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论移民与难民 吾 丁 朱维铮老师在90年代初的一次史学研讨会上,提出过一个话题:上海到底是一个移民城市还是一个难民城市?按照朱老师的标准,很可能把上海归到“难民城市”那一类去。当然,这个话题让与会的衮衮诸公都感到有些不快,表示存疑,后来也不了了之。 引用一下朱老师关于移民和难民的见解,他说:……移民总以定居为归旨,而难民则人在他乡,心在故土。因而,移民无论出于主动还是被动,比较愿意为移居地出力。难民则不然,难民在移居地可以暂充顺民,却不会成为良民。……即使难民被迫成为永久性的居民,其心态必长久地以临时性居民自居。 这个话题虽然是朱老师在讨论上海的城市特点时引发的思考,我发现,用其“移民”与“难民”两个概念的描述,来思考我们现在身处海外的人的处境,也有着很深的现实意义。我们生活在和平时期,虽然不存在因逃避战乱而投奔他乡的明显意义上的“战争难民”,但是无论出于主动的经济移民还是处于被动的政治移民,其中很大一部分,实际上处于难民的地位。 人离开故乡(或故国)而投奔他乡,到底是移民还是难民?这个判断需依据两个标准。第一,你离开故乡是出于主动还是被迫无奈。第二,你是否人在异乡心在故土,换句话说,你是否“身在曹营心在汉”? 对于移民来说,或许因为崇尚发达国家的文明和工业成就,或许因为憧憬发达国家的政治清明(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都是民主主义国家),他们主动地自愿地离开故乡而移民到自己所憧憬的新世界(new world),来到异乡之后,他们通常都会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新生活,对所在地(所在国)的价值观不抗拒不排斥,尽量在生活和文化上融入移民地。移民,一般来说都是有着比较高的教育背景的人群,也因为教育程度较高,他们在文化上才能有更宽容的心态,在国籍上并不过份执著。所谓“世界之大,哪里都是我生活的地方”,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说到难民,话题就要繁琐一些。 我们出身于一个政治上仍然处在一个皇权家长制的国家,这样的大国目前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个。只有我们出身的这个国家,还会出现大量的政治难民。其他的原共产国家,也曾经有过政治难民,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降,其他的共产国家陆续放弃了原来的铁幕政策,出自那些国家的政治难民也渐渐成为历史名词。时至今日,中国仍然存在政治难民。这些难民,与清末那些为了推翻清朝统治的仁人志士,在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他们离开故土,是迫于政府的压力而不得不为之,有些人甚至是被政府通缉而通过非常手段离开故土。就这样,他们被迫离开了他们本来应该效力的那个人群,不得不去到一个文化和语言都完全陌生的国度。这种人生的经历,是一种流放,是政府为了自身利益,运用国家机器对于国民的蛮横的驱逐。这些政治难民,包括我们耳能详熟的许多作家,政论家,政治活动家,等等,至今有家难归,流落在美国,有的已经长眠异乡。他们是中国人的脊梁,他们是民族英雄,是我们永远应该感谢和景仰的伟大人物。 这一类难民是政治难民,是伟大的难民。 另外有一类难民,则完全不一样,我们姑且把他们叫作生活难民。他们离开自己的故乡,并没有什么不可抗拒的因素,不是因为政治原因,也没有任何人强迫他们,因此可以说他们离开故乡,是出于自己的意愿。但是,这类人或许因为性格因素或者单纯地因为文化层次的因素,使得他们在长期的异乡生活中,逐渐淡忘了原本自己离开故土的原因,而对目前的异乡生活产生了越来越多地厌倦和不满。这样的心灵扭曲越来越严重,驱使他们越来越滑向一种接近于心灵变态的地步。 “即使难民被迫成为永久性的居民,其心态必长久地以临时性居民自居。”这句话很形象地描述了这些生活难民的心灵格式。实际上,许多生活难民,在异乡购置房产,加入老后保险,准备在异乡终老一生。但是他们始终不能融入当地的社区,甚至对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怀有深深的偏见甚至敌意。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心理矛盾:他们口口声声说怀念故乡,却不愿意离开异乡,踏上回故乡之路;他们选择生活在异乡,又对居住地的一切充满了仇视。从心理因素分析起来,这类人原本在自己的国家里生活的时候,也同样对身边的一切充满了牢骚与不满,现在都对异乡的牢骚与不满,只是他们自身性格的一种自然延伸的结果罢了。离开故土,因为“距离产生美”,因此对原来的生活产生了一层玫瑰色的幻觉,幻想那里的一切都已经尽善尽美。并以此幻觉的景象,当作真实的凭据,来对那些批评现状的人大加伐挞,开口闭口都是:你们不爱国,你们数典忘祖,你们有奶便是娘…… 这类生活难民,与上述的政治难民,别如天渊。政治难民是令人敬仰的民族英雄,而这些生活难民,则是一些毫无价值的蝼蚁之辈。 生活难民经常以“爱国与不爱国”作为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借口,实际上他们的所作所为,与“爱国”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如果说到真正的爱国,对于故国的语言文字,对于故国的文化艺术,甚至故国的美酒佳肴,或者故国的自然山水,我们都一样充满了怀念和向往,这个角度的“爱国”,移民也好政治难民也罢,都高于那些虚假爱国的生活难民。生活难民所真正“爱”的,乃是中国的党和政府。这是唯一的根本区别。 可是,生活难民们又偏偏不肯回国,固执地生活在异乡,在幻想中表达着对党和政府的一片忠诚。实际上,在党和政府的眼里,这些奴才一样的生活难民并没有什么价值,连抬轿子也轮不到他们。说到底,这些生活难民,只能是一些鲁迅先生当年所揭露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变换一下,我们叫他们“丧家的党妈妈的乏奴才”好了。 2009.5.1 于东京(初稿)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俺是吾丁 |
|
留言时间:2012-07-19 18:59:43 |
|
|
|
作者:紫云 |
|
留言时间:2012-07-18 20:33:39 |
|
|
|
作者:汉卿 |
|
留言时间:2012-07-18 19:17:14 |
|
|
吾丁兄,
你说的那些是跟屁虫。身子、尾巴在鸟语花香阳光明媚的世界里兴奋地晃动着,那头?还没出来呢!两边都享受着。 |
|
|
|
作者:俺是吾丁 |
|
留言时间:2012-07-18 17:31:56 |
|
|
识字,谢谢评论。 生活囚徒,这个名字和你的分析都很有道理。 |
|
|
|
作者:俺是吾丁 |
|
留言时间:2012-07-18 17:28:45 |
|
|
|
作者:识字而已 |
|
留言时间:2012-07-18 14:33:52 |
|
|
笑话的结尾改成: 蛔虫妈妈正色道:那是因为我们是蛔虫! 博主觉得会不会更有意思。
“身在曹营心在汉”没什么,关键是曹营没留你,汉也没对你关门,完全可以做到身心合一,可是为什么就不去合呢?而且到如今,再拿物质做借口,你也太对不起汉的GDP了。
难民,我理解是因为某种不可抗的原因,而被迫迁居的。很显然我们大多数是主动走出来的,尤其是到我这一代,咱在那儿过的都不错。 对于“生活难民”我想了一个词来替代你看如何,“生活囚徒”,自己给自己上的牢笼。你有你更喜欢的归属,你不去,但这个你不喜欢的地方,不知为何你还强留着,并且把它做为你后代的第一选的居留地。但却,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那个海外屈原!关键在这,屈原是被排挤流放的,海外屈原是汉诚心欢迎(这个最终解释权在汉政府,这是个人揣测),而在海外心情郁郁之忧思兮的。 |
|
|
|
作者:绿岛阳光 |
|
留言时间:2012-07-18 05:47:09 |
|
|
|
作者:安弟 |
|
留言时间:2012-07-18 05:06:12 |
|
|
和绿岛阳光说一句--- 吾丁的“蛔虫”的例子,不是针对“祖国”, 针对的是“蛔虫妈妈”。 |
|
|
|
作者:绿岛阳光 |
|
留言时间:2012-07-18 03:39:24 |
|
|
吾丁君的分析不无道理,但对祖居国和对居住国的忠诚不是能用‘是’ 与‘不是’来划分的。这是一个灰色地段。纵使是‘政治移民’那对故土的眷恋,也是心底的痛。假如真的有一战二战那样大规模的战争,对于敌对国的侨民(移民),就是不会被送入集中营,可能也不会被信任的!吾丁君,假如你在二战中,你会倾向中国还是日本?至于为经济原因移民,相信大多数华人属于此类,英文中叫‘economic migrant’就是为生活得好些而移民。其实 这是人之常情,从农村移到城市不也是同样吗?还有绿岛认为,吾丁的那个关于祖国的玩笑是不妥的。纵使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但怎能鄙视自己的根本?莫非,吾丁君真认为自己是人见人厌的蛔虫?政府不等于祖国。 |
|
|
|
作者:俺是吾丁 |
|
留言时间:2012-07-18 02:06:16 |
|
|
|
作者:枫苑梦客 |
|
留言时间:2012-07-17 21:59:24 |
|
|
分析得有道理,只是“生活难民”的定义不太准确,把他们都说成是“一些毫无价值的蝼蚁之辈”,打击面太大了。你文中所指的这类人应该用一个新名词来表示。 |
|
|
|
作者:俺是吾丁 |
|
留言时间:2012-07-17 21:10:25 |
|
|
谢谢冠云兄。
有个笑话: 蛔虫妈妈带着蛔虫儿子从屁眼儿里钻出来,蛔虫儿子一看外边的世界鸟语花香阳光明媚,兴奋异常,跟蛔虫妈妈说:妈妈,这外边的世界多么美好啊!我从来不知道这世界如此美妙。为什么我们要待在原来那个又臭又脏的世界里呢?
蛔虫妈妈正色道:那是我们的祖国! |
|
|
|
作者:俺是吾丁 |
|
留言时间:2012-07-17 21:06:31 |
|
|
医生说得很好。 要给这些同学们建立起支部,让他们过上组织生活。 |
|
|
|
作者:冠云 |
|
留言时间:2012-07-17 20:48:08 |
|
|
吾丁好文。
生活难民(经济难民),本来也无可厚非。人往高处走。许多经济难民来到海外,也融入了移民国的价值观。但是,经济难民如果老以“祖国”的野蛮政治为荣,就令人不齿。 |
|
|
|
作者:医言堂 |
|
留言时间:2012-07-17 20:12:56 |
|
|
正在码字将一位老友上周末的闲谈整理成文。这类生活难民们很有可能在学生时代就是政治积极分子、学校的党团干部或者出生于红色家庭之类。日本太君的观察很有力度。这些人以后不用再在幻想中表达着对党和政府的一片忠诚,他们可以直接成立海外党支部党小组了。争取明天能成文来谈谈近年来的海外党组活动一事。 |
|
|
|
作者:俺是吾丁 |
|
留言时间:2012-07-17 19:25:33 |
|
|
旧作,很有现实意义。所以拿出来,主要是批判北美的某些中国难民。 前几天好像看到有人在这里炫耀“身在曹营心在汉”而且以此沾沾自喜,真是不要脸。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