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与建安风骨 万沐 汉末被视为儒家思想的衰落时期,其论据往往是曹操对所谓儒家正统的挑战。其实,在笔者看来,从以曹操为代表建 安文学 中,恰恰更可以感受到儒家思想中积极、生动和人性化的一面。 首先,我们看什么是儒家思想。笔者以为儒家思想最关键的要素,就在于社会关怀。无论是孔子的“仁者爱人”,还是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儒学最 核心的价值“仁”、“义”、“礼”、“智”、“信”,最终的目标都是对人的终极关怀。 建安文学是汉獻帝建安年间前后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 为代表。其作品内容贴近社会现实,笔法洗练刚健,风格慷慨悲凉,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建安风骨。其思想打破了汉代维护大一统为目的的儒学藩篱,发扬了原始儒家 思想的人文情怀,在某种程度上有文化复兴的意义在其中。 曹操的《举贤勿 拘 品行令》等,固然有颠覆儒家重德的观点,但事实上,儒学经过重重改造,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环境下, 不独为专制者所利用,也成了许多别有用心者沽名钓誉的工具,汉乐府民歌中“举孝廉,父 别居”,就是这个现实的讽刺,曹操抛弃用人中所谓品行的考量,其实很大程度上出于对伪 道德的否定。 以曹操为代表的建安作家,在汉末 大乱中,他们怀着深深的悲悯意识,关注军阀混战带给人民的离乱之苦,表现忧时伤乱之心和匡济天下的志向。是建安文学的主要内容,也正是儒家思想的关键价值所在。 曹操因其社会地位和政治视野,对当时的战乱有着比一般人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理解,如《蒿 里行》、《薤 露行》《苦寒行》、《却出东门行》等写战争的诗篇,不仅写出了战场的惨烈,更能从 战士常年征战、生活颠簸 、思乡悲切的角度去表达,这作为一个军队的统帅来说,绝对是不容易的事情,更难能的是作为当时国家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还写出了像《善哉行》这样描写孤儿 凄苦的作品,这明显可以看出曹操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与关心,虽然思想不一定来源于儒家,但其 根本精神却是与早期儒家思想实质是相通的。像〈步出夏门行〉、《短歌行》都体现了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 曹丕、曹植 尽管生存环境优越,但都不乏对社会的关怀、对民生疾苦的体念,如曹丕的〈饮马长城窟行〉、〈燕歌行〉,曹植 的〈送应氏〉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建 安七子”中王粲的诗歌多伤时感怀之作,其〈登楼赋〉写尽了作者离乱之世的思乡羁旅愁怀和报国无门的人生失意。其〈七哀〉对战乱中一对母子生离死别的描述,千古之下,仍令人深深感受到汉末战乱中人民命运的悲惨和哀痛。 另外,蔡琰 的作品〈悲愤诗〉将个人的悲惨命运和社会的乱离动荡结合,笔触细腻,感情哀伤,读之令人泪下,还可体会到当时国家之间丛林政治状态。 总之,建安文学已经走出了汉代文学中宫殿文学和帝国文学的夸张、宏阔与俯视天下的精神意境,走出了帝王儒学的精神辖制。上承 〈古诗 十九首〉和汉乐府民歌的平民情怀,远接先秦儒学的人文精神,风格深沉、情感悲凉,许多作品具有很高的史诗价值,对后世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及民本政 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得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因此,许多文学史家说建安文学的精神即建安风骨摆脱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是不准确的。实际上,说它脱离了汉代经学 的影响可能更恰当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