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工最近几年发展迅猛,为中国军队提供了大批新装备,这也是很多国人认为中日决战时机成熟的一大原因。但在我看,很多事情如雾里看花,所以在这里以外行身份杂感一下。 从中国国力看,GDP产值世界第二,工业产值世界第一。即使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中国GDP应该超过美国80年,工业产值和美国80年代中后期相当。 从这个角度,能生产美国80,90年代水准军事装备应该不算太出奇的事情。 从后发优势的角度,中国有几点有利之处。80年代集成电路起步不久,现在集成电路水平比那时强太多了。中国现在在大型精密加工上也应该不逊于美国当时。 想当年苏联费劲起来从日本东芝搞到七轴镗床,引起日美外交大波。苏联因为有了七轴镗床,得以加工核潜艇用七叶螺旋桨,大大减少了潜艇噪声。中国现在则没有这方面问题。中国航空进口大量高精密加工机床,又仿制研制大量高端机床,包括四万吨水压机,应该说占了便宜。 近年来中国军工成就举共睹,最拿得出来的应该是军用战斗机。水面舰艇,相控雷达等也有奋起直追。 但是还是有些项目大大落后于大陆期望。发动机为其一,潜艇和潜射导弹为其二。 为什么呢? 美国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因为军种争端,对洲际导弹未加重视,落后于苏联。1957年苏联发射卫星成功,给美国极大震撼。 当年大陆媒体对美国洲际导弹试飞失败报道极为及时。美国54年开始抓“宇宙神”洲际导弹,前八次试验仅成功三次,当时是苏联大大领先美国的标志。 美启动5年后开始部署宇宙神导弹,解决了有无问题,随即(60年)开始研制民兵I固体洲际导弹,65年开始部署。 民兵I和苏联第二代洲际导弹ss-9差不多同时部署,但一个为液体导弹,一个为固体导弹,一个弹头威力奇大,一个走少而精之路,苏美技术差异已经开始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制造洲际导弹的能力。 民兵I1961年试射,1965年800枚移交美国军方。从美国政府正式授权发展宇宙神到大规模部署民兵I,一共化了11年。 中国似乎呈现全然不同的模式。中国1970年试射导弹核武器成功,水平应该接近美国50年代水平。80年代研制成功东风5洲际导弹,从技术水平和美国“宇宙神”相仿,相当美国60年代初水平,但直到近日,似乎还没有相当美国“和平卫士”威力相当的洲际导弹。 为什么呢? 中国在洲际导弹上没有投大气力? 不应该吧。 再看潜射导弹。美国1957年开始研制“北极星”潜艇导弹,1959年试射,1959-1961年装备。 中国“巨浪I"和”北极星“早期型号同级,1967年开始研制,86年装备部队。 差距算27年好了。美国三叉戟I导弹60年代末开始设计,77年服役,历时就算8年好了,1983年三叉戟II开始研制,89年首次潜艇发射,90年部署。但中国同级导弹巨浪II一直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据说自己从核潜艇发射成功,希望看到更多官方报道)。 对于空军而言,至少对于战斗机而言,情况似乎好得多。 美国的趋势是战斗机研制周期越拖越长,因为种种,交换日期不断推迟,价格不断上升。 最明显的例子是JSF战机F35。 中国似乎倒是越来越短。 中国最近推出新机种之多之快,似乎和美国50年代末60年代初相仿。 歼20亮相不久,沈飞似乎又推出四代战机,使得中国成为唯一同时研制两种四代机的国家。快得有快的道理。慢也得有慢的原因。 说中国军工工业让人有雾里看花的感觉,原因正在这些地方。 基本问题是,在后期直追的过程中,中国是否能用更短时间发展出同样基本的武器系统, 经济效益如何? 因为中国现在基本是在美国后面赶,随之而拉的另一个问题是,如果美国人发现新的作战模式,中国依然试图赶超前一模式,中国是否根本就追错了方向? 对于这两个问题, 目前都没有答案。 从某些蛛丝马迹看, 中国在军工发展上, 还是太重视某些“硬指标”, 而忽略看不见的东西。 美国F35脱期一大原因是软件。 据说机上软件已经增加到9百万行,机上机下软件总要求已经达到2400万行, 美国人在做什么呢? 做无用功? 这些无法用“硬指标”衡量,几乎无从赶起。 当军事设备的性能越来越和“软指标”联系在一起,比较不同国家军事装备就变得越来越困难。 忽略软指标,也许也就可以大大加速装备的研制。产生一种“舞台”效果。 而这又将对民心和领导决策有巨大影响。 |