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寡言的博客  
我思故我在  
https://blog.creaders.net/u/6479/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随笔: 读德孤“奴性是一种病:谈儒家文化最大的丑恶”有感 2012-09-23 11:05:34

http://blog.creaders.net/haikuotiankong/user_blog_diary.php?did=116068

德孤的主要观点一言以蔽之其实许许多多的人士对中国国民的劣根性都有研究,最大的劣根性就是奴性。这是数千年的儒家思想带来的

我不太同意这种看法。 我在我博客里主要观点是,中国的国民性和秦朝统一后郡县制度极大关系。

我看来, 任何思想到了后世都有一个被人再解读的问题。如何解读,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体制,也取决于解读者本人的种种。打比喻的话, 思想和社会的关系就像嫁接中嫁接枝条和砧木的关系。 嫁接最后的结果,取决两者,对砧木依赖更大一点。嫁接后出不了老果实,总不能不提砧木,一味怪罪枝条吧。

儒家对于汉族是有功的。 秦朝统一,毁灭了春秋战国的文化,也毁掉了传统的道德。 秦国自商鞅变法, 就一直鼓励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打击社会原有的小共同体关系。 贾谊说商君违礼义,弃伦理,幷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 秦人有子,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假父耰鉏杖彗耳,虑有德色矣;母取瓢碗箕帚,虑立谇语。 抱哺其子,与公并踞。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睨。其慈子嗜利,而轻简父母也,念罪非有伦理也,其不同禽兽懃焉耳。然犹幷心而赴时者,曰功成而败义耳。蹶六 国,兼天下,求得矣,然不知反廉耻之节,仁义之厚,信幷兼之法,遂进取之业,凡十三岁而社稷为墟,不知守成之数,得之之术也。悲夫!。里面一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图像。 从短期而言, 商鞅改革调动了人的物欲,的确有极大成效。 但从大历史的角度而言, 当人人都把自己决策赌在自己短期利益上,这样的社会是不稳定的。

末大乱, 陈胜吴广起来造反。 从陈胜言行看,他有野心, 所以才有将相宁有种的说法, 这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出身底层个人野心家。陈胜的出台表明一个事实, 自战国和秦统一之后,中国产生了一批新人 这批人没有宗教观, 没有宗族束缚,不受传统道德观约束,充底的从古代社会小共同体分离出来。 秦末群雄,多为这类人等。

这大概是战国和秦朝存在最大的后果,也是商鞅变法最大的后果吧。

后八百年,中国经历了两汉,魏晋,五胡乱华和南北朝。 在这段时间中, 儒家虽然曾成为显学,但也有被扔在一边的时候。 不管学者争论如何, 东汉后到隋唐之间这段时期上层内斗不已, 政变不断,稳定时期比不稳定短得多, 不少朝代王室后裔最后被斩尽杀绝,官僚朝不保夕。

这段实践证明汉后被汉人改造过的胡族无法在胡风胡俗上建立稳定国家,而基于丛林哲学和武力的汉族武人也无法建立一个稳定的大朝代, 正像从黑社会里面无法涌现一个统一体一样。如果没有南北以儒家传统为核心的士族, 中国恐怕真是要落到万劫不覆的悲惨境界。

下面是钱穆谈魏晋南北朝南北世家。钱穆说

但是魏孝文只能在门第的观念与制度上,设法让鲜卑汉化,而与中原故家士族同操政柄;并不能排除汉族,让鲜卑独巩其治权。

当时在上者既力主门品,则门第在政治上的地位自然稳固。 他们已然经历长时期的惊风骇浪,现在居然能苦撑稳渡,慢慢见岸。中国文化,赖籍这些门第的富户保养而重得回升。北方士族所造境遇,视南方士族远为艰苦;而他们所尽的责任,亦较南方士族远为伟大。

然平情而论, 南方门第对于当好似传统文化之保存于緜延,亦有其贡献。一个大门第,决非全赖於外在权势与财力, 而能保泰持盈达数百年之久; 更非清虚与奢汰,所能使闺门雍睦,子弟循谨,维持此门户於不衰。 当时极重家教门风,孝弟妇德,皆从两汉儒学传来。诗文艺术,皆有卓越之造诣; 经史著述,亦灿然可观; 品高德洁,堪称中国史上第一,第二流人物者,亦复多有。 而大江以南新境之开辟,文物之蔚起,士族南渡之功,尤不可灭。

要之,门第之在当时, 无论南北, 不啻如乱流中岛屿散列,黑夜中灯炬闪耀。 北方之同化胡族,南方之宏扩斯文,嗣皆当时门第之功。 固不当仅以变相之封建势力,虚无之庄老清淡,作为偏狭之抨击

许钱穆说法多有可争议之处, 但一点很清楚。 在秦国商鞅之后中国日趋个人主义时代乱世,在乱世中, 只有儒家可以提供一种维系宗族的集体主义集团主义,保留中国文化遗产。 这种集体主义也许不足以克服士族之间的纷争,但最终成为中国社会唯一复苏的精神源泉。

因为儒家才能重建相对稳定的官僚集团, 所以我们最后又有宋明清等大朝代,才有和平稳定和腐败衰落两分的时代,才得以从南北朝和五代那种局面里面跳出来。所以不管皇权如何,后来的大朝代不得不以儒家为社会建构和政体建构的主题。

 

儒家,特别是先秦儒家,本性上和秦朝郡县制度有极大冲突 孔子生于春秋末世,周游列国而不被重用,多少说明在前战国环境里面,儒家是一种影响颇大但不得统治者青睐的学说。 如果儒家真支持君主专制,对各国统治者有那末大好处,各国变法大概应该争相以儒家为主。在春秋末期,孔子要求尊君,要求各国君主(周朝的大臣)放 弃自己一部分权力去对一个已经没有权力的周天子表示臣服本身就有一种特别的含义。

德孤提到汉武帝独尊儒家这个事实。 但另一方面是汉武帝处处模仿秦始皇, 几乎如始皇那样把汉朝搞得四分五裂。

汉史专家陈启云说武帝还采取了许多其他改革方案以增加皇朝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实力;…. 些手段后来被认为是压迫性的、剥削的,因而是法家的而非儒家的。但是这些措施和儒家的大一统(如强有力的、广阔的国家权威)和太平(着 眼于削平富豪们的均产措施)的理想基本上是一致的。武帝的方案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不受欢迎 的结果。其反击游牧民族的军事战争,耗资巨大但没有立即可见的效果,初期对匈奴的战役更是屡屡失利;镇压地方豪强势力的努力,由于地主力量的持续增长(他 们后来成了后汉影响广泛的大士族和文化精英)而迟滞不前。地主豪强不仅存在下来,而且还能向武帝的镇压举措挑战,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得到了儒学士大夫的 同情和支持。….

汉儒们的这种挑战皇权的倾向 和勇气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这个事实,即儒学在汉初朝廷统治者的敌视和冷漠对待下,依靠本身的优点和潜力继续存活、发展并且繁荣起来的。儒者公开挑战汉武帝的残酷举措,出现在公元前81年的一次朝廷会议上。在这次会议上,所有的高官包括丞相、御史大夫和地方选举出的儒生都参加了,他们审度了汉武帝的政策, 强烈批评了这些政策的剥削性、压迫性、逐利性和无道德性,《盐铁论》)

不仅如此,汉儒认为作为儒家教养的完美化身的皇帝未能达成理想。他们越来越不满意现行的改革和刘氏一姓王朝。他们要求皇帝更彻底地改革自身和皇室,或让位于某个更适合当皇帝的人——如圣人,以真正顺应天命的要求。

早在宣帝统治时期(公元前79-公元前49年在位),儒学士大夫盖宽饶便已上书说: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若四时之运,功成者去,不得其人 则不居其位。盖宽饶因暗喻汉天子让位,被指控为大逆不道而被逼自杀。但是汉儒对刘氏王朝严厉的批评和彻底改革的呼声一直持续不断。直到受当时儒生们公认为圣人的王莽登上皇位,结束了西汉王朝而建立新朝(923年)。王莽的胜利似乎是实现了汉儒的理想——圣人践祚皇位,但后来却变成了巨大的灾难

因此,儒家思想并没有创造出奴才世界,尽管有种种缺陷, 儒家提倡的并不是奴性。 如果儒家官僚表现出奴性, 那也是秦制王朝几百上千年改造所致。

朱熹学说在南宋被定为伪学, 元明又被距离儒家更远的蒙古皇帝以及朱棣定成官方学说,无不反映这种改造反改造的过程。

日本德川三家中水户藩产生的水户学受朱子学影响颇深,主张大义名分论,扶植尊皇思想, 在明治维新尊皇攘夷运动中起了很大作用,为明治维新的原动力之一,但后来得不到政府保护,藩校弘道馆被结算, 大部分图书归于国有。

说到底,儒家理想世界并不是秦朝这样的社会, 理想的社会制度也不是秦朝奠定的秦制。儒家一直推崇三代而贬低秦制。 儒家真正追求的世界更接近一般历史学家眼里的封建社会而非郡县社会。

但是秦朝之后中国的现实是离开皇权儒家无法生存。 宋代后,恐怕非官僚地主都无法延续耕读世家的理想。 所以才演化出儒家宗法大家族, 靠家族的力量培养官僚,反之回报家族。

也许因为儒生日益依赖皇权和政府的施舍,日益失去独立的身份,多数儒者才表现出奴性 但这已经是果而不是因了。

 

待续

 

 

 

 

 

 

浏览(677) (0) 评论(2)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pia 留言时间:2012-09-23 13:27:47
万维上对国学批判的大多是无知者无畏的类型。不了解国学,就很难评论它,更谈不上批判了。博主认真回复怕是对牛弹琴。

儒家是入世的态度,所以会有君君臣臣夫夫子子之言。入世而言,每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演好自己的角色是入世的务实。没有什么人会天天去用"人人平等"的理念去和自己的老板造反,接受现实也是务实地接受自己的角色。

宗教是出世的态度,所以会有"人人平等"(众生平等),会有自由博爱。西方文明的许多概念也是源自宗教。当然用出世的态度去入世务实,算不上对症下药,法国大革命处处可以看到宗教的狂热。

其实没有对错,只是角度不同。
回复 | 0
作者:寡言 留言时间:2012-09-23 11:30:01
陈启云“汉初“子学没落、儒学独尊”的思想史底蕴” 中一段

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638

武帝重要的崇儒措施,是打破汉初从功臣子孙的列侯里面选任丞相的惯例,而把平民出身的公孙弘升为丞相。公孙弘“少时为狱吏”,“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学”(王先谦补注:“何焯曰:杂说,杂家之说,兼儒墨、合名法者也”),在朝廷任职也是“习文法吏事(补注:“沈钦韩曰:《西京杂记》公孙弘著《公孙子》,言刑名事”),缘饰以儒术”,是个典型的“阳儒阴法”人物(《汉书》卷58,《公孙弘传》)。但是他建议成立的“博士弟子”(日后的太学)学官制度却是极为重要的制度。这是把诸子排除而独尚五经的教育和仕进制度。经过六七十年不断的教育人才和仕进升迁,终于在汉元帝时,形成儒学相当全面的胜利[7]。《史记·儒林列传》开宗明义叙述“太史公曰:余读功令,至于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所指的“功令”便是公孙弘成立的学官制度。太史公在武帝时便已经感到这制度的重要性,不愧史家先见之明。但太史公对汉武帝这“学官”、“功令”的感受,却是“废书而叹”。原因可能是他认为儒学成为官学以后,将会失去甚或违背了它原来的本质。东汉末,荀悦在《汉纪》卷25,总论两汉学术,曰:孝武帝时董仲舒推崇孔氏抑绌百家,至刘向父子典校经籍而新义分方,九流区别,典籍益彰矣。自非至圣之崇,孰能定天下之疑?是以后儒异心,各有损益……又去圣久远,道义难明。也质疑了汉代自从武帝之后以政府力量推动的儒学可能乖离了儒学的原旨。唐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重作的《儒林列传述赞》更明白地说:孔氏之衰,经书绪乱;言诸六学,始自炎汉;著令立官,四方扼腕。“著令立官,四方扼腕”突出了对汉代政府以官方力量干涉和控制学术的批判;但“孔氏之衰,经书绪乱”和“言诸六学,始自炎汉”,则指出了儒学本身的内涵,由先秦孔孟荀的思想学说变成汉代五经之学,发生的歧义。
回复 | 0
我的名片
寡言
注册日期: 2012-07-10
访问总量: 1,408,68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杂感: 二十世纪初的俄中日
· 随笔:大历史眼里的俄中美
· 随笔: 亨廷顿,托克维尔和马尔
· 杂感: 新疆问题的要害
· 随笔: 亨廷顿,托克维尔和历史
· 随笔: 古代”胡患“初探
· 杂感: 俄国人是不是又会帮Musk
友好链接
· 慕容青草:慕容青草的博客
· 高伐林:老高的博客
· 虎猫:张石的博客
· 施化:施化的博客
· 俺是凡平:俺是凡平的博客
· 再见驴十八:再见驴十八的博客
· 吴言:吴言的博客
分类目录
【隐藏: 转贴】
【隐藏: 杂感】
【隐藏: 随笔】
【隐藏:历史】
【草稿】
【转贴】
· ZT: 雇用印度人--“我们”一起
· ZT: 法国外交家塔列朗:令拿破仑
· ZT: 周树山:富歇是一面镜子
· ZT: 高端轴承为何成为木桶原理中
· ZT: 秦晖 从南非看中国(上)
· ZT: 不和日本孩子一起吃饭,不知
· ZT: 日本战国时代的分国法
· ZT: 杜君立:不死的波兰——谨以此
· ZT:日本教授:向幕末学习的今天
· ZT: 美国国防部认为F-35项目已取
【杂感】
· 杂感: 二十世纪初的俄中日
· 杂感: 新疆问题的要害
· 杂感: 俄国人是不是又会帮Musk
· 杂感: 几百年的变迁,国家如何
· 杂感:普京的帝国梦和俄国的限度
· 杂感: 乌克兰杂感
· 杂感: 华裔美国人是否能成为类
· 杂感: 反对加州SCA-5运动胜利了
· 杂感: 电影“章西女皇”
· 杂感: 儒家官僚杂感
【随笔】
· 随笔:大历史眼里的俄中美
· 随笔: 亨廷顿,托克维尔和马尔
· 随笔: 亨廷顿,托克维尔和历史
· 随笔: 古代”胡患“初探
· 随笔: 中原王朝如何统治百姓?
· 随笔: 我们如何判断?
· 随笔:框架内的批判和跳出框架的
· 随笔: 性,生育,孩子教育和社
· 随笔: 暴力造成的精神创伤
· 随笔: 语言和对话
【历史】
· 历史: 两种人口筛选模式: 社会
· 历史: 从亨挺顿文明冲突论到历
· 历史:土地兼并的模拟
· 历史: 传统社会演化和计算机模
· 历史: 秦制的“大趋势”, 历史模
· 历史: 历史演变中呈现的一些规
· 历史: 计算机如何模拟千变万化
· 历史: 人类在历史模拟或历史动
· 历史: 计算机模型,个性,规则
· 历史: 资源,规则,个性,社会
存档目录
2014-03-01 - 2014-03-27
2014-02-01 - 2014-02-27
2014-01-01 - 2014-01-31
2013-12-01 - 2013-12-31
2013-11-01 - 2013-11-30
2013-10-01 - 2013-10-31
2013-09-19 - 2013-09-30
2013-08-03 - 2013-08-26
2013-07-01 - 2013-07-28
2013-06-01 - 2013-06-30
2013-05-03 - 2013-05-31
2013-04-01 - 2013-04-28
2013-03-01 - 2013-03-31
2013-02-03 - 2013-02-28
2013-01-01 - 2013-01-29
2012-12-02 - 2012-12-28
2012-11-01 - 2012-11-30
2012-10-02 - 2012-10-30
2012-09-01 - 2012-09-30
2012-08-01 - 2012-08-31
2012-07-10 - 2012-07-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