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索額圖的博客  
索額圖的博客  
https://blog.creaders.net/u/118/ > 複製 > 收藏本頁
網絡日誌正文
生命在於軍火----美國高新經濟發展的奧秘探源 2008-03-01 10:09:22
 
           生命在於軍火----美國高新經濟發展的奧秘探源
 
                              索額圖 

  美國的強大,首先是其經濟的強大。軍事霸權、強權外交、人權戰略,無不
都以其強大的經濟為後盾。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經濟長盛不衰,雖然隔幾
年來一次所謂經濟危機,但這不曾阻擋美國經濟增長與擴張的步伐。西方學者曾
經標榜美國的經濟和政治體制,東方學者不斷抨擊美帝國主義的強取豪奪,也許
都有道理。但是有相似政治經濟體制的國家不止美國一個,世界經濟卻要仰賴美
國經濟“火車頭”的帶動才能發展。全人類的財富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增長了數
倍,正是所謂的美帝國主義一直在領導着世界發展的潮流。人們不得不深入美國
經濟和社會內部,在深層次上探索其經濟快速成長的奧秘或運行機制。美國有豐
富的資源,有地緣之利,有高度發達的科學技術,有吸納全世界的資源和資本的
貿易和金融體系,有數世紀積累的金銀財寶,有世界貨幣,有軍事實力,有眾多
的經濟夥伴和戰略盟友......這些也許都是正確的解釋,美國經濟的強盛
離不開上述任何一項經濟、政治及社會要素。但是是什麼力量或機制使得這些要
素結合和發揮的如此之好,使美國經濟獲得如此頑強旺盛的生命力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已經是世界上經濟規模最龐大的國家,但其工業
技術、軍事技術的總體水平仍落後於當時的德國,工業部門不健全,許多行業還
很落後。美國在戰爭中發了橫財,積聚了巨額金銀和金融資產,成為世界上資金
最雄厚的國家。戰爭產生了許多新的行業,戰時開發的軍事技術在戰後被廣泛運
用於民間工業,形成大批新興產業。當歐洲還在廢墟上重建的時候,美國的經濟
已經開始突飛猛進。在短短的二十年中,美國經濟的整體規模、技術水平、部門
結構達到全球無與倫比的地位,特別是美國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涵蓋了人類科學
的各個方面,囊括了大部分的科技成果,居世界絕對優勢和主導地位。洛克菲勒、
福特、通用汽車、波音、洛克希德、杜邦化學、埃索石油等都是在戰爭中大發橫
財、戰後極速膨脹,成功地把世界主要的資源生產和銷售納入到以美國為首的西
方經濟體系中,迅速成為主宰美國政治和世界經濟的巨型跨國公司,使美國成為
世界獨一無二的超級大國。美蘇冷戰,主要是進行軍事對峙和意識形態領域的滲
透,蘇聯和整個社會主義世界從沒有在經濟上動搖過美國,科學技術的綜合發展
水平仍落後於美國五到十五年。

  經濟的持續發展依賴技術的不斷創新。技術是經濟要素中是最活躍的因素。
美蘇爭霸,極大地推動了美國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先進成果通過軍火生產迅速
轉移到美國的工業體系中。美國的軍火生產並不是由獨立的工業部門來完成,軍
火生產與民品生產往往在同一企業內進行。開發軍事技術的主體是企業,適合民
用的軍事技術很容易被生產企業用於民品生產,從而使民品生產技術不斷得到更
新,保持與軍事技術較小的差距甚至同步發展。雖然軍事研發的費用龐大,風險
高,但企業在軍事定貨不足的情況下,通過民品生產可以得到補充,甚至衍生出
龐大的民品市場。波音飛機公司的波音707就是由本公司研發生產的B-52
轟炸機改造而來,如今的波音寬體客機占世界大型客機市場的60%。本來用於
軍事通訊和偵察的人造衛星,逐漸被用來從事地質勘探、氣象監測、海空飛行器
導航、農作物長勢觀察、商業通訊、建築工程、救險等科學和經濟事業,變成了
一項有厚利可圖的商業活動。許多研發費用高昂但用途有限的軍工新材料卻找到
了廣闊的民用市場。目前在美國市場火爆的一種新型床墊,本是美國宇航局為航
天飛機上的宇航員專門研製的。這種軍民一體化的工業技術和生產體系的優勢是
顯而易見的,是美國經濟的一大特色和優勢。

  反觀前蘇聯的軍事工業,龐大但效率低,無經濟性可言。軍事技術出於保密
需要,一般不向民品企業轉移,形成軍事技術和民用技術之間的巨大差異。蘇聯
國家30%以上、最高年份甚至達到一半的財政收入投入到軍火生產和軍事研發
事業,並且獲得了巨大成功,但對蘇聯整體經濟的作用往往是負面的,技術的帶
動作用幾乎等於零。蘇聯耗油奇高、製作粗糙的伏爾加汽車就是典型的例子。當
軍事工業變成經濟的負擔和浪費機器之後,經濟的壽命有多長就屈指可數了。如
果經濟過得去,前蘇聯不會冒險改革,崩潰的那麼快。整個冷戰期間,即從19
46-1991年間,美國的軍事費用總支出按2002年的可比價格計算,達
158299億美元,平均每年為3518億美元。蘇聯的軍事投入,筆者沒有
數據,但相信不會比這個數字少多少。美國經濟最終變成龐然大物,蘇聯經濟卻
垮了。軍事工業與民用工業嚴重脫節,是蘇聯經濟垮台的機制方面的主要原因。

  全身運動保持肌體強健。局部劇烈運動只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美國從冷戰得
到的最大收穫,並不只是拖垮了一個強大的敵人,更重要的是經濟得到同步發展,
在經濟上征服了一大批對手和敵人。美國工業技術之所以能夠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正是得益於冷戰時期在政府支持下開發的高精尖軍事技術的不斷擴散,以及在軍
事需求刺激和推動下工業內部和西方產業界技術競爭的結果。軍民生產技術一體
化,是其經濟獲得成功的機制原因。

  戰後四十年的發展,其它工業國與美國工業之間的技術差距越來越小,這與
美國的技術投入偏重軍事有很大關係。美國原來領先的如汽車等優勢產業已為後
進國家取代,家用電器等新型行業技術落後,更顯出美國技術體系中民用技術開
發和技術儲備不足的缺陷。與軍火工業關聯不大的行業必然被冷落,這是其軍民一
體化經濟體制不可避免的問題。失去了軍備競賽刺激和推動的美國工業,要想維
持其技術領先地位,必須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突破性技術來帶動其發展。

  冷戰雖然結束了,但美國仍然投入大量資源致力於尖端軍事技術的開發,實
施各種針對所謂流氓國家和潛在對手的軍事計劃。1992-2002年間,美
國軍事費用總支出按2002年美元價格計算為35543億美元,平均每年為
3554億美元,比冷戰時期非但沒有減少,反面有增加的趨勢。顯然,美國有
着不同的世界觀。這種看法有政治軍事的考慮,也有經濟的考慮,而歸根到底,
是為了美國的經濟。

  美國的軍火工業到底有多大規模,是很難用數字來描述的。但是,美國以軍
民生產體制為特點的工業體系,其軍事科技研發能力和軍火生產潛力,無疑是世
界上最強大的。只要需要,美國無需要所謂動員,整個經濟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納
入軍事軌道,投入軍事生產。冷戰結束後,軍事定貨面臨削減,軍火巨人們面臨
尋找出路的問題。許多軍品明星企業紛紛將軍事科技投入民品市場。這是八十年
代以來興起新的技術革命的重要原因。在美軍戰鬥機上使用的RISK芯片被用
在了支持UNIX系統的計算機上。INTERNET原本設計作為在核戰爭情
況下中心指揮系統遭破壞時保證指揮信息暢通的“無中心”系統,很快被轉入商
業應用,形成了今天的網絡世界。GPS系統在開發初期,已經將民間用途考慮
進去。這些技術術構成了第四次產業革命中的骨幹技術。由此可見軍事工業對技
術和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沒有冷戰結束帶來的軍轉民的浪潮,恐怕技術革
命來得不會這麼快,發展這麼強勁。但是,這並不能完全解決軍火工業能力過剩、
資本浪費的問題。有形的軍火製造設備等是無法隨技術一起轉化的。為龐大的軍
火工業找出路,便成為冷戰後期、特別是戈爾巴喬夫上台後蘇聯出現變革跡象以
來政府和工業界共同關心的問題。

  美國政府是把軍火工業作為現實的經濟優勢產業和維繫美國長遠利益的戰略
產業加以考慮的。軍火工業,牽涉幾乎每一個工業部門,是部門關聯度很高的產
業,繼續扶持軍火工業,可以帶動美國工業的增長,推動技術進步,持續發揮軍
民一體化體制的優勢。維持強大的軍火工業生產能力還是保衛美國世界霸權和經
濟中心地位的必不可少的手段。美國遍布世界的能源資源產地和運輸通道需要保
護,這不因冷戰結束而改變。美國現實的和潛在的敵人仍然不少,只有強大的軍
事進攻能力才能震懾和扼制敵人。同時,美國的經濟對手已經咄咄逼人,美國在
許多行業的技術和經濟優勢已經失去,維持全面的技術優勢已經不可能。美國只
有集中力量扶持優勢產業,利用自身基礎優勢發展高技術,爭取在新技術革命中
繼續保持領先地位,才能確保美國在世界政治經濟中的主導地位。但是政府無法
通過直接投資的方式來支持高技術產業的發展。通過國防預算支出的方式,將國
家的資本投入到軍事和與軍事科技有關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上,通過軍民一體
化經濟技術傳導機制,推動美國工業結構調整和相關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就成為
政府干涉經濟的最佳途徑。

  這種戰略考慮在里根上台後,逐步形成美國政府核心經濟政策和長期戰略,
歷屆政府都不遺餘力地扶持軍火工業。2001年,全世界的軍費支出為839
0億美元,美國為3224億,占世界的比重高達38.4%,居其次的為俄國,
僅637億美元,中國為460億。1985-2001年期間,世界軍費支出
下降了三分之一,但美國軍費支出僅下降了17%。1985年美國及其盟國的
軍費支出占世界比重為57%,到2001年上升至73%。為了推動軍火出口,
美國政府每年提供給軍火出口商的財政補貼達70多億美元。五角大樓僱傭着6
395名專職武器推銷員(1995年),“UncleSam,Armsbroker”。不管是民
主黨還是共和黨競選總統,軍火公司兩頭都給贊助。美國2002年政府總支出
達19000億,50%做為社會福利、轉移支付給了美國民眾。可供總統支配
的預算為6740億,約占三分之一。布什總統將其中的一半用於軍事採購和支
出。第二大預算支出為教育,總額僅為450億。可見美國政府對軍火工業的扶
持是實打實的。

  美國是冷戰以來世界軍火市場的既得利益者。2000年,世界市場軍火銷
售總額369億美元,美國180多億,占世界的50%,是世界最大的軍火出
口國,其中賣給發展中國家達126億。軍火作為商品,需要不斷消費,只有消
費掉,市場才能創造出來。所以,從純經濟的角度考慮,美國不需要、不希望世
界和平。只要保證不釀成世界大戰,每隔一個時期來一兩場局部戰爭,更新武器
庫存,使武器技術水平再上一個台階,是美國軍火商和美國經濟所需要的。也許
這正是美國所謂“要確保美軍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爭”的軍事戰略的真實目的。
政治是經濟的延伸。美國的政治和外交政策必然體現軍火商的利益或向軍火工業
傾斜。如何幫助本國優勢工業開闢國際市場,並通過出口帶動國內經濟的增長,
美國政府有足夠的智商和經驗可資利用。近廿年來世界各地的戰爭就是在這樣的
國際背景下打起來的。

  但是,美國政府並不只聽命或服務於軍火工業一個部門,美國的大財團和反
對黨、民眾都可以對政府施加影響。美國政府在八十年代初確立的技術立國、扶
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該如何體現和實施、為美國經濟整體服務?把納稅人
的錢大把大把花在軍事開支上,又如何為社會各階層謀利益、回報美國的大小投
資人呢?

  冷戰後期,美蘇對抗已明顯向有利於美國及西方聯盟的陣線傾斜,對抗的烈
度已大大減弱。但是,世界並沒有因此平靜下來。從1975年越南戰爭結束後
到2001年間,在世界各地發生的大大小小的戰爭、地區衝突、政變、種族騷
亂等軍事和政治事件中,美國出動軍力進行軍事布署並發起、參與或捲入的事件
共達89起,其中90-91年間的海灣戰爭算一起。比較起來,在九一一事件
以前,美國本土是世界上最平靜、最安全的地方。加上美國得天獨厚的地理、資
源、運輸、金融、工業技術、人文等條件,使美國成為世界上最理想的投資場所。

  八十年代初開始的、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新技術革命首先在美國興起。世
界各主要工業國也紛紛制定本國的技術政策,開闢新技術工業園區,鼓勵和扶持
新技術產業的成長。如何把國際流動資本吸引到本國,投入到新興產業中,就成
為各國新經濟戰略的重點和政策焦點。在這場資本爭奪戰中,美國獲得了全勝。
美國政府提高利率,大量發行國債,不惜造成巨額預算赤字和外貿逆差,吸引外
資,為本國新技術產業創造條件。從八十年代初期起,石油美元,歐洲共同體的
資本,在美國高利率的誘惑下,紛紛湧入美國資本市場,為美國的新技術革命注
入了血液。美國外貿逆差1980年僅為149億美元,2002年達到422
5億,期間1991年由於經濟危機曾降到207億美元,一直呈擴大趨勢,2
2年累計逆差為28482億美元。在高科技迅速發展的1998-2002年
間,五年逆差總和達到15385億美元。從筆者找到的數據中,雖然分不清進
口總額中有多大比重是盡資金流入,但逆差激劇增大的年份,正是高科技事業蓬
勃發展的時期。從中不難看出美國吸引外資發展本國高科技產業的政策目標和取
得的巨大成果。

  充裕的資本,加上美國良好的投資條件,使美國的新產業得到飛速發展,工
業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高成本、高消耗、低級初加工、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如鋼
鐵、紡織及製衣等基本退出美國經濟主流,代之以廉價的進口商品滿足國內需要
;先進科研和技術成果轉化為生產能力、投入市場的周期越來越短,使這二十年
成為人類自有工業文明以來技術進步最快的時期;計算機及軟件業、通訊、新材
料、製藥、醫療設備、生命工程等行業迅速成為促進美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骨幹行
業,高技術、知識密集成為新型工業的特點。新技術革命發端於軍事技術,軍事
工業在新技術革命的過程中又大量吸收其先進技術和成果,使武器製造等軍事技
術水平極大提高,與軍事活動密切相關的航空航天、通訊、海洋工程、新材料等
部門和行業獲得飛躍式發展,傳統優勢產業如運輸、化學、設備製造等行業技術
進步明顯加快。經過二十年的發展,美國產業結構轉型業已完成,同時經濟保持
了持續增長。美國GDP1980年為27956億美元(按96年不變價為4
9009億元),2002年達到104456億(按96年不變價為9440
2億),22年中平均增長3%。雖然增長速度不算高,但這一個百分點就相當
於3134億美元(2002年價)。

  歐洲和東方一些國家為了扶持新興產業,紛份制定扶持政策,開闢產業園區,
提供優惠政府貸款,減免稅負等。但是新興產業就是發展不起來。其原因,在於
政府對於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的理解是不正確的。他們片面以為,只要提供優惠,
產業和投資就會跟着來。其實,高科技是建立在先進強大的傳統產業基礎上的,
是在傳統產業中孕育、並在傳統產業的技術和工業基礎上發展壯大的。沒有傳統
產業提供高水平、高質量的技術實驗條件、新材料等,高科技就是無根之木,無
源之水。技術開發區吸引來的所謂高科技,實質上已經是成熟技術,並不“高”
了。技術開發條件不具備,缺乏技術人才儲備,沒有關聯產業扶持,這樣的高科
技項目或產品很快就會落伍,和普通技術項目沒什麼差別。這樣的高科技發展道
路,走不了多遠。

  扶持高技術產業發展,美國政府的策略顯然是高超的。美國政府長期以來,把
軍火工業作為孕育先進尖端科技的母體,培養高技術的搖籃。可以說,沒有美國
的軍火工業,就沒有第四次產業技術革命。當時機成熟的時候,美國政府並沒有
直接去扶持高技術產業,而是通過迂迴的手段來達到目的。美國經濟固有的軍民
一體化經濟體制是第四次新技術革命能夠被引發的前提條件,美國決策者認識到
並充分利用了這一優勢。美國政府通過增加國內武器採購和扶持武器出口,特別
是向第三世界國家的武器出口,使軍火工業獲取超額利潤,使其即使在和平時期
仍然有利可圖,以保護軍火工業的積極性。美國軍隊在美國以外的地方不斷運用
軍事影響力,捲入地區政治和軍事衝突,造成世界不安定、唯美國和平的局面,
為美國武器出口開拓市場,驅趕國際流動資本流向世界最安全、最有利可圖的美
國。在高新經濟迅速增長的過程中,軍事工業又不斷吸納高科技行業的最新成果,
製造出高技術軍火,通過對外戰爭,把美國的高科技“打”出去,把美國的高技
術武器“打”進國際市場,製造美國科技和國力強大無比、無所不能的神話。當
經濟出現疲軟、增長放慢的時候,美國政府仍然運用“軍事”手段來為經濟解困,
使之為美國的新經濟出力,“報答”新經濟的“知遇之恩”。

  通過戰爭刺激和推動國內經濟走向復甦,這是美國政府發動對伊拉克戰爭的
重要考慮。美國2002年GDP總額為104456億元,其中國內個人消費
支出達73019億美元,占GDP的70%。政府總支出為19733億,占
GDP的19%。當年的國內產出,大部分為國內個人和政府消費。這就是美國
經濟是消費經濟說法的由來。美國的軍火生產大多在美國國內進行,軍事採購產
生的需求效應,其大部分為美國國內經濟受益。如果對伊戰爭政府支出1000
億美元,通過貨幣對經濟的乘數效應,就會形成9000億(假定貨幣乘數為9
倍)的國內需求。再加上戰後油價進一步降低,戰爭帶來的宏觀效益將是巨大的,
對經濟復甦的推動刺激作用是明顯的。

  美國人民反戰的力量是歷屆政府不敢忽視的。但是兩屆布什政府都毅然決然
地向美國自己培養起來的敵人開了戰。第一次對伊戰爭美國支出85億,對阿富
汗用兵已經消耗120億,最新估計的第二次對伊戰爭的費用是950億。其實,
在美國普通民眾的心裡,並不感覺戰爭有多麼殘酷。這一方面是由於美國政府和
媒體的放肆宣傳,以為炸彈只要變成“靈巧”炸彈,就不會亂殺人了,而且專殺
壞人;雖一方面,美國民眾都清楚,只要戰爭遠離美國本土,只要這是一場局部
的、以大欺小的戰爭,這樣的戰爭總會給美國帶來好處,歷史上是這樣,今天還
會是這樣。反戰常常是出於良心,但是讓他們在良心和錢包之間做出選擇的話,
美國民眾會毫不猶豫地為美國、也為自己選擇錢包。生命是寶貴的,但美國人仍
然選擇去當兵上戰場。當兵是一份工作,可以有很體面的收入,讓他們的生活充
滿陽光,讓他們的生命充滿活力。戰爭是昂貴的,但是不發動戰爭,美國最具競
爭力的高科技產品――軍火――就賣不出去,美國的貿易逆差就會越來越大,美
國的高新技術產業就不能得到軍火工業持續的投入和支持,美國的有效需求就上
不去,美國的經濟就會長期徘徊在底谷。

  美國經濟的生命在於軍火。保持強大的軍事打擊力和軍事生產潛力是美國把
現實的經濟利益與遠期戰略利益完美結合的成功實踐,是美國維持世界霸權和經
濟技術優勢的秘訣。

  二零零三年三月五日於北美

  註:1.軍費支出的數據取自MilitaryAlmanac2001-2002,http://www.clw.o
rg

  2.軍火銷售的數據取自ArmsTradeResourceCenterhttp://www.worldpolicy.
org/projects/arms/reports/hcrep.html.

  3.GDP等經濟數據取自BEA,http://www.bea.doc.gov/bea/dn1.htm.
瀏覽(864) (0) 評論(0)
發表評論
我的名片
索額圖
註冊日期: 2006-10-26
訪問總量: 1,711,630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最新發布
· 索額圖:俄烏戰爭是中國扭轉被動
· 中美獅虎之爭—一切皆有可能
· 索額圖:獅虎之爭--兼談美國精英
· 索額圖:美國精英派果然厲害
· 索額圖:台海會不會打起來?
· 索額圖:平庸的美國政治
· 特朗普集團謀略解析
分類目錄
【學術創意】
· 美國的全球戰略錯在哪裡?
· 擴大內需的根本辦法是什麼?
· 如何剷除禍害千年的“官本位”文化
· 化腐敗為動力,寓創新於企業
· 解析美國經濟衰退之謎
· 圖表解說美國經濟衰退之謎
· Economy of the United States o
· 中國GDP(節選)--轉自百度百科
· 中國古代皇朝更替的根本原因是什
· 二戰中德國怎麼打就不會敗?
【中美牛虎】
· 索額圖:獅虎之爭--兼談美國精英
· 中國的下一步是實現戰略破局
· 如何改善中國整體安全形勢?
· 警惕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陷阱
· 人才爭奪戰----推翻帝國霸權的決
· 美國沒牌了,中國可以出手了
· 中國出擊,目標馬六甲
· 從黃海危機看中美新形勢下的較量
· 美元保衛戰與中美鬥智策略解析
· 老牛發威的時候到了!(下)
【風雨家國】
· 如何幫孩子選大學和專業?
· 中國女人中有多少鄧文迪?
· 我也有一個中國夢
· 哈爾濱垮橋的設計有問題
· 中國古人如何解決城市排水問題
· 別把尊嚴不當回事
· 中美原本是師徒
· 警惕南海諸國五五分帳的陰謀
· 在南海衝突中如何保護華僑的安全
· 黃岩島位置圖
【時事解析】
· 索額圖:俄烏戰爭是中國扭轉被動
· 中美獅虎之爭—一切皆有可能
· 索額圖:獅虎之爭--兼談美國精英
· 索額圖:美國精英派果然厲害
· 索額圖:台海會不會打起來?
· 索額圖:平庸的美國政治
· 特朗普集團謀略解析
· 算算冠狀病毒死亡率到底有多高
· 中美貿易戰美國錯得離譜
· 中美貿易戰的深層原因
【附庸風雅】
【牛虎舊作】
· 中美牛虎之爭:東亞對抗與東海之
· 中美牛虎之爭:東亞對抗與東海之
· 中美牛虎之爭:東亞對抗與東海之
· 中美牛虎之爭:中國出擊
· 中美牛虎之爭:核戰爭不可能爆發
· 中美牛虎之爭:中國“崩潰”!
· 中美牛虎之爭:美國的策略與中國
· 中美牛虎之爭:美國的策略與中國
· 中美牛虎之爭:美國的策略與中國
· 世界資源之戰與中美牛虎之爭
【伊戰舊作】
· 最後的戰爭,最大的變數
· 巴格達國際機場和拉姆斯費爾德的
· 騎虎逛街----布什政府的前途
· “鼎折足,信如何”----伊拉克如何
· 美伊之戰,中國得利
· 美國經濟又回來了!--美伊戰後形
· 下一個打誰?----美伊戰後形勢估
· 美伊之戰的戰略背景分析
· 哥倫比亞號失事與美國攻伊
【佳作收藏】
· 美國的“大中東戰略”真的失敗了嗎
· 劉仰:中國需要的是世俗道德,不
· “國 際形勢正朝着有利於中國人民
· 厲以寧:中國城鎮化道路怎麼走?
· 習近平向海不歸喊話了(ZT)
· 遊戲規則——美國民主選舉的真相--
· 中國在為戰略對決階段做金融與軍
· 美國金融戰略思想的一個絕妙轉變
· 帝國戰略初長成,金融帝國第一個
· 美國對中國金融戰略布局,及未來
存檔目錄
2022-03-16 - 2022-03-16
2021-11-20 - 2021-11-30
2021-01-24 - 2021-01-24
2020-06-01 - 2020-06-01
2020-02-22 - 2020-02-22
2019-05-29 - 2019-05-29
2018-12-17 - 2018-12-17
2018-11-11 - 2018-11-11
2018-08-05 - 2018-08-18
2017-08-06 - 2017-08-06
2016-08-28 - 2016-08-28
2015-11-15 - 2015-11-15
2014-06-14 - 2014-06-29
2014-05-01 - 2014-05-23
2014-01-02 - 2014-01-11
2013-12-03 - 2013-12-16
2013-11-01 - 2013-11-04
2013-10-05 - 2013-10-27
2013-09-08 - 2013-09-08
2013-08-26 - 2013-08-31
2013-06-08 - 2013-06-29
2013-05-05 - 2013-05-30
2013-04-04 - 2013-04-27
2013-03-29 - 2013-03-29
2013-01-27 - 2013-01-27
2012-12-02 - 2012-12-08
2012-10-09 - 2012-10-09
2012-09-03 - 2012-09-30
2012-08-25 - 2012-08-31
2012-07-01 - 2012-07-22
2012-06-02 - 2012-06-26
2012-05-07 - 2012-05-26
2012-03-31 - 2012-03-31
2011-12-18 - 2011-12-18
2011-09-25 - 2011-09-25
2011-08-01 - 2011-08-24
2011-07-02 - 2011-07-27
2011-06-04 - 2011-06-23
2010-12-25 - 2010-12-29
2010-09-23 - 2010-09-23
2010-07-24 - 2010-07-31
2010-05-30 - 2010-05-30
2010-04-21 - 2010-04-21
2010-02-20 - 2010-02-20
2009-07-30 - 2009-07-30
2008-10-04 - 2008-10-04
2008-06-04 - 2008-06-04
2008-05-01 - 2008-05-31
2008-04-02 - 2008-04-29
2008-03-01 - 2008-03-26
2008-02-15 - 2008-02-15
2007-12-04 - 2007-12-30
2007-10-10 - 2007-10-23
2007-08-12 - 2007-08-12
2007-04-09 - 2007-04-22
2007-03-05 - 2007-03-11
2007-01-01 - 2007-01-21
2006-12-09 - 2006-12-09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