一卒。當朝鮮放馬撒野或者偷雞摸狗的時候,中國派個間諜進去恐怕都很困難,經濟援助實則為驅犢餵虎。以德服人,將心比心,根本不適用於利益交織、變化莫測的國與國關係。中國今朝發怒,應有追悔莫及之憾!
最近美日軍演頻頻,意欲對朝動武。中國是否可以考慮變被動為主動,使用戰爭手段,根除朝核,清理門戶?本來嗎,解放軍又有二十多年沒打仗了。打朝鮮是陸地戰,比打台灣容易得多,使用五十年前的老地圖就夠用了。唐太宗用了能人薛仁貴,結果只用了五萬精兵就把高姓皇帝打出城下跪了。解放軍再入朝鮮,估計五萬人也夠了,因為朝鮮人民軍大部分都布署在對韓前線。中國如果做得比七九年狠一點,不單“打打屁股”,更要屯兵紮寨,更換政府,收服民眾,“改革開放”,那世界會怎樣?
當中國真得這樣做了,美國會笑在臉上,痛在心裡。中國一反常態,走先手,拿下朝鮮,驚愕之餘,美國會不寒而慄,南韓只能臣服。戰爭之後不等中國威脅說出口,朝鮮隨即“改革開放”,連美國增兵的理由都沒有。南韓日本台灣商家生怕大陸商人獨吞這塊經濟處女地,會比肩繼踵開來朝鮮,不愁重建沒錢。在這場經濟登陸戰中,美國顯然要落伍,美國在半島事務中最後的角色就是談判撤軍。
當中國真得這樣做了,俄羅斯卻會大為光火。他會停止所有軍事合作和軍售協議,強烈譴責中國,中俄第二次蜜月告吹,上合組織瓦解,並在將來某個關鍵回合,打中國一個措手不及。由於俄羅斯由來已久的對中國的牴觸和防備心理,他們不會放手支援中國,他們時刻預防中國發展壯大後乘機北進,他們把朝鮮作為戰略上最可靠的的進入太平洋的橋頭堡和保障基地,也把他作為一粒牽制中國的棋子;金正日之所以如此猖狂,主要還是有俄羅斯給他撐腰。俄羅斯民族性格中似乎有一種冥頑不化的成份在內,歷史上不可理喻的事例有很多,這嚴重地影響了金正日性格的形成。金正日知道中國如今有求於俄羅斯的仍然很多,被激怒的俄羅斯很容易找到地方報復中國,他利用了這一點,對中國(而不是對美國)有恃無恐。金正日的所作所為,根本就是在為虎作倀,挑釁中國。
可見,中國最難對付的對手還是俄羅斯。中國可選擇的辦法十分有限,好在俄羅斯無力經濟上支撐朝鮮一味胡攪蠻纏下去,中國的經濟制裁,加上軍事封鎖,還是有些作用的。為了不至於因為朝核問題而被逼上與美國直接衝突的險境,中國只能把有限的辦法用得狠一點,比如強迫朝鮮向中國通報一切有關核活動,禁止距離中朝邊境若干公里內從事任何核試活動,甚至派遣特工把他的核設施炸掉;逼迫金正日交權,強令朝鮮改革開放,走和平發展道路, 等等。但是,中國絕不會允許美國對朝動武。因為中國一直把他當成自己的兒子,只是有點兒不聽話而已,要打,只能由中國人來打,否則,大國顏面就沒了。戰略上看,是因為中國擔心,朝鮮被打趴下,它會滿懷對中國的仇恨,一頭倒向南韓,與南韓合併,進而共同對付“忘恩負義”的中國。那樣,中國就虧大了。
“中國統一台灣,和南北韓實現統一,兩者之間存在着高度戰略相關關係”,目前的伊核問題和朝核問題同樣具有高度戰略相關關係,因為他們背後的老闆仍然是中美兩國。美國擺出咄咄逼人的態勢,企圖使用軍事打擊阻止朝鮮擁核,其目的,是逼迫中國在伊朗核問題上讓步,在台灣問題上繼續給中國製造麻煩。由於中國政府對朝鮮核試持強硬態度,並採取具體制裁措施來協助美國扼殺朝鮮核計劃,中國沒有必要在台灣或伊核問題上對美做出讓步,美國的圍魏救趙的企圖很難得逞。在中美聯合努力失敗之後,美國可能被迫對朝鮮實施空中打擊,中國未必真得會阻止美國這樣做。中國可以借美國之手,打掉金正日的囂張氣焰,讓他嘗到失去保護傘的滋味,斷掉朝鮮突然投奔南方的後路,徹底消除朝鮮核武裝對中國安全構成的潛在威脅。
這樣看來,中國目前對朝鮮的態度和做法雖然是被動的,也是合理的和明智的。六方會談有沒有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國和美國的態度。這是二十多年來少有的中美兩個大國利益基本一致的國際場合。兩個大國聯手,還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國際問題?
索額圖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