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已造成近七万同胞失去宝贵的生命,令全球炎黄子孙为之痛心疾首。从运筹帷幄身先士卒的共和国主席与总理,到哭喊着要再救一人的普通士兵,从地震废墟中顽强生存的可敬老人,到被营救时举手向军人敬礼的三岁娃子,从为救孩子以身殉职的教导主任,到以血肉之躯换得婴儿性命的年青母亲,从忍受着失去几多亲人的极度悲痛而忘我投身救灾的英雄汉子,到奋不顾身把青春定格于20岁的美丽姑娘,多少壮丽的场景,多少动人的诗篇,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里。
悲苍中,让我们痛定思痛,探讨有关地震的一些自然问题以及防震的措施。
一,为什么会有地震
简单地说,地震是地壳某些部位应力集中到一定程度突破临界点而导致能量释放的一个自然过程。所谓“某些部位”,是从地壳的几何形状而言的。世界上,在板块构造的边缘,大型的地壳俯冲带,以及板块内部的一些高活动断裂带,都是地震的高发区。板块边缘与俯冲带,往往是高强度挤压的区域,而板块内部的活动断裂,可以有剪切扭动型的,有挤压型的,还有拉张性的。这些应力高度集中的地区,在平时,因为有着不同几何形状的地壳块体之间的相互制约,不容易发生突发性运动。但当应力集中到一定程度,就会突破临界点,通过地震,释放能量,找到新的支撑点,或使地体间的紧张状态恢复到比较平静的阶段。在此之后,如果外力作用(如板块边缘的挤压力)和几何空间的条件仍然存在,还会开始另一个应力积累的过程。
历史上,大灾之后总有种种妖言邪说出笼,造谣惑众。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提升总体教育水平和推广科普,是很有必要的。
二,地震的长中短期监测
了解了地震是如何发生的之后,就不难理解,地震是可以监测的。但是,因为地下构造的复杂性,应力集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容易确切描述,地震的精确预测在目前还是十分困难的,国际上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
地震的预测,可分为长期,中期与短期。
长期预测与基础科学的研究紧密关联。除了部分古地台区域外,中国是由很多活动地块组成的,而块体的边缘尤其是大型板块构造的边界,往往是地震集中的部位,比如台湾,其东西部就是又两个地壳块体钳合在一起的,所以是地震高发区。为了做好地震的长期预测,有必要对全国地震带进行一次全新的,高水平,高精度的普查,以确切了解活动断裂的性质,分布,长度,及其应力集中状况。这是地震长期预测的重要步骤。只有在深入了解地震构造总体分布的基础上,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在重点地震区进一步展开中期和短期的分析和预测。建议国家地震局,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以及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等规划和研究部门组织强有力的专家队伍,重视基础科学的研究,在短时间内全面更新中国的地震区划。中国曾经有过多次的“会战”,例如五十年代的石油会战,为国家找到可观的石油资源,在最困难的时候为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输送了血液。现在,我们应该在浮躁中冷静下来,认真地进行一次高精度的地震区划。
地震的长期及中期预测,必需在科学原理指导下的长期地震区划基础上,采用种种地球物理方法,对地震带进行高精度的测量。这些方法,包括重力,磁力,地震反射与折射波分析,大地测量,应力分析,地震仪监测等等。地震带在重力和磁力的分布图上会有异常表现。地震波分析则是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形态的基本工具,在石油勘探及军事工业的领域里其应用已相当成熟。而通过大地测量,可以了解地体的水平或垂直运移量,监测地震带的活动程度。应力分析主要目的是了解块体间或活动断裂间的应力集中情况,如果应力过于集中(与某些部位)而得不到释放,就要非常警惕。地震仪的监测当然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地震仪测量大地震动的频率和幅度,加上历史资料的积累,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地震活动的规律,有效地在中期的尺度上预报地震。对这些手段,必需综合地应用,才能彰显其效应。
地震短期预测的基础,包括大地测量显示的高异常,地震仪频谱出现的变化,以及物候(包括动物反应)异常。对物候变化的分析,是不应忽略的。中国历史悠久,很多地方的县志府志对历史地震的前兆都有不同程度的记录。去掉封建迷信的部分,应能在大量的历史记载中窥见大地震之前的物候变化。对这些变化,应采取群众性观察的方法加以了解。
三,在地震预测中采取“三结合” 的方针
建议在地震预测中采取“三结合” 的方针,即中外结合,土洋结合,历史与现代结合。中外结合,即融会贯通国内外先进的地震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从大地构造,活动断裂带和地震带分布等等宏观尺度上深入探讨地震活动迁移和应力集中的规律。土洋结合,即既要集中力量,尽快的建立或充实一批世界一流的研究队伍,必要时论证和引进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有效地建设国家级的实验室和观测站,也要充分注重民间对物候尤其是动物反应的观察和了解,对地震的各种前兆,加以综合分析。历史与现代结合,主要是要从建国来的若干次大震的资料入手,结合各地县志府志对历史地震的记载,更好地了解在大的地震区域范畴之内的地震迁移规律和发生频率。
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我们曾经有过“大打防震抗震人民战争” 的提法。现在看来,这种提法并没过左,也没过时。记得1977年,我在中学的最后一年,学校便建立了一个似模似样的地震观测站,由一位数学老师业余负责,有一群平时好象调皮捣蛋的孩子们参加,很认真地进行着大地震动的观测。一个汶川地震,对我们造成的损失和创伤如此之大,完全值得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在地震区层层设立地震观察员,并在有条件的相关单位和中学设立观测站。负责的人员,不必是专业人员,比如乡一级的地震观察员,可由主管科技教育的干部兼管,由任何有兴趣的其他人员义务参加,县一级的观察站,由科技局或教育局兼管,也可由对地震科学有兴趣的工作人员义务参与。试想在边远地区,如果在一个地方观察到牛羊不入圈,也许是偶然的,但在彼此没有联系的几个地方如果同时观测到同一现象,那就很值得注意了。这些事情,靠远在都市里的省级或国家级地震局和研究所不一定能做到,而有组织的民间团体却可以做到。到了省市一级,各地都有地震局,都有专业科技队伍。现在有些地方政府,对地震局气象局这些“花钱” 单位不够重视,结果是经费不足,地震局气象局里不得不分出部分人员搞所谓创收。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请保证这个队伍的建制,还要加强对这个队伍的专业素质培养,使他们能够在所属地市范围内,有效地领导组织地震研究和观测。这种专家与群众结合的方法,应是切实可行的方法,非常适合中国的国情。只要我们对地震的理论,探测,和种种先兆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土洋结合,上下结合,点面结合,是能够总结出一套测震防震的有效途径的。
综上所述,地震是地应力从集中到释放的自然过程。地震的预测,可分为长期,中期与短期。长期预测以基础科学研究为基础,应从地震区划入手。中期预测以加强各种地球物理方法的使用,以仪器观测为主要手段。短期预测需要发动群众,在民间广泛进行物候研究。在地震预测中,可以采取“三结合”的方针,即中外结合,土洋结合,历史与现代结合。
此外,地震预测固然重要,防震抗震也十分重要。在地震区划的基础上,要严格按抗震强度进行建筑施工。各级政府,从现在开始,下决心对现有校舍进行抗震强度鉴定。对新建校舍,毫不含糊地采用一流的建筑标准。对人口密集的地方,有组织有程序地进行人口安全疏散的训练。对各级地震局加强经费投资,让他们真正起到领导地震预测与预防的作用,不要让大批专业人员去搞什么“创收”。地震区的民间居室,有条件的地方,也建议慢慢从土砖结构转变为木架结构。这样,在特大地震发生时,即使造成房屋倒塌也会减少伤亡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