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的探讨与漫谈》 若敏 亚特兰大华人写作协会于2017年4月15日下午,在亚特兰大“一凡小屋”推出了新的讲座:《网络时代的网络文学》。
主讲人于文涛先生是《中国日报》英文高级记者和美国书画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委员会主任。1982年,于文涛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英语写作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自《中国日报》1981年创刊,一直在报社工作,发表了不同题材的英文稿件近千篇,强项是文化名人专访、书评和影评。曾采访过王蒙、刘心武、余秋雨、梁衡、刘恒、王朔、铁凝、毕淑敏、陈染、严歌苓等一大批老中青作家,亲历中国当代文学。
2011年11月5日,于文涛先生曾在亚城演讲《文化的大用就在于“无用”》,给笔友留下深刻的印象。2014年6月15日父亲节,于先生再次以《文学之树常青》为题,与亚特兰大的笔友们交流。2015年12月19日,于文涛先生以《美国华文文学走向之我见》为题进行演讲。 2017年4月15日,于先生与亚特兰大写作协会的笔友和爱好文学的朋友一起,共同探讨《网络时代的网络文学》,于先生侧重介绍了中国大陆网络文学的起始,网络文学的五大特性,即草根性、互动性、娱乐性、立体性和产业性。并对五大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于网络文学的正负面影响,于先生与笔友们进行了互动和讨论,针对华文文学的多元与走向,海外华文写作进一步发展等相关话题,进行了问答式的互动,演讲会既有各方观点的陈述和辩论,也有赞同和探讨,其乐融融。 于先生认为,经过20年的发展,华文网络文学已成气候,同传统文学平分秋色。在中国大陆,形成规模的文学网站有100多家,写手总数超过200万人,每年产生原创长篇小说约10万部。 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并非水火不容,都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文学创作,离不开文学的基本原理和修辞的主要形式。区别在于传播媒介不同。前者主要通过纸质媒介;后者主要通过电子媒介。如今电子媒介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传播速度之快、之广,令人难以预料。对于这一点,以网络文学为起点的亚特兰大写作协会,笔友们体会深刻。 当于先生谈到网络把文学的门槛降低,不必受编辑退稿的困扰,能让更多的文学爱好者随心所欲地在网上发布自己的作品时,笔友们都点头称是。网络文学的零距离互动,也是让作者又爱又恨的部分。“远在天边近在咫尺”的互动,或褒、或贬。网络作家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文学是作者与受众相互给力,共同培育起来的。对于这一点,笔友们都表示赞同。 关于文学创作,于先生的一段话,令人印象深刻。“文学回到本源,回归到它的原生态。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胸中奔腾的激情,形成文字就是一首诗,一篇散文或一部小说。”这一点笔友们有同感,如果要写出打动读者的文章,你首先要打动自己。 网络文学,突破了条条框框,给当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学除了小说、诗歌和散文等几种形式,其外延拓展到剧本、歌词、博客、演说、书信、段子等多种形式,一方面,网络文学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深刻和高雅;另一方面,网络文学又身不由己地堕入庸俗、低俗甚至恶俗。因此,既不能把网络文学贬得一无是处,又不能放任自流。正确的态度是:客观评论,积极引导,在网络民主和文化规范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在讲座中,于先生还客观评价了王蒙、莫言和韩寒这三位标志性的作家。分享了采访王蒙先生,毕淑敏等作家时的一些趣闻趣事。于先生强调,目前最急需的是营造产生大师的土壤,而网络就是土壤之一。对此,笔友们也进行了商榷和讨论。 于先生强调,英雄不问来处,文学作品从来就是以艺术水准论高低,而不在意它是出自网民还是大腕作家,是纸质出版还是网络首发。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当代华文文学新的元素,将进一步影响当代华文文学的走向。
最后,于先生表示非常欣赏亚特兰大笔友们的创作,自2007年由岑岚、潇湘游子、林黛牵头创建亚特兰大写作协会以来,已经10年过去了,共出版文集7本,会员也发展到50多人。于先生对于笔会会员寄予厚望,他分析了部分笔会笔友的作品,他说:“亚特兰大真美,蓝天、白云、绿树,森林连着森林,在如此美丽的环境里,怎能不孕育出好的作品和作家。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就让笔友的作品在网上努力地绽放吧!”
与会的笔会成员和文学爱好者十分感谢于文涛先生精彩的讲座和对笔友们的鼓励。也非常感谢一凡小屋提供了精致的美食和茶点。会后,大家合影留念,还有一些笔友,在会后与于先生进行了个别的探讨。大家期待下一次与于先生再相聚。 (感谢摄影师Emma,物外趣,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