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为官之道 萬沐 东西方文化的主要区别,大抵在于东方文化含蓄, 西方文化直露。东方人崇尚共性,于是多迎合民众求同心理,表现为淡泊,隐而不露,而西人则崇尚个性,喜标新立异, 以创新为最高境界。 西方人进便是进,退便是退,而东方人为官则多走以退为进之路。所以在汉语中便出现了“大智若愚”、“欲扬先抑”等成语。也有“山中宰相”、“终南捷径”等 典故。传统既成,于是许多欲为官者,皆以淡泊面目出现,而后图进,未深谙其中三昧者,难悟其机。 先说历代王朝的更迭,充满了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君临天下的宝座由多少无辜者的累累白骨铺就。但“真龙天子”们又无不以顺天应人的面孔出现。曹氏篡汉、司 马氏代魏,虽其用心早已路人皆知,然临登大宝,却要坚辞不受,最后在部属的拥戴下,才“勉为其难”,赵匡胤黄袍加身,更是这种政治艺术的杰作。 多少帝王为个人天下而涂炭生灵,视部属如草芥,即亲如父子兄弟者也难免相残,秦始皇戕子,隋炀帝弑父、李世民诛兄戮弟,雍正矫诏杀弟,庄严巍峨的宫殿后 面,掩藏了多少阴谋诡计,埋葬着多少孤魂怨鬼,但对百姓“仁”、“义”、“孝”、“悌”的教化除秦以外却历代不废。 古来代有隐士,高卧东山,远离红尘,其实正如鲁迅所言,隐士离官僚最近,他们多以隐居博取清名,然后再图仕进,谋取个人功名利禄,孔稚圭《北山移文》即是高人雅士们的活画图。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官僚文化又得到了进一步升华,许多政客在“为人民服务”的幌子下,腐化堕落,穷奢极欲,非历朝历代、世界各国之巨贪大盗能望其项背,然 而,“大公无私”、“人民公仆“的口号却越喊越响,官员升迁, 背后纵横捭阖,请客送礼,设陷阱,放冷箭,斩除对手,拼命往上爬,一旦捞到一官半职,却要这样说:“我本身不愿干,可他们非让我干不行。”一方面炫耀自己 清高,另一方面又向人暗示:“舍我其谁?”这种两面人的行为,比起西方的公开竞选,应付起来不知要难多少倍。 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前,常常流露引退之意,待刘少奇、邓小平逼宫之意稍现,毛即以“路线斗争”为借口,发动文革运动,假红卫兵之手,置政敌于死地,为一己之私利,而造成中国社会、经济的十年倒退。最后却要说成是为了人民不吃“二遍苦”、不受“二茬罪”。 林彪进北京后,常称病不出,表现得十分无为、淡泊,其实是在揣摩最高领导人的心思,静观时变,一旦当刚直的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得罪毛泽东时,便“厚积薄发”,一举置彭于死地,登上了国防部长的宝座,虽属处心积虑,但在外人看来却是自然而然。 我熟悉的一位高级官员,在某大公司经理位上,即通过其官商结合的有利地位,慷国家之慨,建立了庞大的私人关系网,企业虽连年亏损,但其个人锦绣前程却早已 铺就,然而当上级部门准备重用时,又表示其才疏学浅,难当大任,希望在原单位或更艰苦的地方去工作,结果又博得了谦逊、踏实、不谋私利、“真正的共产党 员”等美誉,当然后来肯定到了梦寐以求的位子上,但其“刚正”、“踏实”的高大形象又多了一层光环。 有一位在偏远山区任职的经济学博士,颇具真才实学,为人正直,有理想、有抱负,且工作成绩突出,多年来慷慨激昂,毫不掩饰对政治的热情,屡向上级陈述其政治主张,向群众宣传其施政纲领,最后却塑造了一个“疯狂”、“不通世事”的形象。 这里是仅举为官之道的一、二例而已,实际上此类现象是难以枚举的。 中国历史上一方面官僚机构庞大,为争权夺利充满了阴谋、战争,另一方面却有不少描写田园山水、游仙隐逸的篇章,往往是对仕途有热情的人没有当到官,而“不 愿为官”的人却官运亨通。这些官运亨通者又留下了多少渴望挣脱羁律、归隐田园的篇什,且因人因时而各有新招,各具特色。这种现象与实质的反差,“愿望”与 结果的迥异,实在让人感叹中国为官之道的幽深与曲折。 于是每当夜读史书,即常持种种疑虑,对许多历史人物的清高也就不得不深思几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